切换到宽版
  • 5930阅读
  • 66回复

[综合]2017年或现生育高峰 专家称应继续征社会抚养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qq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10-30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http://news.sina.com.cn/o/2015-10-30/doc-ifxkhchn5595705.shtml




2017年或现生育高峰 专家称应继续征社会抚养费


2015年10月30日02:46 新京报
2.5万分享添加喜爱打印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2014年6月17日,河南郑州市金水区行政办事大厅,孙先生领到了单独二孩生育证。图/CFP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新京报讯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上世纪70年代,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我国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同年11月写入新修改的《宪法》。  

30多年后,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多位专家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全面放开二孩,并不会带来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与此同时,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诸如老龄化等问题,该政策仅能起到缓解作用,预计最快在2026年才能显现。  


焦点1  出生率会不会大幅增长?  不会造成出生率猛增;生育高峰可能在2017年出现  

人口专家、携程网创始人梁建章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由于堆积效应,在全面放开生育后的头几年,出生人数会反弹,但幅度有限。  他认为根据最宽松的估计,反弹最高峰的出生人数也远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平。  

在我国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官方曾预计受该政策影响,我国大概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然而,梁建章曾估算称,在全国启动政策平均满一年时,全国申请数量仅有105.4万,新增出生人数会远低于105.4万。而这远低于官方此前的预期。  

如,我国人口大省河南在去年6月初正式施行“单独二孩”政策。截至今年5月31日,河南省共受理单独二孩生育申请4.7万件,生育1.3万人。在浙江,2014年实际出生1.6万余人,远低于预期的8万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认为,“单独二孩是一个很好的实验,证明了百姓的生育积极性不高。因此,即使实施全面二孩以后,人口的增长也绝不会失控。”  人口专家、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也认为,放开“二孩”不会造成出生率的猛增和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是因为社会转型对生育起较大制约影响。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生育率下降是个必然趋势。  

梁建章表示,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新增了几十万名新生儿。根据估算,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人口学专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黄文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面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生育高峰可能在2017年出现。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则认为,政策实施带来的新增人口每年不会超过600万,而中国的出生人口总量不会超过2400万。  对于“全面二孩”放开后受影响的人群数量,亦有专家提出不同的数据。此前,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夫妇有近一亿对。  

梁建章则认为,目前我国20岁到40岁的育龄女性中,符合政策的可能有五六千万人。此前,全国约有1000多万育龄女性受益于“单独二孩”政策。  梁建章表示,中国的生育率早已处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据中国的性别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对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的可持续繁衍。而与此同时,从2014至2024年,中国23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  


焦点2  能否延缓老龄化的趋势?  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改善劳动力供给,但不会改变趋势  此前多位学者提出,中国人口变化的最大挑战就是快速老龄化,与此同时,“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这将严重影响今后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创新能力。  

近日,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在其专栏文章中列了一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015年为2.22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16%;2020年为2.56亿,占18.28%;2030年为3.72亿,占26.39%;2040年为4.41亿,占32.11%;2050年为4.92亿,占37.88%。  

张车伟认为,放开二孩生育不会改变基本人口形势,但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改善未来劳动力供给。即便马上全面放开二孩生育,中国人口出现的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调整政策如果能带来一定生育水平回升和出生人口增加,则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姜卫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全面二孩对于人口形势并不会在近期就带来明显的变化。在未来10年到15年的时间,该政策的影响才会逐步明晰。  

陈友华则认为,政策调整会使得更多家庭生育二孩,出生人数会增加。但只能延缓老龄化进程的速度,并不会改变这个趋势。  


焦点3  政策落地需要多长时间?  应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首先要修法  

国家卫计委下属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全面落实该政策还需等待各地人大修改地方的法律之后,方可最终落地。  姜卫平对记者透露,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应该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实施过程。他强调,首先有个修法的过程。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的实施方案。首先,各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接着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之后,各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姜卫平介绍,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落地出现了时间差。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  

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  

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而安徽省的政策相对比较灵活,若单独二孩在政策过渡期内,即在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1月23日安徽修改计生条例之间出生,单独家庭只需按规定补办《生育证》即可。  

对此,国家卫计委曾在答复地方时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或地方条例修订公布前,单独夫妇违法再生育第二个子女的,立足于批评教育,原则上不作实质性处理。  


焦点4  社会资源能否应对?  将加强妇幼健康、幼儿园等公共服务供给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后,我国现有的医院床位、幼儿园等是否能应对?  多位专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目前我国的社会资源足以应对政策调整后的生育形势,无需担心这一问题。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陈友华称,我国曾经有年新增人口超过2900多万人的历史。全面放开二孩后,每年也就多出生几百万新生儿,并不会导致医院紧张和学校的紧张。当下出现的幼儿园不足、产房不足等现象,是资源配置不合理,比如大家都挤到一线大城市了。  

不过,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北上广等大城市目前有相应的人口调控目标,在生孩子的产房和床位等数量上没有大的问题。但特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会变得非常稀缺。  

昨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对外表示,下一步要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的衔接。要加强生殖健康、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  

人口专家、国务院参事马力也称,如今不只是北上广,各省的医院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承接即将出现的生育小高峰,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准备床位和多种资源等措施。  

与此同时,由于养育子女的成本提升及生育观念的改变,普遍的生育意愿已降低。对此,多位专家呼吁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二胎。  

马力认为,由于目前社会上的生育意愿不是非常强烈,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如原来的9年义务教育可以调整为12年。教育成本下降使得抚养成本大幅度下降,而12年的义务教育也使得孩子的素质进一步提高,这也决定了劳动生产力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落地  北京卫计委  基层助产能力不会有太大压力  

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对此,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严格根据中央政策修订地方法律法规,并在卫生系统能力范围内创造最好的条件。  

针对北京各医院床位的情况,他表示,北京基层的助产能力并不会有太大压力,“全市妇产科、产科应对需求没有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某一个具体的单位会出现特殊情况”。  

被问及放开“二孩”,会不会在北京带来生育高峰?该负责人认为,生育压力存在,“但从单独二孩的情况来看,市民会理性掌握机会。”  

北京市卫计委近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53034例和48392例。自去年2月2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单独二孩”申请数今年已呈稳步上升趋势,相对去年不足3万人的申请数相比有所提升。  

根据对已办证育龄妇女年龄段的分析统计结果,31岁至35岁占比最高,共27435例,占总办证数的56.69%。其次为26至30岁,共11437例,占比23.64%。此外,36至40岁为8334例,为7.22%。  


释疑  放开二孩后哪些政策会调整  

全面放开二孩系我国人口计生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那么与人口计生政策相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以及“一票否决制”、社会抚养费等政策规定,会不会有所调整呢?新京报记者昨日采访了有关专家。  


“计生法”与全面二孩不矛盾  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提出: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全面放开二孩后,上述法律规定是否需要修改?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委员梁中堂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强调的是“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而五中全会提出的是“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子女”,从法理层面考虑,二者并不矛盾,不存在修法的紧迫性。不过,从法律的严谨性考虑,《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定的是国家计生政策的总原则,仍有写入“普遍二胎”的必要。  


“计生一票否决制”不会取消  

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湖南省常德市于1982年率先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并取得了较好成效。随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在全国推行。  

全面放开二孩后,“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是否应该取消?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说,五中全会虽然提出“普遍二胎”,可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也就是说,计划生育仍旧是基本国策,这一点没有变。改变的只是允许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在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的这个前提下,‘一票否决制’不会取消”。  

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在求是杂志撰文提出:中国依然要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巩固和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切实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  


社会抚养费应继续征收  

近年来,社会抚养费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2014年11月,国务院就《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再度引发社会抚养费的存废之争,有人认为社会抚养费屡次发生违法征收、截留挪用资金等问题,应该取消;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立法完善。  

此番五中全会提出“普遍二胎”后,社会抚养费再次成为争论焦点。  

梁中堂认为,目前仍不适宜取消社会抚养费,“计划生育还是基本国策,实施‘普遍二胎’并不等同于普遍放开,所以生育权仍旧受到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超生行为必须有强制性处罚措施,以维护国策的严肃性”。  


只生一孩应仍享受奖励  自1982年开始,我国对独生子女家庭实施奖励政策——每月5元独生子女费。三中全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这一奖励政策成为质疑焦点。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提交提案,建议提高独生子女费。随后有媒体报道,历经30多年,不少省份的独生子女费标准还停留在每月5元,许多年轻夫妇从未领过独生子女费,这笔钱去哪了?  

五中全会提出“普遍二胎”后,独生子女费再次引发讨论:继续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是否还会享受到独生子女费奖励?  

梁中堂对新京报记者说,“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这个原则并没改变。只要继续执行计划生育国策,那么就应该有奖有罚。《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那么只要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就应该获得奖励。国家允许生育二胎,生育一胎的家庭并没有违反计生政策,今后理应继续享受奖励政策”。  

A10版-A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丹丹 王姝 信娜 邓琦
[ 此帖被hqq在2015-10-30 15:26重新编辑 ]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15-11-26
回 寂静岭 的帖子
寂静岭:消费税每120元就有20元的纳税额,老百姓还是出税了。生多生少孩子长大了都会是纳税人,而计生委的那一套靠税生存的寄生虫纯属多余。
有本事政府自己纳税养自己,否则别怪老百姓天天要求取消那些寄生虫一样的机构和队伍。真正浪费社会资源、增加负担的不是可以有产出的新生儿,而 .. (2015-11-25 16:31) 

2000年以后,生育率形势已经彻底反转,计生委失去存在意义,其作用仅限于为基层政府捞取社抚黑金及豢养计生爪牙。
但是,耐人寻味的是,恰恰这一时期出笼了一孩计生法。这背后内幕不值得追究,但在立法施政层面上要吸取教训。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15-11-26
美英法,包括北欧国家都比中国发达,但是其妇女总和生育率都高出中国目前的(1.5)的水平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15-11-26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如果执行二十年的单独一胎,中国未来人口大概会是联合国估计的10~11亿。
就是在严格的一胎半政策下独生子女衣不会超过同龄人的30%-40%,现在每年1500万人中,大概只有500万独生子女。如果全面放开二胎的话,未来均衡出生规模会达到1700上,总人口大概维持在目前13.6亿的水平。 (2015-11-25 23:46)

看来,我们分歧在未来的生育率。我认为充其量1.6,而你认为会达到2.0+。如果实现年均出生1750万人,那30年后人口维持在12亿+的水平,当然是好事。
按六普数据81~00年间女性人口,年均981万人,要达到出生1700万人以上,生育率1.8,这个指标实现概率会大于一半。
按86~05年间,年均893万人,达标生育率2.0,实现概率会低于一半。
再往后移动五年,年均女性人口不足800万,要达标,生育率不低于2.2,这不大可能实现。
[ 此帖被萧望岳在2015-11-26 09:30重新编辑 ]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15-11-25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从2017年起,大陆每年的死亡人口数将会登上1000万的台阶。十年后的2027年,年死亡数将会超过1500万。也就在这一年,人口形势将会反转,由此进入持续二十年的下降通道。本世纪中叶,人口总数会稳定在11亿多。届时,党国将会重提十二亿的人口警戒线。
从跟您的交流发现,您有两个认 .. (2015-11-25 17:17) 

如果执行二十年的单独一胎,中国未来人口大概会是联合国估计的10~11亿。
就是在严格的一胎半政策下独生子女衣不会超过同龄人的30%-40%,现在每年1500万人中,大概只有500万独生子女。如果全面放开二胎的话,未来均衡出生规模会达到1700上,总人口大概维持在目前13.6亿的水平。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15-11-25
回 寂静岭 的帖子
寂静岭:   你也别忘了80年代紧挨的文革及之前因武斗死亡的男性多,导致性别比趋向平衡。如果你认为一胎制跟文革对性别选择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也觉得没必要跟你再讨论了。 (2015-11-25 16:11) 

80年代人口出生性别比也是平衡的,这也是80+流行姐弟恋的原因。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15-11-25
富国强兵不开疆,盛世滋丁永加赋。
唐虞夏商周秦楚 汉魏晋宋齐梁陈
赵燕秦魏周隋唐 齐梁唐晋汉周宋
震辽金元明顺清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15-11-25
我来说说个人感受吧。

1、要男孩政策在一些地方仍极端存在,我老家镇上就有一福建来的一家子(不是针对福建人),奶奶儿子儿媳孙子,因为头胎是女孩,儿媳抬不起头,去年儿媳生了个男孩,过年前奶奶的几句话震撼全镇人:“我们老家,不在乎挣了多少钱,而在乎家里有没有男孩,没男孩亿万富翁都没用。因为只一个女孩,我们家几年都不敢回老家,这回有了男孩,我们这么多年,终于可以欢天喜地回老家过年了。”让我们看到或听到这件事人全部被雷翻。

2、对于生育有困难(还不少)的人来说,能生一个就是万岁了,哪怕是做试管,一般不会计较生男生女。健康的父母,头胎也无所谓,实际上现在长沙的主流观点是:不管生男生女,有2个在养老上比一个有保障,毕竟2个中有一个孝顺的概率会高一些。根据本人片面的随口问问式的调查,现在长沙年轻人不少还真有2胎意愿(不管是生过一个的还是没生的)。而且对头胎无所谓,不会主动鉴定性别。
不过如果头胎是男孩,部分不会再考虑生,毕竟妈妈们有句口号:1个儿子只会磨掉老娘一层皮,2个儿子会磨掉老娘的骨头。有部分还是会考虑生,当然更希望是女孩,但即使是儿子也没有异议。头胎是女孩,会准备生2胎,部分会偷偷鉴定性别(如去外地不太严的地方,或寄血到香港化验)。但也有少数无所谓的,只是单纯考虑是男孩最好,是女孩也没有异议,再单纯的极少数人则是不管男女,只希望有2个后代。尤其是儿媳不愿生2胎时,婆婆的期望值会大幅调低,往往是鼓励儿媳再生一个,不管男女了,因为不能给儿媳增加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压力啊,不然儿媳肯定是拒绝没商量。

3、长沙卫计部门对鉴定性别的私立诊所打击非常严厉,一远亲因为鉴定性别被捕,她老公花了十几万才将人捞出来,再不敢做了。而且对于一般的B超手段,追查也很厉害,因为B超择性别要4-5个月,如果这时打胎,各级卫计部门会层层追查,从打胎的医院诊所,一直追查到最开始做B超的人。现在长沙人都是到外地还不太严格的地方去鉴定性别,或者干脆花几千元寄血去香港化验,没这个门路的,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晚孕期,之前没做过鉴定的,也会有少数父母就想办法做一下鉴定,不过这时的目标不是打胎了,毕竟到了这个时期,肯定是不管男女,确定要生了,做鉴定的目的是方便准备新生儿的衣服。当然,如果鉴定太麻烦或费用太高,也会放弃,如果要几千元,男女衣服备几套都够了,没必要去确定了。

4、我个人是女孩主义者,头胎是女儿,2胎计划是要女儿。很多人不相信,甚至有亲戚计划到时帮我想办法鉴定性别,我只问如果鉴定出来是男胎我不要,你还帮忙不?哈哈。我个人有点懒散主义,看着我父母为这操劳一辈子,我认为够了,我没有勇气为儿子操劳一辈子。而长沙的女婿对岳父母往往好过对自己父母,包括我自己;也看过无数有儿有女的家庭,靠女婿支撑晚年。其实我也有自己的观点,几个儿子,一个对自己不好,就整个不好了;几个女儿,一个对自己好,就很好了。有人怕女儿嫁出去了,远走高飞,反过来想想,现在做儿子的,有几个又长期陪在老头子旁边的,还不是都自立门户,一样的逢年过节才来看看。如果希望有一个儿子留在身边,那和希望一个女儿留在身边有什么区别?如果一个女儿嫁近点,或再降低要求招郎,也感觉没什么差别。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5-11-25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中国人口出生规模稳定在2000万以上还是在饥荒结束后的1962年,按照未来预期寿命估计,这些人大规模离世还要等到2040年,2040年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还基本能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最多每年两三百万的增减,如果执行单独二胎政策,未来人口峰值不会突破14.5亿,但是如果现在就全面 .. (2015-11-25 12:55)

从2017年起,大陆每年的死亡人口数将会登上1000万的台阶。十年后的2027年,年死亡数将会超过1500万。也就在这一年,人口形势将会反转,由此进入持续二十年的下降通道。本世纪中叶,人口总数会稳定在11亿多。届时,党国将会重提十二亿的人口警戒线。
从跟您的交流发现,您有两个认识盲区。一是低估城市化生活方式和后工业化发展水平对人口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说白了只生一个是主流,乐观估计一孩占比五成,二孩四成,不生和三孩一成。二是高估计生政策放开对生育行为的鼓励作用,说白了限制生育远比鼓励容易做到,目前的接连两次放开生育限制,它的效能将会在15、16、17年释放完,之后进入年生1600万的常态。
另外,质疑“2008年以来,每年结婚人口一直在1000万对以上的高位,并且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目前维持在1300万的高位,即使按照一对夫妇1.5个孩子计算,也意味着每年1950万名新生儿。”,这句话太不严谨。查了六普数据76~95年间女性人口,超过1300万只有89、90两年,超过1000万的也仅有一半十年。您不能把其中的中老年妇女再婚,也认为能生吧。所以,取1100万为基数,乘以1.5,得出1650万人。
[ 此帖被萧望岳在2015-11-26 08:41重新编辑 ]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5-11-25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计生干部都是拿国家工资的,八九十年代计生罚款中归当地的那部分也被乡政府统筹了,不过现在乡镇财政也用不着靠计生罚款了 (2015-11-25 15:37) 

消费税每120元就有20元的纳税额,老百姓还是出税了。生多生少孩子长大了都会是纳税人,而计生委的那一套靠税生存的寄生虫纯属多余。

有本事政府自己纳税养自己,否则别怪老百姓天天要求取消那些寄生虫一样的机构和队伍。真正浪费社会资源、增加负担的不是可以有产出的新生儿,而是一些多余机构的冗官冗员。

嫌人口多余了,十羊九牧的一些机构更多余。为何只控人口,不撤那些膨胀越来越厉害的机构队伍?

按说现在大龄夫妻想生二胎遇到生理天花板,那也是政策造成的,计生委愿意为高龄产妇出钱生二胎保护母子安全吗?答案是显然的:吸血鬼是不愿吐血的。宁愿养猪一样的寄生虫,也生怕老百姓多生了孩子。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5-11-25
huangpei:
那你说为什么我国80年代男女比例为什么比较合理呢。80年代才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啊。为什么印度也是90年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自己去好好想想
.......


   你也别忘了80年代紧挨的文革及之前因武斗死亡的男性多,导致性别比趋向平衡。如果你认为一胎制跟文革对性别选择的性质是一样的,我也觉得没必要跟你再讨论了。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5-11-25
回 寂静岭 的帖子
寂静岭:   别拿替别人养孩子为借口好吗?明明养的是计生集团。
   你的一切理由,都是为你所属的那个利益集团的生存找借口。
....... (2015-11-25 15:32) 

计生干部都是拿国家工资的,八九十年代计生罚款中归当地的那部分也被乡政府统筹了,不过现在乡镇财政也用不着靠计生罚款了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5-11-25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自己不生孩子就是要替别人养孩子。 (2015-11-25 12:55) 

   别拿替别人养孩子为借口好吗?明明养的是计生集团。

   你的一切理由,都是为你所属的那个利益集团的生存找借口。

   计生事业的根本宗旨:“少生孩子多养猪”。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5-11-25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您不要偷换一概念。计生无用是指人口自然演化的情况下,高生育率也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降到更替水平上下。而强制一胎矫枉过正,直接制造了性别比失衡,加剧了年龄结构危机 (2015-11-23 20:28) 

我从来不认为德国和日本的人口结构是合理的,虽然他们从来没有执行过中国式的计划生育政策。印度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基本回落到2.1了,但是印度人口还要继续增加五十年,甚至会永远增加下去。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5-11-25
回 huangpei 的帖子
huangpei:每个人层次不同,没必要举身边的例子。我身边30岁生育的很多。我同学很多读研读出来就是24、25岁。说身边的人没有可比性,关键看数据调查。而且这个是理论预测,建立在一个理论预测值上的。
好比,经过统计和理论假设,我们计算出人口平均25岁结婚,27岁生育。这样我们的基本计 .. (2015-11-24 14:59)

92年的女孩子大概还有三分之一在读大学或者研究生。当95+以后的女孩子达到晚婚年龄的时候,估计要有一半都在大学里。而且第二个孩子和第一个孩子总要间隔几年,除非是双胞胎。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5-11-25
回 saa 的帖子
saa:只生一个好国家给养老!没有这样的好政策啊!现在是只生两个好国家不管了!为了利益集团生孩子吗?! (2015-11-23 21:31) 

自己不生孩子就是要替别人养孩子。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5-11-25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我说的25岁是当下的人口再生产周期,你的27岁是初次生育年龄。两者看似相通,其实有区别。
至于今年的人口出生数,明年统计局的数字会倾向我的1700万的判断,但未来七普会倾向你的1850万的判断。靠谱的数据看小学招生数吧。而16年二千万的出生人数预测,只是个笑话。同样,官方发 .. (2015-11-25 12:06) 

中国人口出生规模稳定在2000万以上还是在饥荒结束后的1962年,按照未来预期寿命估计,这些人大规模离世还要等到2040年,2040年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还基本能维持在基本平衡的状态,最多每年两三百万的增减,如果执行单独二胎政策,未来人口峰值不会突破14.5亿,但是如果现在就全面放开二胎的话,未来峰值人口大概会增加0.5亿。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5-11-25
实际上,我一向人为用好单独二胎政策比全面放开二胎更合理,因为80年代还有七十年代的非独可能有二三四五六个兄弟姊妹,他们的父辈可能根本没有执行过计划生育政策,因此从公平的角度,对这部分人应该追加一代生育限制的政策,否则计划生育就是独生子女给非独生子女腾地方,知识分子给农民工腾地方。反对限制生育政策声音最响亮的除了政府和资本家以外,就是这部分人(特别是他们的长辈)以及坚定的、不妥协的反对派了。实际上八十年代的(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人还等得起,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人虽然大部分已经结婚了,但是很多连一个孩子都没有,但是这不代表他们以后不会生两个或更多的孩子。七十年代的人及他们的长辈已经不可能再等五年了。
如果用好单独二胎的政策,按照九五年以后的人口结构,95+、00+的后代在政策上可以达到每年1300万,并可以持续到建国100周年以后,而如果目前全面放开二胎,估计今后的均衡人口出生规模大概在1700万左右,1700万与1300万方案相比,未来总人口将增加3亿以上。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15-11-25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我说的25岁是当下的人口再生产周期,你的27岁是初次生育年龄。两者看似相通,其实有区别。
至于今年的人口出生数,明年统计局的数字会倾向我的1700万的判断,但未来七普会倾向你的1850万的判断。靠谱的数据看小学招生数吧。而16年二千万的出生人数预测,只是个笑话。同样,官方发 .. (2015-11-25 12:06) 

您的判断是基于没有全面放开二胎限制的条件下,因为没有全面放开二胎的2014年出生人口已经接近1700万,如果对方辩友认为“全面二胎”无用的话,那么贵方一直指责为“计生暴政”的每年几百万例非自愿人工流产应该就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从2008年以来,每年结婚人口一直在1000万对以上的高位,并且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目前维持在1300万的高位,即使按照一对夫妇1.5个孩子计算,也意味着每年1950万名新生儿。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15-11-25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您不要偷换一概念。计生无用是指人口自然演化的情况下,高生育率也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降到更替水平上下。而强制一胎矫枉过正,直接制造了性别比失衡,加剧了年龄结构危机 (2015-11-23 20:28) 

显而易见,独生子女的性别比一般比较正常,胎次越高出生性别比越高,对方辩友一直坚持的观点,人不是生育机器,所以也不可能为生儿子一直生下去。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15-11-25
回 huangpei 的帖子
huangpei:每个人层次不同,没必要举身边的例子。我身边30岁生育的很多。我同学很多读研读出来就是24、25岁。说身边的人没有可比性,关键看数据调查。而且这个是理论预测,建立在一个理论预测值上的。
好比,经过统计和理论假设,我们计算出人口平均25岁结婚,27岁生育。这样我们的基本计 .. (2015-11-24 14:59)

我说的25岁是当下的人口再生产周期,你的27岁是初次生育年龄。两者看似相通,其实有区别。
至于今年的人口出生数,明年统计局的数字会倾向我的1700万的判断,但未来七普会倾向你的1850万的判断。靠谱的数据看小学招生数吧。而16年二千万的出生人数预测,只是个笑话。同样,官方发布的预测,迟至2029年大陆人口会达到14.5亿的峰值,也是一个笑话。
我再说一个预测,16年出生数会达到1850万人 的峰值,也是这一波婴儿回声潮的峰值了。
恕我直言,从你的发言看,你是个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再跟你辩论,没有意义了。
[ 此帖被萧望岳在2015-11-25 12:20重新编辑 ]
中央---省---郡/市/州---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直辖郡---区/市/县---邑/镇/乡---坊/里/村
                       |--特区---邑/镇/乡---坊/里/村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15-11-24
回 寂静岭 的帖子
寂静岭:        不是部分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影响。
        在能生二胎的情况下,谁会对头胎进行性别鉴定?至少能很大的缓解性别不平衡。
        但是在 .. (2015-11-12 00:27) 

我没说没影响,我希望你能看完?我承认现有人口结构有结构风险问题。人口作为消费主力至少要一个时间和过程。

我和他的分歧就是就业还是劳动力可持续性的压力之争。我个人偏向于解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是第一位的。

那你说为什么我国80年代男女比例为什么比较合理呢。80年代才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啊。为什么印度也是90年代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自己去好好想想

如果再辩一胎制对男女比例的影响,我不会回复。

人口没有减少啊,没有减少啊!!!!!!!!这个论坛的人是有毛病吗!!!!人口没有减少啊!!!!只是增长幅度放缓了啊!!!!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5-11-24
回 萧望岳 的帖子
萧望岳:不清楚27岁,这个数据哪里来的。但我估计,即便是90年出生的女孩半数以上到今天,已经做了妈妈。
我认为今年的出生人数1700万人左右,今后三年也仅在1800万。 (2015-11-11 23:27) 

每个人层次不同,没必要举身边的例子。我身边30岁生育的很多。我同学很多读研读出来就是24、25岁。说身边的人没有可比性,关键看数据调查。而且这个是理论预测,建立在一个理论预测值上的。

好比,经过统计和理论假设,我们计算出人口平均25岁结婚,27岁生育。这样我们的基本计算就是,1990年出生的人,全部在25岁,即2015年结婚,1990年的人全部在2017年结婚。就是这样的预测和理论计算方式。

去年出生人口1680万,今年是单独二胎落地的第二年,二胎宝宝出生的第一年,出生100万左右,加上理论惯性,我预测2015年出生在1850万。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15-11-24
契丹当下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民族结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5-11-23
杀人专家,误国,误我华夏民族,罪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