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731阅读
  • 38回复

[安东·渤海]安东都护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2-17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初,高骊大莫离支泉盖苏文卒,其长子泉男生嗣位。泉男生初知国政,出巡诸城,有人挑拨泉男生与其弟泉男建、泉男产的关系。泉男建、泉男产得到国王高藏的支持,一同讨伐泉男生,于是泉男生走保国内城,并遣其子泉献诚入唐求援。
    据《泉男生墓志》所载廿八任莫离支兼授三军大将军,卅二加太莫离支,总录军国。”泉男生以“仪凤四年正月廿九日遘疾,薨于安东府之官舍,春秋四十有六。”二十八岁当龙朔元年(661年),三十二岁当麟德二年(665年),泉盖苏文当是于麟德二年去世,而泉氏兄弟萧墙之乱亦在此年。
    泉男生闻之二弟谋叛后曾传檄国中,并率军攻打平壤,同时派遣大兄弗德入唐联络。然而半道之中属有离叛,德遂稽留”于是泉男生回兵辽东。据《墓志》所载,有“公乃反师辽东,移军海北,驰心丹凤之阙,伤躬玄兔之城。”玄兔之城,当即玄菟,反叛泉男生的当是贵湍水流域的玄菟、新城等城。于此同时,泉男生又派遣大兄冉有入唐献款,并且得到了唐高宗的接见。然而唐廷并无大动作,于是在乾封元年初夏,泉男生遣长子泉献诚入唐乞援。泉献诚亲至,足见泉男生诚意。
    是年夏六月,唐高宗以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将兵救之;以献诚为右武卫将军,使为乡导。又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同讨高丽。庞同善、高侃等军实际上是迎接泉男生的先行部队。唐军到达辽东,在秋九月,庞同善大破高丽兵,泉男生帅众与同善合。诏以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泉男生墓志》有“帝有嘉焉,遥拜公特进,太大兄如故,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兼使持节安抚大使,领本蕃兵共大总管契苾何力等相知经略。”敕封发生在九月,庞同善与泉男生会师之后。而唐军渡辽之后的据点极有可能就是泉男生控制之下的辽东城。
    其年冬十二月,以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以司列少常伯安陆郝处俊副之,以击高丽。庞同善、契苾何力并为辽东道行军副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如故;其水陆诸军总管并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并受勣处分。河北诸州租赋悉诣辽东给军用。

    乾封二年(667年)秋九月辛未,李勣拔高丽之新城,使契苾何力守之。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城人师夫仇等缚城主开门降。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庞同善、高侃尚在新城,泉男建遣兵袭其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击破之。侃进至金山,与高丽战,不利,高丽乘胜逐北,仁贵引兵横击,大破之,斩首五万余级,拔南苏、木底、苍三城,与泉男生军合。
    《册府元龟》二年九月拔高丽之新城遣副将契何力守之遂引兵进破一十六城。破一十六城在干封二年秋九月。而李勣攻拔新城是在初渡辽之后,李勣渡辽当在干封二年初秋。干封二年秋九月之前唐军军事行动无明确记载。据多方面资料分析,在干封二年春夏时节,泉男生从辽东前往国内城。唐军攻克新城之后,遣副将契何力《旧唐书·契苾何力传》载“高丽有众十五万,屯于辽水,又引靺鞨数万据南苏城。南苏城当即铁背山城,在抚顺之东,而契苾何力所据守的新城在今抚顺市北高尔山城。契苾何力与高丽、靺鞨多次交战,皆大破之。斩首万余级,乘胜而进,凡拔七城。契苾何力破七城之后,与会师鸭渌江边,此是干封三年夏末初秋之事。《册府元龟》谓既破大行城诸军尽会何力拔南苏等八城于鸭渌栅合军以攻辱夷城又拔之”《契苾何力传》载破七城,《册府元龟》载破南苏等八城,十分可疑。
    乾封三年春二月,等拔高丽扶余城。从干封二年秋取新城至此,的行军方向一直不明确,姑且做一个假设:
    乾封二年秋,取新城之后,留契苾何力守城,其本人率军进取一十六城。攻击的目标极有可能是《契苾何力传》中屯兵辽水的十五万高丽众的一部,而高丽众屯兵的辽水在辽河上有,铁岭一带。此范围内存在诸多山城,攻击此处可以与契丹会师。在李勣进取十六城的同时,契苾何力也与新城东面、南面的高丽、靺鞨交战。冬季,在新城殿后的庞同善、高侃等被泉男建“遣救新城”的数万军偷袭,薛仁贵引兵救援并击败了高丽军。高侃移军金山,又为高丽所败,薛仁贵横击再败丽军。于是唐军攻取南苏、木底、苍岩三城,消除了新城东部的威胁。高宗的诏书褒奖了薛仁贵、庞同善、高侃、契苾何力四人。唐军打通了通往国内城的道路,泉男生于是“率国内等六城十余万户,书籍辕门。”李勣本人也回到新城。
    乾封三年(668年)春二月,壬午,李勣等拔高丽扶余城。薛仁贵既破高丽于金山,乘胜将三千人将攻扶余城,诸将以其兵少,止之。仁贵曰:兵不在多,顾用之何如耳。遂为前锋以进,与高丽战,大破之,杀获万余人,遂拔扶余城。扶余川中四十余城皆望风请服。
    据《资治通鉴》、《册府元龟》时间推测,金山之战应当发生在干封二年冬季,在金山之战后不久,李勣与契苾何力分道而进,薛仁贵领兵三千为先锋攻击扶余城,李勣统大军行于后。次年二月,唐军攻取扶余川中四十余城,至此唐军进军平壤的后方悉数平定。于此同时大批的高丽贵族投降唐军,如高丽栅州都督兼总并马,管一十二州高丽,统三十七部靺鞨的李他仁,栅城三品位头大兄兼将军高文等人。李勣命这些高丽降将一同南下会击平壤。不久之后,契苾何力前来会师。
    春三月,唐高宗改元总章。先前在唐军攻拔南苏等城之时,行军管记通事舍人万顷作檄高丽文曰:不知守鸭绿之险。泉男建报曰:谨闻命矣!即移兵据鸭绿津,唐兵不得渡。唐高宗流万顷于岭南。李勣会契苾何力诸军南下,泉男建遣兵五万救援扶余城,与李勣等遇于薛贺水,合战,大破之,斩获三万余人,进攻大行城,拔之。薛贺水一作萨贺水。此时诸道唐军会师鸭渌江畔,高丽发兵拒战,勣等奋击,大破之,追奔二百余里,拔辱夷城,诸城遁逃及降者相继。李勣驻兵鸭渌栅,遣契苾何力引蕃汉兵五十万先行。
    同年夏六月,镇守熊津都督府的刘仁轨亦与新罗起兵协助李勣攻击平壤。刘仁轨招降高丽南部大谷、汉城的一十二城。李勣本人也率大军到达平壤之北。新罗遣金仁问与之李勣会师。
    秋七月,唐军开始围攻平壤。新罗文颖等遇高句丽兵于蛇川之原,对战大败之。唐军围攻月余。
    秋九月癸巳,高丽王藏遣泉男产帅首领九十八人,持白幡诣勣降,勣以礼接之。泉男建犹闭门拒守,频遣兵出战,皆败。男建以军事委僧信诚,信诚密遣人诣勣,请为内应。后五日,信诚开门,勣纵兵登城鼓譟,焚城四角。男建自刺,不死,遂擒之。于是高丽悉平。高丽既平,李勣执高藏、泉男建、泉男产等回朝。
    冬十二月李勣至长安献俘。分高丽五部、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余户,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百县,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擢其酋帅有功者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参理。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戊申,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上元三年(676)春二月甲戌,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先是有华人任东官者,悉罢之。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其百济户口先徙于徐、兖等州者,皆置于建安。
    冬十一月,改元仪凤。
    仪凤二年(677年),泉男生奉敕存抚辽东,改置州县,求瘼恤隐,襁负如归;划野悚疆,奠川知正。
   《三国史记》引《李勣奏报》称:
    总章二年二月,前司空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李勣等,奏称“奉勅高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宜共男生商量准拟,奏闻件状如前。”勅:“依奏,其州郡应须隶属,宜委辽东道安抚使兼右相刘仁轨。”遂便稳分割,仍摠安东都护府。
鸭渌水以北,未降十一城: 北扶余城州,本助利非西;节城,本芜子忽;豊夫城,本肖巴忽;新城州,本仇次忽[或云敦城];城,本波尸忽;大豆山城,本非达忽;辽东城州,本鸟列忽;屋城州;白石城;多伐岳州;安市城,旧安寸忽[或云丸都城]。
鸭渌水以北,已降城十一: 椋嵒城;木底城;薮口城;南苏城;甘勿主城,本甘勿伊忽;夌田谷城(麦田谷城);心岳城,本居尸押;国内州[一云不耐,或云尉那嵒城];屑夫娄城,本肖利巴利忽;朽岳城,本骨尸押;橴木城。
鸭渌以北,逃城七: 鈆城,本乃勿忽;面岳城;牙岳城,本皆尸押忽;鹫岳城,本甘弥忽;积利城,本赤里忽;木银城,本召尸忽;梨山城,本加尸达忽。
鸭渌以北,打得城三: 穴城,本甲忽;银城,本折忽;似城,本史忽。

    依据这份“奏报”,有学者推测,最初的安东都护九都督府应该是这份“奏报”提到的北扶余城州新城州辽东城州屋城州多伐岳州国内州甘勿主城,以及《旧唐书》所载之建安州,出土墓志中发现的栅城州
[ 此帖被金楼白象在2017-02-09 18: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7-06-14
《三国史记》引《李勣奏报》称:
    总章二年二月,前司空兼太子太师英国公李勣等,奏称“奉勅高丽诸城,堪置都督府及州郡者,宜共男生商量准拟,奏闻件状如前。”勅:“依奏,其州郡应须隶属,宜委辽东道安抚使兼右相刘仁轨。”遂便稳分割,仍摠安东都护府。
鸭渌水以北,未降十一城: 北扶余城州,本助利非西;节城,本芜子忽;豊夫城,本肖巴忽;新城州,本仇次忽[或云敦城];䄻城,本波尸忽;大豆山城,本非达忽;辽东城州,本鸟列忽;屋城州;白石城;多伐岳州;安市城,旧安寸忽[或云丸都城]。
鸭渌水以北,已降城十一: 椋嵒城;木底城;薮口城;南苏城;甘勿主城,本甘勿伊忽;夌田谷城(麦田谷城);心岳城,本居尸押;国内州[一云不耐,或云尉那嵒城];屑夫娄城,本肖利巴利忽;朽岳城,本骨尸押;橴木城。
鸭渌以北,逃城七: 鈆城,本乃勿忽;面岳城;牙岳城,本皆尸押忽;鹫岳城,本甘弥忽;积利城,本赤里忽;木银城,本召尸忽;梨山城,本加尸达忽。
鸭渌以北,打得城三: 穴城,本甲忽;银城,本折忽;似城,本史忽。

这份李绩奏报有人考证过,不符合当时唐军的进兵的实际情况,更像是新罗在咸亨年间支持高句丽遗民叛乱时给新罗王的汇报,后面还有熊津府诸城的情况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7-06-14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西藏、青海、云南、台湾基本上都不是唐朝领土,是不是要丢掉?
广西、贵州、湖南、四川、东北也有很大部分一直是羁縻地区,是不是也恢复旧制,给予更大的自治权? (2016-02-18 10:45) 

西藏、青海、云南、台湾基本上都不是唐朝领土,是不是要丢掉?

广西、贵州、湖南、四川、东北也有很大部分一直是羁縻地区,是不是也恢复旧制,给予更大的自治权?


这不是中国一个国家,汉族一个民族的事情,涉及到今天的所有东亚国家和民族,需要共同处理,例如,半岛的韩族只有今天的南六道,小白山以北都是秽貊人的地盘,通古斯人统统赶回到松花江以北被秽貊人当炮灰去,越南只到顺化,泰国根本就没有民族国家,全部是柬埔寨,日本的本州北部都是虾夷地,美国统统滚回欧洲去,新疆那来的说突厥语、信伊斯兰教的维族,内地哪来的什么回回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7-05-22
回 gwzz234 的帖子
gwzz234:感觉辽代应该是对渤海国地区进行了毁灭性破坏?
其实高句丽(本身高句丽也是起源于东北)发展的已经不错了
渤海国文明程度也是可以的
结果到了阿骨打的时代居然活脱脱的蛮人形象
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还是那样。。
....... (2017-05-18 18:37) 

恭喜你发现了一个今天和谐民族关系下的真像,非汉族对非汉族的屠杀、破坏更惨烈,可以对比唐朝灭亡高句丽以后的东北与契丹灭亡渤海国以后的东北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7-05-18
感觉辽代应该是对渤海国地区进行了毁灭性破坏?
其实高句丽(本身高句丽也是起源于东北)发展的已经不错了
渤海国文明程度也是可以的
结果到了阿骨打的时代居然活脱脱的蛮人形象
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还是那样。。

直到清末东北大部还是蛮荒之地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7-05-18
回 lw109 的帖子
lw109:安东都护府:辖域大部分被新罗(金)-高丽(王)-朝鲜(李)三代陆续侵略占领。待回归?
当年的安东都护府相当于高句丽旧土,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朝鲜,丢失的只有朝鲜 (2016-03-02 11:05) 

熊津州、鸡林州同样属于安东都护府管辖。
虚省
建州
分大县合小县
乡镇市自治
市分二等:县辖市、州辖市
首都设中央直辖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6-06-14
很多时候争论很难有结果,点到即止。我也碰到过不少奇谈怪论,甚至拿网文作为证据,以前还说几句,后面完全不愿回复。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6-06-14
就目前我涉及的两个地方,安南和安东两都护府,把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相关章节拿出来看看。安南部分有七成是猜的,安东都护府九都督区划八成是假设。本来加不加“羁糜”这事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不过,安东是全府羁糜呢?还是部分非羁糜,我连四十二州一百县叫什么,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我不加。我所气愤的是兄台为何要扣一个“尊重历史”的帽子?我不是专业画图,所以我向来不认为我画的能有多好。坛友提供的建设性信息,我也标补上了。不同的意见也请实用一些,别动辄你看书,我不说了。这不是建议,这是我对你有意见。当然,我还是希望这翻过这一页,欢迎讨论,指不定那天我不画沉水了,想理论也没人。顺颂夏祺!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6-06-14
回 金楼白象 的帖子
金楼白象:你也是很搞笑,我不加羁糜二字你说我不承认羁糜,那我是不是还要在直辖的地方加上直隶二字。本来就是一个对照图而已,你跟我扯尊重历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也能当尊重历史的材料?!尊重历史。 (2016-06-13 11:29) 

你说通史也有错误我觉得很对,但是如果说通史在编辑思路上就不尊重历史貌似有些过了。历史就是历史,是沉入深潭的散碎信息,任谁都是从自己认为更确切合理的内容出发做出推论,最终得出结论。一个新的小发现有可能对原有的结论做出否定,同样的资料不同的人也可能做出不同的推论。
您可以认为您的图很好,我也可以认为有些必要的元素应该加上。如果您不想听到不同的意见,我可以不再对您说。恕我对您说的出土墓碑没羁縻两字要表达的意思有误解,不过窃以为也确实容易产生误解。顺祝夏安。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6-06-13
回 firestone 的帖子
firestone:如果连羁縻这种事情都不承认,我也无话可说 (2016-06-13 11:09) 

你也是很搞笑,我不加羁糜二字你说我不承认羁糜,那我是不是还要在直辖的地方加上直隶二字。本来就是一个对照图而已,你跟我扯尊重历史,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也能当尊重历史的材料?!尊重历史。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6-06-13
回 金楼白象 的帖子
金楼白象:行政区划通史?你说的是唐代卷?是挺重历史的。。。。。您可以直接要求我按那本书里的图画。 (2016-06-06 11:10) 

如果连羁縻这种事情都不承认,我也无话可说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16-06-06
回 firestone 的帖子
firestone:请参看行政区划通史。 (2016-06-02 09:21) 

行政区划通史?你说的是唐代卷?是挺重历史的。。。。。您可以直接要求我按那本书里的图画。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16-06-05
回 lw109 的帖子
lw109:吉林那个龙潭山城是高句丽、唐安东府扶余城的可能性最大,农安那个扶余城只是辽国吧原来渤海国扶余城的居民迁移至此设置的 (2016-05-31 09:11) 

农安古城时代早于唐代,金代、清代分别重修了一次。
龙潭山古城时代不晚于东晋,沿用至辽金时代。
前者周长3840米,后者周长2396米,都是当时东北的大城,一般认为都做过国都,都有资格以国名命名。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6-06-02
回 金楼白象 的帖子
金楼白象:出土墓志铭无"羁糜"二字。 (2016-06-01 10:44) 

请参看行政区划通史。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16-06-01
毫无疑问,安东省应该恢复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06-01
回 firestone 的帖子
firestone:尊重历史,该加上羁縻二字的加上。 (2016-05-31 09:33) 

出土墓志铭无"羁糜"二字。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05-31
尊重历史,该加上羁縻二字的加上。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05-31
回 fightgoogle 的帖子
fightgoogle:终于有我能插上话的了。excited。
夫余城的位置,画在吉林市龙潭山城或者农安古城哪一个都比辉南罗通山城靠谱。
前者出土了夫余守将的印鉴,后者是渤海扶余府以至辽黄龙府的府治。
前者是夫余国的早期都城,后者是夫余国的晚期都城。
辉南说的始作俑者……其实是辉南学者。
...... .. (2016-02-17 21:44) 

吉林那个龙潭山城是高句丽、唐安东府扶余城的可能性最大,农安那个扶余城只是辽国吧原来渤海国扶余城的居民迁移至此设置的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03-02
回 炎黄剑 的帖子
炎黄剑:安东都护府:辖域大部分被新罗(金)-高丽(王)-朝鲜(李)三代陆续侵略占领。待回归?
安南都护府:辖域基本被安南分裂分子侵占。待回归?
....... (2016-02-18 03:57) 

安东都护府:辖域大部分被新罗(金)-高丽(王)-朝鲜(李)三代陆续侵略占领。待回归?

当年的安东都护府相当于高句丽旧土,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朝鲜,丢失的只有朝鲜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3-02
延津州本折忽,即银城,今铁岭市东南张楼子村青龙山山城,一说铁岭东北马家寨山城;

这个延津应该还有一个,就是高句丽的津临城,就在今天临津江北面的一座城,刘仁愿攻占的应该是临津江(当时叫发庐河)那个津临城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02-19
回 nb_fx 的帖子
nb_fx:是指天朝搞定当今朝鲜国吗哈哈 (2016-02-19 11:24) 

不是,是指我完成1864年朝鲜国后。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02-19
回 金楼白象 的帖子
金楼白象:这事关天朝历史地理问题水太深,看来还是得等搞定朝鲜国后再做研究。 (2016-02-18 16:16) 

是指天朝搞定当今朝鲜国吗哈哈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02-18
这事关天朝历史地理问题水太深,看来还是得等搞定朝鲜国后再做研究。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02-18
回 炎黄剑 的帖子
炎黄剑:安东都护府:辖域大部分被新罗(金)-高丽(王)-朝鲜(李)三代陆续侵略占领。待回归?
安南都护府:辖域基本被安南分裂分子侵占。待回归?
.......(2016-02-18 03:57)嬀/color]

西藏、青海、云南、台湾基本上都不是唐朝领土,是不是要丢掉?

广西、贵州、湖南、四川、东北也有很大部分一直是羁縻地区,是不是也恢复旧制,给予更大的自治权?
[ 此帖被fenghua25在2016-02-18 14:14重新编辑 ]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02-18
海岸线有问题吧?唐朝现在的盘锦一带还是海。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