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289阅读
  • 21回复

[元]请问元代如何区分土州县和正州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0-12-23
在明清时,州县主官是土官流官,可以清晰地区分土州县和正州县

但是对于元代,首先地理志中并无明确记载,而且也很难对西南地区杂芜的州县逐一探究梳理,主官究竟是流官还是土官

只能通过明初对元代州县的处理略窥一二:有的州县继承爲明代的正州县,有的州县则继承爲土州县、甚至直接改成土司

是不是在粗放统治的元代看来,正州县和土州县没有什么区别?

毕竟在当时的欧亚大陆,封建、部落、包税制才是主流,郡县、流官、秦政法是东亚特例而已

而地球球长蒙古人,一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一方面自身也没有深度汉化,

是不是在蒙古人看来,汉人和西南的夷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西南夷世袭的云南土州县,和汉人世侯连任的藁城县、东平路,也没有本质区别?

(但云南那些数目繁多的州县,每一个都派达鲁花赤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0-12-23
现在中国同样有极少数非自治县的县级(包括市、区和普通县),同样是用全部用少民当任行政长官的。你知道有哪些么?
不知道就对了。元朝也一样。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0-12-23
元朝几乎所有的机构都有达鲁花赤。在地方上,达鲁花赤并不一定由蒙古人或色目人当任,只是路的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回回、畏吾、唐兀(党项)等民族当任。而契丹、女真、汉人、藏人、土著也可以当任低级的达鲁花赤。如临洮府的达鲁花赤就是藏人赵氏(宋赐姓)世袭的。明朝的部分土司,有些就是达鲁花赤转化而来的,像赵氏一族就转变成了岷州一带的多个赵土司
[ 此帖被夕阳西下在2020-12-23 18:49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0-12-23
不知楼主是从哪本史志资料上得来的信息,明清时期的土州县与正州县之别由主官土流之分来相区别?
《明史-职官志五十二》——
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府州县。

洪武七年,西南诸蛮夷朝贡,多因元官授之,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渐为宣慰司者十一,为招讨司者一,为宣抚司者十,为安抚司者十九,为长官司者百七十有三。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皆因其俗,使之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有相仇者,疏上听命于天子。又有番夷都指挥使司三,卫指挥使司三百八十五,宣慰司三,招讨司六,万户府四,千户所四十一,站七,地面七,寨一,详见《兵志·卫所》中。并以附寨番夷官其地。

《清史稿》中有关土州县,在地理志中有明确注明。而在《明史》,地理志中无明确注明,只有职官志中有说明,或土或流,以流官为主。而在《元史》中,无论地理志还是职官志,都无土州县的注解说明。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12-23
对蒙古人来说,汉人治下的州县就是土州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0-12-24
元代是否存在土州县,高度存疑。
因为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改土归流,应该是始于明,盛于清。而设立土州县,则是改土归流的一种过渡形式,它也标志着改土归流开始了实质进程。

《元史》中关于西南夷地区的设官治理记载:
诸军,唯边远之地有之,各统属县,其秩如下州,其设官置吏亦如此。
诸蛮夷长官司,西南夷诸溪洞各置长官司,秩如下州,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参用其土人为之。
《元史-志四十一-百官七》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ein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0-12-24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不知楼主是从哪本史志资料上得来的信息,明清时期的土州县与正州县之别由主官土流之分来相区别?
《明史-职官志五十二》——
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府州县。
洪武七年,西南诸蛮夷朝贡,多因元官授之,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渐为宣慰司者十一,为招讨司者一,为宣抚司 .. (2020-12-23 19:04) 

我印象里,土府州县的“改土归流”,指的就是本为土官的知府知州,变成流官

如果正州县的主官会有世袭土官,土州县的主官会有流官,那两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
这句话不是说,宣慰等司的属官多是流官,土府州县的佐贰官多是流官,言外之意,主官在内的其他人员都是土官?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0-12-24
回 ein 的帖子
ein:我印象里,土府州县的“改土归流”,指的就是本为土官的知府知州,变成流官
如果正州县的主官会有世袭土官,土州县的主官会有流官,那两者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 (2020-12-24 13:12) 

首先,所谓的正州县,基本都是汉民为主的县,实行完全的编户管理,全是流官治理,不可能有世袭土官。就是土州县,上面所引用的资料已经说明的很清楚:其府州县正佐贰官,或土或流。我想你应该是看漏一个“正”字。
其次,土州县与正州县的区别在于治理方式,资料也说明得很清楚:皆因其俗,使之附辑诸蛮,谨守疆土,修职贡,供征调,无相携贰。有相仇者,疏上听命于天子。这里“皆因其俗”是重点。
关于改土归流的具体步骤和内涵,《清史稿-志九十二》的一段文字最有说服力。
土司各官明代土司,淫昏暴戾,播州、水西、蔺州、麓川,边患如栉。清鉴前辙,迭议归流。曩昔土司隶外籓二,隶行省七。康、雍之盛,湖北散毛、旧为宣抚司,辖大旺安抚司,东流,腊壁二长官司。雍正十三年改来凤县。施南、旧为施州卫,辖忠建、忠孝二宣抚司,忠路、忠峒、东乡五路、高罗、龙潭、金峒各安抚司,木册、上爱茶峒、下爱茶峒、镇南、摇把峒、镇远蛮彝、隆泰蛮彝、西萍蛮彝、剑南、思南、唐崖各长官司。雍正十三年改置恩施、宣恩、咸丰、利川四县。容美,旧为宣慰司,辖盘顺水、尽源、通塔坪各安抚司,椒山、玛瑙、石梁、下峒、下冈、平茶、五峰、石宝各长官司。雍正十三年改置鹤峰州长乐县。湖南永顺、旧为宣慰司,辖施溶安抚司,下峒、田家峒、驴迟峒、腊惹峒、麦著黄峒、白崖峒各长官司,南渭、上溪二土官。雍正七年改置永顺、龙山二县。保靖、旧为宣慰司,辖五砦、筸子坪二长官司。雍正七年改县。桑植旧为安抚司。辖美坪、朝南、那步、人士、黄河、鱼龙、夹石、苦南、旱坪、蚕寮、金藏、拓山、烂洞、黄家、板山、龙潭、书洛十七峒,安福所上、下二峒。雍正七年改县。及永绥、六里红苗地。雍正八年改流官。乾州、凤凰营,筸边红苗地。康熙四十三年改流官。并以生苗内附,列为郡县。四川建昌、旧为指挥司。顺治初改卫。雍正四年置宁远府。松籓、旧为卫。雍正九年改流。天全、旧为六番招讨司。雍正七年改流。打箭炉,旧为长河西鱼通安远宣抚司。雍正七年改流。广西镇安、旧为土府。康熙二年改流。泗城,旧为州。顺治十五年升府。寻为土府。雍正五年改流。云南开化、旧为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康熙六年改流。昭通、旧为蒙地。雍正五年自四川来隶。明年改流。丽江、旧为土府。雍正初改流。镇沅、旧为土州。雍正三年改流。四年自四川来隶。蒙化、旧为土府。康熙四年改流。威远,旧为土州。雍正三年改流。明年自四川来隶。贵州威宁、旧为水西宣慰司。康熙元年置黔西府,改比喇塔为平远府,大方城为大定府,四川马撒为威宁。来隶后,改黔西诸府为州,并隶威宁。郎岱、雍正九年改流。归化、康佐及仲苗地。雍正十二年改流。永丰,安笼长官司地。雍正五年改流。因时损益,遍置流官。乾隆以降,大小金川重烦兵力。酉阳、旧为宣慰司。乾隆元年改流。石砫,旧为宣抚司。二十七年改流。狉獉全革,猛缅炎荒,翕然内向。十三年改置缅宁。滇南边徼,闻风震詟。三十一年讨平莽匪,诸部内附,分置整卖、景线诸司。详后。嘉、道之世,贵州守备、嘉庆二十五年省归化属一人。道光元年省安顺府属一人。四年省普安属一人。十二年省普定县属一人。千总、道光元年省安顺府属二人。四年省归化属生苗枝、册亨州同属上分亭各一人。十年省普安县属上五苑枝一人。把总,道光元年省普定县属五人,郎岱属六枝一人。四年省洛何枝、册亨州同属下分亭各一人。六年省平远县属一人。八年省贞丰州罗浪亭一人。二十年省长塞一人。裁损尤多。光、宣之际,云南富州、镇康,四川巴塘、里塘、德尔格忒、高日、春科、瞻对、察木多,置吏一依古事。改巴塘曰巴安直隶经历,驻盐井。里塘曰顺化县巡检,驻中渡河。乡城曰定乡县县丞,驻稻坝。并隶边务大臣。兼辖明正、霍耳、五家、道坞、冷碛诸蛮部。广西忠州、南丹、万承、茗盈、全茗、结安、镇远、江州、下石西、上下冻、下雷、那地各州,罗白一县,古零、定罗、安定、下旺诸巡司,永定长官司,永顺副司,迁隆峒土官,停其袭职。向武、都康、安平、凭祥、思州诸州,上林、忻城、罗阳诸县,东兰、凤山州同,上龙、白山、兴隆诸巡司,代以汉官。覈衡厥实,陇沿旧制,湘、楚廓清,滇、蜀改流,十之三四。黔、桂长官州、县,以今况往,弱半仅存,详稽志乘,尚百数十。叙其世系,与其土地,凡武职非世袭,及番部僧官,附辑于后,庶有所考焉。

 

明清改土归流,只有部分土司地改土州县,大部分是直接一步到位改州县。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0-12-24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元代是否存在土州县,高度存疑。
因为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改土归流,应该是始于明,盛于清。而设立土州县,则是改土归流的一种过渡形式,它也标志着改土归流开始了实质进程。
《元史》中关于西南夷地区的设官治理记载:
诸军,唯边远之地有之,各统属县,其秩如下州,其设官置吏亦 .. (2020-12-24 08:50) 

这个,典型的只看书本的明面记载了,就推翻书外一切了。

土州、县的源头就是唐朝的羁縻州、县。《唐书》《新唐书》记录也详细。
宋朝仍然实行,但名称上不强调羁縻州、县了,只是在与正州、县并列时,作为区分时才强调使用。《宋史》的记录就比较潦草了,记录不全。
元朝干脆连羁縻州、县3个字都不用了。其实元朝的制度,羁縻州与正州的差异仍基本沿用宋制。只是《元史》《新元史》《元史新编》等记录均简略,地理志没作区分,也没有土司列传。
明朝也大致沿用这种方式,并将一些世袭的流职(已经成了事实土职)转成了正式的土职,而且使用了土州、县之名。不过《明史》记录相对详细,虽然地理志仍然没有区分土州、县,但在土司列传中记录了全部土州、县。
清朝其实还是沿用明朝模式。不过《清史稿》记录恢复了唐朝水准,在地理志中记录详细,还有土司列传作佐证。

很多土司都能上溯到元朝的土职,或世袭的流职,有些还能上溯到宋朝甚至唐朝。不过由于唐到宋的变化大,宋到元的变化也大,变革记录则比较少。而唐宋又不重视地方羁縻政权的长官和家族,所以真正涉及人名和家族的记录鲜少,对以时间为流水的沿革考据资料也鲜少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0-12-24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首先,所谓的正州县,基本都是汉民为主的县,实行完全的编户管理,全是流官治理,不可能有世袭土官。就是土州县,上面所引用的资料已经说明的很清楚:其府州县正佐贰官,或土或流。我想你应该是看漏一个“正”字。
其次,土州县与正州县的区别在于治理方式,资料也说明得很清楚: .. (2020-12-24 17:19) 

“正州县……全是流官治理,不可能有世袭土官”太绝对了,和民族地区毗邻的、改土归流时间较短的正州县,例如云贵、广西、湘西、川西、川南地区,很多是有土官的,只是不是正职知府知州知县等,但是土同知土县丞土驿丞土巡检这类职位数量不少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0-12-24
回 砚十七 的帖子
砚十七:
“正州县……全是流官治理,不可能有世袭土官”太绝对了,和民族地区毗邻的、改土归流时间较短的正州县,例如云贵、广西、湘西、川西、川南地区,很多是有土官的,只是不是正职知府知州知县等,但是土同知土县丞土驿丞土巡检这类职位数量不少的

土同知、土县丞、土驿丞、土巡检有2种,一种是有一块地皮的,实际就是土司,和长官司什么的没有区别,只是挂着同知、县丞的名目表示级别,并不负责同知、县丞等流官职务的本职工作。另一种是闲职,只一个官名,没有实土,相当于名誉酋长。这2种不管哪一种,都不能参与本州、本县的治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0-12-25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这个,典型的只看书本的明面记载了,就推翻书外一切了。
土州、县的源头就是唐朝的羁縻州、县。《唐书》《新唐书》记录也详细。
宋朝仍然实行,但名称上不强调羁縻州、县了,只是在与正州、县并列时,作为区分时才强调使用。《宋史》的记录就比较潦草了,记录不全。
....... (2020-12-24 18:54) 

然而,也是自元朝开始,于编户之地和蛮夷之地的行政管理在制度和机构设置上加以区别。行中书省下,以各道肃政廉访司分统各路府州县,也就是所谓的正州县,在历史上的羁縻府州地区或者说蛮夷地区,另设安抚司军民长官司等土司管理机构。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0-12-25
八番顺元蛮夷官。(至元十六年,潭州行省遣两淮招讨司经历刘继昌招降西南诸番,以龙方零为小龙番静蛮军安抚使,龙文求卧龙番南宁州安抚使,龙延三大龙番应天府安抚使,程延随程番武盛军安抚使,洪延畅洪番永盛军安抚使,韦昌盛方番河中府安抚使,石延异石番太平军安抚使,卢延陵卢番静海军安抚使,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抚使,并怀远大将军、虎符,仍以兵三千戍之。是年,宣慰使塔海以西南八番、罗氏等国已归附者,具以来上,洞寨凡千六百二十有六,户凡十万一千一百六十有八。西南五番千一百八十六寨,户八万九千四百。西南番三百一十五寨,大龙番三百六十寨。二十八年,从杨胜请,割八番洞蛮,自四川行省隶湖广行省。三十年,四川行省官言:“思、播州元隶四川,近改入湖广,今土人愿仍其旧。”有旨遣问,还云,田氏、杨氏言,昨赴阙廷,取道湖广甚便,况百姓相邻,驿传已立,愿隶平章答剌罕。)

  罗番遏蛮军安抚司。

  程番武盛军安抚司。

  金石番太平军安抚司。

  卧龙番南宁州安抚司。

  小龙番静蛮军安抚司。

  大龙番应天府安抚司。

  木瓜犵狫蛮夷军民长官。

  韦番蛮夷长官。

  洪番永盛军安抚司。

  方番河中府安抚司。

  卢番静海军安抚司。

  卢番蛮夷军民长官。

  定远府。

  桑州。

  章龙州。

  必化州。

  小罗州。

  下思同州。

  朝宗县。上桥县。新安县。麻峡县。瓮蓬县。小罗县。章龙县。

  乌山县。华山县。都云县。罗博县。

  管番民总管。

  小程番。(以下各设蛮夷军民长官。)

  中嶆百纳等处。

  底窝紫江等处。

  瓮眼纳八等处。

  独塔等处。

  客当刻地等处。

  天台等处。

  梯下。

  党兀等处。

  勇都朱砂古〈土瓦〉等处。

  大小化等处。

  洛甲洛屯等处。

  低当低界等处。

  独石寨。

  百眼佐等处。

  罗来州。

  那历州。

  重州。

  阿孟州。

  上龙州。

  峡江州。

  罗赖州。

  桑州。

  白州。

  北岛州。

  罗那州。

  龙里等寨。

  六寨等处。

  帖犵狫等处。

  本当三寨等处。

  山斋等处。

  羡塘带夹等处。

  都云桑林独立等处。

  六洞柔远等处。

  竹古弄等处。

  中都云板水等处。

  金竹府。(古〈土瓦〉县。)

  都云军民府。

  万平等处。

  南宁。

  丹竹等处。

  陈蒙。

  李稍李殿等处。

  阳安等处。

  八千蛮。

  恭焦溪等处。

  都镇。

  平溪等处。

  平月。

  李崖等处。

  阳并等处。

  卢山等处。

  乖西军民府。(皇庆元年立,以土官阿马知府事,佩金符。)

  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至元二十年,四川行省讨平九溪十八洞,以其酋长赴阙,定其地之可以设官者与其人之可以入官者,大处为州,小处为县,并立总管府,听顺元路宣慰司节制。)

  =============================
以上摘自《元史志十六》的内容,可以部分解答楼主的疑惑。
上面所罗列的州县名就是楼主所谓的土州县,跟严格分等的正州县相比,也就是挂个名而已。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0-12-25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土同知、土县丞、土驿丞、土巡检有2种,一种是有一块地皮的,实际就是土司,和长官司什么的没有区别,只是挂着同知、县丞的名目表示级别,并不负责同知、县丞等流官职务的本职工作。另一种是闲职,只一个官名,没有实土,相当于名誉酋长。这2种不管哪一种,都不能参与本州、本县 .. (2020-12-24 20:26) 

有相关文章推荐吗?一直以为后一种情况土官是仍有一定管理权力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0-12-25
回 砚十七 的帖子
砚十七:有相关文章推荐吗?一直以为后一种情况土官是仍有一定管理权力的。 (2020-12-25 18:44) 

这是从清朝权力结构、社会等第(鄙视链)、土司传承等方面分析的。是以前一个大神分析的,不知道其材料来源,也找不到其原文了。

印象中按其分析,无实土的土同知、土县丞,有些原来是有地的,但因各种原因被剥夺了(如犯罪)。有点儿类似于欧洲保留了世袭贵族头衔的失地贵族。朝廷也不可能削了他的地,却又给他流官同知、流官县丞的权利。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0-12-26
回 砚十七 的帖子
砚十七:有相关文章推荐吗?一直以为后一种情况土官是仍有一定管理权力的。 (2020-12-25 18:44) 

还是看正史的记载比较明了。
《清史稿志九十二》——
四川土通判二人。石砫属一人:顺治元年授马祥麟宣慰司,乾隆间,孔昭缘事降。杂谷属一人:阳地隘口,顺治六年王启睿袭。土知事一人。龙安府属龙溪堡,顺治六年薛兆选袭。土巡检二人。茂州属牟托水、草坪,各一人。副巡检一人。茂州竹木坎置。

  广西土知州二十有五人。归顺直隶州属一人:上映,顺治元年许国泰袭。庆远府属二人:南丹,是岁莫自乾袭;那地,九年罗德寿袭。并古蛮地。南宁府属三人:归德,莫道袭;果化,赵国鼎袭;忠州,黄光圣袭。镇安府属三人:下雷,许文明袭;向武,黄嘉正袭。俱元年授。都康,冯太乙袭,九年授。太平府属十有六人:下石西,闭承恩袭;田州,岑廷铎袭。俱元年授。万承,许嘉镇袭;思陵,韦懋迁袭;凭祥,李维籓袭;太平,唐波州地,李开锦袭;茗盈,李应芳袭,全茗,许家麟袭;结安,张邦兴袭;佶伦,冯家猷袭;龙英,赵廷耀袭;都结,农廷封袭;江州,黄廷杰袭;上下冻,赵应锠袭;镇远,赵秉业袭。俱十六年授。其田州,光绪元年改流,置恩隆县。土州同一人。东兰州,顺治九年韦光祚袭知州。雍正七年,朝辅缘事降普安州。康熙四十一年废。土知县四人。百色属一人:上林,顺治元年黄国安袭。庆远府属一人:忻城,九年莫猛袭。太平府属二人:罗阳,黄启祚袭;罗白,梁徵鼐袭。俱十六年授。土州判一人。旧土田州地。乾隆七年析置阳万,一人。光绪五年改流。置恩阳分州。土巡检九人。太平府属上龙司,思恩府属白山司、兴隆司、定罗司、旧城司、安定司、都阳司、古零司,百色属下旺司,各一人。从九品土官一人。思恩府辖。其不管理土峒者,正六品土官二人,从六品、正八品、正九品土官各一人,从九品土官一人,未入流土官二人

  云南土知府二人。永昌府属孟定,古景麻甸,罕宋袭;永宁,阿镇麟袭。俱顺治元年授。后永宁改隶永北。其景东、蒙化二人,俱康熙四年改流。土同知一人。隶广南府,顺治十六年侬鹏袭。土知州四人。永北属一人:蒗蕖,康熙间改土舍,道光十七年阿为柱改袭。永昌府属一人:湾甸,古细睒,景文智袭。明史误“刀”姓。镇康州一人:古石睒,刀闷达袭。明史误“刀孟”。俱顺治十六年授。土州同三人。永北属顺州,于禄祥袭。镇南州,段光赞袭。姚州,高显爵袭。俱顺治十六年授。州同职衔一人。隶武定州。顺治十六年授那天宠暮连乡土目。雍正八年升那德洪千户。同治元年那康保改袭。土州判二人。镇南州,顺治十六年陈昌虞袭。新兴州,康熙二十二年王凤袭。土知事一人。景东,顺治十六年陶启滨袭。土县丞五人。楚雄、平彝、新平、蒙化、南涧各一人。土主簿二人。云南、孟远县各一人。土典史一人。浪穹县置。土巡检十有九人。罗次县练象关,禄丰县南平关、汤郎马,赵州定西岭,浪穹县蒲陀崆、凤羽乡、上江嘴、下江嘴,邓川州青索鼻,云龙州箭杆场,临安府纳更山,广通县回磴关、沙矣,旧景东保甸、三岔河,顺宁府猛猛、大猛麻,鹤庆州观音山,镇南州阿雄关、镇南关,各一人。土驿丞三人。鹤庆州在城驿、板桥驿、观音山,各一人。其不管理苗裔村寨者,土通判二人,丽江府、鹤庆州,各一人。正八品土官一人。嘉庆三年省经历置。

  贵州土同知二人。镇远府属一人:何大昆袭。独山州属一人:蒙一龙袭。俱顺治十五年授。土通判、镇远府,顺治十五年杨世基袭。土推官,镇远府,顺治十五年杨秀玮袭。各一人。土县丞五人。安化、印江、馀庆县,各一人。甕安县属甕水司、草塘司,各一人。土主簿二人。安化、馀庆县,各一人。土吏目一人。黄平州重安司。土巡检二人。永宁州盘江、安化,各一人。其不管理土峒者,正六品、正七品土官各一人,正八品土官三人,正九品、从九品土官各二人。右文秩凡七阶。承袭、革除、升迁、降调隶吏部。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0-12-26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还是看正史的记载比较明了。
《清史稿志九十二》——
四川土通判二人。石砫属一人:顺治元年授马祥麟宣慰司,乾隆间,孔昭缘事降。杂谷属一人:阳地隘口,顺治六年王启睿袭。土知事一人。龙安府属龙溪堡,顺治六年薛兆选袭。土巡检二人。茂州属牟托水、草坪,各一人。副巡检 .. (2020-12-26 08:26) 

也就清史稿有明确记录,元史明史都没有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0-12-26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这是从清朝权力结构、社会等第(鄙视链)、土司传承等方面分析的。是以前一个大神分析的,不知道其材料来源,也找不到其原文了。
印象中按其分析,无实土的土同知、土县丞,有些原来是有地的,但因各种原因被剥夺了(如犯罪)。有点儿类似于欧洲保留了世袭贵族头衔的失地贵族。 .. (2020-12-25 21:49) 

是这样,之前我是以为有些土同知土驿丞是没有实土的但管事的,这样看没有实土应该是不能再管事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0-12-26
回 砚十七 的帖子
砚十七:也就清史稿有明确记录,元史明史都没有 (2020-12-26 13:09) 

严格的说,元朝没有土州土县一说,土州土县的正式设立应从开始改土归流的明朝始。此前也没有改土归流一说,虽然“改土归流”事实上一直存在,但无论幅度还是进程都相当小。
见我十一楼的回复。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0-12-26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严格的说,元朝没有土州土县一说,土州土县的正式设立应从开始改土归流的明朝始。此前也没有改土归流一说,虽然“改土归流”事实上一直存在,但无论幅度还是进程都相当小。
见我十一楼的回复。 (2020-12-26 14:33) 

只是不叫土州、土县而已。还是土司。

宋朝广西五寨,元朝改为五路。其下辖羁縻州,宋朝时即土官世袭,元朝仍用土官世袭,明朝因之。

在历史研究上,一般都将元朝土官世袭的州、县,统称为土州、土县。就是明朝,当时从未使用“明帝国”一名,但在历史研究上,仍将其列为帝国之一,称明帝国。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ein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1-01-20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不知楼主是从哪本史志资料上得来的信息,明清时期的土州县与正州县之别由主官土流之分来相区别?
《明史-职官志五十二》——
军民府、土州、土县,设官如府州县。
洪武七年,西南诸蛮夷朝贡,多因元官授之,稍与约束,定征徭差发之法。渐为宣慰司者十一,为招讨司者一,为宣抚司 .. (2020-12-23 19:04) 

我认为
主官土/流区分=土州县/正州县区分

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
这一句我的理解是,土司、土州县在主官爲土官的前提下,其属官中存在流官。
即“正贰属官”中,“正”、“贰”、“属”不是并列,而是“正贰”修饰“属官”。
结合后面的解释,也可以认为整句话都在讨论属官而不是主官。
对明初征服西南来说,保留土官主官、土官属官的行政体系,是因其旧俗,而安插流官属官进行渗透,是大明对其征服控制的体现。不设置流官属官的话,也无法体现大明对其的统治,因此对明初来说流官属官是重点的经略手段,所以在明史中特意提及。


明清对改土归流的描述中,一般也都是仅仅陈述“改置流官主官”这一事实,没有在某年某月改置流官的同时,另一时刻再改土州县为正州县的记载,也就是说,可以认为在时人看来,改主官爲流官=改土归流=改土州县为正州县。

另外,明代的地方志,乃至明史地理志中,地理建制部分都不区分土州县正州县,只是在职官部分中才会记载土流,也可以看出主官爲流官=改土归流=改土州县为正州县。

如果认为 明清时期的土州县与正州县之别,不由主官土流之分来相区别
那是否有反例呢,
比如正州县有世袭主官(曲阜县)
或者土州县长期以流官爲主官?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1-01-20
回 ein 的帖子
ein:我认为
主官土/流区分=土州县/正州县区分
其府州县正贰属官,或土或流,大率宣慰等司经历皆流官,府州县佐贰多流官。
....... (2021-01-20 11:12) 

明清大抵上完成了土流的分化。因此明代正式出现了改土归流一名。任命流官即表示已经归朝廷控制(政法军三权已经到了藩臬都3司手上,而不是由土官掌握)。

但元朝不同,元朝很多地方官员处于土流之间,也就是您所说的正州县有世袭主官。大到巩昌总帅府的总帅都是世袭的。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