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党代会及安徽省十四五规划中,阜阳城市圈首次提出,但是阜阳的城市圈到底包括哪些城市呢?
我认为阜阳城市圈的核心还是阜阳(颍州府)过去所管辖过的区域范围内。包括现在阜阳市所辖的三区,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及所辖界首,太和,阜南,临泉颍上。原阜阳市(2000年)所辖的亳州,涡阳,蒙城,利辛。1970年,阜阳专区所辖的凤台县。1947年第15区所辖的霍邱,叶集,沈丘。包括但不限于淮滨县,固始县。
能把这几个核心区域整合成阜阳城市圈的最基础,已经相当不错了,人口大约2500万左右,在中国也是一个不小的城市群,阜阳的人均收入在全国来讲是比较低的,在全省倒数第一,一个城市如果不富,如何吸引周边的人过来交易,定居创业。虽然国家和省里对阜阳的定位非常高,但是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阜阳不富,安徽难富。
上期说到阜阳城市圈包括的核心区域。大家认为,阜阳市目前一穷二白,能不能发展起来是个问题?
大部分人认为阜阳工业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人口流失,没有大学和科研机构。其实,阜阳的经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阜阳过去比较穷,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经过了一代,二代先行者出去打工,现在的第三代,第四代打工人已经回来创业了,虽然都是小微个体产业,但是容纳了不少劳动力,形成了各具特的小型加工行业,如:阜南县的卫浴和柳编,太和县的医药和假发,界首的农业机械加工和金属回收行业,临泉的农业机械加工和农产品深加工,颍上的船舶拆旧业务。所以说阜阳的经济并不差,在皖北,当带头大哥形成阜阳城市圈,是有一定的基础,否则,国家和省里也不会重点发展阜阳了。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强者越强,阜阳的周围有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徐州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合肥为中心的合肥经济区,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流经济区。阜阳和他们是不能相比的,但是因为距离这四个经济区比较远,可以单独形成一个次一级的阜阳城市圈。
随着十四五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思路,阜阳现在就是在风口上,国家给阜阳的时间最多十年,十年左右阜阳城中心区域人口达到300万左右,建设成为大一型的城市。如果能冲上去就冲上去了,如果冲不上去就此沉沦。
国家给你的政策再好,你的地理位置再优越,如果不努力一点用也没有,在省内典型的城市就是蚌埠。国家和省里给蚌埠20年的发展政策,但是蚌埠没有发展起来,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河南省的城市漯河,河南曾经给漯河市省内特区的政策,长期支持漯河的发展,但是漯河没有发展起来,现在改为支持南阳,南阳曾经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现在排第二位。江西曾经大力支持发展九江,昌九工业走廊,等等系列的好政策比省会南昌还优惠,但是九江发展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现在江西省改为支持赣州发展。赣州市江西省人口大市,地盘最大。综合
以上可以看出,中国的政策正在改变,人口的均富是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努力吧,阜阳,祝福你阜阳城市圈,阜阳周围200公里没有一座大城市就等着你…
附 2016年和2021年安徽城市提发
(2021年10月28日)提到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其中指出:1、支持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争创国家中心城市,2、支持芜湖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3、支持阜阳建设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4、支持蚌埠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5、支持安庆建设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区域重点城市6、支持滁州、马鞍山、宣城、铜陵、池州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7、支持宿州、亳州、六安打造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8、支持淮南、淮北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9、支持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报告还指出,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着力推进中小城市建设。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档升级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一批经济强镇,规范健康发展特色小镇。支持县域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制造强县、农业强县、商贸强县、文旅强县。建立争先进位、创新创优激励机制,推动更多县(市)跻身全国百强县、更多区跻身全国百强区。
(2016年党代会的安徽城市定位)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支持合肥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支持芜湖加快建成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支持安庆、阜阳、黄山分别打造成皖西南、皖西北、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持亳州、宿州、六安、滁州、宣城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马宣、宿淮(北)、安池铜城市组群建设。大力支持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一尊重、五统筹”,实施“四创一建”,深入推进“三治三增三提升”,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控,推进“多规合一”,强化城市设计和特色塑造,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动城市集约紧凑绿色发展。深化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智慧城市、安全城市。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设置,着力推进有条件的县改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