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54阅读
  • 13回复

[综合]从历年出生数看我国人口与地方管理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02-07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先给个出生数:
1949年:1275万:73岁
1950年:1419万:72岁
1951年:1349万:71岁
1952年:1622万:70岁
1953年:1637万:69岁
1954年:2232万:68岁
1955年:1965万:67岁
1956年:1961万:66岁
1957年:2138万:65岁
1958年:1889万:64岁
1959年:1635万:63岁
1960年:1402万:62岁
1961年:949万:61岁
1962年:2451万:60岁
1963年:2934万:59岁
1964年:2721万:58岁
1965年:2679万:57岁
1966年:2554万:56岁
1967年:2543万:55岁
1968年:2731万:54岁
1969年:2690万:53岁
1970年:2710万:52岁
1971年:2551万:51岁
1972年:2550万:50岁
1973年:2447万:49岁
1974年:2226万:48岁
1975年:2102万:47岁
1976年:1849万:46岁
1977年:1783万:45岁
1978年:1733万:44岁
1979年:1715万:43岁
1980年:1776万:42岁
1981年:2064万:41岁
1982年:2230万:40岁
1983年:2052万:39岁
1984年:2050万:38岁
1985年:2196万:37岁
1986年:2374万:36岁
1987年:2508万:35岁
1988年:2445万:34岁
1989年:2396万:33岁
1990年:2374万:32岁
1991年:2250万:31岁
1992年:2113万:30岁
1993年:2120万:29岁
1994年:2098万:28岁
1995年:2052万:27岁
1996年:2057万:26岁
1997年:2028万:25岁
1998年:1934万:24岁
1999年:1827万:23岁
2000年:1765万:22岁
2001年:1696万:21岁
2002年:1641万:20岁
2003年:1594万:19岁
2004年:1588万:18岁
2005年:1612万:17岁
2006年:1581万:16岁
2007年:1591万:15岁
2008年:1604万:14岁
2009年:1587万:13岁
2010年:1588万:12岁
2011年:1600万:11岁
2012年:1635万:10岁
2013年:1640万:9岁
2014年:1687万:8岁
2015年:1655万:7岁
2016年:1786万:6岁
2017年:1723万:5岁
2018年:1523万:4岁
2019年:1465万:3岁
2020年:1200万:2岁
2021年:1062万:1岁

1.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绝对比国家公布的预期寿命要长,我估计80甚至更高。
2.从现在的死亡数来看,还没到49年建国时的出生数,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3.现在城市化率已经超过6成,农村大多是老人,考虑未来返乡的问题,70后将来返乡的不会多,80后基本上不会返乡,以70为界,还需要17年左右这些人才进入死亡期,这个时候农村老人才差不多彻底消化完。农村最终组织情况到这个时候差不多才能建立好。国家公布的城市化目标是90%,这个目标只有通过农村老人大量死亡实现,不可能通过农村老人进城来实现。
4.最近几年各种因素叠加人口出生数下降得太厉害,新冠肺炎如果再迟迟没有结果的话,跌破千万出生数也有可能,三年自然灾害事情就跌到949万了。新冠结束后,加上这几年的各种措施,补偿生育的情况不知道怎么样。但是个人觉得还是要保持在1500-1600万的年出生数才比较好。
5.我国未来人口总数绝对不会是国家公布的15亿,具体多少,因为我国这方面一般是保密的,根本就不知道,可能是12亿也可能是13亿。反正现在降到千万出生数了,也没看到国家太着急。
6.并不是人少了经济就一定下降,也不一定是老人多了经济一定就下降,这个还是要看经济活跃程度,但是怎么说呢,经济这个东西假的很,只有发生不同货币交易的时候才会有体现,这个主要还是看科研活跃程度,创造力活跃程度。最终体现还是在于老人是不是拖后腿的问题。所以健康问题远比生育问题重要。
7.现在降低教育档次的做法要不得,将来体现会非常明显,一方面出生数下降导致整体基数下降,科研人员总数肯定要受影响,然后再使用错误的分流措施使得能承担科研的人数进一步减少的话,一旦科研能力下降,才真是灾难。
8.一旦我国解决了粮食问题和科研力量问题,那么我国必然崛起,甚至因为基数大的原因会将一些国家远远抛到身后。
9.我国人口应该在最近几年达到峰值,出生数持续下降,一旦人口死亡数追上出生数,以后死亡数会很快增加,出生数不可能增加太多的,那个时候人口下降是不可逆转的。人口到达均衡期会非常长,如果出生数维持在1600万左右的话,那么也要是00后进入死亡期才能均衡,那么还有58年左右,整个人口下降期的时间长度要超过50年。

预测:
1.大约到2040年左右,农村彻底衰落,农村农场化基本完成
2.大约到2030年左右,非城市集中区的县城衰落会非常明显
3.大约到2035年左右城市人口集中情况基本上稳定,2035年前达不到200万城市人口的城市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达到200万城市人口,如果不在城市集中区,未来会进一步衰落。城市集中区也就是大型城市群,城市带上的城市,以及省会城市周围和已经发展出200万人口的城市及其周围。我国就那么几个重要城市带,沿海带、沿边带、沿江带、沿陇海兰新、以及京广哈大带。其他地方的小城市都堪忧。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2-07
感谢分享。
人,愿你永为福种。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2-07
数  据不准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2-07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数  据不准 (2022-02-07 19:30) 

这个就看看趋势,我网上找的数据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2-07
50后60后大头在农村,小头在城镇。
70后80后年轻时打工,年纪大了多半还得回流县城,70后还没遇到大学扩招,80后处于扩招初期,受高等教育比例在1/3以下,
90后00后是高速向大中城市流动的世代,二线以上城市的人口靠他们了,因为半数念大学了,需要工作机会。


另外,楼主1、2两点的问题是,人不是按计划死亡,去查过往的死亡统计,相对平均预期寿命过早或过晚死亡的都非常多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2-07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50后60后大头在农村,小头在城镇。
70后80后年轻时打工,年纪大了多半还得回流县城,70后还没遇到大学扩招,80后处于扩招初期,受高等教育比例在1/3以下,
90后00后是高速向大中城市流动的世代,二线以上城市的人口靠他们了,因为半数念大学了,需要工作机会。
....... (2022-02-07 21:14) 

对啊,有早有晚,然后死亡数就非常接近出生数了,更准确的就是几年一个区间的平均数。

70、80后回县城的多,但是不会回农村了。90后00后,县城都不回了,直接赖在大城市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2-08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这个就看看趋势,我网上找的数据 (2022-02-07 19:58) 

建议用七普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表2-25有6~79岁的人口,5岁可以用表2-25和2-17计算得出,5岁以下可以用出生率计算或者统计公报数据。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02-08
回 chy22 的帖子
chy22:建议用七普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表2-25有6~79岁的人口,5岁可以用表2-25和2-17计算得出,5岁以下可以用出生率计算或者统计公报数据。 (2022-02-08 10:09) 

他这个人口数怎么多出这么多来了,他这个低年龄段差异太大了。另外他这个高年龄段已经剔除死亡数了,没法算出生数了。你看年鉴这个数据,8岁的有1935万,17岁的只有1373万,这个差的也太大了
[ 此帖被youyuan在2022-02-08 19:4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2-08
看统计年鉴,国营农场人均种地规模39.5亩,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多养殖工人,现在谷物种植业的效率怎么的也要在人均50亩以上,农村人口不减少显然是不行的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02-08
大家都有大城市崇拜症吗?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2-02-09
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开源创造未来!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2-02-09
回 youyuan 的帖子
youyuan:他这个人口数怎么多出这么多来了,他这个低年龄段差异太大了。另外他这个高年龄段已经剔除死亡数了,没法算出生数了。你看年鉴这个数据,8岁的有1935万,17岁的只有1373万,这个差的也太大了 (2022-02-08 19:21) 

您被网上的野鸡数据骗了。
0(2020)    12021123          
1(2019)    14654625          
2(2018)    15233973          
3(2017)    17648157          
4(2016)    18832310          
5(2015)    16547271    8765848    7781423
6(2014)    18591806    9881523    8710283
7(2013)    17963157    9548981    8414176
8(2012)    19353752    10317678    9036074
9(2011)    17788070    9503428    8284642
10    (2010)17347565    9285412    8062153
11(2009)    17695044    9462024    8233020
12(2008)    17356919    9279079    8077840
13(2007)    16677054    8920655    7756399
14(2006)    16179412    8659620    7519792
15(2005)    15323224    8225995    7097229
16(2004)    15218156    8195908    7022248
17(2003)    13730626    7401041    6329585
18(2002)    14043179    7560195    6482984
19(2001)    14368955    7670204    6698751
20(2000)    14563347    7742857    6820490
21(1999)    13935509    7389412    6546097
22(1998)    15249809    8078183    7171626
23(1997)    15325970    8103460    7222510
24(1996)    15867040    8362083    7504957
25(1995)    17146447    9042474    8103973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历史上人口出生是不断波动的,已经经历了4次婴儿潮和三次波谷,目前正处于第四波低潮期。
从196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概每隔23年出现一次婴儿潮,分别是1962年、1985年和2008年婴儿潮,
两次婴儿潮之间有10年左右的低谷时期。所以2020年前后,中国出生率疲软也是潮起潮落的自然映射。
特别是2000年前后,人口出生数量只有1300-1400万,每年出生的女孩子只有600多万,不到700万,以及结婚年龄推迟,这造成每年新结婚人数在前期1000万对的基础上腰斩,从而造成了一胎出生人口减少,甚至地域二胎数据。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现在的生育水平大概是每年一胎500-600万,二胎及以上700-800万。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2-02-09
回 海宝梦夏 的帖子
海宝梦夏:出生人口越来越少。 (2022-02-09 09:56) 

灌水预防机制已经打开,在30秒内不能发帖
网上的野鸡数据
0(2020)    12021123          
1(2019)    14654625          
2(2018)    15233973          
3(2017)    17648157          
4(2016)    18832310          
5(2015)    16547271    8765848    7781423
6(2014)    18591806    9881523    8710283
7(2013)    17963157    9548981    8414176
8(2012)    19353752    10317678    9036074
9(2011)    17788070    9503428    8284642
10    (2010)17347565    9285412    8062153
11(2009)    17695044    9462024    8233020
12(2008)    17356919    9279079    8077840
13(2007)    16677054    8920655    7756399
14(2006)    16179412    8659620    7519792
15(2005)    15323224    8225995    7097229
16(2004)    15218156    8195908    7022248
17(2003)    13730626    7401041    6329585
18(2002)    14043179    7560195    6482984
19(2001)    14368955    7670204    6698751
20(2000)    14563347    7742857    6820490
21(1999)    13935509    7389412    6546097
22(1998)    15249809    8078183    7171626
23(1997)    15325970    8103460    7222510
24(1996)    15867040    8362083    7504957
25(1995)    17146447    9042474    8103973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历史上人口出生是不断波动的,已经经历了4次婴儿潮和三次波谷,目前正处于第四波低潮期。
从196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概每隔23年出现一次婴儿潮,分别是1962年、1985年和2008年婴儿潮,
两次婴儿潮之间有10年左右的低谷时期。所以2020年前后,中国出生率疲软也是潮起潮落的自然映射。
特别是2000年前后,人口出生数量只有1300-1400万,每年出生的女孩子只有600多万,不到700万,以及结婚年龄推迟,这造成每年新结婚人数在前期1000万对的基础上腰斩,从而造成了一胎出生人口减少,甚至地域二胎数据。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现在的生育水平大概是每年一胎500-600万,二胎及以上700-800万。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2-02-09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灌水预防机制已经打开,在30秒内不能发帖
网上的野鸡数据
0(2020)    12021123          
1(2019)    14654625          
....... (2022-02-09 23:44) 

从历史上看,新中国历史上人口出生是不断波动的,已经经历了4次婴儿潮和三次波谷,目前正处于第四波低潮期。
从1960年代初开始,我国大概每隔23年出现一次婴儿潮,分别是1962年、1985年和2008年婴儿潮,
两次婴儿潮之间有10年左右的低谷时期。所以2020年前后,中国出生率疲软也是潮起潮落的自然映射。
特别是2000年前后,人口出生数量只有1300-1400万,每年出生的女孩子只有600多万,不到700万,以及结婚年龄推迟,这造成每年新结婚人数在前期1000万对的基础上腰斩,从而造成了一胎出生人口减少,甚至地域二胎数据。如果没有疫情影响,现在的生育水平大概是每年一胎500-600万,二胎及以上700-800万。
但是2008-2017是末次婴儿潮吗?到了2030年代,也就是放开三胎10年以后,2008-2017世代又进入婚育周期,出生率也必然水涨船高。
疫情总会过去,或者常态化。这两年被疫情压制了的婚育,会有一小波反弹。
潮起潮落,从七普数据上看,2000前后的低谷期结束后,2008年奥运开始,中国又进入了一个为期10年左右的新婴儿潮,年出生人口在1500万以上,峰值接近2000万。但这时末次婴儿潮吗?
潮起潮落有二三十年的自然周期。目前促进生育是因为1995年后出生人口腰斩到每年一千三四百万。他们现在已经开始生儿育女。但10年后,等奥运宝宝们长大成人后,自然生育潜力更高。当然那一代人也不可能人人生三胎。
新千年伊始的出生低潮其实对应着1960、1980年代初的两次出生波谷。实际每年出生女孩数量都只有每年600-700万,但现在每年初婚人数只有五百多万对,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普及,婚龄推迟,但不可能一直推迟下去吧。
实际20世纪最后20年出生的女子总数大约有1.95亿,如果全部生二胎,那么总生育数量是3.9亿,年均1950万。但是由于晚婚晚育,比如1980年出生女子生育峰值年龄是25岁(即2005年),而1999年出生女子峰值年龄推迟到30岁(即2029年)一代人的时间延长到25岁,3.9亿用25去平均,每年出生人口只有1560万人,相当于上一代人的80%。而实际上一个女子还生育不到2个子女,实际生育数量还要更少。
现在看来,全面二胎还是草率了,它使得补偿性生育高峰提前到2014-2018年5年,2015年以后出生率翘尾巴,年新生儿数量从1500万以上,跳升到1800万。而且,70、80年代提前扎堆生二胎,没有能够削峰填谷,随之而来的代际替代低谷,造成了人口出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接近腰斩,大起大落。如果补偿性生育高峰推后5年,人口出生大概可以平稳维持在1500万水平了。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22-02-10 17:16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