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级盐城市的历史变迁》 作者 天之骄子1210 盐城历史地理研究所 1983年1月18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
行政区划给江苏省
人民政府的批复》中第六条:撤销盐城地区行政公署,撤销盐城县,改设盐城市。将原盐城地区的建湖、射阳、阜宁、大丰、滨海、东台、响水七县划归盐城市。盐城市由省管辖。同年3月1日,盐城市成立大会在地区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标志着地级盐城市的正式成立。
《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给江苏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盐城市成立大会现场老照片 
盐城市成立大会入场券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其实,盐城地级市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前的行政督察区制度。1933年,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在盐城成立,辖盐城、阜宁、兴化三县,首县盐城县,地级盐城市即肇始于此。
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color=rgba(0, 0, 0, 0.9)]1934年增辖东台县,第十行政督察区改为盐城行政督察区,1936年改为江苏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此时,除兴化县外,“老三县”开始在同一
行政区划框架的管辖之下。

江苏省第六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1941年我党在这里成立盐阜区,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淮安、涟水7县和涟灌阜边区办事处。次年,涟灌阜边区改建射阳、滨海2县。

盐阜区地图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1945年改为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滨海、淮安、涟东9县。

苏皖边区形势图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1949年成立盐城专区,
盐城、射阳、建阳、阜宁、淮安、滨海、涟东7县
[color=rgba(0, 0, 0, 0.9)]
1949年江苏省地图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专区的东台、台北2县划归盐城专区。同年撤销涟东县,并入淮阴专区的涟水县。1951年7月11日,台北县改名为大丰县,建阳县改名为建湖县。盐城专区辖8县1市。
[color=rgba(0, 0, 0, 0.9)]
1953年江苏省地图[color=rgba(0, 0, 0, 0.9)]
1954年,将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盐城专区辖7县。
[color=rgba(0, 0, 0, 0.9)]
1956年江苏省地图[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1966年,以滨海县中山河以北地区析出响水县)。盐城专区辖8县。
[color=rgba(0, 0, 0, 0.9)]1971年5月,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仍辖盐城、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8县。

[color=rgba(0, 0, 0, 0.9)]盐城专区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1983年,撤销盐城地区和盐城县,设立地级盐城市。后又经过不断发展调整,盐城市最终形成了如今三区一市五县的格局。

[color=rgba(0, 0, 0, 0.9)]最新盐城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