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名看南京的堕落与沉沦
市政府:
南京为六朝古都,文化名城,世人皆知。从最细微的地名来看,也是如此:大到城区名称如玄武、秦淮,皆有渊源;小到街巷桥梁如御道赛虹,大器雅致。而如今的南京城,正逐步失去这一风采,日趋沉沦。
先看长江上的大桥、二桥、三桥,跟市民百姓的孩子起小名为大呆、二呆、三呆一样,南京的文化哪里去了?!想当年,赛虹桥、铁心桥、饮虹桥,哪一个不是意蕴非凡?!本人曾请教市地名办的领导,为什么不用八卦洲大桥、大胜关大桥?此君言称:大桥由交通部命名,我们没有办法。同时,领导人已经题写了桥名,不便更改。此言仿佛有理,实则不然:就第一个原因而言,在这类地名命名的问题上,所在地政府有非常重要的建议权。同时,为什么重庆、武汉、上海的大桥无一例外地避免了简单的数字命名,而就只有被称为最有文化的南京如此草莽呢?!需要说明的是,重庆、武汉的桥梁当年也是以数字命名的,后来应群众与专家的呼声,又重新命名的,南京为什么不可以?!至于领导已经题写桥名的问题,这除了奴颜媚上,还能说什么?!龙蟠路当年不是曾经用毛主席家乡韶山命名的吗?如今不也改名了吗?!退而言之,我们先取好名字,再请领导题写也行啊!为什么非得要在名字没取好之前,让领导把工程名称当正式名称写呢?!
再看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一直到七号线、八号线,南京就真的沉沦到没有人能拿出更好的意见来了吗?不!本人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号线命名为中央线、中山线、统一线。一号线纵贯南北中轴,又地处中央路、中山路下方,可考虑命名为中央线、中山线,“中”与“一”内在相通;
另外,考虑到南京在近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祖国统一进程中的特殊作用,可考虑命名为统一线;
二号线命名为两江线。二号线横穿东西,路线靠近两江总督衙署,南京作为自始至终的两江总督衙署所在地(太平天国时期除外),“两江”二字是最能体现南京历史地位的名词之一,建议将二号线命名为两江线;
三号线命名为三元线。江北、主城、江宁三大区域,可称南京发展之三元,三号线正好连接这三大区域,可命名三元线。
另外,为纪念明代南京人尹凤“连中三元”,可仿三元巷之命名,将地铁三号线命名为三元线。典故如下:
“三元”系科举考试中的三个头名: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殿试第一名“状元”。“连中三元”的喜事极为罕见。有明一代近300年的历史中,“连中三元”者仅四人,武举状元、南京人尹凤便是其中之一。尹凤是嘉靖25年(1546年)解元,26年(1547年)会元、状元。当时倭寇蜂起于东南沿海地区,尹凤立志报国,在读书时兼习骑射,武功大进,后官拜参将。明万历年间随俞大猷在福建抗倭,屡建战功。
四号线命名为四维线。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管子‧牧民》:“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又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五号线命名为五福线。五福有多福之意。《尚书‧洪范》云: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以五福命名的街巷集中在城东南的白下区,而五号线正好由西北而东南穿越这一区域,以此命名,顺理成章。
六号线命名为六朝线。南京为六朝古都世人皆知,六朝古都也是南京最辉煌的历史桂冠和最有魅力的宣传名片,对于现代南京而言,传承这段历史,既是骄傲,也是责任。同时,六号线为市区环线,以六朝环绕南京,有整体概括的意义。
七号线命名为七贤线。竹林七贤为魏晋名士,世人景仰,无须多言。
八号线命名为八德线。忠孝仁爱与信义和平,传统精髓,无须多言。
九号线命名为九如线。为祝福歌颂之经典辞章,《诗经‧小雅‧天保》云:“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十号线命名为共和线。1912年,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南京成立,这是民族的光荣,也是南京的光荣。纪念这一历史,缅怀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与英雄,我辈责无旁贷。中山先生和南京在我国民主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祖国统一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无论是以统一开始,到共和结束;还是以中山开始,到共和结束,都是非常圆满的安排。且“共”与“十”内在相通。
以上命名,兼顾了序号、内涵及南京的历史人文,与简单的序号命名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恕我直言,没有文化的不是南京,也不是南京人,是南京的所谓市委书记、市长。
言重了。
钟爱华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