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50阅读
  • 4回复

[江苏]江苏从强县扩权到取消地级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1-20
江苏从强县扩权到取消地级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01-19 15:11:06





  见习记者 李芃 南京报道
    
  “强县扩权”被明确列入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并且,所附重点改革任务安排中说,最终方向将是取消地级市,以及相应的行政区划改革。
  
  “强县扩权”的字眼明确出现在《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里,被列入第十一章《体制改革》中。并且,之后所附的重点改革任务安排中说,强县扩权的最终方向将是取消地级市,以及相应的行政区划改革。
  与之呼应,江苏省省长梁保华1月16日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基本完成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做好强县扩权试点工作。
  “这意味着江苏省将在‘十一五’期间实行‘省管县’,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起草成员、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叶克林解读说。
  按照江苏省的计划,强县扩权的试点工作今年内就会展开。来自省社科院和省政协经济界等的多位专家都建议,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选一个点来进行。
  在全国最早试点“市管县”体制的江苏省推行省直管县,颇具意味。
  
  江苏大动作
  叶克林坦言,这次《纲要》草案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比他预想的更为直接,让他颇感惊讶之余,增添了一丝乐观。
  叶克林告诉记者,在《纲要》草案2005年8月征求意见稿中,省委建议只作如下表述:“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而本次人代会上公布的《纲要》草案,尽管其第一小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文中并没有表述,但重点改革任务中十分明确。
  其实从2002年起,浙江、广东、河南、辽宁、湖北等一些地方就开始试行财政上省直管县的做法。率先实行市管县的江苏省虽然在新一轮改革中慢了一拍,但目标似乎更为明确、行动更是紧锣密鼓。
  2004年10月,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和省长梁保华,都要求省委及省府研究室着手研究这个课题。
  2005年6、7月间,省委和省府组织了联合调研已经开始财政省管县的地方;8月,召开了一次全省范围内的“扩权强
  县”征求意见会议;9月,财政系统召开会议商议各县财政如何与省财政进行对接。
  2005年10月17日,一个高调邀集媒体的“强县扩权与县域经济发展”论坛在江苏省委党校举行。出席人员包括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国生,江苏省委副书记、党校校长冯敏刚等江苏省高层。
  在叶克林看来,江苏省此次高调谈论“省管县”,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民意和舆论,“省里是下了决心了”。
  事实是,江苏省也在承受着压力。在去年推出的全国百强县名单中,浙江省有30个县上榜,数量连续三年居全国之首,县域经济的总量已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近80%,发展迅猛。而江苏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70%左右,生产总值只占全省的50%。
  同时,江苏省城乡利益有摩擦,地级市和县之间的离心持续加大,地级市甚至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抽水机”,成为江苏经济发展无法逾越的障碍。
  有知情人士称,江苏省里为此非常着急,“江苏的出路就在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市管县体制显落后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开始酝酿城市改革,“市管县”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的功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采取地市合一的办法,赋予市更高的行政级别,省不再直辖县,而交予市代管,这也是省辖市(俗称地级市)的由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3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行政区划变革。于是,江苏的城市工业得以迅速朝农村辐射,为日后被奉为经典的“苏南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当时计划经济色彩仍然浓厚,由省辖市负责制度创新显然比由县进行现实得多,也比由省出面灵活性更强,风险更小。
  市管县体制最初促进了城乡的初次融合,但是也导致农村的资源大量向城市集中。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城市集聚的要素越来越多,形势日益不利于农村发展。
  财政体制的束缚可能是县最初碰到的麻烦。江苏省政协2005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省内的调研发现,丹阳市2004年实现财政收入20亿元,实际可用财力不到8亿元。比较清楚的上缴款项包括,省统一集中的超基数增长部分的20%,约6600万元;省市两级统筹款近4000万元。但县上缴地方和中央的财政收入都没有具体的数字。
  叶克林表示,这一块涉及地级市的“家底”,即使是省里布置的相关调研,也很难搞到真实数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包括丹阳在内的许多县虽然地处苏南,也只是“吃饭财政”。
  经济管理权限是另一个问题。扬州下辖的江都市反映,建一个万吨级码头需国家、省、市29个部门审批,正常报批时间需要一年,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张家港市府办的人士对记者说;“我们一年要引进六七百个外地资本项目,去年有200多家三资企业开建,这样的速度对我们束缚很大。”
  
  强县扩权遭城市阻力
  尽管省里下了很大决心,但在江苏推行强县扩权的难度绝不容轻视。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8月的征求意见会议上,各地市的反应非常激烈,“而且苏北城市的态度之坚决并不亚于苏南”。
  记者获悉,就在江苏省启动强县扩权有关调研之前不久,宿迁市抢在2004年上半年,把所辖的两个比较富裕的县变成了区。
  叶克林认为,推行强县扩权乃至省直管县,其目的并不在于财政收入的上收,江苏推行“省管县”的核心目的在于富民强省、留利于县,换句话说,就是要革除现行城乡关系管理体制的弊端,加快从“城乡分离”向“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转型。
  2004年,江苏省全省已经撤并了773个乡镇、1.5万个村,分别精简39.2%和44.2%;减少村组干部21万人,减幅近50%。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削减了政府管理层次,为“省管县”提供了经验支持。
  江苏省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的人士称,强县扩权的工作目前还在酝酿阶段,省里将在此次两会定下调子后,先选几个地方进行试点。目前正在酝酿试点方案,决定省和县在财政及其它方面将如何对接。
  叶克林建议,省里成立综合性的领导机构来协调,选取昆山、泰州和宿迁进行试点。而江苏省政协去年搞的调研,则分别去了丹阳、江都和金湖。有关专家认为,在苏南、苏中和苏北各选一个县进行试点是比较一致的思路。
  “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是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叶克林说,江苏省将为全国作出一个样本。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1-20

“宿迁市抢在2004年上半年,把所辖的两个比较富裕的县变成了区。”

哪两个县?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1-20
以下是引用lynn在2006-1-20 19:39:05的发言:

“宿迁市抢在2004年上半年,把所辖的两个比较富裕的县变成了区。”


哪两个县?



一个好像是它的郊县(宿豫),最起码这个被改区是无可非议.

市府作为市区行政;道署作为地区机构。绍兴县区并为市,宁波六区设市,舟山区上设市,会稽道署辖原三地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1-20
应该是把两个县的富裕乡镇给划走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02-05
以下是引用之江云梦在2006-1-20 20:38:26的发言:
>


一个好像是它的郊县(宿豫),最起码这个被改区是无可非议.



把一个主要是农村的县改成市区,还说无可非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