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723阅读
  • 11回复

[推荐] 臺灣的行政區劃相關新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04-01


行政區域重劃與遷都


施正鋒、楊永年◎編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2005 年 10 月


目次



一、自治區域重劃之法制問題--以德日兩國為例◎張正修


二、「二級制政府」的行政區域調整◎江大樹


三、地方政府層級與跨域政府關係的安排◎曾建元

四、從全局治理角度論中央與地方協力關係之建構◎陳志瑋

五、原住民族行政區劃問題初探◎高德義

六、台灣原住民族自治區對漢社會之衝擊研究◎翁興利、陳文學

七、原住民族自治與行政區域重劃◎浦忠勝

八、行政區域重劃與金馬離島自治組織的重構◎席代麟

九、遷都議題的環境觀點◎紀舜傑

十、國都遷建之研究◎楊永年

各文可直接抓下面

http://www.ind.org.tw/LIT_3/20050827.ra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2 22:35:44编辑过]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4-01


邁向地方治理─議題、理論與實務


蕭 序


自 序


表目錄


圖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1


壹、 地方治理的概念分析與發展趨勢 /4


貳、 台灣地方治理的第三波改造課題 / 14


參、 本書各篇章節內容安排 / 18


第一篇 府際關係變革


第二章 府際關係的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 23


壹、前言:府際關係日趨重要 /25


貳、相關概念的釐清與比較 /28


參、各國府際關係運作概況 /39


肆、府際關係常見分析模式 /46


伍、小 結 / 55


第三章 府際關係的憲法解釋 / 57


壹、前 言 / 59


貳、歷史新制度論的研究途徑 / 60


參、府際關係釋憲案的總體分析 / 64


肆、「自治綱要」時期的府際關係 / 67


伍、「邁向法治化」時期的府際關係 / 69


陸、「自治二法」時期的府際關係 / 71


柒、「地方制度法」時期的府際關係 / 73


捌、小 結 / 76


第四章 「921震災」重建政策的府際關係 / 85


壹、前言:單一窗口vs交響樂曲 / 87


貳、震災重建缺失凸顯政府失靈困境 / 89


參、震災重建各項府際運作缺失 / 93


肆、府際管理對震災重建的影響 / 99


伍、小結與建議 / 107


第二篇 行政區劃調整


第五章 行政區劃調整的政治經濟學 / 111


壹、前 言 / 113


貳、行政區劃與地方分權 / 114


參、行政區劃的政治經濟學 / 117


肆、我國行政區劃的現行體制缺失 / 121


伍、「市港合一」只是變革的冰山一角 / 124


陸、行政區劃調整的相關課題分析 / 127


柒、強化府際管理促成行政區劃調整 / 134


捌、小結與建議 / 136


第六章 「二級制政府」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 139


壹、前 言 / 141


貳、「二級制政府」的理論與實務 / 144


參、第一級(縣市)行政區劃的調整方案評估 / 150


肆、第二級(鄉鎮)行政區劃的調整方案評估 / 157


伍、小結與建議 / 162


第三篇 地方體制改造


第七章 地方文官甄補制度的分權化與彈性化 / 167


壹、前 言 / 169


貳、地方人事制度的分權化與彈性化171


參、適度擴大縣市政務人員範圍 / 176


肆、地方公務人員特考改進芻議 / 180


伍、契約用人的法治化與證照化 / 186


陸、小結與建議 / 190


第八章 地方財政困境與預算審議制度的檢討 / 193


壹、前 言 / 195


貳、南投縣1999年度總預算案爭議 / 197


參、我國地方財政困境的結構分析 / 207


肆、地方預算審議制度的問題檢討 / 214


伍、小結與建議 / 218


第九章 反貪腐對地方治理的影響 / 221


壹、前 言 / 223


貳、全球化、國家治理與反貪腐 / 225


參、台灣地方治理的困境檢討 / 231


肆、宜蘭縣反貪腐的經驗啟示 / 236


伍、小結與建議 / 246


第十章 區域治理與網絡服務的建構 / 247


壹、前 言 / 249


貳、「行政院中聯」的組織運作概況 / 250


參、區域治理與網絡服務的興革 / 254


肆、「行政院中聯」的組織發展策略258 伍、小結與建議 / 262


第十一章 從後現代觀點論府際治理的組織設計 / 265


壹、前 言 / 267


貳、府際關係的體制變革與治理困境 / 268


參、府際治理體制的組織設計課題 / 272


肆、組織設計的後現代觀點 /276


伍、小結與建議 / 282


第四篇 邁向永續發展


第十二章 鄉村型社區的發展困境與政策創新 / 287


壹、前 言 / 289


貳、桃米社區的「石頭湯」故事 / 292


參、「桃米生態村」的成功關聯 / 301


肆、鄉村型社區營造的政策創新 / 304


伍、小結與建議 / 309


第十三章 永續發展中的地方文化產業 / 311


壹、前 言 / 313


貳、永續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 / 314


參、宜蘭地方文化產業的營造過程 / 321


肆、「宜蘭綠色博覽會」的案例分析 / 329


伍、小結與建議 / 333


第十四章 台灣生命共同體的永續發展 / 335


壹、前 言 / 337


貳、從永續發展觀點看台灣當前治理困境 / 340


參、生命共同體與社區總體營造 / 346


肆、「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的政策評析 / 358


伍、小結與建議 / 372


第十五章 結 論 / 375


參考文獻 / 383


圖目錄


http://www.angle.com.tw/book01-2.asp?b_code=56WZB01501


這書是目前臺灣學界中, 首先正視並研究中服的書, 而且內容也已修正 2000 年左右那些過度理想化的看法


該出版社其他相關書籍:


http://www.angle.com.tw/bookmenu_2.asp?bpart=政治公行&bset=地方制度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ji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4-02
能帖点你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段落吗?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6-04-03

我们这里打不开TW的网站~!

[em06]
主張大陸應重劃為30省(包含兩個自治省)及20個廣域市(首都和滬、穗為特別市)。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6-12-22
新论文
论文名称(中文)


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机制之建构—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之重构为例


论文名称(英文)


Establishment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 and Boundary-Spanning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Central Taiwan Joint Services Center, Executive Yuan

校院名称 台湾大学


系所名称(中) 政治学研究所


系所名称(英)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 Science

学年度 94

学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赵容瑄

研究生(英文) Jung-Hsuan Chao

学号 R92322011

学位类别 硕士

语文别 中文


口试日期 2006-07-20


论文页数 289页


口试委员


指导教授-赵永茂


委员-陈立刚


委员-吕育诚




中文关键词


府际关系 跨域管理 地方治理 政策网络 区域计画机构 综合计画法案 大伦敦区执行署 区政府 行政院中联


英文关键词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 Boundary-Spanning Management Local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 Regional Planning Agency the Florida State Comprehensive the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Region Central Taiwan Joint Services Center Executive Yuan

学科别分类


学科别>社会科学>政治学

中文摘要


随着1980年代以来全球性政府再造与地方分权的发展趋势,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之运作与变革,已在世界各国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与府际合作相关的理论还包含有地方治理、政策网络、以及伙伴关系等。美、英、法等先进国家,不仅着重府际和跨域合作的理论研究,更进一步将其加以实践,如美国麻州的区域计画机构、佛州的综合计画法案、英国的大伦敦区执行署、以及法国的区政府,皆属于执行府际合作、规划区域整体发展政策的区域型跨域管理机制。相对于国外有制度、有权力的跨域管理机构,台湾当局对于府际和跨域合作的重视及执行程度仍不足,同时也面临到中央集权、本位主义、政党冲突、法规不足等先天与后天的条件缺失,使得台湾地区在跨域合作上的推动遭遇困难。而我国的区域型跨域管理机构—行政院中联,在各种先天与后天的环境限制下,加上其政治性大于功能性的问题,致使其跨域管理的作用至今仍未发挥,因此本文特引进美、英、法等国的经验,建议中联应以尽速法制化、加强行政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成员代表性与民众参与、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下放等途径进行改革,并提出五项中联组织架构未来转型之方案设计。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流程……………………………………………………7


第三节 府际及跨域合作理论基础………………………………………...11


第四节 文献回顾…………………………………………………………...32


第五节 研究方法…………………………………………………………...41


第六节 研究可能的贡献与限制…………………………………………...44




第二章 美国府际合作经验之学习……………………………………………..47


第一节 美国的府际关系模型……………………………………………..47


第二节 美国跨域合作体制之探讨………………………………………..52


第三节 美国府际及跨域合作实例之探究………………………………..67




第三章 英国与法国跨域机制之研究…………………………………………..89


第一节 英国大伦敦区执行署个案研究…………………………………..89


第二节 法国的区政府……………………………………………………109




第四章 台湾省政府的精简及其组织业务之调整……………………………117


第一节 精省前的台湾省政府……………………………………………118


第二节 精省的缘由与过程………………………………………………122


第三节 精省后省之定位及省府组织之调整……………………………129


第四节 精省后续问题分析………………………………………………137




第五章 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个案研究…………………………………143


第一节 行政院中联之成立目的…………………………………………143


第二节 行政院中联之组织架构与运作…………………………………145


第三节 台湾府际关系与跨域管理困境与缺失之分析…………………170


第四节 国外经验的启发与中联之改革建议……………………………188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206


第一节 结论………………………………………………………………206


第二节 政策建议…………………………………………………………212






附录………………………………………………………………………………216


附录一 麻州13个区域计画机构与其它区域型组织一览表…………..216


附录二 省县自治法………………………………………………………218


附录三 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设置要点……………………………231


附录四之(一) 行政院中部联合服务中心企划组林组长绍康访谈记录


………………………………………………………………………………233


附录四之(二) 台中县张副县长壮熙访谈记录………………………242


附录四之(三) 彰化县研考室刘主任鸿仁访谈记录…………………251


附录四之(四) 前综合规划科科长、台中市卫生局林秘书雪花访谈记录


………………………………………………………………………………258


附录四之(五) 内政部民政司徐吉志先生书面意见…………………261


附录四之(六) 暨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江副教授大树访谈记录


………………………………………………………………………………264


附录四之(七) 前民政司司长、内政部家暴及性侵害防制委员会参事兼执行秘书林慈玲女士访谈记录…………………………271


参考书目…………………………………………………………………………277



http://etds.lib.nt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1-26072006145450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Au&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6-12-22
论文名称(中文)


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研究--日美与我国经验之比较


论文名称(英文)


A Study of Cross-Boundary Cooperation-Contrasts between Japan,America,and Taiwan


校院名称 台湾大学


系所名称(中) 政治学研究所


系所名称(英)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 Science


学年度 93


学期 1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林慈玲


研究生(英文) Tsyr-Ling Lin


学号 P90322013


学位类别 硕士


语文别 中文


口试日期 2005-01-15


论文页数 291页




口试委员


指导教授-许介鳞


共同指导教授-赵永茂


委员-黄锦堂


委员-江大树


委员-陈立刚




中文关键词


特定目的特区政府 广域连合 广域生活圈 市町村合并 广域行政 地方政府跨域合作


英文关键词


Regional Co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Wide Area Union Special Purpose District Government. Municipal Mergers Regional Living Zone Cross-Boundary Cooperation


学科别分类


学科别>社会科学>政治学




中文摘要


1980年代以来,地方分权的治理模式已成为全球化的浪潮,为实现具有特色与活力的地方社会,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促进资源的有效运用,观察日、美等民主先进国家经验,推动地方政府间跨域合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几乎都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反观台湾社会,虽然自民国82年起,相继推动各阶段的政府改造措施,但大抵局限于中央层次,地方自治长期面临着公民社会的民主理念及参与不足,中央与地方政治共识不够,行政区域调整不易,地方行政组织僵化,自治财源不足等困境,亟待突破。如果能够尝试建立本土化的地方政府跨域合作体制,不但可以促进国家资源的有效运用,改善地方政府财政危机,更可以协助真正落实地方分权之理念。




日本有关地方政府间跨域合作称之为「广域行政」,研析日本广域行政之发展,系以地方分权为主轴,为建构有效能的地方政府,以承接中央在地方化的趋势下权限之委让,政府积极推动行政改革,鼓励广域行政之推进等措施,其中广域行政则包括:一、市町村行政区域合并;二、划定广域行政圈,推动生活圈共同规划;三、广域事务的共同处理等三大面向。另美国系联邦制国家,各州地方政府间跨域合作的态样相当多元,惟经分析归类,大致也包含落实行政革新,联邦或州政府提供地方财政协助,推动行政区域调整,进行区域合作规划,广域事务的共同处理等措施。但美国因为有强烈的地方自治传统及自由民主的文化背景,有关大幅推动行政区域调整,不论民众或学界均持保留态度,故自1970年代以来即很少被采行。




本研究经参考日本及美国有关地方政府间跨域合作的推动成果,对国内地方政府跨域合作体制之建立,提出下列政策规划建议:


一、前置作业阶段


应先确立拟推动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整体内涵;更深入了解日本的具体配合措施;由行政院研考会总其成,设置「推动地方政府跨域合作委员会」,并分设「行政区划小组」、「共同生活圈规划小组」及「地方政府间事务共同处理小组」。


二、实际作业阶段


(一)加强观念宣导及说明,拟订宣导、训练或举办说明会计画。


(二)拟订分期推动计画,包括法规研订、试办计画及分期推展计画之细部规划期程。有关地方政府间事务的共同处理部分,建议分期推动计画如下:


1、短程目标


(1)有关区域性地方自治体间的联系协调机制如协议会,及非法人性质之事务共同处理机制,包括公共设施之区域外设置及其它团体公共设施之利用、机关、职员之共同设置、事务之委托、职员之派遣等跨域合作方式,均可先行于地方制度法中另立专章予以规范。


(2)由各相关部会就其业务属性自行检讨,参考害灾防救法明定地方政府应签定相互支持协议之体例,于各该专业行政作用法予以规范。


(3)鼓励组成各级地方政府首长、议长之全国性相关协会,促成相互间对地方共同议题的讨论与合作,避免因为政党或个人因素而错置资源的运用。


2、中长程目标


(1)设立公法人性质、办理跨区域业务之特别地方自治团体,因尚需社会中持续讨论,以获致共识,建议以另行制定特别法方式处理。


(2)局部试办,择定目前亟待广域化的特定业务,诸如垃圾处理、流域管理,以制定特别暂行条例方式,先行试办设立公法人性质之特别地方自治团体,俟检讨其得失,并加以改善之后,全面推广。




在行政区划部分,宜再行检讨行政区划法草案内容,并参考日本「中核市」、「核心市」制度,制定特别条例,试行提高国内县辖市及市之自治权限及财源分配,或能解决长期以来县市要求升格改制为直辖市之争议,如有具体成效,再列入地方制度法中明定。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一节 问题背景与研究动机 2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重要性 7


第三节 研究架构、研究方法与限制 10


第四节 文献探讨 16


第五节 跨域合作理论及其发展 26


第二章 日本地方政府跨域合作体制 36


第一节 日本地方制度的发轫 36


第二节 日本地方自治组织 39


第三节 日本的广域行政 51


第三章 日本广域行政之发展与检讨 72


第一节 地方分权的配套措施 72


第二节 广域行政之发展 75


第三节 广域行政个案探讨 80


第四节 日本广域行政之检讨 96


第四章 美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体制 100


第一节 美国的地方政府 100


第二节 特区政府组织的特性 106


第三节 特区的形成与运作 120


第四节 美国跨域合作体制及其检讨 126


第五节 日本与美国跨域合作制度之比较 134


第五章 我国跨域合作经验与检讨 143


第一节 垃圾处理 143


第二节 灾害防救 152


第三节 流域管理 161


第四节 联系协调会报合作模式 173


第五节 其它个案 178


第六节 我国跨域合作经验之检讨 185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建议 1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193


第二节 结论与建议 204


附录 213


附录一 福冈县介护保险广域连合规约 213


附录二之(一) 内政部民政司林副司长清淇、罗科长瑞卿访谈纪录 218


附录二之(二) 卫生署废弃物管理处宋科长以仁访谈纪录 231


附录二之(三) 经济部水利署综合企划组王科长一峰访谈纪录 234


附录二之(四) 高雄市政府前研考会主任委员洪富峰访谈纪录 241


附录二之(五) 高雄市政府研考会谢副主委惠卿书面意见 248


附录二之(六) 高雄县政府社会局吴局长丽雪访谈纪录 249


附录二之(七) 嘉义市政府企划室徐主任永灿访谈纪录 254


附录二之(八) 嘉义县政府吴主任秘书容辉访谈纪录 259


附录二之(九) 台中市政府胡市长志强、社会局廖局长静芝访谈纪录 261


附录二之(十) 彰化县政府翁县长金珠访谈纪录 267


附录二之(十一) 台中县神冈乡公所陈乡长启宏访谈纪录 271


附录三 内政部汇整各县市跨区域合作现况调查表……………………..276


参考书目 284

http://etds.lib.ntu.edu.tw/etdservice/view_metadata?etdun=U0001-2601200500475800&query_field1=keyword&&query_word1=&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6-12-23

哇!

都是些好资料啊!!!

[em02][em02]
划小省区,省直管县,三级市制,县下自治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09-03
Re:[推荐] 台湾的行政区划相关新书
王健雄, 区域治理与跨域合作机制之建立-以行政院南部联合服务中心与中部联合服务中心为例, 江大树, 2006年6月

这本论文的详细内容未知, 等找到再说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1-29


都市及區域治理 

  ‧作者:紀俊臣編著
‧定 價 550元
特價 495元 節省55元


  ‧‧‧‧‧‧‧‧‧‧‧‧‧‧‧‧‧
  出版社/代理商:五南
出版/製造日期:2006/12/01
ISBN:9571145726
商品類別:
五南叢書 / 五南出版 /
五南叢書 / 五南 / 政治


本書係著眼於臺灣都市及區域治理的發展,正是最關鍵的時刻,如能掌握都市及區域治理的核心價值,將可使臺灣的都市發展以及區域發展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發展軌道,並且在全球在地化的優勢作為下,形塑臺灣的發展新願景。
  本書係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歷經多時的籌劃所舉辦的兩次學術研討會之結晶,在產官學三結合的學術整合中體現著作的學術性與實用性,並且引進歐美日的都市及區域治理理論,以供學界進一步研究參考;當然政府主管部門如能善用學術資源,相信國家資源將可永續發展,而都市及區域亦可展現最適生活的新環境特質。

作者簡介

紀俊臣

現任: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理事長
   中華民國博士協會理事長
   法務部訴願會委員
   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法律顧問
   台北市政府顧問
   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科技研究院經濟法律研究院院長
   國際光明促進會臺灣總會副總裁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
經歷:台北市政府顧問兼研考會執行祕書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副局長
   內政部民政司司長
   行政院公平會處長
專長:行政法學、跨域治理、地方制度法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11-29


地方政府治理概念與落實途徑之研究 
叢 書 分 類∕政治公行-地方制度 
作者∕  呂育誠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2007年09月
版次∕1
ISBN/ISSN∕9789574147533
分類號∕ 
元照書號∕2O008PA
定價∕380 元
特價∕342 元

序 言

    如同公共行政每隔若干年就會出現一個新概念,接著帶動
一波研究與實務的風潮般,二十世紀末以來的「治理」觀點似
乎也是如此,近年來其不僅受到廣泛重視與倡導,甚至成為面
對公共議題時的普遍用詞:在學術界,研究者視其是補充或取
代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 NPM)概念的思維,
同時賦予公共行政在「市場競爭」觀點外,主動回應外界需求
並接受課責的使命;在實務界,治理則提供「全球地方化」的
行動依據,包括國際組織、各級政府機關、企業、公民社會組
織,乃至於社區民眾,都可在此概念下相互整合以共同處理公
共問題。
    對於地方政府基層而言,地方治理亦提供吾人因應地方公
共問題的新方向:地方政府固然不應以「尊重市場」作為藉口
,來推卸其對地方應履行的承諾,但也不能完全基於本位思考
來決定或執行相關事務。同時,外環境中的民間組織或團體,
除了可能是地方政府辦理各項事務時的競爭對手外,也可能是
共同合作、共享資源的夥伴。簡言之,地方治理觀點期望在「
市場競爭」與「官僚獨斷」之外,尋求地方公共問題不同的詮
釋與處理途徑。
    然而,近年來治理與地方治理論述大量出現,且各家分別
從政策、行政、國家、地方等不同角度與層次來研究的現象,
不禁令筆者懷疑:治理觀點是否真提供了思考地方政府基層問
題的新天地?抑或又只是一波流行熱潮而已?一方面,大量出
現的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似乎提供更多研究素材與行動依據
;但是另方面,各家運用治理概念的廣泛與多樣化,卻也增加
吾人思考與行動時的不確定性。最後,儘管治理觀點在國際間
已普受重視,但其是否也同時適用於台灣地方政府基層?並作
為未來相關變革工作的指引?
    本書目的即在針對近年地方治理相關論點,從落實角度進
行概念分析,並探討其在我國地方政府基層落實的意涵。筆者
的思考重心有二:第一,正因為治理與地方治理概念的多元性
,因此不論作為思考指引或是行動依據,均應該先針對所欲處
理的問題範圍(地方政府基層),進行建構概念定位,並釐清
相關意涵、特性,以及預期目標等要素間的關連性;第二,採
行治理與地方治理的主要意義,就是希望其能提供處理公共問
題的策略途徑,因此除了瞭解概念本身外,更應思考其在落實
過程中,主要的影響變數及相關配套作為。筆者期望藉由此二
方面研究,不僅能描繪出今日地方治理概念的完整圖像,也能
指出其落實的可能路徑,以及可採行的策略思維。而在此二個
主要研究目的外,筆者也希望能探索地方治理觀點在我國基層
村里運用的可能性,特別是當今日我國地方基層中社區、社團
等民間團體力量高度發展,而屬於政府體系的村、里卻相對顯
得消極被動時,地方治理觀點或許也可以作為其未來變革的選
擇方案。綜言之,筆者希望本書不僅是對地方治理相關概念的
探索與思考,更希望其能在地方政府管理實務領域中,產生實
質的效用。
    本書之所以能順利完成寫作,實得力於家人、系上老師、
學界前輩、同事,以及協助筆者完成問卷的許多實務界的朋友
,沒有您們的鞭策與鼓勵,筆者實難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各
個環節的思考與探索過程。企盼本書能轉化您們的善念支持,
成為支持地方政府管理研究領域成長的助力,並提供未來我國
地方政府基層發展過程,具建設性的參考指引。

呂育誠
2007.7

作者:呂育誠
【學歷】

中興大學公共行學系學士(1988)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1990)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1996)
【現職】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講授科目】
地方政府管理
人事行政與管理
市政管理
公共管理


第一章  緒論:地方政府管理問題的再思考
  第一節  新公共管理思維的轉變
  第二節  治理觀點對地方公共問題的詮釋
  第三節  本書重要概念分析
  第四節  研究問題、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五節  本書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全球化力量與地方基層因素的交互影響
  第一節  國際組織對全球化概念的倡導
  第二節  地方政府重要性提升
  第三節  地方政府落實地方治理的問題
  第四節  當前我國村(里)制度內涵與特性
  第五節  結  語

第三章  地方治理的概念基礎
  第一節  「國家空洞化」的危機與轉機
  第二節  公民社會組織的影響
  第三節  營造地方網絡關係
  第四節  結  語

第四章  整合觀點下地方治理落實途徑
  第一節  地方治理的動態觀點
  第二節  外環境提供的條件與壓力
  第三節  地方政府本身應具備的能力與條件
  第四節  整合的地方治理概念架構
  第五節  結  語

第五章  落實地方政府治理的配套考量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權責關係調整
  第二節  地方政府間合作與功能整合
  第三節  社區力量的開發與運用
  第四節  結  語

第六章  我國村里治理問題的分析
  第一節  結構與功能的落差
  第二節  來自社區組織的挑戰
  第三節  村里治理的轉型與功能發揮
  第四節  村里「存」與「廢」外的第三條路
  第五節  結  語

第七章  落實村里治理變革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研究設計
  第二節  受訪者意見分析
  第三節  受訪者條件差異對村里治理問題的認知情形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綜合討論
  第五節  結  語

第八章  結  論:以「地方為中心」的思考路徑
  第一節  地方治理意涵的詮釋與整合
  第二節  地方政府的再定位
  第三節  賦予村里落實地方治理的條件與誘因
  第四節  「落實地方治理」是起點而非終結

參考書目
附錄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11-29


邁向府際合作治理:理論與實踐 
叢 書 分 類∕政治公行-政治制度通論
作者∕  李長晏 
出版社∕元照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2007年09月
版次∕1
ISBN/ISSN∕9789574148288
分類號∕ 
元照書號∕2A006PA
定價∕450 元
特價∕405 元

    在人類歷史發展的偶然性因素促動下,20世紀後半葉出現了全
球性行政改革運動,其結果導致了公共管理過程中產生新型的社會
治理模式,它所代表的意涵就是國家治理的公共管理,已漸漸朝向
社會治理發展,乃至今日廣為各國政府所推崇的國家與社會共同治
理,而此種共同治理就是後工業社會下所稱的合作治理模式。伴隨
此一歷史的演進,府際關係研究的議題、途徑和方法也產生了變化,
從過去中央與地方垂直型府際關係,轉至地方與地方水平型跨域管
理,進而走向垂直府際、水平跨域,以及公私夥伴等相互依存、相
互融合的合作網絡治理。本書寫作的主旨即在於掌握此一演變趨勢,
一方面探析府際關係研究上的理論創新與發展,另一方面從組織設
計面、政策工具面,區域治理面、及經驗移植面等四個向度,試圖
反思與重建在合作治理時代潮流下,台灣縱向、橫向與跨部門府際
關係應有的調整思維和變革方向。
    筆者這些年來一直投入在與府際關係相關課題的寫作與研究上,
從府際關係與地方政府的研究,向跨域治理、地方治理、及都會治
理等議題邁進。本書的成形正是這些年來筆者在府際關係治理研究
上的初步成果與心得。在寫作期間,剛好有機緣接到行政院研考會
「推動跨域管理機制」和「府際合作制度規劃」兩項委外計畫,讓
筆者在府際合作治理的學理不斷充實下,更有機會接觸府際關係的
實務面,並與實務界相互對話、共同學習,這對本書的完成產生很
大的協力效應。本書中部分章節的初稿曾以學術論文形式,陸續發
表於國內和國際學術研討會,經筆者修正與補充後重新編輯完成。
當然,也希望藉此書,一方面瞭解自己不足之處,更加鞭策自己努
力改進;另一方面也能與學術界、實務界人士對話學習。
    本書從開始寫作到完成付梓,有苦有樂,也有應該感謝的許多
朋友與師長。首先特別感謝兩位恩師林水波教授和紀俊臣教授的長
期關心與指導,並為本書作序,筆者能夠快速掌握此一研究議題,
均得自於兩位恩師的引導與啟發。其次,感謝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
的所有老師能讓我有機會進入興大的教學研究環境,以及目前任教
的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同仁與袁鶴齡所長的不斷鼓勵和加油。
再者,要感謝的就是陳衍宏、曾冠球、曾淑娟、詹立煒、張正良和
林育楦同學在資料收集與文章整理上的協助,同時更應感謝的就是
元照出版公司的大力幫忙。最後,要感謝的是我的家人,父母親的
支持與內人的不計較,才得以讓此書順利完成。感恩!
                                            李長晏
                                      謹致於興大918研究室
                                            2007年8月30日


作者:李長晏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博士
【經歷】
醒吾技術學院觀光系助理教授(2002-2003)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2003-2004)
台中縣政府法規會委員(2007~)

研究領域
地方政府與政治、府際關係與跨域治理、組織理論、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2004~)
【著作】
跨域治理
(與林水波合著)
人力資源管理
(與許世雨、蔡秀涓等合譯)

第一章 前言:府際合作治理之內涵與發展

第二章 從英國經驗建立我國府際合作治理體制
  第一節 前言:府際合作治理的意義與必要性
  第二節 引介英國府際合作制度實例-副首相辦公室(ODPM)
  第三節 府際合作治理的理論基礎
  第四節 府際合作治理分析模式
  第五節 結論:邁向和諧互動的中央與地方府際協力合作夥伴

第三章 府際合作治理的政策工具設計與選擇
  第一節 前言:府際合作治理之興起
  第二節 形成府際合作治理的關鍵因素
  第三節 府際合作治理的概念意涵與指涉範圍
  第四節 設計府際合作治理的政策工具
  第五節 應用府際合作治理的工具選項
  第六節 結論:政策工具之操作以實踐府際合作治理之目標

第四章 由府際關係邁向治理網絡:中央與地方府際互動的演化
  第一節 溯源-府際關係的範疇
  第二節 成因-府際關係演化的因素
  第三節 演化-地方治理網絡的組構
  第四節 結果-地方治理夥伴的有效課責
  第五節 體現-地方治理網絡的永續運營

第五章 府際合作與多層次治理之組織設計:以國土計劃法為例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國土計畫法(草案)所涵蓋之空間、制度與利害關係人
  第三節 國土計畫法(草案)制度設計之問題
  第四節 多層次治理、國土計畫法(草案)與府際合作治理
        之關聯性
  第五節 多層次治理下的府際合作組織設計
  第六節 結論:建構空間與制度密合且多元參與的府際合作治
        理機制

第六章 中臺灣區域發展之組際協調機制-形塑空間伙伴與區
      域治理之行動策略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中台灣區域空間的現況與難題
  第三節 空間夥伴與區域治理的理論探討與概念剖析
  第四節 中台灣空間夥伴關係建立之必要性與具體形塑模式
  第五節 研提中台灣區域治理具體行動策略之芻議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台灣府際合作治理制度的組織設計與評估
  第一節 問題意識-府際合作治理制度的形塑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第三節 政治體制與府際合作制度
  第四節 英國、美國與日本府際合作制度之比較
  第五節 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第六節 府際合作治理制度之設計與評估
  第七節 結論

第八章 結論:府際合作治理之前瞻
  第一節 目前現況
  第二節 滋生問題
  第三節 前瞻發展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11-29


地方經濟發展政策:歷史、理論、與臺灣現況調查 
叢 書 分 類∕政治公行-政治總論
作者∕  張育哲 
出版社∕韋伯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年月∕2007年04月
版次∕1
ISBN/ISSN∕9789867557988
分類號∕ 
元照書號∕56YT06010601
定價∕200 元
特價∕180 元

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地方分權(decentralization)、全球都市 (global city)等概念在二十世紀後半成為研究者所熟知的詞彙。而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則是貫穿這些概念的政策領域。此外,在傳統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研究的領域中,政策規劃、政策執行、補助款制度、以及府際關係等議題的相關研究,也有許多是以地方經濟發展作為其論述背後的實質政策議題。

  本書首先由歷史變遷的角度介紹美國在一九七○年代開始,以及台灣在二○○○年以後,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崛起的背景與成因。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的流動以及整體經濟情勢的惡化是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崛起的主因。其次,由理論的角度,本書探討政府介入經濟事務的合理性以及中央與地方在經濟發展的分工。並對於此一領域相關的政策議題與實證文獻進行檢視。最後,本書呈現台灣二十五縣市地方經濟發展政策現況的調查結果,並以雲林六輕廠對地方的財政與經濟的貢獻為例,討論目前國內進行地方經濟發展事務時,中央與地方政府所應該關注的問題。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