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的背景:
1.江苏省即将进行“省直管县”改革,需要进一步撤县设区,扩大部分地级市市区范围,同时还将合并、调整一些县和县级市的区划,淮安应主动策应,将洪泽、涟水划区。江苏省目前的区划规划的重点是对部分中心城市的市区区划进行优化整合,淮安宜应作出实质性配合、策应举措,对市区各区的区划进行优化。
2.全国不少城市都在考虑新一轮的城市扩张进程,力求将周边县、市撤县设区,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省内比如扬州正积极筹划将仪征、江都2市撤市划区,连云港正运筹将赣榆设区,盐城大丰的撤市设区也已进入规划。省外如河南、山东等省份的众多城市。
3.淮安2001年区划调整后,未进行适时优化,导致现行的区划格局对“三淮一体”城市发展战略构成实质性阻碍,迫切需要对市辖区的区划进行重新整合,特别是楚州区、淮阴区亟需缩小管理幅度。
4.从近期即将实施的开发区区划调整来看,淮安经济开发区东扩已是大势所趋,而楚州城区和楚州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开发区基本一致。但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开发区进一步扩张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发展空间受阻,若要东扩必须一步步将楚州的南马厂、钦工甚至席桥、顺河等镇并入,零星小规模调整对开发区整体规划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科学统筹发展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与开发区这个全市经济的“重中之重”毗邻而立,楚州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很难与开发区相比,在竞争上被“边缘化”,而城市建设也因空间受到挤压,难以施展。将开发区与楚州区合并可谓两全其美,操作性极强。
建议方案(见图):
1.清江区(原清河区)——打造苏北首善中心城区、苏北之核。
清河区、清浦区运河以北及经济开发区西区组建为新的“清江区”,集中主要城市建成区资源,建成苏北首善中心城区,淮安都市圈的核心城区,强势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清江区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45万。
2.楚州区(淮安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楚州区渠北片与淮安经济开发区东区(即原属楚州区的徐扬片)合并组建新的楚州区(淮安经济开发区),实行“区区合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充分拓展开发区开发建设空间,尽快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同时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形成现代化新城区与淮安古城交相辉映的发展新格局。新的楚州区(淮安经济开发区)面积540平方公里,人口51万。
3.运河区(原清浦区)——现代化新城区、千亿级冶金机械产业集聚区、盐化之都(北)。
清浦区运河以南地区、淮阴区运南片及西顺河镇合并组建新的运河区,可在宿淮高速圈内宁连路两侧高起点、强势打造建设“运河新城”,形成淮安城市未来发展新优势。新的运河区面积680平方公里,人口41万。
4.淮州区(原淮阴区)——打造苏北经济第一区、苏北交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淮阴区剩余部分及保滩镇部分区域组建新的淮州区,可将淮阴经济开发区升格建成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经济综合实力强劲的苏北第一区。新的淮州区面积960平方公里,人口71万。
5.山阳区——民营经济强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楚州区渠南片以车桥(镇区人口近3万)、施河(镇区人口2万多)为中心设立新的山阳区,充分挖掘渠南的潜在优势,将山阳区建成苏北民营经济强区、淮安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可在施河、车桥、泾口、流均、博里等民营经济基础较好、相互毗邻乡镇境内设立“一园多区”的淮安民营科技园,在总渠以南、运河以东、高速圈内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山阳经济开发区,打造以民营经济为鲜明特色,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经济强区。新的山阳区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57万,2006年GDP超40亿元,初具规模与实力。
6.洪泽区——挺进大湖,建设现代化滨湖新城、盐化之都(南)。
以洪泽大部和楚州运西地区组建洪泽区,将淮安城市引向洪泽湖,建设现代化滨湖新城。洪泽南部的蒋坝、共和、三河划入金湖县壮大金湖综合实力,老子山划入盱眙,与盱眙境内丰富旅游景点进行整合。新的洪泽区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7万。
7.涟水区——苏北国际航空港、打造“苏北昆山”。
以涟水县大部设立涟水区,以省级涟水经济开发区、淮安机场开发区等为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建设苏北昆山。东部义兴、五港、石湖、唐集等乡镇可与灌南、响水2县组建县级灌州市。新的涟水区面积1260平方公里,人口82万。
(说明:以上人口数为截止2005年末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