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如下:
省------------------------------------省辖市(分为地级市、县级市)、县-------县辖市
----专员行署/民族事务委员会(虚级)---- ------------乡镇(虚级)
直辖市、地级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
一级县辖市-------------------------街道(社区)---------------居委会
二级县辖市--------------------------居委会
省政府--------------地级市政府--------------区政府----------街道(社区)办事处
---------------县级市政府-------------街道(社区)办事处
---------------县政府------------------一级县辖市政府-----------街道(社区)办事处
-------------------二级县辖市政府
--------------------乡镇公所(办事处)
省委------------------地委---------------县委-----------乡镇党委-----------村、居委会支部
省人大--------------省辖市人大---------区人大
---------------县人大--------------县辖市人大
省政协--------------省辖市政协---------区政协
----------------县政协--------------县辖市政协
如下图
1、在省级行政区方面:自治区改省(这个很有难度,牌坊比长远更重要),中国内地划分为27个省、4个直辖市,为消除民族对立,实现民族之间的真正的融合做基础;推行“两实两虚”政府机构设置,即省、县市两个实级,地区、乡镇两个虚级。
2、在县方面:省直辖县,减少县的数量,在尊重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合并一些小县,扩大县的管辖地区,以增强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和财政能力,最终把县的数量减少1200-1300个左右。
3、在市方面:分为直辖市、省辖市、县辖市地级市和地区设立省辖市,考虑到历史沿革和行政体系,将大的地级市仍然为地厅级别的市,在一些原地区设立的市为县级级别的市。对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革形成的370多个县级市,处置方案之一是:恢复县的名称,但设立在原县级市的市区基础上设立副县级的县辖市。
4、市辖区方面:直辖市、地级省辖市下辖区,同时增加直辖市、地级省辖市的市辖区数量,缩小直辖市的面积,打破设立大而全的市的地方主义;县级市(和副县级县辖市)设立街道办事处(或者社区);较低级别的县辖市以下设立居委会。
5、专员行署:在省管县和省辖市后,面对平均管辖40-70个县市带来的难度,可以设立专员行署。专员行署不作为一级政府,而是作为省政府派出机构,协助处理一些事务。考虑历史沿革,专员行署驻地为原地区驻地。
6、乡镇方面:不再设立乡镇政府,而是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其地位略低于县辖市,解决乡镇一级普遍财政破产,财政供养人员庞大的难题。设立乡镇公所或者乡镇办事处,不必设立与上级政府一样的对等对口的机构。其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应该遵循“精干、高效、综合”等原则,设立若干综合性机构。乡镇作为基层行政组织,不是一级政权,因此无需对应设立原本就是花架子、造成财政负担的乡镇人大和政协。
7、民族自治:有关的自治州、盟、旗、自治县、民族县、苏木、民族乡等民族自治行政区中,不具备设立省辖市的自治州和盟撤销,旗、自治县、民族县、苏木、民族乡改为对应的行政级别县、乡等。在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设立民族事务委员会,处理民族之间事务,但秉承各个民族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