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11月12日電:日均2萬人次、1500輛車的流量,黔川兩省間赤水河上的這座喧鬧的大橋,在結束過去慢悠悠人過靠擺渡、車過靠輪渡的同時,也結束一頭有城,一頭無城的歷史,並托起了夾岸兩座高樓林立的新城。
天塹變通途,為行政區劃各歸一省的橋兩頭,帶來了不息的競爭。橋北頭合江九支鎮,氣勢咄咄逼人,累計投入2億多元的建設資金,從無到有建起一座新城,大批的農產品過橋賺錢。九支鎮人大主席團廖宗富主席說,作為四川南部最邊遠的九支,過去由於商品需求不足,連吃根蔥都要過渡到赤水來買,沒想到卻成為了赤水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了。新城的娛樂設施又吸引了赤水人過橋花錢消費。有人說,赤水人抬轎,九支人座轎,媒體報道說,這是“小國打敗了大國”。
這些說法,深深地震動了赤水人。橋南一直以自己是城市雄視對岸的貴州赤水市,眼見得只有孤零零幾幢舊房的橋北,新城拔地而起,有些坐不住了。他們捕捉人流增加的商機,從成都、重慶等城市進百貨,反過來又銷給九支人。掙了錢的赤水人建商店、蓋大樓,推進了舊城改造,建成區面積由2平方公里,擴展到7.5平方公里,僅去年一年,城建資金就達1.9億元。
你一招,我一式,在競爭的硝煙中,共同的發展需要,又促進了兩城各揚其長,相互配合。橋北說,我們是依託赤水,發展九支;橋南說,我們是國家風景名勝區,從貴州進入,關山重重,旅遊是靠有交通之便的成都、重慶等地的客人,過橋來炒熱的。九支每10分鐘就有一輛班車為赤水接送遊客。赤水接待能力差時,部分遊客住九支,玩赤水。現在赤水定點接待遊客的賓館有10多家,床位3000多個,一年的旅遊人數達2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6000萬元。人氣旺,財氣旺,互通有無商品多,就連當地不知延續了多少年五天一場的場期,也因交通便捷,隨時都有充足的商品可供應,悄然消失了。
如今,由赤水在改革開放之初建起的這座大橋,已經不能滿足人流車流的需要。最近赤水又將在大橋上遊的3.5公里處,再建一座大橋,沿河以帶狀的河濱公園裝點城市;九支的城鎮也在朝將新建大橋的方向延伸。兩城面貌日新月異,不斷地在競爭與合作中,創造著共同的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