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69阅读
  • 75回复

[工程]南水北调调入水为每吨18元 海水淡化只需5元(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21楼天山客于2009-09-20 08:34发表的  :
黄河高于华北平原从哪里开始?

郑州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18楼秦岭淮河以南于2009-09-19 23:42发表的  :
08年,北京用了35亿立方米的水。

北京段的承接工程也在正常的范围内:此前的4月28日,南水北调北京段市内配套工程已在团城湖明渠启动开工。按照现规划,2013年底完成大宁调蓄水库、南干渠等输水环线,完成团城湖调节池以及郭公庄等7座水厂的工程建设;2014年汛后实现年接纳长江水10亿立方米的能力;2020年完成3座新建水厂,6座扩建水厂、亦庄调节池、295公里配水管网,全面实现配套工程规划,具备年接纳长江水14亿立方米的能力,构建全市安全供水格局。
只看该作者 27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22楼thinkpad于2009-09-20 08:38发表的  :
南水北调方案的另一个后果,就是长江径流量的减少,而海水淡化方案没有这个后果。
同时,海水淡化还有两大优点:
1,海水淡化是利在千秋万代、并且一劳永逸的事业,而南水北调可能只利在几十年。几十年后,可能长江生态不允许再南水北调。
.......

长江径流多少?北调南水多少?只不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尚不及自然情况下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对生态环境能有多少影响?
只要是客观的评价,与南水北调相比,海水淡化成本更高,能耗也更大。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种途径,蒸馏法和反渗透膜法。
根据淡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微咸水直到近乎纯净的蒸馏水。当然,淡化程度越高效率越低,消耗的能源也越多。微咸水可以做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冲渣等工业用水和氯碱化工的原料。因此,火电、钢铁、化工等企业都可以大规模临海布局,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耕地和淡水资源。这些工厂释放的余热还可以用作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能源。
多级淡化的海水实际上是去离子水(软水),甚至比蒸馏水还要纯净。如果把这些水注入到自来水供水管网,将会被“污染”,使用软水的工厂,还要对其再净化,会造成浪费。因此多级淡化的海水可直接供工商业使用,用作锅炉水,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或用于需要用纯净水进行生产的芯片制造厂、制药厂。若想从海水中得到淡水就必须克服25 个大气压的渗透压, 相当于21 0米高水柱,这已是南水北调东线提水高程的将近4倍,而中线可以全程自流引水。
海水多级淡化耗能较大,因此成本也较高,达到3-4元/m3,超出了一般城市的自来水价,这还是海水淡化工厂出厂价,或者说是海水淡化厂向自来水公司供水的价格,到居民水龙头的水价将远高出这一水平。如果是向内陆城市供水,比如由天津塘沽向北京供水,由于要兴建输水管道和提水费用,成本将增加更多。
当然,即使30-40元/m3的水价也比瓶装水低许多,如果建立了淡化海水的输水管网体系,每个城市都可以罐装瓶装的纯净水,假使人们的习惯和接受能力没问题的话,倒是可行的。但是用于洗衣、洗菜、洗澡、做饭等日常生活未免就有些暴殄天物了,毕竟海水淡化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09-20 10: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8 发表于: 2009-09-20
回 25楼(燕山雪) 的帖子
那么,你是凭印象还是计算过,汉江水进不了黄河?
20岁的强省派
30岁的分省派
40岁的虚省派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09-09-20
Re:回 25楼(燕山雪) 的帖子
引用第28楼天山客于2009-09-20 09:40发表的 回 25楼(燕山雪) 的帖子 :
那么,你是凭印象还是计算过,汉江水进不了黄河?

我也没仔细计算过。不是进不了,只不过现在的设计不是按入黄设计的。如果非得让进也是可以办到的,就是减缓河南段干渠的坡降,使黄河南岸修渠水面与黄河水面齐平。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09-20 10:2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27楼燕山雪于2009-09-20 09:35发表的  :
长江径流多少?北调南水多少?只不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尚不及自然情况下长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对生态环境能有多少影响?
只要是客观的评价,与南水北调相比,海水淡化成本更高,能耗也更大。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种途径,蒸馏法和反渗透膜法。
根据淡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微咸水直到近乎纯净的蒸馏水。当然,淡化程度越高效率越低,消耗的能源也越多。微咸水可以做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冲渣等工业用水和氯碱化工的原料。因此,火电、钢铁、化工等企业都可以大规模临海布局,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耕地和淡水资源。这些工厂释放的余热还可以用作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能源。
多级淡化的海水实际上是去离子水(软水),甚至比蒸馏水还要纯净。如果把这些水注入到自来水供水管网,将会被“污染”,使用软水的工厂,还要对其再净化,会造成浪费。因此多级淡化的海水可直接供工商业使用,用作锅炉水,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或用于需要用纯净水进行生产的芯片制造厂、制药厂。
.......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海水淡化成本已经降低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30楼QQme于2009-09-20 10:01发表的  :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海水淡化成本已经降低了。。。

按目前成熟的技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成本也比绝大多数城市从水龙头中流出来的价格高。因为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中国不是沙特、不是科威特,也不是阿联酋,他们有用不完的石油来淡化海水,中国没有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31楼燕山雪于2009-09-20 10:04发表的  :
按目前成熟的技术、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成本也比绝大多数城市从水龙头中流出来的价格高。因为海水淡化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中国不是沙特、不是科威特,也不是阿联酋,他们有用不完的石油来淡化海水,中国没有

2000年美国全国的总取水量约为5 636.6亿m3,其中咸水(主要是海水)取水量为860.7亿m3,约占15.3%。与之相比,我国的咸水(海水)不论是取水总量还是占总取水量的比重都是微乎其微的,似乎我国咸水(海水)替代淡水的空间与潜力很大,发展海水淡化将有效的缓解我国的水荒,是我国未来水资源开发的主攻方向。

但是我国和美国在水资源利用结构、人口与经济布局、能源消费构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考虑这些结构性差异得出的结论未免会有失偏颇。

首先,我国农业用水是美国的2倍,因而虽然中美两国总取水量近乎相等,但我国总取水量中农业用水占2/3,美国只占1/3。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农业(不包括海水养殖)直接利用咸水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有足够的冲淋淡水,利用微咸水倒是有可能的,这样的话即使我国非农业用水中咸水(海水)用量达到与美国相同的比例,咸水(海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也只有美国的1/2。

实际上美国的咸水(海水)利用也基本上集中在火力发电领域,咸水(海水)约占火电用水量中约30.4%。火电咸水(海水)取水量占到了全国咸水(海水)取水总量的95.5%。

美国电力工业可以大量利用海水与电力工业的布局有关。美国电站主要供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使用,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大湖流域、主要河流沿岸和沿海地区等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电力工业的这种布局不是人的主观意志的结果,而和美国人口、经济分布以及能源结构有关。

美国三面濒临海洋(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纽约、费城、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休斯敦、新奥尔良、迈阿密等大城市都集中在沿海地区,大西洋沿岸居住着约6000万人,太平洋沿岸人口超过3000万,墨西哥湾沿岸人口超过1500万,距海岸线80km以内的沿海地区国土面积仅占全美的16%,人口达到了全国的58%。

虽然我国沿海省(区、市)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0%以上,但沿海地区人口中的大部分也是居住在所谓的“浅内陆”地区,可能一生都没有见过大海,距海岸线200km以内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36%。因此我国人口和经济的临海型特征没有美国突出。向大海要水喝沿海城市可行。但是如果内陆城市也要敢这个时髦,可能就是缘木求鱼了。

美国能源,主要是石油与天然气,严重依赖进口,电力工业的临海型布局,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但是中国不行。中国是一个能源基本自给的国家,火力发电的主体——燃料煤多出产于北方内陆省区。对于沿海省份,特别是依赖海运从区外输入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临海型发电基地倒是可行的,实际上这也是当地电力工业布局的调整方向。但是很难想象将陕西、山西、内蒙古等中西部省区的动力煤,千里迢迢的运到渤海岸边用海水冷却的发电厂,再用超高压线路反向远距离输电的情形,这会造成多大的浪费与不便,纯粹是为了利用海水而利用海水。

海水淡化主要有两种途径,蒸馏法和反渗透膜法。根据淡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微咸水直到近乎纯净的蒸馏水。当然,淡化程度越高效率越低,消耗的能源也越多。微咸水可以做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冲渣等工业用水和氯碱化工的原料。因此,火电、钢铁、化工等企业都可以大规模临海布局,这样的话就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耕地和淡水资源。这些工厂释放的余热还可以用作大规模淡化海水的能源

多级淡化的海水实际上是去离子水(软水),甚至比蒸馏水还要纯净。如果把这些水注入到自来水供水管网,将会被“污染”,使用软水的工厂,还要对其再净化,会造成浪费。因此多级淡化的海水可直接供工商业使用,用作锅炉水,中央空调系统循环水,或用于需要用纯净水进行生产的芯片制造厂、制药厂。

海水多级淡化耗能较大,因此成本也较高,达到3-4元/m3,超出了一般城市的自来水价,这还是海水淡化工厂出厂价,或者说是海水淡化厂向自来水公司供水的价格,到居民水龙头的水价将远高出这一水平。如果是向内陆城市供水,比如由天津塘沽向北京供水,由于要兴建输水管道和提水费用,成本将增加更多

当然,即使30-40元/m3的水价也比瓶装水低许多,如果建立了淡化海水的输水管网体系,每个城市都可以罐装瓶装的纯净水,假使人们的习惯和接受能力没问题的话,倒是可行的。但是用于洗衣、洗菜、洗澡、做饭等日常生活未免就有些暴殄天物了,毕竟海水淡化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http://yishuihan.greenblogs.org/archives/2007/11115.shtml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09-20 10:3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9-09-20
北京市缺水问题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第一个层次是全市范围内的水资源危机。虽然北京属于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95mm,年均降水总量约为99.96亿m3,其中形成地表径流量21.98亿m3,地下水资源26.33亿m3,扣除9.08亿m3重复计算水量后,当地自产天然水资源总量为39.99亿m3,且北京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50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可以达到56.49亿立方米。但是北京市是一个有着超过1300万常驻和流动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人均水资源只有每年40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的状态。同时,由于水气补充条件和地理位置、地形等条件的影响,北京水资源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等特点。北京气象站年降水量最小272mm(1869年),最大为1406mm(1959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达6年,连枯年达9年,历史记载最长枯水期为20年,汛期(6~9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5%,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的困难。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社会的发展,1995年全市年供水已达39.58亿m3,达到了全水资源开发的极限,枯水年将严重缺水。入境水水量和水质受上游地区的影响,近年来水量减少,水质恶化,特别是永定河官厅水库上游,来水量锐减,水质污染非常严重。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第二个层次是市区的水资源危机。北京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北京市区位于燕山山前的冲积平原上,属北运河上游,北运河控制面积较小,水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北京的城市用水都是开采冲积扇平原上的浅层地下水包括引泉水来满足的。建国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剧增,北京市区接连出现了三次水资源危机,60年代中期的城市供水危机,是靠开挖京密引水渠从密云水库引潮白河水渡过的;70年代的供水危机是靠超采地下水特别是深层水渡过的;80年代初期的供水危机是靠中央决策密云水库只保北京用水,不再为天津、河北供水,全市减少农业用水,计划、节约用水渡过的。
1995年全市年供水中地表水12.49亿m3,地下水27.09亿m3。地表水供水中,从潮白河(密云)、永定河(官厅)跨流域调水8.25亿m3,占地表水供水总量的66%;地下水供水中,市区开采8.58亿m3(含自来水八厂1.65亿m3),占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的32%。

潮白河引水工程

潮白河引水工程可以称为是北京的生命线工程。潮白河引水工程包括京密引水工程,白河堡引水工程和市区的东水西调工程等。
1.京密引水工程
京密引水工程是将密云水库的水引进北京的浩大工程,承担着灌溉、工业和城市生活的供水任务。引水干渠长达110公里。为两座大型灌区和17座中型灌区输水,总控制面积152万亩。
密云水库位于潮白河上,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修建的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流域面积15788平方公里,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9.0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8.52亿立方米,是一座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水产等综合运用的水库。设计洪水重现期为千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万年。密云水库于1958年9月开工兴建,1960年9月建成。密云水库建成30余年来,运行正常,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养鱼等方面均收到巨大效益。
京密引水工程分期完成。第一期于1960年冬至1961年春,历时5个月,完成龚庄子进水闸至昌平县西崔村段,长达53公里;第二期于1965年10月至1966年5月,历时8个月,完成西崔村至玉渊潭段,一次试水成功,设计与施工质量全优。先后两期,共完成土石方1557万立方米,各类建筑物393座,总投资6570万元。全线110公里修筑了滨河道路,道路两侧及弃土上,植树木近百万株,成排成行,成为一条绿色林带。
密云水库和京密引水工程自建成至1995年累计供北京工业和生活用水50.64亿立方米,环境用水6.39亿立米;农业用水112.6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6364万亩次;
2.白河堡引水工程
白河堡引水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工程,通过水库、隧洞和渠道等工程,将白河流域的水引入永定河流域和北运河流域。
白河堡水库位于延庆县白河堡村附近的白河上,控制流域面积2657平方公里,丰水年径流量1.96亿立方米,设计总库容9060万立方米。1983年6月建成蓄水。由水库右岸起,开凿一条长7090米的穿山输水隧洞,设计引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22.78万亩。另外,由输水隧洞出口的分水闸起修建一条长7.3公里的补水渠至孔化营村北与妫河交汇,设计流量20立方米每秒,向官厅水库补水。自1983年建成以来连年向官厅水库补水,至1995年底共补水10.41亿立方米。
南干渠自隧洞出口至二道河渡槽,长37.49公里,设计引水流量14立方米每秒。由二道河渡槽以上的约3公里处,续修十三陵水库补水渠,该输水工程总长度25公里,其中包括穿山隧洞1.88公里,人工明渠暗渠10.4公里,其余利用天然的沟谷输水,补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该补水渠自1984年至1995年底,共向十三陵水库补水1.52亿立方米,不仅为十三陵水库发展旅游提供了条件,而且为十三陵水库蓄能电站建设提供了水源保证。
3.东水西调工程
东水西调工程是京密引水工程在市区的延伸。八十年代,连续干旱,官厅水库年来水量仅3-5亿立方米。1989年,汛期无汛,官厅水库汛期来水量仅0.56亿立方米,至该年10月1日,官厅水库蓄水量只有2.83亿立方米。据当时预测,官厅水库只能供水到1990年3月底,4月份以后,官厅水库将无水可供,直接威胁着首都钢铁公司、高井火电厂、石景山火电厂和城子水厂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为缓解迫在眉睫的京西工业区水源危机,1989年10月1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立即组织东水西调工程上马。东水西调工程,东起颐和园团城湖,西到门头沟城子水厂,全线长21公里,三级泵站总扬程95米,输水能力为4立方米每秒。东水西调工程总投资1.5亿元,经过艰苦努力于1990年6月30日全线建成通水。缓解了京西工业区水源危机。

永定河引水工程

永定河位于北京市区西南。远在公元250年,刘靖建戾陵堰开车箱渠引永定河水东行,灌溉高梁河一带农田。北京作为封建时代都城后,为发展漕运先后曾几次修建永定河引水工程向北运河补水,但因永定河坡陡流急,洪水汹涌,含沙量大,引水工程屡遭失败。
1954年,官厅水库建成,控制了永定河洪水,拦截泥沙,调节水量,为永定河引水创造了条件。永定河引水工程于1957年4月竣工,该工程在三家店附近建栏河闸,拦河闸按百年标准(即50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标准)设计,千年(即7700立方米每秒)洪水校核,形成调节库容为66万立方米调节库,最高引水位高程108.5米,最低水位106.2米,引水流量为30立方米每秒,引水干渠总长26.1公里。之后,为适应工农业用水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和合理利用渠道水能,先后进行了一些增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包括石景山电厂引、退水支渠,两座梯级电站,以及增建农田灌溉分水闸9座,农业用水最大可引8立方米每秒。永定河引水干渠控制灌溉面积138万亩,其中配套113万亩,为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农田灌溉供水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永定河上游污染严重,官厅水库已经被迫退出了北京市的生活水源。

北京的经济和社会仍在快速发展,随时都可能发生新的水危机。但面对可能发生的水危机,用原来的手段已基本不可能解决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北京主要供水水源的密云、官厅等水库,连年枯水,经常在死水位上下运行,在地下水已经严重超采而为北京供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却不能在短时期内建成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十分关注首都的缺水问题,并提出许多解决的对策和应急措施。
(一)引拒(马河)济京工程
从北京房山西南的拒马河引水供北京,设计引水流量10m3/s,张坊水库建成后,多年平均引水量1.7亿m3,有自流引水和低压埋管扬水两种方案。工程全部在北京市境内,且建设规模小,线路全长约40-42km。但工程建成后将影响张坊下游易房涿灌区和白洋淀的用水,河北省因本省水资源已经十分短缺,不同意。
(二)引滦(河)济京工程
滦河流域特别是滦河上游的承德地区,是京津冀最后一块有水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引滦济京包括引滦济潮和潘家口、与桥、密云双向输水管网两个方案。
引滦济潮首先在滦河上兴建大坝沟门水库并打通分水岭隧洞向潮河密云水库供水,大坝沟门水库总库容4亿m3,多年平均向北京市引水2.1亿m3,线路长160km。
潘家口、与桥、密云双向输水管,规划年引水4亿m3,引水流量15.5 m3/s。输水线路长108km。从潘家口到密云水库为自流输水,反之则采用增压输水。该方案可以实现密云、潘家口、大黑汀三库联合调节。
引滦济京后,为了不影响河北省滦河下游灌区的用水,需兴建津唐运河补偿工程,将南水北调东线的3.5亿m3水量通过津唐运河送到滦河下游灌区。
但河北省、天津市对该工程都持否定态度。
(三)引黄济京工程
引黄济京包括两个方案,分别从黄河中下游梯级开发的“龙头”(万家寨)与“龙尾”(西霞院)水库取水。
万家寨引黄济京工程利用和引黄济晋工程同样的方案从万黄河家寨水库取水穿过管岑山分水岭进入海河流域,沿桑干河、永定河向北京市供水。线路长约500km,其中利用天然河道400km。引水口设计流量56 m3/s,引水量为13.7亿m3。
西霞院引黄济京工程从西霞院坝下引水沿黄河北岸北平行东行,接中线工程黄河以北总干渠,直接给北京供水。规划总引水量45亿m3,分配北京市8.6亿m3,天津市8.6亿m3,河北省18.5亿m3,河南省9.5亿m3。引水规模为200 m3/s,引水时间需8.5个月。从西霞院渠首至北京线路总长844km,天津干渠与中线工程规划相同。
从黄河引水前提是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汉江水送入黄河50亿m3,或直接向黄河南岸引黄灌区供水,替换出25亿m3(加上原来分配给河北、天津的20亿m3黄河水量,共45亿m3)。
(四)引滹(沱河)济京工程
即提前建成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总干渠,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之前,从滹沱河岗南、黄壁庄水库开始,将海河南系支流各山区水库接入南水北调总干渠,作为北京的应急备用水源。但这必将影响滹沱河下游石津灌区、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用水,造成新的水利矛盾。
(五)引(白洋)淀济京工程
即从河北平原中部的白洋淀提水向北京补水。从白洋淀到玉渊潭线路长98km,输水方式可以采用明渠或埋管,引水量3亿m3/a。目前白洋淀流域的水资源非常短缺,存在着干淀的威胁,水质也很差,为了向北京供水,必须在目前引岳(城水库)济淀的基础上建成引黄入淀工程。
引黄入淀工程包括西线(白坡引黄入淀)和东线(卫运河引黄入淀)两个方案。
原规划的白坡引黄入淀工程是作为兴建引拒济京工程对河北省的补偿工程,引水口在河南黄河白坡和西霞院水库,终点为白洋淀。总引水量20亿m3,引水规模200 m3/s。输水总干渠全长735km。
东线引黄入淀卫工程,从卫运河和平闸引水经卫千渠、千顷洼、滏阳新河到白洋淀段,渠线长271km,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配套供水项目。
(六)南水北调东线向北京补水工程
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至唐官屯或天津为前提,研究过西河闸埋管、北运河输水和龙河输水向北京补水工程等方案,年补水量3亿m3。有西河闸埋管方案、北运河输水方案、龙河输水方案等不同的线路。
西河闸埋管方案线路从西河闸上沿西北方向埋管扬水,经立垡入永定河引水渠至玉渊潭,全长176km,设计扬程180m。
北运河输水方案线路从沿南运河、子牙河、永清渠入永定河中泓故道至屈家店闸上进入北运河,再由北运河逐级扬水到榆林庄闸下,然后埋管到北京市南护城河再扬水至玉渊潭,线路全长233km,设计总扬程142m。
龙河输水方案线路从沿南运河、永清渠尾建泵站扬水入增产河、永定河主河槽至龙河干流,再新开渠道与天堂河连接至埝坛,然后利用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穿过北京市区入玉渊潭,输水线路总长199km,总扬程108m。
(七)引海(淡化海水)济京工程
即在天津滨海地区建大型海水淡化工厂,通过管道向北京送水。
http://yishuihan.greenblogs.org/archives/2007/11036.shtml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9-09-20
南水北调应该还是项不错的工程,海水淡化应该淡化哪里的海水,近海的海水都蛮脏的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34楼罗南于2009-09-20 10:20发表的  :
南水北调应该还是项不错的工程,海水淡化应该淡化哪里的海水,近海的海水都蛮脏的

脏也不要紧。脏东西是进不到淡水中的。其实就是马桶水也可以处理成淡水,就看你愿不愿意喝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09-09-20
LZ这篇转文似乎有误道读者之嫌. 作者用总投资除以一期的调水量便得出了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是每立方米18元.请问有哪个工程是要求一年内便收回投资的? 南水北调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的伟大工程! 为何却有这么多人反对?将来还可从三峡水库往汉江调水(即三峡小江调水方案).,从而彻底改变水源地水源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也是一个长期收益的工程. 如把它的投资分散到几十年或更长时期返息付本,它的水价不会是很贵的.如每立方米1元,它也只需 20-30年便可收回投资.如50-100年收回投资的话,它的水价会更便宜!!!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36楼北极星301于2009-09-20 10:30发表的  :
LZ这篇转文似乎有误道读者之嫌. 作者用总投资除以一期的调水量便得出了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是每立方米18元.请问有哪个工程是要求一年内便收回投资的?

支持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9-09-20
目前的中线工程之考虑了目前,如果全面考虑下会发现拆了南墙补北墙,
意义不大,估计在酝酿更打、更完美的调水工程!
拭目以待!
OV

鉴定完毕
河南濮阳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15楼qazlin1104于2009-09-19 16:50发表的  :
這個成本差距政府理應負擔大部分 不能全給人民背負
为什么要政府负担呢?本着唯物主义的原则,政府与其他行为主体一样,也应该以牟利为目的,有了成本的投入自然应该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老百姓。
[ 此帖被Franc.She在2009-09-20 11:10重新编辑 ]
惜今生有缘无分,愿来世不再错过。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09-09-20
作者根本就是在混淆视听!

一:首先,请问每吨18元的水价是如何算出来的,水价成本 =(工程总投资/工程年限+维护费用)/工程年输水总量。总不能把所有的投资成本分摊到1年吧?!20年哪?50年哪?100年哪?
  
下面是2003年时的南水北调投资收益分析:
  
 1、中线一期工程
  
  工程静态总投资920亿元(包括工程建设投资、水库淹没及工程占地处理投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投资)。使用45%银行贷款,55%资本金。按照“保本、微利、还贷”的原则,在水费偿还占工程投资20%贷款(其他由基金偿还)的条件下,“还贷期”全线平均水价为0.6元/立方米,河南省平均口门水价0.27元/立方米,河北省0.59元/立方米,北京市1.2元/立方米,天津市1.19元/立方米。
  
 2、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三期主体工程共计投资420亿元,治污投资240亿元。东线工程投资结构为45%贷款,55%资本金。按照“保本、微利、还贷”的原则,在水费偿还占工程投资20%的贷款本息、其他贷款由“南水北调基金”偿还的条件下,测算主体工程水价。第一期工程“还贷期”全线平均水价为0.26元/立方米,江苏省平均水价为0.17元/立方米,山东省平均水价为0.59元?立方米。
  
  当时是按2002年的物价计算的,后来物价增加(主要是移民成本)。09年时东线工程、中线一期工程又追加500亿元的投资,工程总预算为2546亿元。
  夸张一点,即使后来投资翻倍,其全线平均水价也仅为1.2元/立方米(中线一期)和0.52元/立方米(东线)。并且上述所有的价格仅是指“还贷期”,后期的成本要远低的多。
  

二:调水量的问题
  
  别有用心的人在大叫汉江水荒。但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南水北调并不是全年均匀的调水。众所周知,北方的缺水季节集中在春秋两季,中线一期工程规划调水94亿立方米,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为农业用水。而北方春旱的4、5、6月份则是南方的梅雨爆发季节,南水北调则同时兼顾了南涝北旱!而南方的伏旱季节则是北方的暴雨季节。
  
  其次,丹江口大坝加高后,蓄水总量由81亿立方米加大到290亿立方米。主汛期除保证防洪外,丹江口水库具有巨大的调节能力,调节库容达98亿立方米,汛后达190亿立方米。总干渠两侧已建成大量的水库,可以承担“充蓄”调节和“补偿”调节的任务。在汉江枯水季节不仅不减少下流的流量,并且还可适当的调节增大流量。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09-09-20
北京不需要南水北调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09-09-20
三峡引水工程(小江调水):增加黄河水资源,治理黄河、渭河的战略性工程


                   
2006-12-6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00年底,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以及重庆市、陕西省和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的一批专家,以南水北调的创新思路,研究提出了三峡水库引江济渭济黄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引水工程)方案。
三峡引水工程方案提出以后,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关注。我们认为,这一方案对于实现长江、黄河的水资源配置,解决黄河中下游缺水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峡引水工程是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延伸
(一)三峡引水工程的提出和简介
1959年编制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和《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1990年修订)》中,就曾提出过从三峡水库向黄河和华北引水的目标。近50年来,黄河需水量剧增,水资源不足的压力日趋严重,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黄河下游多次断流,许多专家学者提出拯救黄河的呼吁。我们作为三峡工程建设者,考虑到三峡水库即将形成,客观上具备了从长江干流跨流域引水向黄河补水的条件。
三峡引水工程是将长江水从三峡水库引至渭河、黄河。工程由抽水蓄能电站、高山调节水库、输水隧洞与渡槽、调蓄水库等组成。抽水蓄能电站位于长江重庆段的支流小江,规划从三峡水库年抽水120亿立方米,扬程380米。建设高山调节水库4座,每年蓄纳汛期洪水15亿立方米。引水工程年输水共135亿立方米,利用天然河道和2条长312公里的输水隧洞,穿过巴山、汉江、秦岭,在沣河调蓄水库调蓄后入渭河,经潼关进黄河(见附图)。工程分为两期,一期工程6年,年调水6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5年,年调水增加70亿立方米。总投资约950亿元。
(二)三峡引水工程的目的和特点
三峡引水工程的目的:一是增加黄河的水资源,满足黄河中下游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主要补充黄河中下游河道冲沙生态环境用水,稳定可靠地向黄河、渭河下游及关中地区供水,并通过补水将黄河中下游的部分水量置换供上游使用,以支持西部大开发。二是发挥三峡工程的调水功能,进一步延伸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
我们认为,三峡引水工程是一个对解决黄河流域缺水和生态问题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案,其特点在其他调水工程中并不多见。主要表现在:
1、长江干流水量丰富,水源可靠
长江干流水量丰沛,作为水源地供水保证率高。三峡水库位于长江上中游的结合部,其地理位置、高程和水源特性十分优越,是长江干流向黄河调水的最佳水源地。三峡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三峡引水工程从三峡水库年引水120亿立方米,只占长江干流在宜昌以上年径流量的3%,利用高山水库拦蓄丰水期洪水15亿立方米,两者对长江生态环境影响都很小。
2、引水工程与抽水蓄能电站结合
因水源地小江与受水区渭河的高程差约380米,需要在水源地建设大型提水泵站进行一次提水,才能实现引水的全线自流。经过多方案的比较,研究将提水泵站与重庆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相结合,使抽水蓄能电站同时兼顾引水和抽水发电的需要。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重庆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设计的抽水蓄能电站,计划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单机容量30万千瓦),其可行性分析报告已通过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评审,评审意见认为三峡引水工程结合开发抽水蓄能电站是可能的,施工规划方案是合适的,技术上可行。
3、引水与高山防洪、抗旱结合
三峡引水工程位于秦巴山区,该地区是长江中游大暴雨区之一,部分山区同时也是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在引水线路沿线,寻找适合地形建设高山水库,将引水与高山防洪、抗旱相结合,这种综合效益是三峡引水工程的又一特点。
利用高山水库汛期拦蓄洪水,枯水季向黄河供水,减少了从三峡水库的抽水量。三峡引水工程规划兴建的高山水库(如任河巴山水库、高望水库、兴隆水库等?,兴利库容共计约15亿立方米,可拦蓄洪水量28.8亿立方米。高山水库既保证了向黄河供水不中断,又有助于长江、汉江防洪削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山区水电。同时,高山水库还能部分承担周边灌区抗旱任务。
4、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三峡引水工程技术上主要涉及:大功率高扬程抽水设备、穿越秦岭的大断面长距离隧洞施工等。这些在技术上都是可以解决的,例如:我国众多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为大功率高扬程抽水设备的制造和安装提供了实例;多条穿越秦岭的公路、铁路隧洞的建成,为三峡引水工程穿越秦岭隧洞的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峡引水工程技术方面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
此外研究表明,三峡引水工程在运行上基本不需要国家另外拿钱,依靠抽水蓄能电站发电和向部分城市供水等收益,与支出基本平衡,可以维持工程日常运行,经济上合理。
5、生态影响小,移民少
三峡引水工程总体上不存在制约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工程移民约3万人,主要为高山水库和沣河调蓄水库移民,因引水工程可以供水、供电,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得到了供水区(重庆市)和受水区(陕西省)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所以移民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三)三峡引水工程对三峡工程的影响不大
三峡引水工程方案的可调水量,基本不影响三峡电站发电用水,同时尽可能引用三峡电站的汛期弃水。三峡引水工程只在长江来水量大时抽水,即每年4月至11月从三峡水库抽水,平均流量570立方米每秒,仅占当月来水平均流量的2.0%-5.8%;在12月至翌年3月来水量少时不从三峡水库抽水,改由高山水库引水。这样,从三峡水库年抽水120亿立方米,减少三峡电站年发电约18亿千瓦时,只占其设计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的2%。三峡水库调水不影响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也不影响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航运。如再扩大调水规模,对三峡电站效益的影响也是很小的。
(四)三峡引水工程是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延伸
经过13年的建设,三峡水库2006年汛后已蓄水至156米水位运行,实现了初期防洪、发电、航运的目标,开始发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施三峡引水工程将发挥三峡工程的调水功能和效益。另外,引水工程在汛期抽水,大量消纳电量,又使其成为三峡电站的用户。因此,三峡引水工程使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延伸。
从长江跨流域调水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
(一)黄河的缺水形势与塑造和谐黄河水沙关系
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2%的有限水源,承担向全国国土面积9%和总人口12%地区的供水任务,同时还要向海河、淮河等外流域供水,黄河供水范围和供水人口早已超过黄河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有关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消耗率已达到72%,超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40%的合理限度。2010年前后,黄河正常年份缺水量约100亿立方米,枯水年缺水量约150亿立方米,其中特别缺少的是汛期黄河中下游河道造床输沙用水。
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解决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必须增水、减沙,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因此,从长江跨流域调水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在补充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黄河几个水库合理调度,阶段性地向下游放水冲沙,增加河床冲沙能力,减少泥沙淤积,才能逐步塑造和谐的黄河水沙关系,实现根治黄河的长远目标。
三峡引水工程将补充黄河中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作为供水首要目标。引水主要在长江汛期,通过三门峡、小浪底等已建水库的合理调度,与黄河汛期来水汇合,加大黄河中下游河床的冲沙能力,使下游主槽基本不再淤高,确保黄河下游长期安澜。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2002年-2006年汛期进行的5次调水调沙,就是探索和谐黄河水沙关系的有益实践。5次调水调沙共历时92天,总泄水量211.6亿立方米,将2.854亿吨泥沙冲入了渤海。调水调沙是治理黄河泥沙问题有效的措施。只有跨流域调水,才能补充黄河水量,为治理黄河创造条件。
(二)三峡引水可以基本解决渭河的治理问题
三峡引水工程在治理黄河的总体目标下,可以同时兼顾治理渭河。
上世纪50年代后,渭河下游水量不断减少。华县站实测平均年水量从1950年的85.5亿立方米,下降到1990年代的43.8亿立方米。渭河下游河道输沙用水及生态用水不足,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渭河下游又出现了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的新问题。 1960年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后,截至2000年渭河已累计淤积泥沙10多亿立方米,其中主槽淤积3亿多立方米。泥沙淤积致使下游洪涝灾害加剧。1961-1992年的31年中,渭河下游共发生洪水灾害20余次,而且遇小洪水就可能产生大洪灾。例如2003年渭河秋汛,虽然只出现约5年一遇的小洪水,就导致下游5条支流溃堤决口,造成该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洪灾。尽管洪灾严重,但这场秋汛对渭河下游冲沙和减淤的效果却很明显,因此给了我们治理渭河的启示:解决渭河的淤积问题,一要调水,有水才能冲沙减淤;二要合理调度,形成冲沙的条件。
经黄委会水科院和陕西省水利部门研究,可在渭河干流或支流沣河上修建多座调蓄水库,通过水库合理调度,使三峡引水与渭河天然洪水配合形成冲沙条件,可以使渭河下游取得比较好的减淤效果。计算表明,经引水、调蓄和三门峡水库的合理运用,若一年进行3至4次冲沙,经过10年左右的运行,可以使渭河河床基本上恢复到三门峡电站修建前的水平。
(三)三峡引水增加黄河供水效益
三峡引水工程135亿立方米年总调水量,其中约15亿立方米水量供关中城市和农业用水,约60亿立方米水量经小浪底、三门峡水库调水调沙,其余的60亿立方米水量可稳定可靠地向黄河下游,以及华北诸城市供水。三峡引水工程的实施,将为黄河水量优化分配创造条件,把原分配给黄河中下游水量中的一部分置换供上游地区,为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水量,支持西部大开发。如果西北、华北在大力推行各项节水措施的基础上仍然严重缺水,三峡引水工程还可适当扩大引水规模基本上满足需要。
结语
三峡引水工程对于实现长江、黄河的水资源配置,解决黄河中下游缺水和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治理黄河和渭河的战略性工程,同时发挥了三峡工程的调水功能和效益,使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进一步延伸。三峡引水工程方案在吸收各方面专家意见的过程中,仍在不断完善。我们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和关心三峡引水工程,同时期待着该工程能够早日实施,为我国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郭树言为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原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李世忠、魏廷琤为国务院三峡办原副主任)
 
007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43楼燕山雪于2009-09-20 12:47发表的  :
北京不需要南水北调

北京也不需要防洪,用水就挤占河北的,洪水就把河北当泄洪道。

环京津贫困带难道是假象?
[ 此帖被007在2009-09-20 14:14重新编辑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45楼007于2009-09-20 14:07发表的  :
北京也不需要防洪,用水就挤占河北的,洪水就吧河北当泄洪道。

正是如此。
所以,南水北调解决的还是海河平原主要是河北省的水危机。
以反对北京为名,反对南水北调,北京受不到什么影响,北京照样发展,因为水资源将由低效的农业领域转为城市与工业用水。
受苦的只有河北农村

环京津贫困带难道是假象?

难道我们真得以为没有了北京张承两地的农村将不再贫困,估计那是张承两地将连西北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都不如。
而且,本身环京津贫困带这一概念就是拼凑出来的。
京津周围并不都是贫困县。贫困也好,富裕也好,都有其自身复杂的原因,不是北京这两个字能简单解释的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09-09-20
我是南方人.不管将来迁不迁都,实行南水北调都是很有必要的.南方长江的水资源极其丰富.仅三峡的年平均过水量便达4500亿立方米.长江口的年平均过水量更达近10000亿立方米.中线一期调水为本90亿立方米,二期即通过三峡小江调水可达130-200亿立方米(或更多).三峡小江调水一方面可使中线调水扩大为200亿立方米,同时可增加调汉水入谓河的水量既可解决关中平原的用水,还可通过蓄水冲沙减低黄河悬河及谓河的泥沙问题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46楼燕山雪于2009-09-20 14:16发表的  :
难道我们真得以为没有了北京张承两地的农村将不再贫困,估计那是张承两地将连西北一些地区的发展水平都不如。
而且,本身环京津贫困带这一概念就是拼凑出来的。
京津周围并不都是贫困县。贫困也好,富裕也好,都有其自身复杂的原因,不是北京这两个字能简单解释的

为了拼凑环京津贫困带,使其看上去更环京津,图中竟然在贫困带(蓝线以北)的范围内划入了北京的平谷、密云、怀柔、门头沟、房山(幸好没有顺义与昌平),天津的宝坻与蓟县,河北唐山的遵化与迁西,如果这些都是贫困地区,中国可能没有多少地方不是贫困地区。
由此可见:环京津不过是新闻上的一个噱头,更加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承张贫困带或者口外贫困带。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09-20 14:4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36楼北极星301于2009-09-20 10:30发表的  :
LZ这篇转文似乎有误道读者之嫌. 作者用总投资除以一期的调水量便得出了南水北调的调水成本是每立方米18元.请问有哪个工程是要求一年内便收回投资的? 南水北调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的伟大工程! 为何却有这么多人反对?将来还可从三峡水库往汉江调水(即三峡小江调水方案).,从而彻底改变水源地水源不足的问题.南水北调也是一个长期收益的工程. 如把它的投资分散到几十年或更长时期返息付本,它的水价不会是很贵的.如每立方米1元,它也只需 20-30年便可收回投资.如50-100年收回投资的话,它的水价会更便宜!!!

你说的18元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我是没看出文章有说的意思
我找到的一段话是
“即便南水北调按原计划“进京”,调入水源的成本价,已经高达18元/立方米,等于北京现行水价的4倍还多。记者了解到,此数据系由水利部测算,但只包括了建设成本的分摊费用,并未将调水沿线省份的生态补偿成本计算其中。”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49楼QQme于2009-09-20 16:48发表的  :
你说的18元到底是怎么得出来的?我是没看出文章有说的意思
我找到的一段话是
“即便南水北调按原计划“进京”,调入水源的成本价,已经高达18元/立方米,等于北京现行水价的4倍还多。记者了解到,此数据系由水利部测算,但只包括了建设成本的分摊费用,并未将调水沿线省份的生态补偿成本计算其中。”

18元指的是调一方水入京的工程投资,这是没问题的,与后面海水淡化一立方米5元,完全是两个概念。由此得到的结论肯定是不合理的,甚至荒谬的。
因为任何投资都不可能在一年内收回,所以北调南水的固定成本要比每立方米18元低得多,只有它的几十分之一。而且中线工程全程自流引水,运行成本低,还有规模越大效率越高,管理每年上百亿立方米水量的南水北调工程投入的人力比管理每年几个亿立方米水量的普通引水工程也不会多太多,南水北调水进京的原水价格充其量只有每立方米1-2元,是18元的1/20-1/10,由于开采深层地下水的成本也很大,南水北调的原水成本比北京现有的自来水原水成本也多不了多少。
[ 此帖被燕山雪在2009-09-20 17: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09-09-20
引用第50楼燕山雪于2009-09-20 17:01发表的  :
这里指的是调一方水入京的工程投资,这是没问题的,与后面海水淡化一立方米5元,完全是两个概念。由此得到的结论肯定是不合理的,甚至荒谬的。
因为任何投资都不可能在一年内收回,所以北调南水的固定成本要比18元低得多,只有它的几十分之一。而且中线工程全程自流引水,运行成本低,还有规模越大效率越高,管理每年上百亿立方米水量的南水北调工程投入的人力比管理每年几个亿立方米水量的普通引水工程也不会多太多,南水北调水进京的原水价格充其量只有每立方米1-2元,是18元的1/20-1/10,由于开采深层地下水的成本也很大,南水北调的原水成本比北京现有的自来水原水成本也多不了多少。

而且每立方米18元这个概念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