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向西
伊犁二十一世纪的崛起
——伊宁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特区构想之一
http://www.tianshannet.com 天山网 2010年03月05日 13:00:50
2009年12月14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历史将记录这个里程碑式的时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转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启动阀门,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成功实现通气。
这是四双推动中亚历史巨轮的手,这是新时代“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启动仪式,这是中国与中亚邻国战略合作的一个典范。
一条天然气管道的开启仪式由四国的元首出席,共同转动阀门,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这条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能源大动脉,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再由西气东输二线,东部抵达上海,南部到达广州、香港,连接国内14个省市和地区。
穿越时光隧道,在古丝绸之路几乎沉寂了600年之后,21世纪新丝绸之路再度繁荣,让世界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到中国伊犁及霍尔果斯。
同样,审视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前,改革开放首先起步于东南沿海的一个小渔村,邓小平总设计师在深圳划了一个圈,特区经济托起一座世界瞩目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接着,沿海14个港口城市对外开放,中国改革开放在东部地区风起云涌,而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开放区渐次展开,并由东部向内地纵深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呈现出一次次石破天惊的历史大跨越,演奏着中华民族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威武雄壮的史剧。
环顾神州,改革开放的下一个重点落子何方?从容淡定的伊宁市正迎接着少数民族经济特区这一历史的接力棒。
一树春风千万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声春雷,改革开放如春潮席卷神州大地。200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已整整10年。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在新疆。
历史上,新疆从来都是国际化的新疆。2000多年前,张骞凿通丝绸之路,新疆以向世界开放的姿态,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各种肤色、操着各种语言的世界商贾和文化使者云集新疆,留下“千载通有无,万里扬中华”的辉煌记录。
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让世界关注的焦点又一次呈现于中亚。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两国领导人就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随后,在霍尔果斯的中哈边境接壤处,史诗般地划了5.2平方公里的一个圈,从而诞生出世界第一个跨境经济贸易区。
2008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上合组织七国总理会议上明确表示:“中方支持成员国毗邻地区就建立经济特区开展合作。”
在2009年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七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进一步阐明:“依托我区的区位地缘优势,加快推进乌鲁木齐国际商贸中心和南疆喀什、北疆伊犁为重点的面向中亚、西亚东联西出的出口加工基地和西来东去的商品集散基地建设。”
两个基地建设不仅给伊犁和伊宁以准确的定位,也给伊宁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和增添无限生机。
处在向西开放“新亚欧大路桥”集结点上的伊宁,正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新突破。
特区经济是中国式改革开放富国富民的成功模式。中国需要像当年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那样,在全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经济特区,开展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点试验,闯出中国边疆地区科学发展新模式。伊犁正逢其时,具备最优越的条件。积极探索“民族和谐、富民兴区”的发展新路,使之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这将是我国继在沿海创办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伟大创举。这一部署的实施,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从东向西纵深发展,实现一花引来百花开;对于中国的向西开放,实现丝绸之路的再度繁荣,形成上合组织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加快边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民族和谐及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伊犁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的战略屏障。从古至今,反分裂斗争一直激烈、尖锐,同时兼备复杂性和长期性。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落后就意味着挨打,沙俄吞并我国伊犁51万平方公里肥沃土壤留下血的教训。10年前,“三股势力”在伊宁制造的打砸抢恐怖事件又一次敲起警钟。边疆稳定、民族团结、长治久安依赖于边疆的富裕繁荣。“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建设经济特区,让伊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加快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从而夯实反分裂的物质基础,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这是确保边疆繁荣、政治稳定、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伊宁向西开放的战略地位尤为显赫。自古以来它就是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的交通咽喉和商贸集散地,目前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沿边开放城市,是新亚欧大陆桥西部桥头堡和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在中亚经济圈中居于显要地位。在我国进军中亚、西亚的开放格局中拥有区位、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由历史形成、长期积累的基础和优势,包括人才与基础设施、贸易网络、物流条件等,特别是能够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以及伊宁在区域内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都是附近地区无法替代的。
建设经济特区,伊宁将有效地发挥现有的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并以建设光彩工业园、中亚建材产业园、汽车机电工业园、国际商贸物流区等“三园一区”为载体,积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向西出口的“中国制造”、“伊犁制造”的新型工业加工基地。
特区经济使深圳一个小渔村杀开一条血路,迅速成为世界最年轻的国际化大都市。通过伊宁特区在西部再造一个深圳,必将有效推动新疆乃至西部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迅速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竞争实力,成为边疆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颗明星。
在世界经济险象环生、起伏不定中,近几年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多在8%以上,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中国西部接壤的国家中,最具经济实力以及市场潜力最大的就是中亚、俄罗斯市场。据测算,仅中亚五国和俄罗斯的市场容量就相当于近6个中国广东省或近7个中国西北五省区的市场容量。
中亚经济的崛起为新疆特别是为伊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伊宁建设经济特区,搭建我国与中亚经贸合作平台,它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向东吸引着我国西部各省、沿海发达地区乃至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向西吸引中亚五国、俄罗斯及西亚、欧洲市场。
走好一个子,走活一盘棋,伊宁特区积极参与面向中亚有强烈互补的、互利双赢的国际合作交流,进而参与西亚乃至欧盟的国际合作,一定能够更好地发挥新疆及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有力推动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伊宁一旦列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特区,必将有利于探索和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新模式,走出一条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民族和谐的新路子,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起到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变则通,变则活,变则富。伊宁各族人民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建设经济特区为契机,以大开发、大开放促大发展,形成中国改革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一树春风千万枝”的动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