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366阅读
  • 2回复

[综合]【转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能避免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3-23
— 本帖被 hunry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22-07-11) —
人口的老年化防止得了吗?
2010年02月20日      来源:侨报    作者: 资中(笔名:纽约空中飞人)
    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口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防止人口严重老龄化和少子化,早调整就早主动。笔者对此观点持保留意见。

    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该国家就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人群比例已达10.46%,;也就是说,在本世纪初中国才跨进老年化的门槛,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的老年化在2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在第103位,只能算小老弟。

    而那些老牌老年化国家,如奥地利、丹麦、芬兰、法国、匈牙利、葡萄牙、瑞士和英国等国的老化率已经达到20%至21%;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西亚、希腊、西班牙、瑞典大于21%至23%;德国为24.5%、意大利为25.0%,日本高达25.7%。

    中国人可能更想知道未来老年化的情况。其实老年化的比值可以称为老化率(以£表示),是一个比较容易估算的指标,拿中国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的数字就可以一目了然。2000年中国人口为12.66亿人,各年龄段人口:(Ⅰ)15岁以下2.899亿人,占22.9% ; (Ⅱ)15~29岁为3.215亿人,占25.4% ; (Ⅲ)30~44岁3.240亿人,占25.6% ; (Ⅳ)45~59岁有1.987亿人,占15.7% ;(Ⅴ)60~74岁有1.038亿人,占8.2% ; (Ⅴ+1)75岁及以上有0.278亿人,占2.2% 。据此资料可以算得:

    以此推算,2015年老化率约为16.5% ,2030年老化率约为23.6%,2045年老化率为24.8%,2060年老化率为23.6% 。

    以2030年老年人口的计算为例,到2030年时,Ⅳ、Ⅴ档次的人口基本已经去世,第Ⅲ档将提升为第Ⅴ档,届时第Ⅴ档的人口就等于2000年时第Ⅲ档的人口,再加届时第Ⅴ+1档的1.3倍的75岁以上的人口数,除以2030年时预估的人口数,遂得届时的老化率,即2030年老年人口老化率=[3.181+0.278X1.3]/(14.615)=23.6%。余类推。

    笔者还推导出一个人口基本处于更替平衡状态时,预估老化率£的经验公式:£=(L-60)/L。按联合国制定的10%标准来衡量,则L=67岁,£=11.7%;即可达到老年化社会的标准。对于其余预期寿命L值的计算,可得L=70,£=14.9%;L=75,£=20%;L=80,£=25%;L=85,£=29.4%。显然,老化率£与预期寿命L值密切相关,L愈小£也愈小,反之愈大。由于每个国家基本都希望预期寿命愈大愈好,以及人口处于更替平衡状态,故老年化社会的来临既不可能避免,老化率值也会愈来愈大。

    以上计算还可看出,中国人口的老化率从2030年到2045年由23.6%达到24.8%,这是上世纪50至70年代人口剧烈膨胀的结果。到2060年时老化率£值略有回落,这表明届时中国人口已经逐渐趋于平衡,而且能基本维持于£=25%左右的状态,也符合那时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达到80岁左右的理论老化率数值。

    各项数据表明,本文开头的说法很有商讨余地。因为中国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不可阻挡,老年化无法防止。要调整可以,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加人口,直到人口爆炸,最终仍然逃脱不了L与£值密切相关的命运。

    今天,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老化率已达25%。中国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医疗条件的改善,预期寿命也会愈来愈高。要赶上日、德、意老化率的水平是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如今老化率才10.46%,就妄谈防止和调整,实在是杞人忧天。

    (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

中国还不属于“少子化”国家
2010年03月01日 来源:侨报    作者: 资中 (笔名)
    中国人习惯于儿孙满堂,一旦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就觉得膝下空虚。其实“少子化”是中国人独创的专有名词,国际上并没有该说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只对“老年化”提出过定义。因此,笔者在此越俎代庖,对少子化的指标试行定义:

    一,绝对指标:按照国际上对人口各年龄组别划分为5个档次的作法,当人口更替趋于平衡时,各档次应各占20%,以此比值为指标,小于20%可定义为“少子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均小于此值,德国和意大利低至15%以下,而亚洲的日本竟然只有14.1%;中国的22.9%基本上与朝鲜、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处于同一个水平;当然与巴基斯坦、也门、赞比亚等的>40%不能攀比。由于人类的预期寿命愈来愈高,“少子化”的绝对指标值还会进一步降低,故笔者认为最好采用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即按照0~15岁与≥60岁的人口的比值S作为指标,当人口更替趋于平衡状态时,各年龄档次的数值应该一致,故可以S=(0~15岁)/≥60岁=1作为基准,凡S<1者即为“少子化”。

    根据笔者手头的资料,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的S值均<1,而以德国和意大利的最低,仅在0.55~0.60之间,几乎每一个老人只摊得半个儿童。S介于1~2的则有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美国、爱尔兰、冰岛、新西兰、荷兰、挪威、波兰、古巴等;S=2~3的有中国、阿根廷、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朝鲜、泰国等;然后是土耳其,S=3.4;过此则是人口兴旺发达的亚、非、拉国家,如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埃及、约旦、南非、坦桑尼亚、沙乌地阿拉伯和墨西哥等国;肯尼亚竟然高达11.4,几乎每一个老人就摊有11个以上的娃娃。

    由此看,中国的S=2.2在国际上居于中流,这能够说中国是“少子化”的国家吗?

    从本文提供的S值,结合《人口的老年化防止得了吗?》(刊发于2月20日侨报)提供的老年化数据,可以看出“少子化”与“老年化”是孪生兄弟。即越“老年化”的国家,也是越“少子化”的国家。笔者曾提及,中国到2030年才开始进入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经历的“老年化”社会;因此,中国同样会在2030年开始进入“少子化”社会。日、德、意人民如今能够生活得十分舒适,中国人未来应该同样能生活得十分舒适。

    “老年化”与“少子化”是国际社会必然要面对的现实,因为生活条件的日趋优裕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人类的预期寿命必然日渐增加,这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都无法违背这一历史潮流。“老年化”既然无法防止,“少子化”同样无法防止。

    笔者在“人口问题系列讨论”中已不厌其繁地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如政策不变,有可能在2030~2050年间达到人口平衡状态。庆幸的是,中国官方已经决定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继续执行一胎化政策不放松,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作者系旅美华人评论家)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3-01-31
如政策不变,有可能在2030~2050年间达到人口平衡状态。
政策变了2022年都没平衡吧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3-01-31
计划生育?计划死亡?一辈子都被计划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