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21世纪“次主权地区”(上)
沈旭晖
近年分离主义重新兴起,自从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单方面脱离格鲁吉亚,21世纪有更多新国家出现,似乎无可避免;即使独立不成,享有的“次主权”地位,也将得到更大的自主性。理论上,在全球化时代,国家独立与否的重要性已大为降低,不少从前积极以武力方式争取独立的团体,像西班牙的巴斯克游击队、北爱尔兰的共和军等,都已改为采取和平手段抗争,也明白到不一定要独立才可以获得更大利益。那么未来身份可能更趋独立的次主权地区或准国家,又有哪些?
1.德涅斯特河沿岸自从科索沃独立、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又单方面独立后,这两个“独立国”在俄罗斯以外,原来得不到任何国家承认。想不到远在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左翼政府雪中送炭,居然主动与两国建交。这令俄罗斯的愤情大喜过望,想炮制更多亲俄独立国出来,向美国还以颜色,最热门的新候选就是这个“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这国家和上述两国历史相近,都是由俄裔组成,它原来是摩尔多瓦一部分,摩尔多瓦原来则是苏联原本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在1991年独立。忽然沦为少数派的德河俄人不服,单方面宣布独立,希望加入俄罗斯联邦成为自由邦。但有了阿布哈兹的先例,德河的未来也豁然开朗起来。
2.加泰罗尼亚我们熟悉的西班牙巴塞罗那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同样是可能得到更大自主性的次主权地区。历史上,西班牙原来并非单一国家,加泰罗尼亚就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一直有分离主义倾向。足球场上,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两大劲旅成为世仇,就是中央政府和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的具体反映。此外,不少西班牙球队也象征其他分离主义,例如毕尔巴鄂(Bilbao)就代表另一搞独立的区域巴斯克。1992年,巴塞罗那代表西班牙主办奥运,当地人却视为“加泰罗尼亚的胜利”。3年前,加泰罗尼亚公投通过扩张自治权,令中央担心不已。除着欧洲整合深化,这分离趋势近年反而越演越烈,因为各地都希望以独立身份加入欧盟,抗衡中央政府,这是始料不及。
3.格陵兰但要前瞻可能成功独立的新国家,原宗主国的合作还是重要条件,因此说到未来从欧洲各国独立的可能性,格陵兰的呼声应该最高。假如单论面积,格陵兰作为全球最大岛,已比所有欧洲国家都大,近年资源抢夺战加剧,更令格陵兰变成可居奇货。政治上,格陵兰一直由丹麦管辖,而由于当地人口极少,也实在难以管治这个超级大岛。然而自从1979年开始,格陵兰已开始内部自治,今年更刚扩大了自治权,基本上除了国防外交,一切都可以内部决定。对此丹麦政府的态度是半推半就地接受,因为格陵兰和丹麦本土的联系越来越弱,反而和邻近的美国、加拿大往来越来越频繁,美国自然不愿意因为丹麦属于欧盟的关系,而让格陵兰作为欧盟边境,何况格陵兰也已正式申请退出欧盟。假如自治后一切顺利,格陵兰独立是早晚问题而已。
4.阿兰此外,北欧有一个阿兰群岛(Aland Islands),虽然独立不易,却是更高度自治的热门候选者。阿兰是芬兰的自治区,已发行自己的邮票、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内政完全自治。它名声不显,甚至比丹麦自治区法罗群岛更鲜为人知,也许因为阿兰较少参与国际组织,反而法罗就以独立身份参加世界杯,成为欧洲著名鱼腩部队。其实阿兰和法罗一样,是北欧理事会的独立成员,更得到法罗没有的权利,即以独立身份加入欧盟,可说已独当一面。加上阿兰历史和芬兰甚少渊源,反而以瑞典文化为主,当地离心一直颇强。事实上,由于欧盟容许不少准独立地区不跟随母体而独自决定是否加入欧盟,或公投部分欧盟法律是否适用于当地,欧盟已成为“独立”与“非独立”的缓冲区,这是我们较少留意的。
5.桑给巴尔在欧洲以外,非洲各国分离主义同样盛行,但因为非盟有一个明确准则———尊重殖民时代边界,以免分裂独立没完没了,因此在非洲独立殊不容易。目前在非洲享有国家承认的次主权的不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度洋桑给巴尔岛(Zanzibar)。桑给巴尔原来属于千里之外的阿曼管治,一度是世界贸易中心,后来在殖民时代沦为英国保护国,但阿拉伯人依然名义上管治该岛,到1963年独立。独立后,该国爆发左翼革命,推翻王室、实行激进政策,民不聊生,最后革命者想和邻国合并来解决乱局和争取援助,这个邻国就是坦葛尼喀。两国合并后的联邦,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坦”“桑”尼亚。然而桑岛在这联邦属于次要地位,岛民多不满合并———当地也能选举自己的政府和总统,比苏格兰在英国的地位要有自主性。年前,桑给巴尔忽然获准独立参加非洲国家杯,是值得注意的征兆。
6.索马里兰 同属非洲的索马里兰(Somaliland),独立机会则很大。我们不要把它和索马里混为一谈:以纷乱和海盗著称的索马里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从前英属的北部和意属的南部,索马里兰正是北面部分。自从索马里中央政府解体、军阀混战,北部就单方面宣布独立。讽刺的是,索马里兰政局相对平稳,有民主选举,而没有大型战争,但因为属于分离主义,没有国家愿意正式承认。反而不能称之为国家的南部,却因为传统上有中央政府的存在,而依然被国际社会当作主权国家看待。这现象令不少国际工作者觉得不可思议,自然也令索马里兰当局觉得不公,因此该政府近年得到一些国际组织支持,以积极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假如索马里本部混乱持续,相信索马里兰独立的可能性会大增。
7.西萨哈拉 此外,非洲联盟有一个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正式会员,早已宣布独立多年,那就是西萨哈拉,它也是有可能快将得到全面承认的新国家。西萨哈拉国土荒凉,原来是西班牙殖民地,后来被西班牙放弃,当地游击队自然宣布独立。但西萨两大邻国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同时出兵,瓜分了西萨领土,令这个国家一出生就夭折。数年后,毛国支持不住战争撤军,摩洛哥成了西萨的单一控制国,声称那是他们“自古以来”的一部分。为此摩洛哥被非盟的前身非洲团结组织开除,也蒙受了侵略者的名声。究竟西萨能否最终赶走摩洛哥独立,看的就是国际社会的态度,因此目前西萨积极参加国际活动,希望造成国家早已独立的既定现实,并通过揭露摩洛哥反人权例子来施压,否则靠自己的实力,是难以和大国周旋的。
8.新喀里多尼亚 在太平洋独立呼声最高的新国家,首推目前属于法国海外领土的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不少太平洋岛国面积极小,例如身为联合国正式成员的瑙鲁、图瓦努都只有20多平方公里。与它们相比,新喀里多尼亚就可算是“超级大岛国”,面积足有一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不少法国海外领土已完全并入法国,但新岛本土主义盛行,更成立了一个恐怖组织,这在太平洋岛国当中并不常见。这组织在1988年绑架了一批法国人质争取独立,成功逼使法国给予当地更大自治权,目前更已订下在2014年后进行公投决定是否独立,时间表和路线图都是十分实在的。假如它成功独立,就会取代斐济成为太平洋第三大岛国,该区的权力平衡亦势将重组。
9.波利尼西亚 法国在南太平洋还有另一片属地称为法属波利尼西亚(Polynesia),内里有一个大岛我们相对熟悉,就是盛产环球小姐的大溪地。新喀里多尼亚的独立路线图已被确定,但波利尼西亚则不同,因为它并不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名单当中。原来当地相对不热烈的独立运动,却因为法国军事政策而被激发起来,事源法国一直利用太平洋属地进行核试,虽然一度休止,但近年又重新恢复,核试热点正是波利尼西亚。对此环保人士和独立分子都大为不满,认为这不但破坏自然生态,还会鼓励其它国家效法毁灭净土,当地人则担心核试会影响作为
经济主要收入来源的旅游业。其实,只要法国让当地享有高度自治并放弃太平洋核计划,波岛的离心力是不强的,这正是这些年来法国的新措施。
10.波多黎各 不少地区千辛万苦争取独立,波多黎各却恰恰相反。这个加勒比海岛屿目前的官方身份是美国自治领土,由市民直选总督和立法机关,在美国国会有一名没有投票权的代表。曾几何时,它是西班牙殖民地,后来西班牙对美作战战败,把全部殖民地相让予美国,波多黎各就是那时候转手。美占初年,波多黎各独立运动盛行,曾发生暗杀美国总统的阴谋。但自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其它岛国独立后却混乱不堪,波多黎各人逐渐明白到要是美国人走了,生活会变得更糟,反而主动要求加入美国成为一个州,支持独立的人目前只占极少数。虽然大量美国人已移民当地,但美国却不愿意接受新州,情愿说服当地独立,期望波多黎各像一些太平洋前殖民地,独立后能以主权国家身份给予美国更大支持。
由此可见,对一些主权国家来说,鼓励境内一些地区搞独立,然后继续予以紧密联系,也可能更符合国家政治和经济成本效益。这些概念构成的图像,就是21世纪的“次主权”结构了。
(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