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065阅读
  • 35回复

[直辖市]北京人口容纳量再引话题 专家称不该用行政控制(转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4-27
北京人口容纳量再引话题 专家称不该用行政控制
[size=+0]时间: 2011-04-26责任编辑: 习人城市_中国网
http://city.china.com.cn/2011-04/26/content_22444167.htmcity.china.com.cn
   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年增长量都在50万人以上。但有学者预言,50万这个数字,必将随着北京“十二五”时期强化人口增长控制日趋减少。

    进京落户指标收紧

    又到非京生源应届毕业生进京落户申报审批期。

    日前,北京16个区县的非京生源应届毕业生进京落户规划已陆续向社会发布。在已经公布的今年接收政策中,朝阳、海淀、丰台、昌平等区与去年相比,条件和范围并未有明显收紧。但今年各区县“引进控制指标”均有所缩减。

    据媒体报道,海淀区去年进京落户指标有2000多个,而今年不到1000个。进京指标减少的并非只有海淀,有区县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市人社局给该区的指标比去年减少超过一半。

    业内人士分析,上述决定也属无奈之举。目前,北京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当前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北京资源承载的极限。

    而造成人口压力的主因,除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历史大背景外,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看来,还有权力和资源的过分集中。“跑官的、跑项目的、跑贷款的,什么权力都集中在北京;北京还集中了北大、清华以及一些部属大学,这些优势教育资源本应该全国人民分享,结果北京人上大学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外地。不解决这些问题,人口根本就控制不了。”

    专家:要按照3000万人口做规划

    收紧非京籍进京落户指标,被看作是“十二五”时期北京控制人口规模的开始。

    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不难看出,北京的人口规划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怪圈。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

     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事实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382万人。

     2004年,相关部门再次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但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项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实际常住人口为1972万人,其中登记流动人口763.8万人。

    这也就意味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所确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当前已被突破。

    “1800万这个目标数字肯定是不准确的,可能跟当时对人口的预测各方面不够准确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跟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大一些,这几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表示:“这1800万依靠什么定的?定完就突破,还是因为决策水平跟不上。”周孝正表示,现在再做城市规划,要有超前性,要奔着3000万人口的北京去做规划,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城市规划必须尽早编制

    据悉,北京人口承载力为1800万人左右的目标,是根据当时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的。水是北京的“短板”,在一定的条件下,北京这块土地能承载多少人口,取决于北京的“水”资源和利用效率。

    以往人口承载力的测算,一般是按照生态学上的最小限制因子,即俗称的“短板”来进行的。北京以往的人口控制目标正是考虑水资源这一短板而设定的。2020年北京可供水资源为54.2亿立方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确定的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年是现代小康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基本标准,按此标准,确定了北京人口承载力为1800万人左右。

    除了水资源以外,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因素在城市区域人口承载力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凸显。即便如此,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在北京这些因素和“水”并非等量齐观,“水”多少和利用效率才是北京人口承载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显然不符合实际了,近年来杨开忠等专家在不同场合呼吁适应北京世界城市发展的形势尽快再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在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率先提出:“首都城市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扩张的规模和实有人口的增长速度。”连玉明建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再修编工作在“十二五”时期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再修编应当更加立足长远,着眼于2030年;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更加强调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还没有开始修编,“上一次是1993年修编的,都隔了十几年。2004年刚刚修编,才过了几年,没有这么短时间再修编的。人口问题只是城市规划当中的一个问题,里面还有其他内容的规划。以后修编还是需要的,但不应该这么短时间修编。”

    杨开忠却认为,再过几年上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即将满十年,无论从时间还是从城市发展实际来看,再修编应该很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系统工程,首都的人口、交通、资源环境、世界城市建设等问题都只有放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才能解决,及早修编是必须的。”

    嘉宾

    杨开忠

    北京大学教授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

    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孝正

    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北京进行人口总量控制是否合理?

    正方

    杨开忠:对城市人口增长进行一定的调控,许多国家,比如美国都有这样的做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家庭就业和区位的选择,从根本上说,须由个人家庭自主决定。但完全放任个人家庭自由选择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失灵”,导致“过密”、“过疏”问题,一些城市出现人口超载,产生严重的资源、环境、就业和社会问题,也就是“城市病”,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在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城乡区域差距巨大的国家,会更加突出。所以,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尤其是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对城市人口的增长进行调控。当然,各个国家、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程度也会有差别。

    孙久文:就目前北京的资源、环境、交通情况看,北京现在的人口已经比较多,所以,总量上的控制是需要的。但是总量控制,不仅仅是控制户籍人口,应该是在一定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前提下,根据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对人口进行总量的控制。

    反方

    周孝正:北京市不应该实行总量控制,因为我们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国民待遇的原则,一视同仁,绝对不能说北京市特殊,不让人家来。人家要买房,说要干五年;人家要买车,也得干五年。这叫赤裸裸的地区歧视,它违背了中国政府的承诺——国民待遇原则,违背了《宪法》,宪法规定一律平等,凭什么不让外地人来呀。当然,北京市作为大城市,有大城市病,交通拥挤,大气污染,怎么办?用别的办法,法治国家和谐社会,就是要采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北京控制人口,需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过程,这叫诚信的公正。老百姓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

    能否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规模?

    正方

    杨开忠:纵观各国实践,控制城市人口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改变个人家庭定居区位选择的市场环境,来达到间接控制特定城市人口增长的目的;二是政府直接代替个人家庭决定个人家庭的区位,如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严格的户籍管理。由于各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国家控制特定城市人口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

    过去30年以来,特别是最近10年以来,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得非常快,已经出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了分类指导的政策,对大、中、小城市,采取了有差别化的政策。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放松或放开小城镇落户的条件,最近几年又强调中小城市逐步放开人口落户,但是对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现在完全放开是不行的,仍需采取两类政策:一是采取指标控制,对转为户籍的人口进行指标控制。二是准入条件。包括在北京买房需要工作5年。这也是为了使北京的人口总量不至于增长太快。但是进行一定的指标控制并不是限制公民的自由迁徙。所以,我个人觉得,在相当的程度上,行政指标控制是我国在发展转型阶段必要的权宜之计。

    反方

    孙久文:对北京人口进行总量控制不应该是政府采取行政的办法来控制。因为用行政的办法,最后也控制不住;更多地还得用一些市场经济的办法,像产业调整等。实际上,更多的还是要进行人口的疏导。

    周孝正:北京对户口和人口的控制是错误的,用行政手段的办法也是错误的。如果用行政手段对户口指标进行限制,就给了贪官寻租的机会。

    北京到底容纳多少人?

    杨开忠:从水资源来看,最好是保持2300万左右。人口承载力有很多因素,但是在北京,最重要的还是水。北京地处我国最缺水地区,在各种地方性资源中,水是最为短缺的。假定北京用水效率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到2020年,如果不以牺牲人民所期望的环境质量和现代化生活质量为代价的话,北京最多能承载的常住人口大概在2300万以内。

    周孝正:北京市人口最起码得达到3000万。中国特大型都市的人口密度大大低于巴黎、伦敦、东京和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以东京为例,北京城市面积是东京的近8倍,而东京人口密度为5736人/平方公里,北京市人口密度仅为1037人/平方公里,东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多。

    孙久文:北京能容纳多少人口,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当时的北京市委领导曾经提出,北京的人口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500万人。那时候对户口的控制比现在严格多少倍,但是人口照样还是往上增长,该突破还是照样突破。现在北京已经差不多快2000万人了。虽然人口增加了,但也并不是说在这个城市就呆不下去了。当然,人口总量上控制一下也是需要的,但是依据目前北京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可能说就把人口钉在2000万不让增长,这种可能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按照“十二五”规划,北京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这8%主要靠投资,一部分靠科技进步,还有一部分是靠增加劳动力。而劳动力要增加,不可能人口不增加。

    北京最大的容量,我比较同意3000万左右的说法,但是这个3000万左右不可能马上就达到,估计在2030年。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这3000万人口应该是和首都经济圈紧密相连的。河北省的一些地方,今后在经济发展上可以跟北京有一个密切的联系,这样北京城区的部分人口,有可能向外疏解,如此则人口在整个北京的分布会适当均衡。

    何时不再严格控制城市人口?

    杨开忠:在中国各个地方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人口调控应该是长期坚持的。而何时不再用户籍指标进行控制,现在还不能预测。如果哪一天我国城乡高度一体化,城乡地区之间生活水准的差距不明显了,这样一种户籍制度控制,就该彻底放弃了。那时,北京人到外面去的多了,外面人到北京来的也不少。这样进进出出相对比较平衡,户籍控制就不需要了。我们现在基本是只进不出。

    周孝正:按照《宪法》,现在就得放开。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4-27
回 楼主(仙峰俊俏) 的帖子
如果消除或是最大程度地降低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差别,那么,北京的人口膨胀问题也许不会这样严重了。单靠户籍制度的约束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像现在的事实情况一样。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4-27
其实,现在控制的只是户籍,而人口并没有控制住。完全不得要领!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4-27
公共服务体系不改革,则很难合理疏导城市人口。
全国设置为100个都、郡,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实施。设都标准:面积3万平方公里以内,人口1000~1800万,城市人口达到500万以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4-30
北京常住人口达1961万 过去10年增加604万人

2011-04-30 京华时报 

 ■对话


  北京人口承载力应考虑远郊


  2005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但昨天“1961万”的出炉意味着“1800万”的人口红线正式宣布被突破。这已不是人口红线的第一次被突破。


  人口红线为何如此轻易攻破?记者就此对话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袁崇法。


  城市集聚资源增加人口规模


  记者:“1961万”对北京意味着什么?


  袁崇法:北京与广东不同,广东人口增长最重要的是外地打工者,但北京还有行政中心的关系,集聚大量的中央机关、部委、企业总部、高校,每年在这些单位增加了大量的户籍指标。因此,我们在分析“1961万”对北京的利弊时,重要的不是大数,应该是结构,这样才能清楚哪些增长是合理的,哪些需要调控。


  记者:可这一数字突破了2020年的北京1800万的“人口红线”。


  袁崇法:单从突破1800万的“人口红线”角度讲,人口规模增多不光是北京的问题,北上广都有。


  为什么几次城市规划的“人口红线”屡屡失守,这要考虑人口规模增长的原因。从经济上来讲,城市化过程中,人口集聚很正常,国际上也是如此。城市集聚了很好的发展资源,从市场发展的规律来讲,也必然造成人口规模的增加。


  城市资源承载力非规划唯一因素


  记者:那制定“人口红线”还有什么意义?


  袁崇法:我们回过头来看规划,现在一些城市的规划,有的发展跟不上规划,有的超前。如北京等大城市,人口规模早已超过规划目标,有的城市计划人口规模达到50万,但多年未达到目标。这需要我们反省,这些所谓的规划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不能光从资源承载力的角度来规划。


  一直有人研究城市的发展资源,计算城市承载力,测算城市人口规模极限。但城市承载力是由城市综合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而非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1980年前后有专家根据粮食等食品生产的潜力,测算中国只能养活12亿人,但目前中国人口已达13亿,比以前吃得饱,吃得好。原因不是自然资源禀赋发生了变化,而是综合国力增长。


  记者:制定人口目标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袁崇法:市场机制的一些深层次规律性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


  比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产业链的裂变,在一些生产环节外,派生出很多配套产业,需大量人员就业,这带动了第三产业。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产业化,这是经济发展的机理在起作用。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行政权限。人口集聚既有效益也有成本。效益与成本的比较,是市场行为,企业会比较,劳动者更会比较。一旦效益低于成本,人口就不会继续集聚。毫无止境的集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城市人口集聚仍处在高效益期,二是集聚成本非刚性,没有制约作用。


  记者:北京是什么原因?


  袁崇法:还是后者。目前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政府而非市场,政府权力越大,集聚资源越多越好,甚至成本越低,发展配套越给力。谁能说得清楚北京的水、电、气、煤完全的真实成本究竟是多少?政府控制发展要素,掩盖了城市发展真实的市场成本,大城市因大权力成为相对的大优势。北京作为首都更是如此,成为城市发展绝对的大优势,所有企业和人口都认为向北京


  集聚是不争的首选。


  北京承载力极限要考虑远郊空间


  记者:北京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口?


  袁崇法: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弄清一个概念,就是你说的北京的地域范围。目前,谈到这个问题很多说法是不清楚的,控制人口究竟控制什么人口,在什么范围中控制。“1961万”包括农村区域以内的所有北京管辖的区域人口。可大家往往想成是城区人口。北京城区确实存在人口过密问题,但远郊区县发展空间很大。可以这样说,北京行政区域内不存在承载力极限的问题,北京还有很大的承载空间,并不是2000万人就到头了。


  记者:北京需不需要人口调控?


  袁崇法:我认为,不要着急对这个数字下结论,不要着急怎么办,先要搞清楚结构究竟是怎么回事,千万不要就数字而论。


  许多城市对当地人口结构有理想化的设计,如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高职务等,但决定城市人口结构的仍然是生产力的结构和综合水平。无论社会如何进步,现代化达到如何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总是多元化的,行业总是多种化的,技术总是多层次的,这就注定对人口素质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对劳动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


  明白了这个问题以后,再去清晰城市定位。北京作为国家行政中心,究竟是要以服务于首都为首要目标,还是既服务于首都又要做大做强。在清晰定位之前,继续制定调控目标也是没有用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4-30
引用第4楼燕山雪于2011-04-30 15:29发表的  :
北京常住人口达1961万 过去10年增加604万人
2011-04-30 京华时报 
 ■对话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行政权限。人口集聚既有效益也有成本。效益与成本的比较,是市场行为,企业会比较,劳动者更会比较。一旦效益低于成本,人口就不会继续集聚。毫无止境的集聚,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城市人口集聚仍处在高效益期,二是集聚成本非刚性,没有制约作用。
  记者:北京是什么原因?
  袁崇法:还是后者。目前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要素的集聚主要是靠政府而非市场,政府权力越大,集聚资源越多越好,甚至成本越低,发展配套越给力。谁能说得清楚北京的水、电、气、煤完全的真实成本究竟是多少?政府控制发展要素,掩盖了城市发展真实的市场成本,大城市因大权力成为相对的大优势。北京作为首都更是如此,成为城市发展绝对的大优势,所有企业和人口都认为向北京
.......

一平米4万的房价每天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难道还不是刚性制约。
前段时间,偶然联系了一位早年的朋友,她认为我会在北京。大约10年前曾经很渴望北京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4-30
引用楼主仙峰俊俏于2011-04-27 10:48发表的   周孝正:北京市人口最起码得达到3000万。中国特大型都市的人口密度大大低于巴黎、伦敦、东京和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以东京为例,北京城市面积是东京的近8倍,而东京人口密度为5736人/平方公里,北京市人口密度仅为1037人/平方公里,东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多。.......

6环以内才算北京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4-30
一方面报怨外地人来的太多,想尽一切办法对外地人极尽政策歧视之能事
一方面拼命加紧吸血
一方面现有资源一个不愿吐出来
北平人无耻已极
1条评分威望-1
aaa 威望 -1 禁止地域攻击 2014-07-01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含元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5-01
北上广承载着年轻的梦想。但是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无数漂泊者不可能在北上广“安家”,迟早还是要回到故乡,其实70+与80+已经经开始自我疏散。随着80~90年代婴儿潮带来的就业高峰的退潮,10~15以后,北上广的喧嚣将趋于平静。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七普”的时候北京人口或许只有1500万左右。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5-01
会挤入沿海中等城市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5-06
北京人口政策由松转紧 专家建议借鉴国外缓冲区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姝
2011年05月06日

  每三个北京人,就有一个来自外地,10年来,外来人口在北京人口的比例翻番。这是昨天北京市宣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呈现的最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各地年轻人源源涌入北京,另一方面是北京呼声愈高的资源环境压力,以及接纳、服务外来人口政策的摇摆不定。北京,这个特大城市怎样完成发展腾飞期对外来人口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目前仍在艰难解题。
  5月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原东苇路市场摆摊卖牛奶的吴翠玉一家,坐上了开往老家苏州的火车,告别了生活10年的京城。
  清理群租、清理地下室、限购汽车、限购房子……从去年底至今,北京推行的一系列新政让吴翠玉一家四口作出了“逃离北京”的决定。
  人口控制手段升级
  704.5万,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外来人口数量,吴翠玉一家是704.5万中的一分子。
  按照北京人口管控的“加减法”,吴翠玉一家正是被“减掉”的那一部分。
  2005年北京两会,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对外地人进京实行准入制度”,引来无数“板砖”。此后,再无人敢提出“人口准入”一词。
  但五年后,2010年北京两会,北京突破1800万人口“红线”,人口管控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焦点议题。
  不过这一次,调控的手段相对“柔和”,建议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做人口管控的“加减法”,“政府可以通过制订规划,决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来调控人口”,曾多次参与北京人口问题调研的市政协委员、人口专家陆杰华说。
  实质上,这一做法,北京7年前就已试行。自2003年开始,顺义区逐步清理整顿小百货、小食店等“五小”企业;升级改造餐饮、洗浴、美容美发等传统服务业,同时奖励雇佣本地人的企业。至去年,其流动人口总量仅相当于其他区县的1/3乃至于1/2。
  顺义区的做法,在去年得到了北京市的肯定,去年下半年来,房山、丰台等区县纷纷仿效。
  百万流动人口或被挤出
  而今年1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则爆出更为成熟的“以业控人”“加减法”规划。在会上,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明确表示,屏蔽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行业形态;小百货等17类业态将提升审批准入门槛,约涉及30万户商业主体、100万流动人口。
  虽然此后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赵磊曾回应,“没有‘低端产业’或者‘低端人群’的说法”;“从来没想把低端人群挤出去”,“低端产业退出机制是属于经济结构转变的范畴,与人口管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
  但低端产业退出,某种程度上还是起到了减少流动人口的效果。去年底,吴翠玉一家赖以生存的半露天式东苇路市场升级改造被拆除。而管庄一带封闭式市场没有空余摊位,想摆牛奶摊,她只能租铺面或进超市,“租金挣不出来,进场费更交不起,没戏唱了”,她说。
  新政策提高来京门槛
  除了东苇路市场的消失,去年底,吴翠玉租住的地下室被收回,房租一下上升了近1000元。
  这都不是“逃离北京”的主要原因,“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是他们说以后买车买房都有限制,北京不那么欢迎你”。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短短两三个月内,北京连续推出三道新政:清理群租和人防地下室;车市限购令;房市限购令。
  虽然每一项都未提及人口管控字样,但这些政策对外来人口门槛更高。限购汽车和房子,均对流动人口单独设卡,以“纳满税五年”为条件。
  “只要控制,针对的肯定就是没有北京户口的”,黑龙江籍来京人员刘琪说,2007年大学毕业刚来北京时,只要办张暂住证,就能买车买房,他觉得自己跟北京人差距不大,但这一年连续出台的政策,使他感受到压力,“有处处受限的感觉”。
  刘琪一直关注居住证的新闻,前年起,居住证制度列入北京官方规划。可一周前,他留意到,北京市政府发布的“2011年市政府折子工程”显示,居住证还在“研究实施”,“看到这个消息,真有点心凉,都研究两年了,留在北京,会不会有未来?”
  “城市病”加剧调控压力
  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本市流动人口比重十年翻番,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表示,外来人口是北京人口增长的主因,因此,北京人口管控的实质,就是如何管控流动人口。
  从严转松,再到严,他认为,最近10年,北京流动人口管理正在经历这样的变化。2004年,持暂住证可以买车上京牌,对流动人口的管控政策,开始松动。
  但不断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以及交通拥堵等“城市病”,迫使官方延缓了脚步,“以车市和房市限购令为例,如果不限购,机动车的增长、房价的上涨趋势,短期内都无法缓解”。
  从暂住证到纳税年限,毛寿龙认为,这是北京基于现实难题,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变“管理”为“服务”,给流动人口市民待遇,官方确有这样的美好愿望,但“城市资源的承受能力已接近上限,最起码一段时间内,北京流动人口管理还会用纳税年限这样的行政刚性政策”。
  人口调控震荡还将延续
  在离京的火车上,吴翠玉接到了两个老顾客“送奶上门”的订货电话,“不知道我们已经走了,说这回不方便了”。
  感觉到不方便的,不仅仅是吴翠玉的老顾客。春节后开业一个多月,东城区幸福大街一家川菜馆,才招到第一个服务员。“全在招服务员,不止我一家。职介所的工作人员说,不让租地下室,能当服务员的,要么回了老家,要么跑到城外面去了”。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等机构公布的数据证实,今年一季度,“简单体力劳动人员”用工荒,推销、展销人员等10类职业,需求严重大于供给,尤其是餐厅服务员、厨工,近12个用工需求,只有一个求职者。
  对此,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白志刚认为,北京正在经历人口管控的震荡期,“对于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而言,任何一个政策出台,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带来连锁反应”,由于低端产业退出等产业调整措施正在实施,而车市、房市限购令短期内不会取消,因此,震荡期还将持续。
  形成人口流入缓冲区
  人口普查显示,北京核心区(东、西城区)人口密度是拓展区的3.1倍、发展新区24.4倍,白志刚建议,北京应分散中心城区功能,使天通苑、回龙观等睡城具备卫星城的魅力,以此降低震荡期的影响,规避流动人口管控带来的问题,“国际惯例表明,这也应该是北京人口管控的方向”。
  “纽约、伦敦、东京,这些世界城市,也都面临人口膨胀的难题”,他说,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伦敦政府机关实行过三次机构疏散,“北京可以借鉴伦敦的经验,有计划的限制政府和企事业办事机构在北京市中心区的扩张发展,可以在周边卫星城区,建立综合办公中心,迁移城区办公人口”。
  他表示,建设大都市圈是世界各国解决人口压力的重要举措。以东京的三层都市圈为例,内层是核心区也就是东京市中心;中间层是东京都市圈,包括一都三县;外层是一都八县的首都圈,“北京可以利用京津冀优势,与周边省市联合起来,建设北京大都市圈,发展周边中小城市,形成各具特色、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区域产业协作体系,形成人口流入北京的缓冲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姝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5-06
和上海相比,北京有很大的差距。

大兴、房山和松江、宝山比差距更大。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5-06
虽然1982宪法取消了迁徙自由,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写入宪法。
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没理由限制中国人来到自己国家的首都。
就北京官老爷们那点能力,怎么好意思赖着北京做首都。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5-06
迁都到中部吧,虽然我多数时间在天津和上海。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5-06
北京应该把那些官老爷们扔出北京
0主任公署;1省、大区和直辖市;2县市自治(下设区办事处,边远设乡镇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05-07
引用第14楼若水无忧于2011-05-06 16:31发表的  :
北京应该把那些官老爷们扔出北京

     都是《围城·》啊!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1-05-07
引用第8楼燕山雪于2011-05-01 10:56发表的  :
北上广承载着年轻的梦想。但是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无数漂泊者不可能在北上广“安家”,迟早还是要回到故乡,其实70+与80+已经经开始自我疏散。随着80~90年代婴儿潮带来的就业高峰的退潮,10~15以后,北上广的喧嚣将趋于平静。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七普”的时候北京人口或许只有1500万左右。

如果北京人口只有1500万了,也就是400万人离开北京,北京的经济会每况愈下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1-05-08
就我看流出北京的未必是低素质的人,在近期北京不友好的诸多举措出台后,不少高端人才也选择离开北京。

比如科教中心就是北京的重要职能,以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下属某研究所为例,本所为我国该领域的最高研究机构,一直以来毕业生的工作都比较好找,属于北京市“有必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留下的基本都有户口。今年毕业的博士生约有百余名,而且号称是近数十年来我所质量最高的一届毕业生,但从今年的就业来看,虽然大多数博士都能找到北京的工作,并且在进京指标被严重压缩的今年也能够解决户口,可是选择离开北京的比例却大大超过往年,并且离开北京的还都是相对优秀的博士。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基本都选择了广州、南京、杭州、厦门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准一线、二线城市就业;而留下的并非是相对优秀的,而是因为一些其它原因不得不留下,比如夫妻一方已经在北京、老家在华北地区从而父母希望等等。

所以我觉得北京这样的调控措施一方面可能确实减少了一些所谓的低端人才,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高端人才的流失,毕竟高端人才也是有自尊的,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低端人士必然造成让高端的人干低端的事,那这样也不可能留住高端人才。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1-05-08
这次普查魔都都2300万常住居民了,也没像帝都那么吵吵嚷嚷啊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1-05-08
引用第18楼lelele于2011-05-08 08:31发表的  :
这次普查魔都都2300万常住居民了,也没像帝都那么吵吵嚷嚷啊

好几年前,大家都估计是2300万人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1-05-08
引用第17楼foxtaugh于2011-05-08 00:51发表的  :
就我看流出北京的未必是低素质的人,在近期北京不友好的诸多举措出台后,不少高端人才也选择离开北京。
比如科教中心就是北京的重要职能,以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下属某研究所为例,本所为我国该领域的最高研究机构,一直以来毕业生的工作都比较好找,属于北京市“有必要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留下的基本都有户口。今年毕业的博士生约有百余名,而且号称是近数十年来我所质量最高的一届毕业生,但从今年的就业来看,虽然大多数博士都能找到北京的工作,并且在进京指标被严重压缩的今年也能够解决户口,可是选择离开北京的比例却大大超过往年,并且离开北京的还都是相对优秀的博士。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基本都选择了广州、南京、杭州、厦门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准一线、二线城市就业;而留下的并非是相对优秀的,而是因为一些其它原因不得不留下,比如夫妻一方已经在北京、老家在华北地区从而父母希望等等。
所以我觉得北京这样的调控措施一方面可能确实减少了一些所谓的低端人才,但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高端人才的流失,毕竟高端人才也是有自尊的,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低端人士必然造成让高端的人干低端的事,那这样也不可能留住高端人才。

京城居不易
实际上科学院的很多所,农科院、林科院、水科院、煤炭院都应该下放到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1-05-08
核工业部门和航天工业部门也应该疏散到三线地区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1-05-08
上海、北京人口对比
总计 2301'9148 总计 1961.2
---------------------------------------------
黄浦区 42'9891 东城区 91.9
卢湾区 24'8779  
静安区 24'6788 西城区 124.3
闵行区 242'9372  朝阳区 354.5
徐汇区 108'5130
杨浦区 131'3222 海淀区 328.1
普陀区 128'8881 石景山区 61.6  
长宁区 69'0571  
虹口区 85'2476 丰台区 211.2
闸北区 83'0476  
上海合计 941'5586 北京合计 1171.6
---------------------------------------------
                               通州区  118.4
浦东新区 504'4430 大兴区  136.5
浦东合计 504'4430 东廓合计 254.9
---------------------------------------------
                             门头沟区  29
松江区 158'2398 房山区 94.5
松江合计 158'2398 西廓合计 123.5
---------------------------------------------
嘉定区 147'1231 顺义区  87.7
宝山区 190'4886 昌平区 166.1
嘉定合计 337'6117 北廓合计 253.8
---------------------------------------------
青浦区 108'1022 怀柔区 37.3
---------------------------------------------
奉贤区 108'3463 平谷区  41.6
---------------------------------------------
金山区 73'2410 密云县  46.8
---------------------------------------------
崇明县 70'3722 延庆县  31.7

上海人口分布较北京均衡。
东城vs黄浦
西城vs静安、卢湾
丰台vs虹口、闸北
朝阳vs徐汇、闵行
海淀vs杨浦
石景山vs长宁、普陀
[ 此帖被東七區在2011-05-08 10:32重新编辑 ]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1-05-08
回 22楼(東七區) 的帖子
京西、京北都是山区,北京平原面积不到总面积的一半,还没有上海大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1-05-08
Re:回 22楼(東七區) 的帖子
引用第23楼燕山雪于2011-05-08 10:27发表的 回 22楼(東七區) 的帖子 :
京西、京北都是山区,北京平原面积不到总面积的一半,还没有上海大

北京常住人口也没上海多啊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