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领衔湖北首强县已经二十年了,即使地级随州市升级前最强盛的1999年,也没有把仙桃从湖北首强县的位置逼下来。
看看湖北的
地图,仙桃市的位置是相当不错的,正好处于武汉、荆州、岳阳三大
城市之间,方圆二百里无地级市,而且还是天仙潜三地唯一与武汉市接壤的。按照湖北省全省城市布局这本该是地级江汉市的驻地,但是多种原因导致这个城建规模已经进入湖北前十、比肩地级市的首强县屡次升级失败。 但是祸根在县改市的时候就埋下了,莫名其妙被省里改名,得罪了荆州地区地署,从此被猜忌和暗地排挤。
周想生老人于1985年至1986年县改市期间在沔阳/仙桃任职,是沔阳县最后一任县委书记,同时也是仙桃市第一任市委书记。
对于沔阳县改为仙桃市的历史原因,最清楚的应该说莫过于周老人了。应该说他最有发言权。可是周老的答案却令人吃惊——他也闹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1985年底,按照事先的部署,沔阳县向荆州地区行署送交了县改市的请示,拟将沔阳县改成沔阳市。公文经过地区行署、省政府逐级批转后,国务院于1986年5月正式批复,同意沔阳县改为仙桃市。
为何批复的是仙桃市?且批复上还有这样一句话:“以便调整行政区划”。这是荆州地区行署不愿意看到的。行署以为沔阳有人捣鬼,想借此机会脱离荆州地区,于是大发雷霆,县委书记首当其冲,周老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通批评,真是千古奇冤哪!直到现在周老还不知冤缘何处。
当然,现在我们可以推断出周老背冤的个中缘由:当时仙桃市成立后,极有可能脱离大荆州,另立门户。最有可能的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将沔阳、天门、潜江、洪湖四大块地域整合起来,由升格后的仙桃市或者重新组建一个江汉市来管辖。事实上,仙桃建市之后,好多的部门都做过这方面的准备,如组建了江汉法院、江汉检察院等;电信部门组建了江汉网,区号定为0728,连洪湖的区号也定为了0728,不过时间不长,又变回0716了。毫无疑问,在国务院批复下达之后,地区行署领导是高瞻远瞩地看到了沔阳县改仙桃市对分裂大荆州的威胁,发发脾气自然是情理之中了。后来以仙桃为中心建立江汉市的这个计划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流产,但是仙桃市却再也变不回去了。
周老至今也没有弄明白的是:明明申请的是沔阳市,到头来却批了个仙桃市,简直莫名其妙!挨了批,还得对行署领导解释:我们沔阳真的没人捣鬼,请示是我们写好了送到行暑的,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沔阳县改沔阳市”,绝对没错!行暑也就更不会有人向省里送请示改仙桃市了。
要不问问省里?一问,还真问对了!省政府一位叫王俊峰的副秘书长给了个解释,说了两条理由:一是湖北有个沔阳,四川有个绵阳,容易混淆;二是“沔”字太生僻,十之八九的人都写成了“?”字,迟早要简化掉的。
不管这个解释是国务院的意见还是省里的意见,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第二个理由。想当年一二八师驻守沔阳时,王劲哉嫌“沔”字难写,要把右边改成“丐”,即“?”,沔阳人不答应。要改都改,把你王劲哉的祖籍陕西的“陕”字也顺便改了吧。因为“陕”的繁体字是耳朵旁边加个“大”字,“大”字里面夹两个“入”字,不好写,不如改成两个“人”字。王劲哉看沔阳人较了真,只好作罢。还有个传说,说“沔”字起初真的就是王劲哉想象的那样,一边是“水”,一边是“丐”,即“?”,很不吉利。字面意思就是水灾频繁,满世界都是乞丐。不知是哪位皇帝可怜沔阳人,在“丐”字右边添了一小笔,改成“面”了,从此五谷丰登。“沔”字还真不好写,相信写错的不在少数,当年王任重给沔阳题词,也写了个错别字。
省政府讲了理由,行署还是不答应,督促沔阳连续写了五次请示报告,坚持把名字改回来。但是没用。开什么玩笑?国务院批了的,能随便改吗?这一拖就是五个月,从1986年5月底拖到10月中旬,实在拖不得了,要定班子,要开展工作啊,于是匆匆忙忙开了个成立大会,算是功德圆满了。
至此,沔阳这个沿用了2000多年的地名正式作古了!
按说一个从来不产桃子的地方,是不大接受一个小镇的美化名(仙桃镇原名尖刀咀)代替有上千年的县名的,更何况这个镇做县城才区区50年,老县城沔城才是千年古县城,而且至今仙桃民间对“沔阳”的认可度远高于“仙桃”。没办法,遇到不识字的省部级衙门,“胳膊拧不过大腿”,强权即政治。后来仙桃市再三上报复名“沔阳”,还是被水果湖(湖北省政府别称)挡回去了。水果湖拒绝承认自己错了,相反一直洋洋得意自己的城市经营“佳作”仙桃美名,后来省宣传部门为此还在湖北党刊《半月谈》上专门为此写了篇吹捧的拍马屁文章。
按说1994年荆州地区撤销,仙桃市有机可趁,至少可以改回原名“沔阳”。但是又失败了,因为操作仙桃改名的就是水果湖,它认为自己就是对的。仙桃想改名就是说它错了,再争论连省管县的份儿也给仙桃取消掉。为保省管县地位脱离原荆州地署束缚,仙桃市不做声了。
第三次是2000年全国地改市最高峰期间,眼看连江西、陕西那些
人口少自己一、两千万的省份和安徽、河南等周边面积比自己小的省份,地级市都比自己只多不少,于98年完成全部地改市的湖北省也按捺不住了,迅速研究增设地级市
方案。
第一方案当然是人口稠密、
交通便利、县级市扎堆的江汉平原增设新地级市。荆州版图狭长且多为负担重的蓄洪县,对东边几个蓄洪县是鞭长莫及当时也几乎是到了放任不管、任其自生自灭的地步,监利、洪湖的县级部门屡次跑到水果湖打荆州的小报告。天仙潜省直管也有好多年了,与当时的随州县级市并列湖北县域“四小龙”。仙桃市当局想趁升地级市时更回原名“沔阳”,东、西分设仙桃、玉沙(一说沔城)2个市辖区。
但当时的水果湖犯了大忌,一是一口气把天仙潜3个市扎堆一窝蜂都报上去,国务院肯定不同意。江汉平原又不是珠三角,各个县市生龙活虎。那么近3个地级市,扎堆重复建设不说,怎么保护全国六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江汉平原的耕地呢?二是保密性不强,让当时的荆州市知道了又要划走其下属县,拼命出来阻止。闹到水果湖,只好暂告一段落。
两年后,地改市的高潮还未褪去。看到随州改市两年不到,
经济马上就要追平当时的咸宁市了,当时的天仙潜政府官员也羡慕不已。于是联合水果湖在武昌召开专题研究,吸取上次的教训,这次水果湖采取化零为整、把天仙潜三合一为“江汉市”,领洪湖、监利2个蓄洪县。但是省城武汉市有个江汉区已经把“江汉”之名先入为主占了,怎么办?仙桃市又提出“沔阳”之名。原因很简单,这个“沔阳”之名源于天门境内,无论是州治、郡首还是县衙,都在潜江附近的仙桃市剅河、沔城一带,而且最早的古沔城还在潜江出土了。
最后在最关键的地级市市政府选址时,天仙潜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三市都怕成为郊区而沦为发展附庸,谁也不让。最后一个好强出头的潜江人大代表直接跑到中央去一通闹,民政部直接拒批了。否则只要国务院不认为其生僻,“沔阳”之名可能借城市升级重组重见天日了。
总之,仙桃市的大市梦,成也“沔阳”败也“沔阳”。有地级市的区位和实力(湖北首强县,综合实力堪比省内一半地级市的市辖区),没有地级市的命。一切都源于纠结于更名,一再错失更上一层楼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