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648阅读
  • 5回复

[文物考古]千年石龙将现身 张献忠千船沉银“寻银诀”待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3-15

1984年,仿制原型所造的石虎。
江口石龙尚见尾不见首。
石龙头部(资料图片)
曾经出土的银锭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这首一直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求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

去年底,国内10余名权威专家齐聚彭山,并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流传数百年的童谣,终被证实。

3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彭山区文管所了解到,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石龙保护工程于14日当天全面动工,石龙将进行全面清淤,被掩埋的龙头和龙身将现世,3个月内石龙将有“出头之日”。

石/龙/破/土

高浮雕摩崖造像

保存完美,全国少见

57岁的赵尚春,是地地道道的彭山江口人,目前是彭山文管所文物保管员。3月14日上午,走在江口镇石龙村泥泞的山路上,老赵有点喘,“石龙石虎就在这山腰的竹林里,等路修通了就好走了。”

这是赵尚春今天第六次走这条路,石龙保护工程今天开始全面动工,作为曾经历过石龙修复的当地人,老赵很关心这条千年石龙。

在老赵的记忆中,这条路曾是当地村民通往场镇赶集的必经之路。“你看这石砖,起码都是上百年了。”上世纪70年代,彭山区开建红光支渠,这条道路已从此封闭。但在建设过程中,石龙村一处悬崖,大量泥沙滑落,一条石龙破土而出。

在山腰竹林深处,一条石龙出现在崖壁上,身子倒立,只能看见龙身龙爪,不见龙头。据测量,石龙长17.4米,宽0.7米,鳞爪披露,张牙舞爪,曲折盘环。

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何石龙见尾不见首?赵尚春指着脚下一堆泥土,“这儿就是龙头。”

1984年,赵尚春曾参与过清理工作,见过龙头真容。“这里有个一米见方的池子,龙在这里喝水。现在水池被泥草盖了,龙也看不见了。”赵尚春说,“水从池边往外流,游龙戏水,好看得很!”在他的指引下,果然在杂草丛中找到了池壁,池壁上巧妙地设有孔,静心屏息,还能隐隐听到杂草下咕咕的泉水声。

彭山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2002年12月,江口石龙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它完美的造形、精湛的雕刻,是古代工匠的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形象,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吴天文说,整个工程将持续3个月,将为石龙清淤建池,整治环境。

沉/银/传/说

张献忠江口沉宝

派将军匿藏守护

据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1944年的考证,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门外,并题词“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可惜的是,石虎于“文革”中被毁,石龙由于被泥沙覆盖而得以幸免。

1984年,当地按照原型,重修了石虎,并将其移到了距离石龙只有二十米的地方。

“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是什么意思?难道山中真的藏有金银?在距石龙不远处,吴天文指着悬崖上的石碑说,诗就刻在石碑上,但是除了诗词和署名外,并没有更多记载。

赵尚春说,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也说不清诗词的寓意了,至于宝藏,也没听说谁发现过。倒是当地一直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顺口溜。

这首古老的童谣,雷前银早已烂熟于心。83岁的雷前银是土生土长的江口人,他曾听祖辈说起过一个传说:当年张献忠在江口沉宝后,派一名将军在此匿藏起来,守护江底宝物。将军去世后,变成石虎雄踞此处,与河中的石龙遥遥相望。之后,这位将军的后人也混作当地村民长居此地。

“小时后,我就听父亲说起过那段传说,但那都是零星半点的。”雷前银说,一代代传下来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一带河心有宝,都是张献忠沉船留下来的。“不是2005年,有人在这里捡到宝,我都不打算把这些传说传下去了。”

专/家/确/认

出土大量相关文物

“江口沉银”记载可信

在老人心中,这只是童年的记忆,而在10多名全国专家看来,这更像是破译张献忠宝藏的密码。

2005年、2011年在岷江河道建设过程中,彭山江口地区两次出土大量文物,均与张献忠联系紧密。12月25日,10余名国内考古、历史专家齐聚彭山江口,实地考察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

当天下午,10余名专家共同签字,形成《意见书》认为,2005和2011年,在当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沿着山路往上,视野逐渐开阔,赵尚春伸出右手:“你看,右手边就是石龙所在的位置,左手边就是石虎原来所在的位置,从中间看过去,刚好是两江交汇处,正好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江口沉银三大谜题

1

财宝为何沉入彭山江口?

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说,张献忠作为流寇,一路杀烧抢掠,并靠沿路所夺,作为后勤储备,因此将财宝主动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当年传言成都锦江埋有宝藏,挖过一次,一无所获,也证明主动埋入江底不可信。”他认为,张献忠战败后,财宝落入江中一说更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袁庭栋还特别提醒彭山方面注意,“江底可能藏有当年掉落的兵器。”

2

沉入江中宝物到底有多少?

相传1646年,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像吴三桂一样弃关,把清兵引进了四川,张献忠见势不妙,决定弃都,“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10万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被杨展大败,千船金银也在争战中沉入江底。

国家博物馆(微博)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认为,千艘金银比较夸张,实际可能没有这么多。“几艘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海量的,个人比较肯定的是,还在江里的宝物,肯定比已经出土的多。”

3

抢救性挖掘能挖出什么?

300多年来,垂涎张献忠这笔巨额财富的大有人在,连清朝政府也费过一番脑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认为,“沉银”远不止财富意义。“从目前出水的‘江口沉银’实物来看,涉及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社会层面。”毛佩琦说,“沉银”面目的揭开,有助于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乃至从一个侧面反映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众/说/纷/纭

当地村民:宋代石龙,指向明末沉银?

石龙村村民彭海军也不明白,为什么童谣最后会被证实。“石龙石虎是宋代建造的,距今有千年,而张献忠沉银发生在明末,距今300多年。两者相差600多年,完全是不同的时代。”彭海军笑着说,“不可能宋代人晓得,几百年后江口会有宝藏吧。”

让彭海军更诧异的是,石龙所在的地方,离彭山当地景点将军湖非常近,他曾听当地老人讲过,将军湖与张献忠将军有关。相传张献忠战败后,其部下曾带着财宝,到将军湖一带隐姓埋名,定居生活。这让彭海军一度猜测,将军湖附近,是否埋有宝藏。

袁庭栋:貌似有联系,更多是臆想

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是最早研究并写出张献忠个人传记的专家,在他看来,童谣与宝藏之间貌似有联系,但细细推敲,更多是民间臆想。

袁庭栋说,早在清代,成都地区就有记载“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民国时期更是掀起寻宝热,甚至出动部队,截断锦江挖宝,但一无所获。“彭山的童谣,找不到更早的出处,因此我觉得要晚于成都的寻宝传说。”袁庭栋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宋代和明末的两个东西,能够被联系起来。这肯定是后来民间流传出来的,反映了老百姓对宝藏的渴望。

对于当地村民认为石龙石虎附近藏有宝藏,袁庭栋认为更不可信。“张献忠虽然在江口兵败,但不是全军覆没,有史料记载,其兵败后北上抗清近20年,说明主力仍在。”袁庭栋说,“农民军起义,打仗肯定要后勤,不可能把宝藏带到山里,隐姓埋名。”

袁庭栋说,张献忠沉银之谜究竟如何,还需科学考古进行论证。吴天文表示,江口沉银抢救性发掘工作,目前正由省级文物部门制定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目前尚无消息。

>史/海/钩/沉

张献忠取尽四川之财

成都“炫富”

财宝摆满24间屋

明朝末年,在延安府当捕快的张献忠参加了起义军,和李自成同属高迎祥麾下。后来,各股起义军中,只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李自成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发展,张献忠则转头向南进攻长江流域。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称大西王;1644年8月9日,张献忠攻破成都,8月16日登基成为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攻下武昌后,将明朝的楚王塞进竹轿,抛入湖中溺死,自己则“尽取王宫中金银上百万,载车数百辆”。还有人说,张献忠在四川,从各州郡的富商大贾处掠取的钱财,少则数千两黄金,多则上万,拿到钱后还会杀人灭口。同时,他还对抢掠所得财产进行严格的控制,立下规矩: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斩全家;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如此一来,整个四川之财尽归张献忠一人。

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张建斌先生撰文记载了这样的说法:崇祯皇帝和张献忠相比也只能算是“小户”。张献忠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富有——24间屋子摆满奇珍异宝、金锭银锭,令人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有历史学家粗略估算了一下,张献忠至少拥有千万两白银。按明末一两白银折合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300元人民币计算,在那个年代,他拥有相当于现在30亿人民币的财富。

但是张献忠的大西皇帝没有做多久。1646年,肃亲王豪格和吴三桂率清军由陕南入川,攻打张献忠。同年11月,大西军被清军包围。张献忠匆忙出城迎战,被清将雅布兰射死在凤凰山(今四川南溪县北)。

张献忠死了,他的起义军后来也都被清朝剿灭了。但张献忠聚敛的财宝去向,成了谜。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3-15
24间屋子的奇珍异宝、金锭银锭,才值千万两白银?历史学家你逗我。

全部按银子算,银子的密度是10.53克/立方厘米,明朝1两银子具体没有说法,一般认为是37-38克左右。也就是说明朝一两银子不到4立方厘米。
24间屋子1000万两白银,1间屋子才40万两多银子。
1间屋子的银子才40万x4立方厘米=160万立方厘米=1.6立方米。
1000万两银子一间屋子就堆得下了。算上体积大的奇珍异宝,三间屋子足够用了了。
除非历史学家你勤快,把银子打成地板砖铺地面用。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3-15
明朝两京十三省,15个省级区域,张屠夫刮了两个省份的地皮,才进帐一千万两?也就是说,全国刮完地皮也就不到一个亿。咱算北京城和江南的银子多一些,翻个番,15个省级区域的总地皮为两个亿。你信么?

阉党旗下的一个周尚书卖官,日进万金,号称周日万。他一个官做一年,都是几百万银子的进帐。一个官几年就能刮到一千万,历史学家却告诉我们两个省才能刮到一千万。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3-15
呵呵,真的吗?要掀起寻宝热吗?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3-15
其实我是不大相信这些记载的。史料相互矛盾,抹黑的过于明显了。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3-15
现在的新闻呀不说也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