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756阅读
  • 43回复

[规划其他]【轉】公寓楼住宅楼:欧洲和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2-03-28
https://mp.weixin.qq.com/s/6Ci9wKUpVy5p2iRWqN5U4A


死于这个杀手的有德国、日本、苏联、意大利、西班牙等诸多大国。

住宅楼是生育率杀手
文|学经济




1、欧洲各国生育率低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一个新解释


德国正在面临着人口坍塌,而且和前三十年不同的是,再也没有东欧的移民可以补充了,因为东欧和俄罗斯的人口也在坍塌。只能更大力度的从土耳其移民了。




德国2014年时,45-54岁和5-14岁分别为1400万人和700万人。十年后,1400万人进入60-69岁,而20-29岁的只能补上一半。所以现在约400万土耳其移民仅仅是个开始,大头还没来呢。


很多人嘲笑德国引进移民是蠢到到自杀。可如果你是政客,很多工厂招工不足需要外迁(会导致当地失业暴增、房价剧跌),300多个选区里有几十位议员要求,得想办法(引进移民并给补贴)让工厂继续运转、空房子还值点钱,否则就反你的水,而你要继续执政缺不了这几十票,你能拒绝吗?


欧陆文明的衰落早在几十年前生育率暴跌时就已经铸成了,看看意大利的情况:




还有西班牙,即将工作的比即将退休的少40%






但法国却相当不错,英国跟法国差不多,即将工作的和即将退休的人口差别很小:




同为西欧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影响生育的显著因素,比如富裕、城市化、女性受教育年限,这些大家都知道也都正确,只是过于大而化之,而且除了疯子谁会主张通过把人变的更穷、更蠢来维持生育率呢。
观念文化、民族性等理由也太过宽泛,而且变化太快,上一代人热衷战争,下一代就和平反战;上一代人以储蓄为美德(我还记得刚上网时嘲笑中国人攒钱的段子很流行),这一代各种消费贷覆盖后流行的是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所以更可能的是,生育率低和观念文化的变迁,可能同样是后果和表现型,至于起因则需要另行寻找。
那有没有相对硬性的通行的起因呢?
我曾在一篇旧文里提到过房产影响生育的视角:

  1. 住房有几个房间。四五个卧室的一定比一居室、二居室的生育意愿强;

  2. 多少岁获得住房。到三十多岁才能稳定下来考虑生娃,就不大行。美国房价中位数大概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3倍出头,而台湾是6倍、香港长期在10倍以上,就有明显的生育率差异。

  3. 最后是加班还贷压力、托幼教育压力和阶层晋升压力等,导致养育的机会成本高昂。
但这三条用来分析欧洲时不那么好用,大略看了一下数据,发现需要修正权重,那就是:

  1. 公寓楼是大杀手。独栋和联排,只要是独门独户,即使面积小也不碍事;但住宅楼就是不行。

  2. 其次是城市拥挤程度,得能够自由“摊大饼”,过度拥挤也是非常不利的。
这张来自欧盟统计局的图,橙色是住公寓楼的居民,深蓝色是联排,浅蓝色是独栋。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超过50%的人住在公寓楼里,比多数原东欧穷国还多,令人震惊。


继续看表吧,西欧各国住公寓的家庭比例和生育率找出来,加上一个城市人口密度,原东欧国家和人口太少的比如卢森堡、马耳他等去掉。


结果相当明显:住公寓楼的家庭超过一半,毫无例外、无可救药的生育灾难;公寓楼只占两三成的就没事儿。
辅以这张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就更有意思了,英国法国的人均面积不比德国、意大利、希腊大,比美国枫叶国袋鼠国小的多,生育率仍然稳的很。看来人均面积和房价的影响,要低于住公寓还是独栋联排。(图中俄罗斯和中国人均面积为何远小于日本,多半不是土地不够,而是观念或者机制的问题)




2、美国数据也符合“公寓多了生娃少”的规律


这是我以前的一张图,美国前35个人口大州,公寓占比最高的那几个,生育率大多也位于低档。补上人口小州哥伦比亚特区(60%公寓,20171.41生育率)、罗德岛(40%公寓,1.51生育率),也一样。稍微不寻常的是纽约州50%公寓还有1.65,猜测是纽约有很多单身公寓还有租金管制引发的大量不常住租户,常住公寓的家庭比例多半远低于50%
另外当时也提到,现在拉丁裔2.0、黑人1.83、英语白人和亚裔1.7上下的生育率,族群文化差异并不如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大。


3、日韩台大概也符合


与多数人直观感觉相反,日本国土狭小、农地保护严厉,但也只有42.4%是住宅楼,其余家庭大都住在独栋“一户建”。可惜他们城市里的一户建特别密集,长宽八九米的地基起两层,密密麻麻挤成一排,在富裕国家中算是最丑,两排之间只有6米甚至4米宽的街道,只够两辆小盒子车“Kcar”交会,名为独栋实则也很压抑。
假设日本拿出6000多万亩耕地的10%(比现在抛荒的少,务农人口平均年龄超过60岁了),放开城市周边农地,那也有40多亿平米,一半分摊给那2000万户“一户建”每户多占地占道100平,另一半用于道路管网公用,我估计生育率能上到1.6多吧。
但日本已经比韩国台湾要好了,1.4多的生育率也是东亚之光。根据Demographia的城市人口密度数据做了这张东亚排行榜,受表的长度所限,日韩台都只筛选到100万人口以上的:


可以看到,澳门、香港和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极高,基本没有独栋,生育率天然就该0.9-1.1左右的,新加坡绞尽脑汁用组屋降低房价、提高人均面积,这10年最高点也就1.29。都是注定只能靠从其他地方抽水。
日本的城市人口密度相对反而最低,毕竟还肯“摊大饼”,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二层小楼,可惜太密了点。插一句,郊区“摊大饼”是富国的特权,过度集聚通常是穷国基建不足或土地开发受限的结果Demographia给出的1000多个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据中,每平方公里超过5000人的有580多个,没有一个北美澳洲的,西欧也不到10个,170个左右中日韩台的,其余近400个全部都是陷阱或者失败国家:巴西、伊朗、印度、印尼、孟加拉、菲律宾、尼日利亚、刚果等等布满贫民窟的城市,而且基本塞满了前200位。
所以日本生育率在中日韩台中最高也不出奇。韩国又不像香港澳门新加坡是海岛,这么搞是真正作死。
有人会说日本经济停滞而韩国在增长啊….注意,那是因为内战原因,韩国战后的生育高峰比日本晚了十年。等韩国1955—1975那批人开始退休,只有一半人接手工作、接收楼房,经济、资产价格、老人生活质量,那会叫一个惨。


看到一个韩国数据说,在1990年时23%的家庭住在公寓楼里,而到了2005年就达到53%。去搜了下生育率,分别是1.571.08,掉的非常快。尽管韩国住宅楼最多是80-200平米的,平均数超过100平米,应该是世界第一,还看到有老外奇怪要这么大干什么(他们直觉中公寓楼不是house,不适合家庭代代居住)。
没想到韩国这种大板楼,看似既节约用地,又保证居住品质,仍旧是生育率杀手。再对照德国,套均面积90平不算小,房价房租控制到几十年没有波动(不愧德国人),但由于公寓比例高、大宅少(超过120平米的只有1/4),结果就是单身或者小两口住房非常舒服,想多养娃就特别痛苦,青年们也会把自己的选择合理化,目前40-44岁有大学文凭的女性丁克比率超过1/4,成了文化了。
有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和之后的几次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的城市生育率已经到了0.9镇的生育率约1.15,农村生育率约1.45,对此我觉得大致可信,因为和前面许多数据可以互相参照。
目前我还没找到公寓楼比例高的城市,生育率还高的(人均GDP低于1.5万美元的除外),小蜗居是生育杀手这符合常识,大平层也白搭则有点难以置信。有发现反例的请告诉我。


4、为什么比起住联排或独栋,住公寓明显缺乏生育意愿?
这超过我的能力圈了,推测一下。一是《规划为什么会失败》里提到,大多数家庭就是喜欢相对私密的独居,不受别人日常噪音打扰,自己和小孩搞点噪音也随意。愿意聚居在公寓楼的新潮青年在调查中的比例不超过20%,事实上只要收入和工作半径允许(或者退休),绝大多数家庭都会搬到独栋里去。
另一个是联想到很多年前看到的一篇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具体出处不找了。悬崖上的海鸟总是不停的鸣叫,研究者好奇做了个对照实验,捉些鸟来分区饲养,发现给持续播放鸟叫录音的那些孵育后代的数量能差一半。研究者推测这是海鸟的一种进化适应,通过叫声推断资源竞争程度,密度太高就少生养,避免浪费,没啥竞争就努力生养,多占地盘。
类似的,独栋或者联排住房,尤其前后院有一点儿泥土草坪的话,会给人一种领地感觉,而高层公寓楼则给人一种旅店,或者集体穴居防御外部威胁的感觉。不过这些可能都是胡说八道,还是跳过去吧。


5、这种错误如何铸就并维系的?
这个层面就过于复杂和抽象,挑几个视角:
一个根本因素是,房产税和增容费,没能及早成为全球城市运营的公认的基础规则。按理说,地主获得了城市的公共服务,就应该用房产税来支付;农田牧场转变成工厂住宅大大增值,就需要缴纳增容费(比如周边地价的7折)用于道路、管网开支,还有其他不能开发的地主的补偿;而那些需要征用于道路、公园的地主,则应当获得4-5折以上地价的补偿(你觉得价格谈不拢那就交7折自行开发,再年年交税也行)。这种机制下城市扩张是皆大欢喜的事,也没有特别大的“审批之利”供地主、政客议员、行政官僚们博弈。
但正因为如此,才在全世界推广不开,除了从殖民团体基层自治发展起来的美国。日本主要是采取土地重整+遗产税的方式,给一些钱+可出让宅基,换走一些地权用于工业和城市。韩国台湾的研究不多,感觉大概类似。这样“审批之利”相对比较大,勒的越紧,倒腾差价越大。
借用伦敦政经学院几位教授做的Demographia房价承受力研究中的一张图,绿线表示市场机制下,地价从中心区域到边缘区域缓慢降低,而红线则表示,当有审批限制或者禁令画圈时,圈内价格会过高,而圈外价格会过低。这个差价在国内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成为土地财政的源头,而在海外则成为政治分肥的沃土,有利益在,就有人争;有人吃上了,谁再去赶走就不合算了,自己得罪人还没啥好处,还不如看懂了去吃一口。


第二个原因是战后废墟上重建的压力,使得规划管制还有丑陋的公寓楼大行其道,因为凑合应急的话既快速又省钱省料。饱受战争之苦的选民们也接受并支持社会民主党,搞国企和社会福利,实行半计划经济。1947年英国工党政府出台了《城乡规划法》,用绿地把城市边界围起来,开了个粗暴限制地权的恶劣先例。欧亚各国模仿时也都觉得天经地义,各种类似的法律法规可能有几千部吧。曾经想研究一下日本韩国台湾的土地管制脉络,结果看了点简介就晕倒了。
学者眼中的“伦敦绿带”,是不“摊大饼”就搞卫星城而臭名昭著的案例,如下图:


第三个原因是观念层面的。特别是19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几乎成为全球共识,人口、粮食、淡水会有危机啦,石油会有危机啦(那时估算的是每年20亿吨还能用20年,结果40多年后汽车从2.5亿辆变成12亿辆,石油还够每年40亿吨用50年的),各国会争抢而大打出手。负责任的政府,自然应该限制别墅用地,保护粮田,限制汽车,促进公交等等。
这些观念对于绝大多数“承认市场”而不“信奉市场”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容辩驳,政客官员、大众媒体、社运领袖们也愿意把这些捧成权威,方便继续指引人民,市场把旧危机都解决了就再找下一个,总之要管。而学者们根本就吵不过他们,不被诱导利用就极其难得了。
这些规划和限制的副作用之中,促成日本泡沫和美国次贷危机只能算是比较小的,以前提过,就只插两张图,泡沫都发生在严格管制的区域,其他地区没啥事儿:






第四个原因是规划审美层面的。村镇出身的特别喜欢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在一片农田之中矗立一片高楼,有一种视觉冲击的美感。或者看到先进国家最中心的那一两个城市里有很多高楼(可能不到所有城市占地的千分之一),自己就要搞多10100倍才觉得有面子(你看我们县城也像纽约香港了!),至于居民想住独栋联排的需求,一边儿去,难道不知道人多地少吗?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战后就长期提供六七成的公寓,即使有大把土地而且城市也未遭受战火,直到居民普遍厌弃和集体抗议后,才把比例颠倒过来。小镇青年出身的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宣称“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但他设计的著名的马赛公寓极不适合养娃,当然他也没有孩子。(这两个刻薄段子是从《规划为什么会失败》里抄来的)。


第五个比较特殊,就是之前执行过全面计划经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大象公会曾经写过一篇《苏东国家的生育诅咒》,讲全世界未富先老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前苏东集团的,赫鲁晓夫楼迫使几对青工共用厨房厕所,计划经济把人当作材料和工具,削薄了父母养育生命时的所需的爱意和期望。
计划经济总是导致从面包、汽车到住房的全面短缺和粗劣,而且调整和进化几乎都被锁死。哈耶克早年曾舌战群儒,力证万千人的供求和创新不可能计算。苏联解体后学者们去实际研究了才明白,计划者不仅是算不过来,而且特别起劲的集体故意制造短缺、浪费和不满。因为这样才有有很多人尊重和恳求他们,不纯粹是干巴巴的齿轮和螺丝,更不能是可以裁掉又无处可用的齿轮和螺丝,那还不如狗。
一个例证就是苏联互联网的发育史。五十年代末一名军方专家写信给赫鲁晓夫,建议用军用计算机闲时帮助国民经济核算,军方截获信件后大怒,你竟然想把军方资源分给国家用,就把他捉来秘密审讯然后找个茬儿开除。后来一位控制论专家认为,随着苏联经济发展将需要100亿计划者来为2亿多人计算,所以必须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案1970年提交到最高当局讨论,会议上财政部长坚决反对,因为数据和决策联网之后他们的权力就小了。直到苏联解体,上万个计算中心也没联网,还得经过层层官僚们调整删改,而高层则继续沉浸于了解全面信息、掌控未来走向的幻觉中。
有趣的是,当时大佬柯西金和勃列日涅夫其实支持这个方案,但会议当天缺席,因为不愿和财政部长闹掰,毕竟苏联的星辰大海那是未来,而同僚和睦可是眼下啊。
又习惯性跑偏了打住。俄罗斯最近生育率恢复不错,俄罗斯族接近1.5,和日本德国相当,高于西班牙和意大利。他们的大麻烦是俄罗斯族只占80%,不像后几个基本是单一民族。


6、中国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根据恒大研究院的估算数据,当下国内城镇住宅约3亿套,其中约20%是平房,公寓楼约2.4亿户,已经超过50%了。如果后面的城市化继续按照韩国香港路径走下去,继续对沿海沿江地区的联排和别墅零供地,在城市建设生育黑洞,在村庄建设空心住宅,那想必生育率掉到1.1左右、每代人口减少40%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看这张图,是不是怀疑借鉴方向选错了?


即使借鉴更加人多地少的日本,在“粮食安全”、“耕地红线”、“集约用地”、“均衡发展”等政策十几年来不断加码之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密度已经大幅超过老师,预计很快就会赶上韩国。是不是应该像计生一样,需要停下来而且反向操作呢?
对于发钞狂魔和基建狂魔来说,想转向的话不存在国力障碍,3亿亩村庄占地、四五亿亩半抛荒耕地,挪些指标给沿海沿江城市带,也足够两三亿家庭过半人口住上独栋联排。但在正确观念克服种种习以为常的偏见、被大众接受之前,就拿着红蓝铅笔琢磨规划、房价、财政、地方债、房产税、宅基等等怎么配合,未免太心急了。
所以等“摊大饼才是对的”、“进口粮食总比进口移民要好”、“别墅和联排才是普通人住宅,公寓是给大城市里投行们码农们等少量时间金贵的人”等观点能传播开、有些接受度以后再说吧。

不與サビ多論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22-03-28





https://mp.weixin.qq.com/s/pPAKIX-ibAuHRuclkuJrjg

现代社会的生育率亡于规划管制
继续谈“住宅楼是欧洲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
文丨学经济家





上篇“公寓楼住宅楼:欧洲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主张“城市摊大饼就是对的”、“进口粮食总比进口移民好”、“必须一半以上家庭住独栋联排”。发出来后,微信微博很多新读者留言反对,批评“相关不等于因果”。


这篇补充一些吧,没用论文格式来写,不意味着我的判断未经校验和推敲就胡说八道。




1、首先排除因为误读语境的批评。

如果读过更早的旧文或者细读原文就知道,这系列讨论的语境,是“哪些因素导致现代经济体生育率0.92.1的差异”。
原文标题用的是“欧洲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而不是“现代社会生育率的杀手”;
在举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的对照后,原文问的是:“同为西欧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在讲完日韩台之后请教:“还没找到公寓楼比例高的城市,生育率还高的(人均GDP低于1.5万美元的除外)”。
如果把这三句都看进去了,就不会插进来说孟加拉印度非洲怎么能生,文革前后怎么能生了,想说的请换个地方。
我设定人均GDP1.5万美元这个标准,因为中国很快就达到了。实际上城市人口已经非常接近了,考虑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市居民的1/2.7,那现在城乡人均1万美元恰好可以拆成城市7亿人均约1.4万美元、农民6.8亿约0.5万美元。所以当下的、这收入以上的参考意义最大。
而且在设问西欧发达国家为什么存在差异时,马上跟了一句:“影响生育的显著因素,比如富裕、城市化、女性受教育年限,这些大家都知道也都正确,只是过于大而化之…”


很显然,我是把这些显著因素当作常识的,只是无法解释“为什么都城市化率80%、普及高等教育、人均收入两三万美元以上,有的生育率0.9,有的2.1”,而且这三条也没法推出规避措施:把人整穷?上山下乡?暂停城市化?不让女性上大学读研读博?所以跳过这个层面。


当我把西欧数据做成下表的时候,也特意强调了撇掉东欧穷国还有人口超小国家。因为剩下的不论富裕程度、城市化率、女性受教育年限、社会福利等,可比性都说的过去。原文后面美国各州之间、日本各县之间的数据的可比性就更高了。


德国和瑞士收入很高,英法和爱尔兰的城市化率不低;所以多数人还是少数人住公寓这个差异,不是穷富,也不是城市化率,就是规划管制的因素。






2、是规划导致生育意愿低,还是生育意愿低导致规划集约?


相关确实不等于因果,当然需要确定,A导致B,还是B导致A,还是AB共同由某个CDEF组合导致的?


出生意愿低导致独栋联排少”的假设,一是推理上过不去,生几个孩子自己可控、可以自我说服,但独栋买不买的到,那得说服规划当局甚至修改法律,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量,甚至意识。


二是与历史实际不合。假如历史是六十年代都乐于生所以独栋联排居多,后来人们不爱生了都买公寓,就拆了很多改建公寓,那才成立。但事实是反的。


而且原文后面也有提到,美国确实有少数人愿意住公寓但一直不超20%,大多数家庭有机会就会搬到独栋。瑞典曾爆发广泛抗议,迫使当局把新建住房中的公寓比例从3/4降低到1/4


原文后半部分一直在吐槽规划错误如何难以修改,用掉了最长的篇幅。看完就知道,除了极少数市场自发的(比如纽约中心区、澳门和香港),稍大国家里公寓楼比例超过两三成的,显然政府管制土地的结果,而不可能是因为离婚率增加、家庭规模减小、生育率降低而导致人们都去住高层公寓。也很难有另外一个因素(除了全面计划经济),能同时导致这两者。




一个心得是,寻找相关性和因果性时,不易改变的为因,容易改变的为果,这样可以躲开很多坑。地理或者气候决定论那么流行,就是因为如此。官僚机构、法律体系、长期计划等宏观的、互相嵌锁的,是原因;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行为,是结果。


这就好比,承包制导致农民的产出增加,而不是农民产出增加后可以实行承包制;


减税会促使政府缩减编制和开支,而不是政府缩减了编制开支后钱有剩余,才开恩减税;


公司重罚导致员工迟到率降低,而不是员工迟到率降低了,公司觉得剩下的特别可恶应该重罚;


政府限制民营教育、民营医疗、民营煤矿,证监会限制A股上市,会导致剩下的偏短期行为,对客户、股东和员工安全考虑不周(因为对政策和官员考虑周全就能或者才能活下来了);而不是反过来,因为民营教育医疗煤矿和A股公司不够好,导致政府加强管制。


对于熟悉制度经济学的读者来说,管制会塑造管制对象,这简直属于常识,只有对新读者才有必要单独加一段说明:是规划管制导致的独栋联排过少,而不是居民们不想住,即使住不起也是由于规划批的太少、供给严重不足的缘故。




3凭什么说是第一杀手?这是典型的哗众取宠。


其实我前几篇里反复斟酌过除了城市化率、富裕程度和女性受教育年限以外的几个常见因素,那时都没敢用“第一杀手”这个判断,直到“公寓楼占比”出现并蹿升到榜首。


1族裔文化影响普遍被高估了里提到,2016年美国拉丁裔2.08、黑人1.83、英语白人1.72、亚裔1.69,差别不大。如果再考虑移民、受教育年限,那纯粹族裔文化因素导致的差别就更小,应该在10%以内。注意这里仍然排除讨论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失败国家,等他们的富裕程度、城市化率、女性受教育年限到位之后再说。目前看经济相对富裕的穆斯林国家土耳其、马来西亚生育率都在2.05左右了,估计很快也能到1.7~1.8,会和巴西差不多。


2)住房面积和房价的影响确实重要,但不如公寓楼占比那么突出。我前面很重视这个因素,但现在排到第二位去了,因为反例要多不少。比如德国希腊的人均面积比英法要大,德国房价长期很低,结果生育率低的多;还有新加坡(因为组屋因素)、韩国的住房面积和房价要比香港友好的多,但因为同样都是公寓楼占比极高,仍然几乎白搭,加上重奖生育,也就1.0-1.2吧。


而且住房面积和房价也是规划的副产品。下图里从上到下依次是香港、悉尼、温哥华、墨尔本、洛杉矶、旧金山、伦敦、圣迭戈、多伦多、伦敦外区、迈阿密、布里斯班,房价中位数是家庭收入中位数的6-18倍,都是“严格限制城市边界扩张”的,不过他们是自我设限。








3)东亚式加班文化和教育竞争,其实也与限制供地有关。看过我那篇“零售业生在欧美是地主的命,生在东亚是搬砖的命”,就不难理解。


土地楼宇如此之贵,那些肯少用几个办公室、少用几个员工并让他们多干几个小时的公司,就能活的更长久、优势也相对突出,长期演化结果就是超长加班。韩国城市每平方公里8400人,瑞典3400人。对应的数据是,瑞典人每年工作1600小时(德国1400,美国1800),韩国人2100小时,比瑞典多出30%来,等于1年多工作了3个多月。香港工作小时则比韩国还要长一点儿。


总体来说,东亚模式下工商业和住宅用地的价格都奇高无比,全体国民住小房子开小车、当工蚁,除了压制生育外,也会导致内需不足、外储过多、贸易摩擦。扣除需要存钱的沙特、替全球管钱的瑞士,中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凭勤劳和节俭占据了世界外储的前5名(去年俄国占了第五)。更多可以参考这篇为东亚模式烧纸




4)更多的因果性的证据


看到我那个鸟类拥挤就减少孵育的案例后,好几位懂得生物学的读者回复,生物学里有个专用名词叫“密度胁迫”或者“拥挤胁迫”,搜了一下还挺有意思,可以算是群居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普遍本能,它不是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身体的自然反应。


有位读者发来著名人类学家、“邓巴数”发明者邓巴的著作《人类的演化》中“灵长类社会化的基础”中的一段,大意是灵长类动物在长期小部落群居的历史中形成生育抑制的本能:




由此我开始用“populationdensity fertility”试着检索了一下,发现这几乎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我不过是重新发明了轮子,不过倒也好,原本还准备继续搜数据做结实一些,这下省力了。(建议几位果壳作者去搜一下并补刀)


其中一篇论文直接就是生育率与住房类型的关系,先讲了一串儿前人的研究,也提到瑞典规划思路的大转向导致的生育率的大跌大升,最后用芬兰的公寓、联排和独栋的生育数据做了检验,结论不用说了。细节可以自己去搜,Fertility differences by housing type: The effect of housing conditions or ofselective moves? 作者是HillKulu (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教授,可以找他更多有趣的研究,比如住房与离婚率,移民生育率等)和AndresVikat (联合国经济委员会欧洲部)


有趣的是,作者也提到“agarden,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families with small children”,正好和群友回复相同:儿童在私人草坪或者小院玩耍,和在小区公共空间、商场玩耍,父母的压力完全不同。后者需要随时盯着,提防车辆、陌生人、走失、狗等风险,太累了。


而且这也正好能解释日本50%的小独栋(一户建),和台湾40%的联排(透天厝),为何作用不显著:大多缺少小花园,带娃仍旧很累。






台湾新竹北的某项目广告,每户4.85米宽X10.2米深X4层约200平米,折合人民币约200万。




5、结论


  1. 现代社会的生育率亡于规划管制。那些独栋和联排能“自由摊大饼”的地区,生育率普遍1.7-2.1,而家庭都挤在公寓楼住宅楼里则0.8~1.1,各占一半则1.3-1.6;极少例外。



  1. 增加面积、降低房价、鼓励生育的作用有限。三者一起能拉高0.2就很成功了。



  1. 沿当下城市化路径继续的话,10年内中国的生育率会到1.1左右,届时每年出生人口不会超过1000万人。那么1986-1990年出生的1.3亿人在延迟退休时,新参加工作的不到5000万人,肯贷款、肯接盘的人少了60%,那不管是社保还是房产价格,都是没可能撑住的,资产少人问津的痛苦,无法靠科技进步来治愈。



  1. 除非有奇迹发生,现有政策没可能改变。理由可以参见原文后半部分,也可以看我后续文章,准备写写新土改和房产税为什么难。



  1. 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仍将是东亚生育率最高的,也是东亚文明中唯一能持续到本世纪末而不被彻底稀释的。





至于“不摊大饼就建卫星城为什么会失败”、“汽车才是效率最高的,(除了纽约以外的)轨道交通是骗局”,“规划管制导致房价高企、无家可归、失业和福利压力沉重”等,还是看《规划为什么会失败》吧。国内普罗大众相信“人多地少”、“粮食安全”、“石油安全”、“均衡发展”、“集约高效”等部委为了扩权插手而散布的迷魂汤,专业人士的认知则大多停留在海外七八十年代的主流理论(比如还把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当圣经),不了解近几十年的教训和检讨,估计会把坑再踩一遍,浪费几万亿的钱倒也罢了,生育率还等的及吗?

不與サビ多論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22-03-28
看到日本…………刚好之前研究过收藏夹还有,纠正两点,
1,保护耕地?日本的耕地面积比巅峰期已经下降了1/3。1960年代的600多万公顷降到目前400多万公顷
2,图表中全日本的公寓占比44%
数据没错,但用错了,
这是全体房屋的建筑形式而言,而不是家庭住宅。
事实上,世带/家庭现居住宅,平成25年全日本有85%是住一户建,共同住宅在关东地区最高,但也仅有21.6%,现居只是房屋中的一部分。
https://www.mlit.go.jp/common/001205332.pdf
国交省的调查,看第91页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8423237
也可看这篇中的日文图表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22-03-28
回 magiu 的帖子
magiu:看到日本…………刚好之前研究过收藏夹还有,纠正两点,
1,保护耕地?日本的耕地面积比巅峰期已经下降了1/3。1960年代的600多万公顷降到目前400多万公顷
2,图表中全日本的公寓占比44%
数据没错,但用错了,
这是全体房屋的建筑形式而言,而不是家庭住宅。
....... (2022-03-28 23:16) 








知道日本一戶建比例高,但沒想到居然可以這麼高
不與サビ多論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2-03-28







東亞生育率最高的地方應該是蒙古,其次應該是朝鮮,再其次才應該是日本
不與サビ多論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2-03-28
回 uranium235m 的帖子
uranium235m:....... (2022-03-28 23:36) 

蒙古和朝鲜都是1.9,日本1.4
不过,最惊人的还是马来西亚,有1.8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22-03-28
这篇文章的逻辑有问题
公寓比例高 和 生育率低
两者都是表象
明明有更深层次的共同原因
作者却认为这两个现象互为因果
撑死了说也就是公寓比例高是低生育率的一个诱因
并不是根本性因素
作者确实在哗众取宠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2-03-29
不如比一下工作时间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3-29
万万没有想到,东亚生育率最高的居然是我们一直嘲笑的日本……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22-03-29
回 安短 的帖子
安短:万万没有想到,东亚生育率最高的居然是我们一直嘲笑的日本……  (2022-03-29 00:32) 

日本是05年跌到了谷底,之后开始缓缓提高,一直恢复到了90年代的水平,接着16年至今又一直跌。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22-03-29
只能说这是一个影响因子,但是我支持把这事大讲特讲,形成舆论压力,来倒逼改善国人的居住条件。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22-03-29
统计第一课:相关不代表因果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22-03-29
回 aiorio 的帖子
aiorio:日本是05年跌到了谷底,之后开始缓缓提高,一直恢复到了90年代的水平,接着16年至今又一直跌。 (2022-03-29 00:50) 

是不是类似中国2012年那段时间85后步入婚姻带来高出生人口造成短期波动?
查了一下,看不出相关性。
日本从2005年总和生育率走到谷底1.26,之后逐步走升,2015年到达波段高峰1.45,10年增加了0.19,此后逐年走低,2021年为1.31。
但如果考察出生人口数,那么即便是2005年~2015年,也是波动向下,没有明显的增加。

年份     出生数   总和生育率
2005    1,062,530    1.26
2006    1,092,674    1.32
2007    1,089,818    1.34
2008    1,091,156    1.37
2009    1,070,035    1.37
2010    1,071,304    1.39
2011    1,050,806    1.39
2012    1,037,101    1.41
2013    1,029,816    1.43
2014    1,003,532    1.42
2015    1,005,677    1.45
2016       976,978    1.44

日本现在初婚初育年龄都30了,而30~35岁的男性还未婚的接近一半,不太可能多生,而且少子化二代育龄妇女的基数就不足了
[ 此帖被magiu在2022-03-29 19:2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22-03-29
台湾2015年调查是,透天厝/自建房约50%,公寓20%,大楼20%,华厦10%,其他不到1%

顺带一说,台湾的公寓和大陆意思不一样,特指5层左右的集合住宅,10层左右的集合住宅叫华厦,10层以上的叫大楼

台湾2020年已经负值了
[ 此帖被magiu在2022-03-29 13:4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22-03-29
按照此理论,只要想降低某国某地生育率,只要在当地大建公寓楼即可。准了!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22-03-29
不管公寓还是独幢,“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这句话才是根本。公寓这种东西50年代就有,但是那时房价低,中国人还不是拼命生。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22-03-29
这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至少证明了公寓楼和低生育是正相关的。其实要从根源上解决需要这几点:
1.粮食平衡,没有粮食平衡只能减少人口,这个没话说
2.生产力提高,人不是天生用来劳动的,人是天生用来思考的,自动化绝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让人不劳动远比天天做无意义的劳动价值大
3.当一个国家达成以上两点并且不停的夯实以上两点后,多余的人就是当兵为主啊。女人生孩子,男人当兵,有能力的就玩高科技,无能力的就玩低科技,通过当兵加强了纪律性,人口控制自然就容易了,至于房子之类的本身就是可以随便建的好吧。
4.我非常赞成有多少粮食就养活多少人口的国家模式,人还是比机器来得实在的。
5.最后就是国家间合并,国家变大,从行星内文明到行星文明,再到星系文明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22-03-29
同意 住的问题已经成了老百姓花销最大的 也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不过中国国情推广独门独院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最近国家才开始治理小城市建高层住宅的问题 要求县级以下城市住宅应以多层为主 即使这个条例推广了 也才普及多层而已 而现实是由于过去的规划规定 各地都以建设百米住宅为主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22-03-29
回 qinfeng 的帖子
qinfeng:不管公寓还是独幢,“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这句话才是根本。公寓这种东西50年代就有,但是那时房价低,中国人还不是拼命生。 (2022-03-29 10:00) 

那新加坡呢?多数人住政府分的组屋,压力更不大,生育率更加倒数……
与其说是房价,不如说是城市占比太大…农村占比大,自然住楼房的比例也低……
法国在西方最好,可能也是因为法国除了巴黎全是农村的缘故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22-03-29
回 QQme 的帖子
QQme:那新加坡呢?多数人住政府分的组屋,压力更不大,生育率更加倒数……
与其说是房价,不如说是城市占比太大…农村占比大,自然住楼房的比例也低……
法国在西方最好,可能也是因为法国除了巴黎全是农村的缘故 (2022-03-29 15:09) 

其实也不至于除巴黎外全部农村
都市区人口超过50万的有10个
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有4个
都市区人口超过200万的有2个
(都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1个)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22-03-29
这个观点有问题。

生育率突然走低,其实和计算机普及有关。
特别是网络时代后。
年轻人沉迷于网络虚幻世界,对做爱兴趣降低,对生育后代愿望也降低。

现在青年男女走到哪里都拿着手机。
其他都不重要。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22-03-29
似是而非的观点有很多:
1,城市化导致生育率下降。
问题是,从古至二战前,城市居民的生育率并不低。不会低于农村。

2,公寓楼导致生育率下降。
其实,贫民窟的居住条件,远不如公寓楼,生育率也不低。
比如印度的贫民窟、巴西的贫民窟、旧上海的贫民窟。

3,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导致生育率下降。
这个说法也是经不起推敲。
维多利亚女王号称欧洲祖母,特蕾莎女王也是。
现在德国的冯德莱恩,生了七个子女。
纳粹时期,高知妇女一点不少生,比如哥佩尔。

4,宗教原因
基督教什么时候鼓励少生了?

5,经济水平高导致少生。
也是说不通。
古代有钱人家才生得多。


-----------------------------------------
其实,全球生育率下降,真正的原因是计算机的普及。
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变。
从热衷于现实世界,转向热衷于虚拟世界。

而继续维持高生育率的社会,都是计算机普及低的。

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穆斯林和印度社会的普及,他们的生育率也会降下来。

还有就是化学污染导致人类整体生育力降低。
这个也有一定成分。
人类男人精子数,工业革命以来在不断下降。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2-03-29
日本人口减少的速度与俄罗斯差不多,当然由于病毒大流行,过去两年俄国死亡率增加比美国还多。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2-03-29
估计这两年生育率会更低,打疫苗的育龄妇女很多不敢怀孕了。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2-03-29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主要原因。养那么多孩子没有什么大用。生活教育费用又高。小农社会需要劳动力。所以才需要多孩。
日本的城市还有不少非公寓住宅。但是实际上面积不大。美国加拿大的城市很多都是独立房子。其实人口自然增长也是比较低的。中国的农村都是独立房子。除了少数区域。也没有出现农村人生很多小孩的普遍现象。因为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已经是工业化了。 只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非常少。
撤销地级,乡级。实行:省(都市省,自治省)-  县(省辖市) -市,镇,村 三级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