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杰
根据
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2013年北京市常住
人口为2115万人,其中本地
户籍人口1313万人,外地流动人口802万人。200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刚刚接近1500万人,十年间人口增长了40%多,根据十年前制定的《北京
城市总体
规划(2004年-2020年)》,到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目标控制在1800万人以内,这一规划目标早已被突破,政府人口调控的压力非常大。
北京市真实的常住人口(即稳定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可能已经接近3000万人,这一数据不是源于人口统计部门,而是社会保障部门。
2014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公布数据,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稳定就业农民工参加职工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均达20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到312万人。农民工参保率一直很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的平均参保率不到20%,东部地区稍微好一些,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和工伤保险参保率分别为16.9%、19.6%和27%。据此估算,北京市的农民工数量大约为1100万人,即户籍地在农村、在北京务工生活超过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千万。
如此来看,仅农民工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北京统计局公布的外地流动人口总数800万人,而北京作为政治、
经济和
文化中心,还聚集了大批外地城镇以及境外的流动人口。根据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的诸多研究,在北京流动人口中,农业户口即农民工大约占到70%,非农户口以及海外人员大约占到三成,按照前面农民工数量1100万继续推算,北京市全部流动人口数量大约为1600万人,加上北京本地户籍人口1300万人左右,实际常住人口将达到2900万人。据此,北京市常住人口被低估了近800万人。
同样是北京市社保部门公布数据,2013年底北京市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1311.3万人、1354.8万人,扣除稳定就业农民工参保人数200万人之后,包括本地户籍和外地城镇户籍的职工参保人数为1130万人左右。即使假定北京的社会保险发展更好,社会保险监管更为严格,按照90%的高参保率来估算(实际上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参保率仅有不到60%),适用于城镇职工基本保险的职工总人数大约为1260万人。考虑到儿童、学生、非就业人员以及不适用于城镇职工保险(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等,城镇职工占总体人员的比重假定为70%,那么由此推算,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应该大约为1800万人,而加上前面估算得到的1100万农民工,恰恰也是2900万人。
流动人口为何难以被政府部门准确统计?一般来说,人口数量是统计部门的职责,但目前统计部门常规开展的城镇住户抽样调查中,抽样框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很少覆盖到流动人口,大约仅有2%左右,导致抽样存在偏差,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依靠统计部门住户抽样调查无法得到准确的流动人口信息。相对来说,负责户籍登记
管理的公安系统掌握更多的流动人口信息,按照一般要求,没有本地户籍的流动人口要到居住地的派出所办理暂住证,但外地流动人口难以被公安系统的户籍登记全部覆盖,尽管近年来北京加强了人口调控管理,提出“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由于暂住证或居住证并没有挂钩太多的福利和权益,而主要为了便于人口管理,流动人口自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去主动登记,不少流动人口游离在户籍登记系统之外。
主观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对比现实与规划之间巨大差距,政府部门人口调控的压力的确已经相当大。不同于统计部门和公安部门,社保部门管理的业务内容直接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而且,数据库系统涉及社保基金收支,一般不会也不允许出错。另外,从部门角度来看,参保人数的增长正是社保工作的业绩体现,也就没有刻意低报的动机。所以,用官方数据去核对官方数据更有说服力了。
流动人口被低估了也属正常,然而公共服务建设、区域规划布局乃至产业投资规划(如房地产土地供应等)若完全基于目前被低估的常住人口数量,那么,资源紧缺、入学困难、房价高涨、
交通拥挤等供需矛盾问题自然会加剧。
[ 此帖被南天國士在2018-12-15 12: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