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補充一句,香港近年的金融市場不斷發展,除了因為中國市場快速騰飛而使香港「二度發育」,還因為國際形勢變化,使香港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在九一一之後,不論美國還是英國都對阿拉伯的資本越趨謹慎,阿拉伯的投資者出入英美等國不時被出入境人員不友善對待,使他們感到很不爽。相比之下中國傳統上對阿拉伯國家比較友善,因此自2005年起,香港特區政府就抓緊機遇,大力開拓阿拉伯的伊斯蘭金融市場,鼓勵阿拉伯投資者利用香港作平台,投資中國市場。香港還特別為此制訂了伊斯蘭金融的相關法規,並培訓相關人材(香港大學也因此開設了阿拉伯語課供學生選修)。
俄國中亞也是近年香港大力拓展的市場。去年俄國其中一個最大的企業俄鋁就放棄在倫敦上市,改為來香港上市。此外,哈薩克的石油公司也正在洽談來港上市。
特區政府近年還去了越南和台灣做推廣,鼓勵當地企業來香港上市。目前正有兩家越南的銀行安排來港掛牌。
去年金融海嘯,連雷曼這樣的超級大行倒閉了,很多歐美銀行都要靠政府打救。當時匯豐銀行麻煩也很大,但他們選擇了不向英國政府求救,而要求股東們集資供股。絶大多數滙豐股東都在香港,當時社會上曾有「應否由香港市民出手救匯豐」的爭論。反對供股的意見說,滙豐當年背棄了香港溜了去英國,憑甚麼要我們救它?但最終超過98%的香港股東都選擇了供股(畢竟很多人是家族幾代人都持有滙豐股票,一代傳一代,對滙豐的情結很深),使滙豐渡過了金融危機。此後,滙豐總裁公開表示,對香港股民們的不離不棄,十分感動。作為回報,滙豐宣佈將全球總裁辦公室遷回香港,並承諾會加大在香港市場的投資,繼續做好在大中華市場的工作。
這次事件,使香港股民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忠誠、可靠」的美譽。一些歐美大企業也因此打算以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最近英國保誠保險(內地稱為英國信誠保險) 打算在吞併美國友邦保險(AIA)後,就會以香港作第二上市,屆時勢必刷新幾年前由中國工商銀行創下的全球最大金額IPO記錄。
(說起滙豐,真是與香港憂戚與共,誰也離開不了誰。滙豐在香港民間俗稱「獅子銀行」,而滙豐股票則俗稱「大笨象」。香港很多家庭都有過年過節或重大日子以滙豐股票作賀禮的習慣,民間還有「聖誕鐘、買滙豐」的說法,所以很多人都會特意在聖誕節買入滙豐股票,已變成一種傳統了。)
[ 此帖被香港來的沛在2010-03-14 18: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