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285阅读
  • 41回复

[湖南]1983年前后,湖南省的地市合并为何要反复撤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10-08
★邵阳市升格为地级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77年7月28日批准,湖南省委、省革委会1977年8月5日湘发[1977]47号文通知,仍将邵阳市委托邵阳地区代管)
★设立涟源地区,辖邵阳地区的冷水江市和涟源、双峰、邵东、新邵、新化5县(国务院1977年9月29日批准)

★衡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
★邵阳地区代管的邵阳市改由省直辖(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湘潭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雨湖区、板塘区、湘江区、岳塘区、郊区(国务院1980年2月20日批准)

★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国务院1982年12月11日批准
★岳阳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岳阳地区,所属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划归岳阳市;湘阴县划归长沙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湘潭地区,所属的浏阳县划归长沙市;攸县、茶陵、酃县、醴陵4县划归株洲市;湘潭、湘乡2县划归湘潭市管辖(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衡阳地区,所属的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祁东6县划归衡阳市;祁阳县划归零陵地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娄底地区,所属的娄底市和双峰、涟源2县划归湘潭市;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3县划归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郴州地区的安仁县划归株洲市;耒阳县划归衡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益阳地区的宁乡县划归长沙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冷水江市,设立邵阳市冷水江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撤销娄底市,设立湘潭市娄底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设立岳阳县,以岳阳市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驻岳阳市(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设立邵阳地区,辖邵阳市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驻邵阳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设立娄底地区,辖湘潭市的双峰县、涟源县、娄底区以及邵阳市的新化县、冷水江区,驻娄底(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设立岳阳地区,辖长沙市的湘阴和岳阳市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驻岳阳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株洲市的安仁县划归郴州地区(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撤销邵阳市冷水江区,设立冷水江市(国务院1983年7月13日批准)

★撤销邵阳地区,所属的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麻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管辖(国务院1986年1月17日批准)
★撤销岳阳地区,所属的汨罗、平江、华容、临湘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国务院1986年1月17日批准)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0-08
那时知错就改,不怕丢丑,放到现在,一旦错批,只会将错就错、死不改悔。83年是“改革之年”,当年江苏省地改市就是一步到位
说务实有用的话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10-08
就因为这5个月,大家都说“湘阴县以前是长沙的”,湘阴人、长沙人、汨罗人、岳阳人都很普遍的这么说。
但没人说“汨罗市以前是长沙的”,只说“汨罗市以前是湘阴的”。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10-08
湘阴汨罗离岳阳市区太远,岳阳根本辐射不到两地。
湘阴汨罗应该划入长沙。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10-08
回 keating 的帖子
keating:就因为这5个月,大家都说“湘阴县以前是长沙的”,湘阴人、长沙人、汨罗人、岳阳人都很普遍的这么说。
但没人说“汨罗市以前是长沙的”,只说“汨罗市以前是湘阴的”。
(2016-10-08 11:22)

       四川省广汉与湘阴历史惊人的相似(也总是自称来自成都),温江地区的广汉、什邡2县名义上被成都市管了半年,还没交接就被划入新筹建的德阳地级市: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国函字26号】批复:
 1.撤销永川地区行政公署。将原永川地区的永川、江津、合川、壁山、荣昌、大足、铜梁、潼南8县和南充地区的华云工农区划归重庆市管辖。
 2.撤销温江地区行政公署。将原温江地区的温江、郫县、灌县、彭县、新都、广汉、什邡、新津、崇庆、邛崃、蒲江、大邑12县划归成都市管辖。
 3.撤销宜宾地区行政公署,并将宜宾市、泸州市改为省辖市。
   将原宜宾地区的宜宾、南溪、高县、珙县、兴文、筠连、长宁、江安、屏山9县划归宜宾市管辖。
   将原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叙永、古蔺5县划归泸州市管辖。
   将原宜宾地区的富顺县划归自贡市管辖。
★设立德阳市。德阳市驻德阳城关,辖城区街道办事处、汉旺镇和旌阳、城区、八角井3个公社。将绵阳地区的德阳、中江、绵竹3县和成都市的广汉、什邡两县划归德阳市管辖。(1983年8月18日国务院【国函字156号】批复)
★1983年9月9日国务院【国函188号】批复:
 1.恢复宜宾地区,宜宾市仍为县级市,将宜宾、南溪、高县、珙县、兴文、筠连、长宁、江安、屏山9县和宜宾市及的古蔺、叙永两县划归宜宾地区管辖。
2.华云工农区仍划归南充地区管辖。

         可惜宜宾市没有岳阳市那么好的待遇,直到1996年才重新成为地级市。
    华蓥(华云工农区)若不从重庆市回归南充地区,现在怕已经是重庆市的市辖区了(跟万盛一样的结局也有可能)。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10-08
83年是地级市全面推广的第一年,有反复很正常,LZ可以再去看看吉林的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10-08
就是折腾。。。。。。。。。。。。。。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10-08
根据国务院公报来看是有反复,但其实没有。因为第一套方案国务院虽然批了,但省里却没有向下公布,等于没有实施。省里直接公布的是第三套方案,也就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套方案。

1983年,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有关精神,结合湖南实际情况,决定:
(一)撤销湘潭地区,将其所辖浏阳县划归长沙市管辖;攸县、茶陵、酃县、醴陵4县划归株洲市管辖;湘潭、湘乡2个县划归湘潭市管辖。
(二)撤销衡阳地区,将其所辖衡阳、衡南、衡山、衡东、常宁、祁东6县划归衡阳市管辖;祁阳县划归零陵地区管辖。
(三)撤销邵阳地区,将其所辖邵阳、隆回、洞口、武冈、新宁、绥宁6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四)撤销娄底地区,将其所辖娄底市和双峰、涟源2县划归湘潭市管辖;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3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五)撤销岳阳地区,将其所辖汨罗、平江、临湘、华容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湘阴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六)撤销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的娄底区(县级)。
(七)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的冷水江区(县级)。
(八)岳阳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接领导。
(九)将郴州地区的安仁县划归株洲市管辖;耒阳县划归衡阳市管辖。
(十)将益阳地区的宁乡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2月8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12号文批准了上述方案。

而后,省委、省人民政府经过多次研究,并口头请示胡耀邦总书记同意,于3月10日决定撤销常德、益阳、郴州3个地区,将常德、益阳、郴州3市升为省辖市,实行地市合并,以市领导县的新体制。此外,根据中央把新兴工矿区或城镇改为市,并管辖一部分农村的指示精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恢复冷水江市,并升格为省辖市。同日,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这一方案。

6月14日,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地市合并问题的指示,经过反复研究,征求有关地、市的意见,决定撤销3月10日向国务院的报告,同时对国务院2月8日的批复提出调整意见:
(一)长沙市原辖5县,拟改为4县,即长沙、望城、浏阳、宁乡,将湘阴县划回岳阳地区。
(二)株洲市原辖6县,拟改为5县,即株洲、茶陵、醴陵、酃县、攸县,将安仁县划回郴州地区。
(三)湘潭市原辖4县1区,拟改为2县,即湘潭、湘乡,将双峰、涟源县、娄底区(即娄底市)划回娄底地区。
(四)邵阳不搞地市合并,邵阳地区仍辖7县不变,邵阳市辖2县,即原娄底地区的邵东、新邵县。
(五)恢复娄底地区,辖涟源、双峰、新化县和娄底、冷水江市。
(六)恢复岳阳地区,辖临湘、平江、汨罗、湘阴、华容5县,岳阳市单独成为省辖市,恢复岳阳县建制,归岳阳市领导。
7月13日,国务院正式下文批准了新的方案。

如此调整之后,全省行政区划为8个地区、1个自治州和6个省辖市。8月19日,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地市合并调整行政区划的通知》,开始在衡阳、湘潭2市进行地市合并,在6个省辖市进行市领导县的试点。

由此可知,湖南省先后向国务院报了三套方案,中间撤回了一套。国务院批准了前后两套。湖南省向下发文并真正实施的是最后一套方案。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10-08
现在很难再看到这么大动作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10-08
回 小灰灰看灰机 的帖子
小灰灰看灰机:
而后,省委、省人民政府经过多次研究,并口头请示胡耀邦总书记同意,于3月10日决定撤销常德、益阳、郴州3个地区,将常德、益阳、郴州3市升为省辖市,实行地市合并,以市领导县的新体制。
.......


        等等,这个愿闻其详。
        另外为何没加上永州?要知道80年代前期零陵地区也很NB,在那个县级市稀有的年代一口气设了2个县级市(永州、冷水滩)。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10-08
回 神农架林区 的帖子
神农架林区:        等等,这个愿闻其详。
        另外为何没加上永州?要知道80年代前期零陵地区也很NB,在那个县级市稀有的年代一口气设了2个县级市(永州、冷水滩)。
 (2016-10-08 19:53) 

1982年设立县级永州市,1984年恢复冷水滩市并撤销零陵县。1983年地市调整的时候,只有一个刚刚建市一年的县级永州市,怎么可能轮得到它?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10-09
这么看当时国务院就是湖南省政府的办事员,下面怎么报上面就怎么批,完全是走过场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10-09
回 我是谁 的帖子
我是谁:这么看当时国务院就是湖南省政府的办事员,下面怎么报上面就怎么批,完全是走过场 (2016-10-09 00:50) 

文章当中不是都提到总书记同意了。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10-09
★撤销娄底市,设立湘潭市娄底区(国务院1983年2月8日批准)

湘潭市原辖4县1区,拟改为2县,即湘潭、湘乡,将双峰、涟源县、娄底区(即娄底市)划回娄底地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10-09
回 小灰灰看灰机 的帖子
小灰灰看灰机:文章当中不是都提到总书记同意了。 (2016-10-09 00:59) 

所以我说的没错啊,那个年代国务院就是湖南省的办事员:

年初提一套方案撤了5个地区,一个月就批了
过一个月觉得不过瘾,又想撤3个地区,总书记又同意了
又过3个月发现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蛋,又改成只撤两个地区,国务院还是一声不吭的乖乖批准

半年之内搞出三个方案,比现在论坛的YY还厉害呢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10-09
结果成就了一个小小的名不见经传的娄底市,市刮县,可苦了千年古县新化。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10-09
娄底主要靠涟源钢铁,居然也混成地级市。
涟源自己还是县级市,而以自己命名的钢铁却不在自己境内。
当然,娄底市这个名字总好过舞钢般的涟钢市。
倘若当年设了涟钢市,那就更有趣了。
逛行政区划论坛,览天下区划风云。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10-12
回 我是谁 的帖子
我是谁:所以我说的没错啊,那个年代国务院就是湖南省的办事员:
年初提一套方案撤了5个地区,一个月就批了
过一个月觉得不过瘾,又想撤3个地区,总书记又同意了
....... (2016-10-09 10:26) 

湘潭的几个区,不应该一下撤掉 ,搞成现在仅2个区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0-12
回 tigerwu 的帖子
tigerwu:湘阴汨罗离岳阳市区太远,岳阳根本辐射不到两地。
湘阴汨罗应该划入长沙。 (2016-10-08 11:30) 

同意湘阴汨罗应该划入长沙,或者先把湘阴划入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10-12
好多是未实施的方案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10-14
充分说明了娄底市设置时远东地域构成的艰难曲折和苦衷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10-16
区划就是个鸡,民政部门就是群瓢虫。想咋弄就咋弄,就为爽呗。
只有破除官本位,建立市场经济引导为主,行政调控(规划)为辅,才能形成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管理应执行三权分立,即人大拥有决策权,政府拥有行政权,政协拥有监督权,方能更好发展和管理城市。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10-18
一窝蜂地改,肯定乱点的。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10-18
回 到此一游 的帖子
到此一游:娄底主要靠涟源钢铁,居然也混成地级市。
涟源自己还是县级市,而以自己命名的钢铁却不在自己境内。
当然,娄底市这个名字总好过舞钢般的涟钢市。
倘若当年设了涟钢市,那就更有趣了。 (2016-10-09 20:16) 

那也比娄底强。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10-18
娄底不该存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东北约15公里处),直属邵阳专区;1951年8月,筹建涟源县、双峰县。195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11月,两县划属邵阳专区。同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归新化县管辖。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娄邵分家)。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地区机关驻娄底镇。同年11月,成立涟源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改称涟源地区行政公署。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将涟源县的娄底镇和杉山公社的东风、民福大队及西阳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划入该市行政区域。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和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市管辖;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县划归邵阳市管辖;撤销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撤销冷水江市和邵东、新邵、新化县划归邵阳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实际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同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地区及其行政公署,原所辖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娄底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新化县归娄底地区管辖。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