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定-正定阶段。
正定取代东垣(真定)成为中心城市,始于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98年率军灭掉后燕,入主河北平原地区,免不了要巡视一番。来到滹沱河边的重镇常山郡城真定,登高北望,河对面,在今天正定的地面上,是东晋时期创建的军事堡垒安乐垒,“嘉其美名”,一念之间,迁城的想法便产生了。大概古代帝王都有这个嗜好,把天下安危寄托在一城一地的名号上,刘邦据此将东垣改为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而这位道武帝做得更干脆,索性将常山郡的治所从滹沱河南的真定搬到滹沱河北岸的安乐垒,希冀从此永享“安乐”。就这样,君王一念,时移事变,郡城北移,真定降格县治。虽然后来,在北齐、北周,常山郡一度又回迁河南真定城,但不久又北移安乐垒,后来连真定县的治所也渡河北去,到安乐垒享“安乐”去了。于是,安乐垒一下子成为州(常山郡或恒州)、县(真定县)两级政区的治所。
唐代,仍是郡(州)、县治所。只是唐穆宗李恒即位,“恒”字成了皇帝的专利品,不得已,恒州改镇州。
而安史之乱后,军阀拥军自重,真定城成为成德军大都督府、州、县治所,成为控制河北中部的藩镇割据中心。在辽统治时期,升镇州为中京,并有一位辽帝——辽世宗耶律阮在真定即位。到宋代,真定城的地位进一步强化,升格为省城(河北西路首府),并在此置真定府,成为路、府、县三级政权的治所。金、元仍为路、府、县治所。明朝,真定的地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真定路改为真定府,形成了以真定城为中心城市,统辖5座州城和11座县城及若干关城构成的城市体系。尤其是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后,真定的地位更为显赫,在真定城建立神武右卫指挥使司,作为真定、保定府及周围诸州包括衡水在内驻军的最高指挥机构。这时的真定城,与同样拱卫京师的天津卫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城市规模和建筑规模、历史文化积淀等,都远远超过天津卫,也比元代才开始兴盛的保定城地位高得多。真定城这种特殊的军事地位,使之成为河北中南部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中心城市,直隶于京师,成为拱卫京师的重镇,控制燕晋咽喉、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的交通中心。
从公元398年起,到民国初,先后1500多年间,正定一直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此帖被zszzszqaz在2016-10-05 00:1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