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及流动 对地域认同感的影响- 甲县的人迁到 乙县,从第一代开始,必定对 甲县有强烈的认同感.如果 迁入的甲县人 远超 原来乙县的人,则认同感会保持更长时间,甚至会对 乙县形成一定的分裂因素.反之,几代之后这种对 甲县的认同感会 容易消失.
- 下一级政区人民 定居到 上一级政区的城区,通常会隐瞒自己原来的定居地,对新的定居城市 形成认同感(隐形的自卑感和 虚荣心的满足).
政区设置及析并 对地域认同感的影响- 从甲县析出 乙县,乙县通常会 回避曾今属于 甲县的历史,形成 不认同感.
- 从金统县政区划入到 木统县政区之后,丙县通常会对 木统县政区的认同感逐渐加深,对 金统县政区的认同感逐渐淡化.
- 丁县和戊县 长时间同属于 水统县政区,两县对于 水统县政区的认同感往往是毋庸置疑的.
文化传统长期发展 对地域认同感的影响- 乡音方言:由于地理隔离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形成独特的语言和口音.甲县人对 相同或相近语言和口音的地区 会有强烈的认同感.
- 饮食风味:各地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形成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味.乙县人对 相近口味的地区 会有强烈的认同感.
- 生活习惯\习俗\民间艺术和节庆活动:丙县人对 类同的生活习惯\传统节日和庆祝方式\戏曲\音乐\舞蹈\手工艺等文化形式的地区 会有一定的认同感.
不同年龄层 对地域认同感的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在青\少年时期是最核心的形成期,步入中年之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思维惯性愈发牢固,因此会有所谓"代沟".
很多中老年人讲的 "市区"\"市里面" 通常指 几十年前的市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可能周边的县 撤县设区,市区会变得更大.
不同认知水平 对于地域认同感的影响改革开放前的人,那时候教育业也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不高,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完全是靠经验的获得而不是系统的知识灌输.
这些人往往根本就不关心历史,不关心地理,不存在对地域性的认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愈发通达\信息愈生活方式发流通\教育愈发普及的大背景下,后生者对于外界的了解更多,对地域的认同感也显然更强.
高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现状 对于地域认同感的影响现在的社会高速发展,"今天10年的变化相当于过去100年的变化,过去100年的变化相当于过去1000年的变化"这句话应该不陌生,而且所言极是.
在高速变化的今天,地域认同感的重新形成或是转变所属需要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而这种减少的背后,当代认同感的惯性可能也大大缩小了.
高度同步的网络 对于地域认同感的影响高度同步的网络 导致地方特色的严重消退.当今地方特色的消退着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没有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就瓦解了.
从中国东到西 南到北,大家都住着一样的商品房,吃着一样的外卖,刷着一样的短视频,上着一样学,做着一样的工作,无疑的"大家都是中国人"的认同感倒是增强了,但是地域性认同感显然是削弱了.
而网络也导致年轻人的对周边的知识的获取,从经验型转为了即时获取型,原本需要靠口耳相传身体力行的经验(往往相伴随一定的地域特色)变成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其实也削弱了年轻人对自己家乡的认知程度.
经济发展 对于地域认同感的影响地域认同感问题中的经济问题,其实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问题,其本质应该可以归结为社会心理学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就可以发展为不认同吗?这是求异心理和虚荣心理在作怪.
地域认同需要历史和文化做支撑,像上海这样经济发达之后又推动海派文化形成的地方,自然可以有底气地对苏沪文化提出不认同.
但是海派文化终究是以苏南文化为底蕴的,江苏文化由苏南文化和苏北文化构成,上海对于江苏的认同感也不是完全隐退的.
而绝大多数地方,经济发达仅仅是经济发达而已.经济认同感决不能替代文化认同感,甚至上升不到一个层次.
经济上发达了的,追求更高的自身利益是允许的,但是能由经济发展推向文化发展,最终形成自己更高一级的独立文化体系,可不是有钱就可以的.
多数人现状 对于地域认同感的认知占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不在乎认同感这种问题,对历史人口\历史政区 毫无兴趣,甚至根本分不清地级市\县级市\区\县 有什么鬼区别.
绝大多数人的现状是(两千年来其实没有本质改变的):我只要过好我的日子,你把我给谁都可以.
这是融入中华
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固定思维,也是决定当前地域认同感的最重要因素.
除非某次调整或拟调整让人民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了,以后的日子过不好了,才会有 反抗和不认同情绪的爆发.
个人想法中国内地有31个省级
行政区(港澳台另算),333个地级
行政区,约2800个县级行政区,接近40000个乡级行政区.平均1个省级管11个地级(四大直辖市没有地级行政区),平均1个地级管8个县级行政区,平均一个县级管14个乡级行政区.总结来说就是"省地县乡四级行政区划",31*11*8*14的结构.
因此,拆分大地级市 整合2800个县级行政区为1000个左右(大约3合成1)为 新地级(县级)行政区.
省 新地级(县级) 乡镇街道,仍然是 三层结构.仍然是 可行的稳定的分层结构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165.原地级市的主城区和离区/县级市市区/县城和 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心乡镇街道 按情况转化为不同级别的 (聚落型)城市型功能区 http://xzqh.info/lt/read.php?tid=183062. [ 此帖被charles960在2024-06-01 16:4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