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镇江的
地图和卫星图,是很令人担心的。江心沙洲不断淤涨,西边的征润洲已经连到东边的焦山,东口只有一条很窄的水道与长江联系,西口于2011年建了一座“江海之门”,以节制长江上游进入市区
内江的水流。
市区北部内江的现状其实跟湖泊差不多,水浅而清,与长江主航道完全不一样。今天的“滨江风光带”其实已经名不副实。
而90年代以前的镇江,每年都不停地人工挖淤,仍然阻止不了沙洲的疯涨,最终不得不把镇江港搬到征润洲的西边,现在润扬大桥的东南堍。
不知近年来沙洲的淤涨速度怎样,会不会往南发展,使内江日益压缩,最终涨到与市区连成一片呢?
找到一段80年代末的资料,源自
江苏省地方志网站
http://www.jssdfz.gov.cn/book/hyp/D2/D1J4.HTM:
四、镇 江 港
1.港口淤浅与治理
清初,长江主泓是沿着北固山从焦山与象山间奔流而下。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长江主泓北移,北岸坍塌,镇江港所在的南岸开始淤涨。咸丰四年(1854年),金山北涨出新滩。同治十二年(1873年),新沙又在金山西、南两面出现。至光绪五年(1879年),涨沙与南岸相连,山南已不通舟楫,水涸可以徒步登山。在金山一线淤涨的同时,江中沙洲也逐渐扩展。据当时镇江关税务司梅尔氏在呈复第1566号报告中指出:“征文洲(即征润州)暗沙淤涨逐渐封锁本口……,光绪三十一年海政局测量本口口岸,在金山上游不远之处江中发现浅滩道。”并注明,在此次测量图内,该暗沙在光绪三十三年向下游延涨了5000英尺。
随着江中沙洲的逐渐扩展,江边的太古、怡和等码头在江潮退落时船舶已不能泊近。由于航行发生困难,所有趸船不断向江中方向迁移,各个栈桥亦随之多次延长达数百英尺。至民国10年(1921年),镇江港区江岸沙滩淤涨情况以平政桥为界限,平政桥以西淤涨较快,以东则淤涨甚微。
1954年特大洪水以后,镇扬河段河势发生
变化。上游的斗山、下游的五峰山形成两个控制点,在其上下游河段相对稳定,中间段变化较大。征润洲迅速地发育伸展,向北加宽3.5公里,向
东北延伸了7公里,沙尾与象山沙滩相接,成钳形之势封锁港区,使镇江港老港区从原来凹岸开敞式的深水港演变成沙滩封堵式的倒套式港湾,仅在焦山西面留下一个宽85米、深7~8米的深槽,成为镇江港区与大江相接的要道(即焦北航道),江轮从此道进港,但它仍不断淤浅。
1955年汛期后,征润沙滩又向东延伸250米;11月,焦山航道宽仅80米,水深2.06米,申汉班轮已不能进港,旅客只能由小轮过驳接送。1955年11月至1956年5月,航道疏浚土方31万立方米,拓宽至120米;10月,航道又因回淤,再挖泥18万立方米,申汉班轮才能进港。
由于焦北航道依靠常年疏浚才能保证通航。为改变这种状况,曾于1958年试挖引河,利用引流刷沙,但因引河断面小水量不够,上游带来的泥沙大部分沉淀在码头水域附近,在距岸100米的区域内淤积程度更大。1962年封堵了试挖的引河。
1962年,焦北航道宽度仅50米,水深3.2米。1963年7月,
交通部批准放弃焦北航道,在焦山以南开挖进港航道。1964年,焦山以南进港航道竣工通航,焦南航道全长7公里,底宽80米,中线深6米,边缘深4.5米,枯水位保持3.8米。焦南航道开通后,仍有淤积,仅1965年和1966年维护性挖泥量就达38万多立方米。1966年枯水位时,水深尚有3.8米,宽38米左右。到1967年,枯水期淤浅达1米,水深仅2.8米左右,申汉班轮不能进港。为此不得不将趸船移至航道口处,用驳船接送旅客。1968年7月下旬,疏浚镇江港班轮调头区土方19万立方米、焦南航道土方11万立方米。此后,每年靠挖泥维持通航。
为彻底解决焦南航道淤浅问题,1986年4月1日动工新辟1条进港航道,于11月15日建成通航。新航道长4.06公里,底宽120米,水深4.5米,总投资3000万元,工程总量600万立方米。这样在镇江港老港区(大港港区建成后,镇江港原港区称为老港区)码头前便形成一个口袋形的靠泊和调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