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第一城--龙港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思考----(2002年1月29日 下午4:00) 刘君德
一、龙港巨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在浙江省南部山区进行过科学考察,到过龙港镇。那时的龙港实际上是一个乡村,现在脑子里已没有什么印象了。今天听了情况介绍,看了材料,始知,17年前,龙港是一个由6000多人、5个小渔村组成的乡镇。经过17年的建设,龙港已经建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了。城区面积达10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的12%;城区人口已达10多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5%以上,第5次人口普查,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达到27.8万人。
2000年龙港有各类企业1200多户,个体工商户达8000多户;GDP已经达到35.9亿元,人均15541元;工农业产值82亿元,市场商品成交额达45亿元;本级财政收入为2.1亿元。龙港的经济总量占苍南全县40%以上,是一个经济强镇。
从就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占46.4%,第二产业占42.6%,第一产业只占11%,流动人口多。在城区已建成87条街,长达100余公里。供电、供水,邮电、通信,公路、水运,文教、卫生事业等都有很大发展;以印刷包装为龙头的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新建的温州礼品城很有气势。如今的龙港是一个名副其实、充满活力的"中国第一农民城"。
二、龙港走出了一条"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龙港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然积聚形成?quot;农民城"。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是龙港崛起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地理区位要素。龙港位处鳌江河口南侧,与平阳县鳌江镇隔江相望,地理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渡口。可以这样说,从浙江南部、福建北部这一大区域来看,龙港的地理区位是最好的。然而,长期以来,特别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苍南行政中心的偏离,又是一个贫困县,加上交通不便,龙港未能形成经济中心。
第二是温州地区的市场经济环境。正是这一宽松的、开放的,甚至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才使得龙港优越的地理区位能量得以释放。如果没有这一宽松的体制环境,龙港的高速发展和自然积聚是不可能的。
第三是龙港人的龙港精神。首先是改革的精神。龙港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有偿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冲破了旧的规章制度。凡是能促进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有利的,都大胆去做;反之,则坚决破除。其二是实事求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求实精神。他们不搬书本,不讲教条,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镇政府顺应了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制定了有利于发展的改革措施,使龙港在发展中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其三是龙港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他们白手起家,不靠国家、政府,吃苦耐劳,艰苦创业,不断开拓创新,走出了一?quot;自下而上"的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龙港的发展过程是体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龙港人艰苦创业的过程。
(1)人口积聚问题。1984年,龙港镇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户籍制度的改革,大批农民自理口粮进城,人口迅速积聚。1986年,龙港已经吸引了浙闽两省六县市的2万多农民进城,而且大部分是本县较富裕的农民。这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鼓励农民进城的同时,保留了农民在农村的责任田,从而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优。龙港镇领导深深地认识到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社会保障。
(2)资金来源问题。1984年龙港建镇时只有8000元的开办费,钱从何来?龙港人采取了"以地生财"的策略,在全国率先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将土地作为商品进行经营。1985年即收取土地转让费1000多万元,解决了城镇建设的"三通一平"问题;随着城镇的发展,地价不断升值,2000年,32亩商业用地,出让金额达1.86亿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发展的资金问题,真正实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
(3)经济发展问题。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龙港走的是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进、私营经济为主、完全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计划经济时期,温州即有"地下商品经济"存在,龙港也不例外;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经济迅速?quot;地下"转入"地上",能量得以释放,集体与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经济多种成分共同发展,奠定了龙港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和积聚,大大推动了龙港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三、进一步打破行政体制束缚,科学高速行政区划,加快龙港城市化进程
(1)龙港在发展中进行了有效的行政体制改革。龙港在发展中已经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行政体制改革。1984-1992年,是龙港镇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已形成相当规模,原有的乡镇范围已经不能适应龙港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更有效地带动周边一般乡镇的发展,1992年,龙港从周边划进了4个乡镇。但由于地域范围的迅速扩大,人口的迅速增加,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的迅速扩展,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不久就发现,这种"市一级的要求,县一级的工作量,乡镇级体制"的运作模式,严重制约了龙港经济和城市发展,在治安管理、市容市貌管理以及银行贷款政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被比喻为"小马拉大车",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情况下,促成了龙港行政体制的重大改革。1995年之后,龙港实行计划单列,享有县级项目审批和管理权,由苍南县委托授权在龙港设立了一办(党政办)、二委(纪委、政法委)、七局(财政局、计划发展局、农业经济发展局、社会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城镇建设管理局和计划生育局);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的11个部、委都将龙港镇列为试点镇。由此可以说,龙港的发展是伴随着行政体制的改革进行的。
(2)新矛盾,新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龙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城镇型向城市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居民向现代文明市民转变的新阶段。现有的行政体制,特别是行政区划体制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其一,与苍南县的关系仍然存在权力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制约;其二,与平阳县鳌江镇的关系。由于分属两个县管辖,存在严重行政分割现象――两镇同处鳌江口,却不能联手共建,各自为政。长期以来,鳌江流域的综合整治规划无法实施,水土流失、港口淤塞问题得不到解决,两岸统一的交通规划、建设进展缓慢;其三,与温州市乃至浙江全省的城市体系规划的关系很不合拍。包括龙港镇和鳌江镇在内的鳌江口,地理区位条件十分优越,现有的城镇积聚人口已达25万,随着沿海大通道的建设、港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这里有可能形成5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成为浙南、闽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很显然,西岸现有分割的镇级行政体制是很不合理的。它综合反映了权力与责任的不平衡,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城市规模与管理体制的不合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目前的龙港镇"镇不像镇"、"县不像县"、"市不像市",镇下设委、办、局,更没有法律依据。总之,龙港现有的行政区划体制,不利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实行高效的行政管理,不利于经济升级,不利于对鳌江流域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生态建设,不利于社会稳
定,不利于政权建设,从而严重影响了龙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导致区域发展的缓慢。龙港的行政区划体制非改革不可!
(3)龙港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思路。
改革的原则:
――远近兼顾与相对稳定相结合。即兼顾近期利益与远期规划,尽量使行政区划做到相对稳定,克服行政区划调整中的随意性;
――方便管理与精简高效相结合。即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建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力求管理方便,机构精干,高效有序;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既要考虑基层政府和群众的意见,也要从全局利益出发,与全局总体规划相协调;
――行政区、经济区与流域区相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要有利于经济区的发展,有利于流域区的综合开发、整治,有利于区域整体利益的充分发挥;
――规范统一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即尽可能地按照现有的行政区划法规进行调整,同时要从龙港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区划调整的方案既要科学合理,也要具有可操作性,能为有关各方所接受,使区划调整中的矛盾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社会的稳定。
改革的方案:
――在现有的行政区划法规框架内进行调整。
其方案有:
①龙港镇切块设市。以现有镇域为基础,适当从苍南县划入部分相邻乡镇,单独设市;
②苍南整县改市。县城搬至龙港,命名龙港市;
③龙港镇与鳌江镇合并切块设市。保留苍南、平阳县制;
④苍南与平阳合并。设地级市,市政府驻鳖江镇或龙港镇,市下设鳌江、龙港二区,并辖平阳、苍南二县,命名龙港或鳌江或龙鳌市;
――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法规,创新行政区划体制。
其方案是:实行县下辖市。即龙港设市,但仍归属苍南县管辖。
上述方案各有优缺点。其中①方案符合龙港现状,比较科学,且有福建石狮模式可供借鉴,较具有
可操作性。其与苍南县的利益矛盾可通过政策调整(如若干年内税收体制不变)解决;②方案操作比较容易,但县城搬家耗资巨大,并可能导致原县城的相对衰落,整县改市的弊端也没有解决;②方案是理想的模式之一,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涉及两县两镇之间的利益矛盾较多,难以处理和操作;④方案符合城市体系规划的要求,比较理想,但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还涉及与温州市的关系,更难以操作;至于县下辖市的方案,在目前尚未改革行政区划法规的情况下,不具有操作性;同时,从龙港的实际情况看,县下设市并不能解决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
应当指出,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关系地方全局利益和发展的大事,既要积极,也要慎重,特别是类似龙港这样特殊地区的行政区划体制问题十分复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是十分必要的。
四、几点启示
龙港的发展和问题给我们如下诸多启示:(1)乡村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主流;(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下而上城镇化模式,应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模式,在许多地区甚至是主要模式;(3)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区划体制的调整仍是中国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