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4459阅读
  • 22回复

[地方沿革]【转帖】鄂州建市纪略(龚冠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2-15

自愧才疏负此行,依依话别过江津。
拼将残锷冲天上,不破青云让后生。
这首绝句,是我1983年11月20日《奉调鄂州寄语自重诸君》为题组诗中的一首。此诗成稿的前四天,也就是1983年11月16日,省委鄂发干53号文件正式通知,我任中共鄂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同一文件任命为鄂州市委常委的还有刘国英(市委政法委书记)、岑道斌(市委纪委书记)、孙维学(市委组织部长)、王性初(市委宣传部长)四位。这年我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大好年华已成过去,犹如一篇文章有开头、有正文、有尾声,我是在这篇文章临近尾声中受命的,因此,我把自己比作残锷也算恰如其分,但残锷仍存锋利,要冲天而上,冲破青云。这是我当时受命后的心情。
我认为投身革命的人,如果事业上平平庸庸,一无所成,恐怕是人生的最大遗憾。职务的升迁,工作的调动,对我来说,既是事业上的开头,也是事业上的结尾。所谓开头,在机构改革中应运而生的鄂州市,面临组建和发展两大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从零起步,我作为市委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当然应当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所谓结尾,按照选拔干部“年轻化”的要求,年届五十的人,走的是革命征程中最后的一段路程,时不我待,来日无多,更应倍加珍惜,干出一点名堂来。
1983年10月26日,对于鄂州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晴空如洗,阳光灿烂,街上的行人走到鄂城影剧院门前时,都不自觉地停住脚步,注视端详,本属普通平常的影剧院似乎披上了神秘的光环,引起人们的注意。影剧院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屏住呼吸,聆听市委副书记周朗溪宣读国务院8月19日的批文:撤销鄂城市、鄂城县,设立鄂州市,以原鄂城市、鄂城县和黄冈县的黄州镇的行政区域为鄂州市的行政区域。鄂州市由省直接领导。接着,首任市委书记朱邦俊就组建鄂州市和机构改革作动员报告,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正确认识机构改革和建立鄂州市的意义;二、按照精简机构原则和干部四化要求,搞好机构设置,配备好领导班子;三、切实加强领导,保证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个报告早在半月前由鄂城县、市的几位同志共同起草,初稿完成后送黄冈地委办公室审定。办公室领导要我负责此事。我一看稿子觉得基调欠当,文字平淡,缺乏号召力。说基调欠当,是指没有把鄂州市的诞生和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精简机构这个重大政治背景联系起来。1983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发出精简机构的指示,为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黄冈地委专门成立了精简机构办公室,把精简行政机构作为党委的一件大事来抓。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传来要把鄂城县葛店镇、新洲县阳逻镇划归武汉市管辖的消息。为了有所准备,地委派我和黄耀武(时任地委办公室科长)分别到新洲、鄂城两县征求县领导对行政区划的意见。关于葛店镇,鄂城县领导的意见不能划走,并建议地委将鄂城县、鄂城市合并,成立一个中等城市。这个意见受到地委的重视,也得到我们办公室的共鸣。于是,制订成立中等城市的方案,便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按照中央规定中等城市必须具备的工业产值和城市人口的标准,仅靠鄂城县、市两家达不到要求,只有把黄州加在一起才勉强够格。因此,地委决定把黄州划在中等城市的管辖范围。碰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城市名称,既然加进黄州,名称自应兼顾各方。在几个预选名称中,筛选出鄂黄鄂州两个进行比较。有人提出,鄂黄沤黄同音,沤黄谷是不受欢迎的。这个说法虽牵强附会,但取个无可挑剔的名称是大家的共同认识,鄂州作为未来城市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方案制订完成,地委、行署旋即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要求设立鄂州市的请示,结果如愿以偿(见前面提到的国务院批文)。
上述过程足以说明,鄂州市的建立,是改革大潮中的产物,是在精简机构中应运而生的。因此,我在审定朱邦俊在成立鄂州市大会上的讲话稿时,从标题到内容进行了全面构思,标题重新确立,绝大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努力使新生的城市和时代背景联系起来,并号召大家要“做第一流的工作,出第一流的成绩”,“努力建设鄂州,为振兴鄂东经济作贡献”。这些近似狂妄而又极富鼓动性的豪言壮语,把时代赋予鄂州人的使命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成为一个时期凝聚和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鄂州,在没有敲锣打鼓,没有燃放烟花爆竹,没有邀请贵客佳宾,没有举办豪饮广宴而如往常一样平静的氛围中,悄悄地在孙权建都之地诞生了!她向世人宣告:鄂州历史的第一页,将是光辉灿烂的篇章!作为书写这个开篇的参与者,我无法抑制兴奋的心情,乃赋一首七律,以志这一页难忘的历史:
改革潮中号角频,江南又报一枝春。
王畿待振千秋业,古镇重开百姓心。
日暖西山招远凤,霞飞南浦钓长鲸。
他年赢得辉煌日,堪笑孙郎枉作君。
新生的鄂州,摆在开拓者面前的是一条艰难跋涉的路程。最令人困扰的是经济基础太弱,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不足六亿,财政收入三千来万,建市的开办费还是向省财政借来的;城市建设除了一条比较像样的武昌大道外,市政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中等城市的规格与脆弱的经济实力以及落后的市区面貌,形成强烈反差。“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上下一致的这三句口头禅,既是对当时状况的客观概括,也是向新的目标冲刺的呼唤。市委、市政府提出“六五”打基础,“七五”迈大步,力争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成为鄂州人的共同心声和整齐步伐,一股劲地进行“边组建、边发展”的工作。在此过程中,逆境不断而来,一会儿冒出个“夹缝论”,说鄂州处在武汉、黄石中间,没有生存空间,言外之意,设立鄂州市是错误的;一会儿要划走葛店,经过三番五次的讨价还价,最后用左岭换葛店才算了事又一会儿要划走黄州、杨叶和花湖,结果保住了花湖、杨叶,黄州“原璧归赵”,又归属于黄冈。所有这些,不仅干扰了全市的工作部署,更重要的是涣散了人心。市长周朗溪伤感而又风趣地说:“我这个市长是癞蛤蟆垫桌子脚——挣挣乎!当了几年市长,东西南北一直动动荡荡,叫我这个市长怎么办?工作怎么做啊!?好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团结战斗,共渡难关,积极工作,稳住阵脚,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直到1987年下半年风波才告平息。这年8月10日国务院给湖北省政府139号复函指出:同意鄂州市调整鄂城区,增设华容、梁子两个直辖区,同时撤销原四个农村派出区(程潮区、华容区、长港区、梁子湖区),将花湖、杨叶……划归鄂城区……至此,前后动荡了五个年头的鄂州市,随着三个直辖区的建立,体制才算稳定下来。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我深有感慨地说:动荡的鄂州总算闯过了生存关,现在是三足(指三个直辖区)鼎立,基础稳固,下一步要启动发展关,一心一意抓好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后来我把这感慨化成绝句一首:
难艰跋涉五周年,浪击云横夹缝间。
柳暗花明三足鼎,四方安定取雄关。
对于鄂州的发展,从建市那天起,市委、市政府是倾尽全力予以关注的,无论是在组建阶段还是在动荡时期,丝毫没有放松对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关于发展战略,体制刚刚稳定之后,1987年11月2日,市长、市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周溪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体制调整后的全市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面临的新情况进行讨论,并作了总结讲话;副市长、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志胜汇报了省政府顾问、省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陈明(原省委常委、副省长)听取鄂州发展战略研究情况汇报后的讲话精神;我作为领导小组副组长,就建市以来发展战略研究情况和工作过程作了系统发言;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产生了会议纪要,连同周朗溪和我的讲话,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
我的长达一万二千多字的讲话稿。是利用晚上加班写成的。作为“参与政务,管理事务”的秘书长,事无巨细,忙于应付,白天抽不出身,安不下心来写稿子,临到领导小组要开会的前两天,只好利用晚上加班,第一个晚上搞到十二点,第二个晚上搞到凌晨三点多,总算拉出一篇东西来。我写东西有个习惯,先把思路理顺,打好腹稿,开笔一气呵成。况且写的这些事,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或是组织者,或是参与者,写起来比较顺手。稿子写成后,虽至深夜,但精神仍很亢奋,毫无睡意,便推门而出到院中散步。此时,晚秋的轻风嫩寒凉爽,如钩的月亮已经偏西,灰蒙蒙的天空挂着稀疏的星影,我怀着完成任务的喜悦,在院中踱来踱去,直到一首七律跃然纸上,才解衣上床,安然入睡。七律是这样写的:
挑灯夜半写文章,淡月疏星纳晓凉。
为振西山谋远策,欲兴东楚觅良方。
八方俊彦韬和略,五载晨昏热与光。
愿见来年花似锦,古城璀璨耀长江。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正当外界对鄂州的生存风言风语的时候,省委副书记王全国、省委常委李海忠、省人大主任韩宁夫、省长黄知真、省委书记关广富先后来到鄂州,为我们撑腰鼓劲,指明方向。他们说:鄂州处在武汉到黄石这个经济区的中间,发展很有条件、很有前途,只要确定一些正确的政策,是会成为这个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基地的。省委、省政府确定设立鄂州市,是完全正确的,使开发这个地区从组织上有了保证。有人说鄂州处在夹缝中间,夹缝怕什么,夹缝是一种压力,逼得你们求生存、求发展,在夹缝中崛起。有人说这里城市密度太大,这有什么关系呢?各发展各的嘛!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城市挨着城市,不照样发展嘛!这些讲话,对处在困境中的鄂州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和支持,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建设鄂州、发展鄂州的信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2-15
在此过程中,逆境不断而来,一会儿冒出个“夹缝论”,说鄂州处在武汉、黄石中间,没有生存空间,言外之意,设立鄂州市是错误的;一会儿要划走葛店,经过三番五次的讨价还价,最后用左岭换葛店才算了事;又一会儿要划走黄州、杨叶和花湖,结果保住了花湖、杨叶,黄州“原璧归赵”,又归属于黄冈。所有这些,不仅干扰了全市的工作部署,更重要的是涣散了人心。

      本来就是错误的,而且鄂州“借壳生蛋”比白手起家、坐了17年冷板凳的随州相比简直错得令人吃惊。

      如果是仙桃市还可以对周边县市起点增长极的作用,但是鄂州市搞不赢黄石、虹吸黄冈,强行霸占大冶县的杨叶、花湖(幸亏黄州是黄冈地署,否则鄂州绝不归还),何德何能?

     对比产业基础雷同的原马鞍山市和新余市,鄂州市最近7年的发展就是失败的!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2-16
当初设立鄂州地级市是不错的,错就错在不取名黄州,错上加错是归还黄州。如果当初设立黄州市,与黄冈地区地市同城,说不定那时候就是地市合并了。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2-16
Mark先。。。。。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2-16
不如廢除鄂州地級市、咸寧地級市,各縣省直轄。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2-16
现在看,可以取消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2-16
鄂州建市就是地级吗????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2-17
回 车子 的帖子
车子:鄂州建市就是地级吗???? (2013-02-16 22:23) 

原来有县级鄂城县和鄂城市。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2-17
那个三角菱确实很变态,却非自己说自己当初的设立是完全正确的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2-26
鄂州本就不应设为地级市,增加了一套地级和至少增加了一个县级的编制,这符合当时中央精简机构的要求吗?文章作者写这篇文章难道是为了显功吗!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2-26
纯粹是邀功之文。

抢地盘在行,发展地盘不在行。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03-03
话说鄂州的厅官候车站功能早已彰显,现在则更加凸显。前几日鄂州书记梁惠玲、市长韩进双双升为副部,而他们履职鄂州仅一年,连磨合期都没过完。新拟任的书记市长都是少壮派,且任正厅职务久矣,估计又是到鄂州来熬资历的。
他们的前任(包括书记和市长)也个个升副部,两个副市长同时升正厅(其他城市很罕见的),甚至还有副市长也升到准副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03-04
回 车子 的帖子
车子:鄂州建市就是地级吗???? (2013-02-16 22:23) 

鄂州市地级市呀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03-06
鄂城市县级、鄂城县并存,当时合并设立地级市,是精简了一套班子,中央在各省搞试点。不想后来走了设区市的老路,没有变成直筒子市。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4-29
总的说来鄂州还是很幸运的
本人原ID:啊谁。
kinda为本ID的小号。
海天一色看潮起,暮鼓晨钟听风吟。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6-06
鄂州比黄州好点有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10-07
鄂州比随州幸运多了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12-26
感觉鄂州设直筒子市更适合。
现在鄂州的城市面貌已有较大改观,确实很像个地级市了。
然而腹地不足,再分三个区(尚不含葛店、长港两个按区管理的单位,更遑论红莲湖度假区、梧桐湖新区了),以鄂州之实力,实难胜任。
设地级市30多年,华容区、梁子湖区政府所在地连一般农村集镇都不如,就很能说明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官不修衙”,这两个区的干部们从来没想过在区里呆着,自然也就不想劳神费力搞建设。
甚至连“中心城区”鄂城区,也因中心城区的街道被鄂州市直辖,而沦为跟华容、梁子湖一样的农村区。
与其如此勉强,不如索性撤掉区,地级市直管乡镇,更有利于鄂州自己宣称的全域化建设。
按90年代初的鄂州市委前书记所言,鄂州官员是拿五品官的俸禄,干七品官的事,应该是能干得更好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服务器。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12-29
“鄂州市"这个名字很荒唐!
bon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12-29
和黄冈合并,改名黄州。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08-24
     鄂州市应更名鄂城市,该划为省直管市,天仙潜模式管理。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08-25
每一个地级市,或者说每一个政区,在没有被撤销之前都是“正确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09-02
设立卾州市是败笔,说什么精减机构,白白多出一套地级、一套县级机构(实际两套,切块设市的后来市县都合并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