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c.She
:中国的历史经验就是虚省实府。
(2014-04-10 20:43)
那么不妨梳理一下。
中国历史上,典型如汉唐,一级政区都经历了一个由虚变实的演变过程。
汉代,从西汉初年由丞相派僚佐分区刺察、不设常员,再到汉武帝设部刺史、定为常制,不过一百来年时间,刺史从初期的仅有省察举劾之权且没有固定驻所到东汉初年有固定驻所且对于所部郡国长吏有罢黜之权而成为事实上的上司,差不多又经历一百来年,到桓灵之时改州牧、开始成为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这个过程也是一百多年。
唐代,由贞观初分天下为十道,时或遣使分道巡察不为常例到开元年间置十道采访制置使如汉刺史职、定为常制,不过百年时间,再由采访制置使发展到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节度使辖区不过数十年时间。
明显区别的是,汉代的州由虚变实的过程远比唐代的道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汉的郡国数量也就一百来个,中央政府还勉勉强强管得过来,所以州较不容易实化。而唐代的州数量则夸张到三百多个,想在中央政府和三百多个州之间不设任何权力机构却能够实现有效管理,当中央政府权威足够时或许还能够短暂维持,一旦中央政府权威式微时问题就大了。
而且,无论是汉州还是唐道,由虚化到实化的过程中,其权力处在一个惯性增长过程,基本不好控制,最后尾大不掉是必然的。
而明清的行省,或者说布政司,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权力定位,直到末期也没有出格,当然也较不容易出格。
行省制的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和稳定时间维持最长的时代。两汉,虽然直到王朝末期才出现社会大动荡和分裂割据,但维持得很勉强。而唐代,差不多有一半时间是在藩镇割据混战中度过的。
所有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