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o
:楼上别扯了。
还公路建设部门没能力设计隧道,太搞笑了。
一般来说隧道比桥梁造价高,一般来说适用于盾构法施工的大型隧道投资(仅掘进)大概是22万/m以上;大桥(斜拉桥)综合大概是1.2万/m2以上。
港珠澳大桥工程,虽然名字带大桥但实际上他是桥、隧、岛综合工程,所以国内有实 ..
(2014-06-15 11:22)
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5/12/content_1381371.htm过江隧道为何敌不过长江大桥
5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发了《还会有多少长江大桥可能要被炸掉》一文,对于文中的主要观点,我是赞同的。但文中提出,为了避免建一座大桥阻塞整条航道的事发生,“我认为在大桥建设上国家应该有一个标准,比如说,对净空高度的规定,不能由地方说了算。”这话不能算错,可多少有点外行。因为对于这个问题,关键并不在桥的净空高度,而是根本就不该建桥。解决两岸的交通问题,应当用过江隧道。
象莱茵河、密西西比河这样的承担了大量运输功能的“黄金水道”上,早年建的桥或经过改造,或干脆炸掉,新建的都是过江隧道。过江隧道相对于大桥,优点十分明显。
其一,它绝对不影响航运。它从地下过嘛。长江本是世界上最优的“黄金水道”,但现状十分令人不能满意,主因之一就是桥梁阻塞了航道。其二,它节约土地。桥梁需要建引桥,占用大量土地。越是高大的桥,引桥越长,占地越多。过江隧道则用地甚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这个优点越发显得可贵。其三,它有助于提高运输效率。过江隧道可以严格的实行人车分过、客货分过、公(路)铁(路)分过、单向通行等等能提高运输效率的措施。而大桥则难以全做到。其四,造价要低于造桥。其余的,还有降低噪音、不影响行洪等等优点。从安全角度讲,以现在的工程技术,过江隧道也并不低于大桥。它已是一顶成熟技术,不但在国际上是,在国内也是。事实上,九十年代时,也就是现在长江上的这许多大桥还在建设或拟建中时,有专家就曾经上书,呼吁用过江隧道取代大桥。
但是,我们看到,长江上一座座大桥还是凌空飞架,各地新拟定的建设计划里,也是大桥顶目多胜于过江隧道。何也?真的无人懂行么?非也,懂行的人很多,中国现在与国际接轨,国际趋势岂有不知。国内的施工能力不行?非也,中国人建桥隧的技术并不落伍,事实上,中国的工程队正在世界上不少国家“打洞”。
关键问题可能还是出在造价上。建筑行有一句行话:
金桥银隧铜路。意思就是建桥造价最高,隧道次之,公路再次之。对于决策者而言,造价越高,也就意味着GDP越高,GDP越高也就是政绩越高,政绩越高就越可能升官。而对于各建设方和施工方而言,造价越高,就意味着越“有钱花”。众所周知,国内的基建顶目常有“唐僧肉”之谓,这坨肉当然是越大越好,越好分。所以说,对于能够对顶目决策产生主要影响的各相关利益方而言,造桥是一件“共赢”的事,而造过江隧道则“共输。当利字摆中间时,科学不免就要放两边了。所以,过江隧道是干不过大桥的。要改变这种局面,则要寄希望于改革,能够使“全局观”和科学对顶目决策拥有重大影响力,而非如今这种羸弱影响力。象《还》文那样指望“上面”下一道“圣旨”就解决问题,虽也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多时候就只能有“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选择效果,而求不到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