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7日电 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今日表示,海关下一步准备推进全国性的一体化通关,这也是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全国一体化通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
日前,国务院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意见》对进一步加快改革、简政放权、着力改善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作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税务总局副局长汪康介绍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有关政策,并答记者问。
在谈及加快推进形成全国一体化通关的改革措施时,邹志武介绍,海关现在实行的是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主要是通过加强自身的改革,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这项工作从去年开始,先是在京津冀地区,然后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增加了长江经济带,今年又在广东省内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东北地区一共5个片区实行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了在全国42个直属海关关区的全覆盖,现在也在5个区之间实行了区区联动的一体化。
对于一体化的问题,邹志武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一体化就是企业座落在一个城市,但是货物的进出口可能在另外一个城市,原来海关的分布是按照属地化的,一个地方的海关自身是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现在实现了区域通关一体化以后,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进一步简化了手续。
邹志武表示,下一步,海关准备推进全国性的一体化通关,这也是海关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全国一体化通关,主要是通过打造“两个中心,建立三个制度”。两个中心就是要设立一个全国海关的风险防控中心和全国海关的税收征管中心。通过实现集中的风险防控和税收的集中统一作业,让同一个企业在不同的海关面对统一的海关监管政策和要求,享受统一的通关便利待遇。企业面对的将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海关,而是全国海关这个整体。
邹志武指出,建立三个制度,第一就是一次申报、分步处置。这主要是改革现行的申报制度,在前期,运输工具申报以后,向海关传输简单申报的数据,海关经过准入风险的分析,就可以先放行,不用等到所有的项目申报完毕。货物放行以后,企业再做完整的申报,海关完成税收征管。这样可以大大的降低企业货物存留在港口、码头、场站的时间,大大提高通关效率。
第二,改革现行的税收征管方式的制度。原来企业报关报税,应该是票票过筛,每一个票都要审价、归类、计征税收,现在通过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靠企业自报,自缴税款。海关实行批量审核和税收稽查方式,监督税收入库。
第三,改变以往以关区为区块的监管模式,原来42个直属海关,每一个关都是自成体系,所有业务都是一个关完成。下一步按照全国不同的类型,建立若干功能型海关。通过海关的改革,一个是体现货物通关,进一步提速,企业办事手续进一步简化,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海关的执法也更加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