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299阅读
  • 32回复

[经济]从“辽老大”变“辽老幺”,中央两次振兴东北为何效果不好?(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8-13
原标题:为振兴东北把脉之一-- “辽老大”正滑向“辽老幺”
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50590341.html



    重蹈以往偏重投资拉动只能是死路一条
辽宁,曾经是共和国的倚重和骄傲;可辽宁,正无可奈何地在全面“沉没”!到底是什么让“辽老大”告别了昔日的辉煌?到底是什么让“辽老大”无奈地滑向“辽老幺”?真的勇士,必须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正要振兴辽宁,必须要说破“皇帝的新衣”,必须要直面辽宁的全面“沉陷”!
一、“辽老大”绝对是共和国的骄傲
“辽老大”,曾经的一个辉煌;“辽老大”,共和国一段美好的记忆;“辽老大”,也是不应忘记的一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是为了思索未来。
1、“辽老大”曾是“共和国的长子”。在毛泽东时代,辽宁作为“中国工业化的摇篮”,被中央领导称为“共和国长子”,被国际友人称为“东方鲁尔”,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辽老大”。
那时,无论是第一炉钢水、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台透平发电机组、第一套大型输变电设备、第一艘万吨巨输、第一辆内燃机车、第一艘核潜艇、第一台深海机器人等,辽宁为新中国不间断地贡献了上千个重大的第一。
那时,作为新中国工业化的“摇篮”,辽宁将技术、装备、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向全国各地。辽宁的乡音,浓重地响在全国各大型工地。辽宁援建的工厂,遍布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甚至中国西部整座整座城市,都是辽宁人用双手托起;整座整座新建工厂的技术人才,都是辽宁人在领衔担纲。就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年代,辽宁地杰人灵,更有英雄辈出,辽宁出的劳模数量全国第一;辽宁还是输出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大省。
2、“辽老大”的主要经济指标长期雄踞全国第一。那时,辽宁不仅工业总产值、GDP,长期雄踞全国第一,尤其,给国家上缴的利税(最能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质量高低的指标),更长期雄踞全国第一。即使改革开放后,因各省上缴中央的利税等指标,仍然按改革开放前的指标交。至少到了1999年,辽宁的很多工厂都开不出工资,但上交国家的利税,仍然“笑傲江湖”,力压群雄。
辽宁为共和国就如春蚕吐丝,辽宁无愧于共和国的长子!

二、“辽老大”如何赢得昔日的辉煌
“辽老大”曾经辉煌,那“辽老大”为何辉煌?
1、国有企业映照“辽老大”灿烂。辽宁是东北计划经济程度最高的省份(辽宁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等于黒吉两省相加之和),也是中国计划经济程度最高的省份,还是全世界计划经济程度最高的地区。而辽宁之所以计划经济程度这么高,正得益于辽宁的国有企业最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就独占24项。以致国企的经济总量长期占全省GDP的70-80%,很多市甚至占到90%以上。就是到了1996年,盘锦等市的国企还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5%以上。而同期的浙江、福建等省,国有经济占比全省都不到5%。所以,国有企业绝对是“辽老大”的实力,绝对是各省的仰慕,绝对有各省不可比拟地强大政治动员力!在毛泽东时代,“辽老大”的国有经济,绝对是勃勃生机。
2、“鞍钢宪法”创造国企无限生机。1954年,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可如何具体保证工人阶级对企业、国家的领导权,这绝对是“哥德巴赫猜想”。
新中国建立后,照搬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的企业管理经验---《马钢宪法》抓国有企业,可其最大的缺欠,就是劳动者无管理权。对此,毛主席曾深刻指出:管理权“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
如何破解这个“哥德巴赫猜想”?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在鞍山钢铁公司《关于工业战线上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报告》上做了长篇批示,激情满怀地宣称“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鞍钢的管理经验能与“宪法”比肩,就在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国企的“五大管理原则”,核心一条就是工人参与管理。如果说新中国让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那“鞍钢宪法”则确保中国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因管理权,就是领导权!

如果说得天独厚的国有企业,那是“辽老大”绝对的经济实力,那《鞍钢宪法》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为国企创造巨大生机,“辽老大”怎能不在国企映照中如日中天?
二、“辽老大”正无奈地变成“辽老幺”
经过改开30多年的洗礼,辽宁不说应鹏程展翅,至少应“瘦虎雄风”犹在。可人们不能不痛苦的正视一个现实:改开以来,伴随辽宁国企的命运出现惊天逆转,特别是各级政府将省市属国有企业基本败光、卖光(有的市全部国有占比才0.01%),辽宁的衰落就已命中注定,只不过是该如何显影,该何时显影。现在出现的显影是,“辽老大”正在全面“沉陷”,甚至很多重要的经济指标,正在掉入“辽老幺”。
1、辽宁的经济增速低迷跌入“辽老幺”。保持合理增速,防止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这是当今中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基础。李克强:“如果经济的‘数量’指标跟不上,那‘质量’指标也会下滑。”“我们一定要兑现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然而,在辽宁兑现这个“庄严的承诺”,则希望缥缈。
2014年末,东北经济出现了下滑,东北三省GDP增速全部掉入全国后五位,尤其,辽宁在下半年竟然进入了负增长。自新中国建国以来,辽宁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经济从来没有出现连续半年的负增长。到了年底,全国31个省市经济增长排名,辽宁增速5.8%,在全国倒数第三(黑龙江5.6%、山西4.9%)。进入2015年一季度,辽宁经济低迷的状况仍无起色,经济增速仅为1.9%,稳稳的在全国垫底。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GDP增速又在全国倒数,辽宁2.6%,黑龙江5.1%,吉林6.1%,辽宁还是倒数第一。“辽老大”的增速,无可奈何地变成了“辽老幺”,真是情何以堪。
2、辽宁的财税收入负增长跌入“辽老幺”。财税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运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的核心指标。江苏省上半年财政收入(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129 亿元,同比增长10.5%。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江苏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全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增速分别达到 35.8%和 31.6%,是服务业税收增长主力,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税收同比增幅也超过 10%。
相比江苏的税收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辽宁由于以往的财税来源中,房地产一业独大,有的中心城市涉地税,甚至占到60%以上。这是多大的泡沫,这是多大水分的虚假繁荣。而当辽宁的房地产业全面进入萧条,税源自然大幅萎缩。再加上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甚至出现全面过剩。省内金融和汽车制造业税收连续三个月负增长,采矿等行业税收持续不景气,大型批发市场持续低迷等。
在这样的情势下,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0.1亿元人民币,减少428.6亿元,同比上年下降22.7%。而今年上半年,全国只有辽宁、山西、新疆、青海财政收入呈现负增长,辽宁更以-22.7%的增长,又稳稳地在全国垫底。
在所有的经济指标中,就业也是一个很过硬的指标。2015年,辽宁新增就业指标由往年的70万人调到40万人,降低了42.9%,今年一季度,新增就业仅实现4.4万人。这个指标若有全国排名,“辽老大”也同样是“辽老幺”!
财税收入如果继续下降,辽宁各地的公务员开支,都将成突出问题。为此,一些城市又在对企业搞什么“收取预支电费”,收取“探头税”等,而这样的“刮地皮”行为,更是竭泽而渔。
三、“辽老大”的振兴前景堪忧
作为曾经的“辽老大”,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很长时间还跻身在共和国的“第一梯队”。如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陡然成为“辽老幺”,“辽老大”是不是在以往的振兴转型中迷失了方向?尤让中央最担心的事情,也让辽宁百姓扼腕叹息的事情,就是看不到辽宁跳出“沉陷”,到底有何坚实的“抓手”?辽宁要绝地反击,到底有什么依托?
1、辽宁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辽宁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也是前景堪忧。辽宁的12个地级市和2个副省级市,大多数市制定的2015规划定的增长指标,才都在5%。
2014 年,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8626亿元,其中,大连为7650亿元、沈阳为7589亿元。沈阳、大连作为振兴辽宁的“双龙头”,沈阳一市的经济总量占比全省四分之一强, 2015年7月22日凤凰财经综合报道:内地36个主要城市前景排名:沈阳垫底,唯一属于极差!大连一市的经济总量也占比全省四分之一强,但大连自2000年开启的地产黄金十年, 大连的老百姓都知道市长是谁,却不知道实体的企业家是谁,现在的大连的房地产业,也遭遇“滑铁卢”。
8月7日,中国今年的巨量地方债置换大计才行至半程,辽宁省地方债公开招标结果令人“大跌眼镜”,10年期专项债券首现未招满,利率则首度落于上限,为地方债逾四年来首现流标,也是中国地方债四年来首现流标。辽宁不受债市“待见”,也显现债市对辽宁的振兴前景担忧。
种种数据表明,辽宁所有的行业都看不到增长的亮点;种种迹象表明,辽宁的经济还处在全面探底的过程之中,也就是说,辽宁还在无可奈何地继续“沉陷”。
2、如何振兴的思路基本了无新意辽宁的经济已经在全面“沉陷”,这是不争的事实;更可怕的是,还看不到辽宁省委省政府为避免继续“沉陷”,有什么运筹帷幄的重大决策;也看不到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继续沉陷的趋势,有什么切实可行的重大举措。仅从2014年年底,辽宁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大而华之的讲话,什么“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些官话、套话,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的空话和废话看,辽宁的振兴思路根本就不明晰,根本就了无新意。
仅从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抓经济,搞的什么“百个政府部门帮扶百个企业”等措施来看,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现在辽宁省委、省政府连辽宁“不举”的病因都没诊断明白,如何能对症下药?如何能开出良方?至少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振兴的思路上,给人的感觉还是“新瓶装旧酒”,即切不准病因,又拿不出“真招”,自然让辽宁人一时还看不到,辽宁有任何重大改变的希望。
3重蹈投资振兴老路只能死路一条如果辽宁省委省政府还像前两次中央振兴东北一样,仅仅将辽宁振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央政府的举措,寄托在中央政府对辽宁的央企加大投资,精力还像以往那样,主要放在“跑部进京”,而辽宁自身却没有坚强的依托,结构性矛盾不痛下决心改变,辽宁自身缺乏强劲的内生动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辽宁如何有可持续振兴的内在动力?
辽宁以往的10年振兴,投资拉动就占65%,其中,房地产投资就占近30%。房地产投资造成的“鬼城”、闲置等,已成辽宁不堪的重负!习近平把脉东北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加法多(投资),其他少,亟待补课。”所以,前两次的振兴东北,用投资吹大的虚假繁荣,这一次振兴东北应绝对要谨慎,中央政府理应跳出投资拉动东北的前车之鉴,辽宁也再不能重蹈投资拉动的覆辙!
4、绝不要指望出现英雄创造历史的奇迹。辽宁历来是出省委书记、省长的摇篮,而今辽宁的省委书记、省长都是“空降”,这似乎也显现出中央对辽宁的不满和担忧。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人民,对“空降”来的省委书记、省长,都寄以殷切厚望。可从目前看,并没看到“空降”省委书记和省长,在抓辽宁的经济上有何“与众不同”,只看到与他们“空降”到来所相伴的,就是辽宁在迅速的“沉没”。因现在的辽宁,绝不是“英雄”能够创造历史,也绝不会出现英雄创造历史的奇迹。辽宁的很多深层次的矛盾不解决,辽宁省委省政府抓振兴的传统思路不变,抓振兴的视野还那么狭窄,还那么“饮鸩止渴”的急功近利,还那么仅仅囿于一小撮人在抓振兴,还那么沉醉在“皇帝新衣”的“大忽悠”,那辽宁的振兴,必将走向死路一条!
总之,“辽老大”当前需直面的几个经济数字,它是枯燥的,但它又是那么尖刻,它深深地刺痛着辽宁人的心,它逼迫辽宁人必须要静下心来,进行深刻的反思,必须要痛定思痛,必须要先找准“病根”!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8-13
   其实很多内地省份、城市现在还是靠固投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固投重点无非是从房地产转移到交通设施等基建上,对改变经济结构、改善发展质量毫无作用。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8-13
投资者信心的坍塌更严重吧。或彻底成为央企和国企的自留地,或成立外来投资者的自留地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8-13
正说明了某种经济模式的失败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8-13
回 atop 的帖子
atop:正说明了某种经济模式的失败 (2015-08-13 11:25) 

是啊 不可能在想一起季中到东北发展了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8-13
Rick John时期的业绩如何?
兰若生夏草,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8-14
东北,如果在改开之初就醒来,应该很强。
作为老工业基地,顺着重工业产品进行产业链延伸,应该是前途无限。
改开几十年了才醒,国有资产变成国有负担,再怎么弄都迟了。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8-14
其实,我们看那些发达城市地区,都有核心产业链。

实际上,一个市州牢牢抓紧一个产业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应该会成功的。什么都点一下,什么都做不成。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8-14
确实到了痛定思痛的地步!首先应找思想根源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8-14
回 阿布 的帖子
阿布:Rick John时期的业绩如何? (2015-08-13 18:52) 

哈哈···我猜了半天才想出来····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08-14
这个英文名起的不错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08-14
Higgins Pean、Rick John、Frankie Sam、Lauren Sam、 Chandler Jaime、Chame Korea、Yule Jason。神之七男。
兰若生夏草,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08-14
基础产业和原料产业有点类似

内容来自[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8-15
  东北人口减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8-15
回 阿布 的帖子
阿布:Higgins Pean、Rick John、Frankie Sam、Lauren Sam、 Chandler Jaime、Chame Korea、Yule Jason。神之七男。(2015-08-14 18:22)嬀/color]

Nick John更顺,哈哈。
独立思考,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8-17
东北的经济最大的教训就是~~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和拉美的资源经济模式是彻底走不通的,只有走日韩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法宝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8-17
r和l是对音,l音转n音就是南方人了。
h和x,g和j同样有音韵上的关系。
这个译法还是相当地道的。

内容来自[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8-17
那底特律破产说明啥?
前30年的模式早不复存在,围绕东北重工企业的轻纺工业在大下岗、经济外向化后消失就决定了今天东北的困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北过于偏远,做轻工业服务业存在诸多劣势如出海口,这类产业带着产业链自然会向关内沿海地区集聚,最后只留下依附于重工企业的一些商业服务业。就业不足造成人口出走,然后负循环。
重工业是工业的基础,为其他产业提供机械设备材料等等,门槛相对较高不易取代,东北才能走到今天。下游产业不景气,上游就会受影响,但东北结构单一受创更严重。东北不像日韩那么小,产业分离程度低。

内容来自[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8-17
泛泛谈“振兴东北”没意义,政策要精准,吉黑明显与辽宁不同,一个在内陆、人口在流失、急需振兴,一个在沿海、人口在流入、回归常态。混在一起要政策,要到政策后到底给谁?
省—大县小市(200万人)—乡镇街区
华国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
宋齐梁陈隋唐宋,蒙元大明满清华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08-17
辽宁的第三产业一向比上海差。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8-17
楼上很不地道!

你不妨把1952年-1978年的数据都贴出来嘛,让大家看看你的结果对不对。别只拿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这样的态度,不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8-19
说实话,东北那些装备制造业老国企,现在还有什么竞争力。老旧的设备,落后的技术,臃肿的体制,欠缺的人才。现在沿海一些数控装备私营企业,别看他小,竞争力秒杀东北老国企。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8-22
回 东山听松 的帖子
东山听松:泛泛谈“振兴东北”没意义,政策要精准,吉黑明显与辽宁不同,一个在内陆、人口在流失、急需振兴,一个在沿海、人口在流入、回归常态。混在一起要政策,要到政策后到底给谁? (2015-08-17 16:44) 

是这个理。四大板块中,东中西都可以说是类型区,而东北更接近于经济协作区。黑龙江省与西部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于东北地区。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8-23
第一,老龄化少子化压根解决不了

第二,压根没给东北任何实质性好处。上海经济一完蛋,国家马上给予浦东新区;上海经济再次完蛋,国家马上给予自贸区。浙江经济一完蛋,尤其是金融一崩盘,国家马上给予金融改革先行先导区。国家没有给予东北一项先行先导政策,没有给予东北一项比其他地区优惠的政策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8-01-22
大部分省份包括广东都是靠固投刷GDP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