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513阅读
  • 31回复

[设计更名]“以县名城”的原则下进一步修订中国传统城市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7-25


在“以县名城”的原则下,北京应该叫做大兴,广州应该叫做番禺,济南应该叫做历城——“大兴、番禺、历城”,所依均是清末县名。

但封建时代的县名沿革,仍有一些不符合【我自己的原则】(圈地自萌预警),因此作出修订


原则如下

1.反对“地名下移”。
即以广域统县政区名(府、州、郡)名,作为县名。

        南朝陈改东阳郡为金华郡,治长山县,即今金华市。
        隋改长山县为金华县。
显然,此处的“金华县”,命名逻辑就是“以郡名县”,视作不符合规则。

2.反对“县名侵夺”
“县名侵夺”即县名得名于“本治于别地的”其他县名。

        今阜阳市,本为汝阴县,清代重置倚郭县为“阜阳县”。“阜阳县”得名于汉代另置于汝阴附近的“阜阳侯国”,本与汝阴完全无关。
因此认为,作为汉代另一县名的“阜阳”,侵占了“汝阴”。

3.反对“挪用县名”
“挪用县名”,指的是:于A地新置甲县,得名于治B地的故甲县。

         三国所置之桐庐县,治于今桐庐县西二十五里,漏港滩对面的古城里。此县隋开皇时撤销。
         隋仁寿重置之桐庐县,治于桐江西山庄(即今俞赵至沙湾一带)。
隋县与三国县两者治所不一,仍命名为“桐庐”,视作“挪用命名”。
这一条实际上是上一条的加强版。
桐庐是一个很好很“极端”的例子。新旧桐庐县辖境相同(尽管古代县域很难有明确县境),所撤时间很短,非常接近“迁治”的情况。
的确这一条会波及到很多桐庐一样的县。
因此我也在想,这一条规则是不是过于偏重【县级政区的点状属性】了。
【待议】

4.反对“挪用小地名”
若县名得名于境内的某一镇、里、乡等官方建制的下级地名,而县治不在其中者,视作“挪用小地名”。

         今浙江省孝丰县,得名于境内的孝丰乡,而其县治不在孝丰乡。
则认为“孝丰县”的命名挪用了“孝丰乡”的小地名。
而以境内的景物而非【官方建制地名】,则不认为违规。如今徐州市,清代设铜山县,得名于距治所几十里外的铜山(现已在山东省境内),不认为违反规则。


5.一城的历史县名,剔除掉“不合规则”者,所剩下的县名序列中,最晚近的一个被用作校正后的县名。
若是某县没有“合规则”的县名,则启用其治所的【聚落名/基层政区名】。
以官方建制之镇、里、乡等优先。



以上是主要原则。
而政区本就是人为,不会像代码一般规整,因此在考订的过程中对具体情况增补细则

讨论对象问题:
讨论对象是【1911清亡时刻】的府州县厅治(用朝鲜术语叫做“邑治”hhh)。仅限于18省+台湾(东北、新疆另有讨论)。
现代复兴的传统城市、重要的古代都城等也有讨论。
所考虑的县名沿革也只到【1911清亡时刻】,此后的行政区划不考虑。

巧合性的同名
若是县名得名于【附近的】其他郡县,则视为挪用,不符合规则。
但若是与数百上千里之外的郡县同名,则明显仅仅是巧合,不认为违规。

认同县治迁移(前提是新县治不曾做过别家郡县治)

认同侨置县(不同于规则4的“县名挪用”)


【先成为州郡治,再成为县治】【太原市、镇江例】
今镇江市,古为京口。孙权时筑城。南朝时先为州、郡治,后丹徒县迁入至京口,至清末仍为丹徒县。
今太原市,本为唐明镇。宋太宗时始为并州/太原府治,后阳曲县迁入至唐明,至清末仍为阳曲县。
京口、唐明,成为州郡治后,视作“已经成为【县级以上治所】”(尽管并无县名),而丹徒县、阳曲县由外地迁入,视作对京口、唐明的县名侵夺【违反原则2】。而两者历史上并无其他的合规县名,因此触发【原则5】,定为京口、唐明。

字形问题:
字形相似、读音相同的,视为同一个字所分化,如“临榆”被视作等同于“临渝”(因此被认为是县名侵夺)
字形不相似、读音不相同,不视作同一个字,如清代改“真定”为“正定”(假设“真定”是不合规则的,两名不同,不影响到“正定”是否合规则)
【陕西扶风县,金代改“扶风”为“扶兴”。“扶风”来源于郡名,而“扶兴”虽含有郡名的含义,但未于郡名等同,视作合规】
字形相似、读音不相同的,【待议】【如“東陽縣”得名於郡,五代改為“東場縣”】

明清卫所问题
明清卫所是军事建制,但具有行政区划的功能。若触发【规则5】,启用所在的【聚落名】,卫所作为准政区排位最优先。
要注意的是,明清卫所的专名比较随意,并未完全二字化,也没有“雅化”,有的以行军方位(前后左中右)命名


唐宋军、监的问题
唐宋的“军”非常复杂,我个人试着梳理一下
1.最著名的是作为方镇的军。主官一般为节度使等。主官一般兼任治所所在州的刺史。管辖若干州组成的辖区,因此成为一级准政区。唐代方镇辖区不甚稳定。宋代方镇消失,作为方镇的军退化为一州之境,演化为主官加衔所用的“州名别称”。辽代方镇坐实为一级普遍稳定的政区,即“方州”。
2.统县的军。宋代时,统县的军成为稳定常见的政区,与州府并列。统县的军主官为知军。有的军有附郭县,有的军无附郭县(形状类似明清统县的州)。
3.不统县的军 。“XX军”本就只是军队番号。宋代,县级军成为稳定常见的政区。县级军主官为军使。唐代亦有一些军、城,情况特殊辖有实土,与县并列。又或者有稳定驻地而不在郡县邑治【类同明清独立治所的卫所?】,不管是否能看做县级政区,至少有了点状地名的功能。【似乎宋代有的军使是与县同城的?】


不定期更新………………

直隸——1樓
河南——4樓
山東——15樓

江蘇——2樓
浙江——5樓

福建——29樓







[ 此帖被ein在2019-09-13 16:39重新编辑 ]
ein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7-25
直隶

顺天府属
西路
大兴县/宛平县(今北京市):大興
    薊縣-析津縣-大興縣一系,比起幽都-宛平县一系历史更早。
    而金代改府名“大兴府”,改县名为“大兴县”是同一时刻,不认为是以郡名县。
良乡县(今北京市房山区):良鄉
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之房山城):房山
    唐代良乡县境内有房山乡,是否与之有关?【待考】
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涿
东路
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 ):
三河县(今河北省三河市):三河
武清县(今天津市武清区(旧)城关镇):武清
宝坻县(今天津市宝坻区):寶坻
薊州(今天津市蓟州区):無終
香河縣(今河北省香河縣):香河
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宁河镇):寧河


天津府屬
天津縣(今天津市):天津
静海县(今天津市静海区):靜海
青縣(今河北省青县):會川
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長蘆
     今沧州市本为长芦县,宋废为镇。
     另有浮阳/清池县,治今旧州镇(铁狮子),明洪武初省入沧州本辖。
     明洪武二年,沧州迁治长芦。

ein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7-25
江苏


江宁府屬
上元县/江宁县(今南京市):上元
     清末之江宁县,沿革自唐末天祐析设,晚于上元县一系。


苏州府属
吴县/长洲县/元和县(今蘇州市):
吳江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吳江


揚州府屬
江都县/甘泉县:廣陵
    汉有广陵县,治今扬州市。
    汉有江都县,治今扬州市以南,大约在长江中。
     汉代起以江都命名治于广陵的国、郡,隋代改广陵为江都县。


淮安府属
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淮安
    山阳得名于侨置之山阳郡(郡名而非县名,不合规则)。
清河县(今淮安市(主城区清江浦)):清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7-25
以县名城早就被淘汰了。唐宋之后就是以府名城了。
这种事不是谁可以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妄图开历史的倒车是没用的,你咋不过原始社会的生活呢?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ein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7-25
河南


開封府屬
祥符縣(今開封市):祥符


河南府属:
洛阳县(今洛阳市):河南
    汉魏洛阳县在今洛阳市东郊(白马寺)。
    今洛阳市本为河南县。
    隋于河南县治建【隋唐洛阳城】,即今洛阳市前身。并迁洛阳县来治,河南、洛阳两县同城。
    后省河南县入洛阳县。


郑州属:
郑州(今郑州市):管城






ein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7-25
浙江


杭州府属
钱塘县/仁和县(今杭州市):钱塘
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旧)余杭镇):餘杭
海寧州(今海寧市鹽官鎮):鹽官
    “海寧”得名於三國海寧郡
於潜县(今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於潛
昌化县(今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昌化
富阳县(今杭州市富阳区):富陽
新城縣(今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新城
临安县(今杭州市临安区):衣錦
    临安县治于明代迁入衣锦城(今治)。 衣锦城,唐为衣锦城,后梁为衣锦军,入宋改名顺化军,后废入临安县。
    明代迁治,视作临安县侵夺衣锦军/顺化军。
    衣锦/顺化军是否是领县的军?《宋会要·方域》6之21:临安县……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隶顺化军;五年,军废,县复来隶(杭州)。可见从吴越至宋初,衣锦军领临安县。
    衣锦/顺化军为州级统县政区,因此以【太原市/镇江例】,以“衣锦城”定为“衣锦”。(若将衣锦/顺化军看做县级以下,则应定为顺化)

紹興府屬
会稽县/山阴县(今绍兴市):山陰
嵊州(今嵊州市):
餘姚縣(今餘姚市):餘姚
蕭山縣(今杭州市蕭山區):萧山
诸暨县(今诸暨市):諸暨
新昌县(今新昌县):新昌?
    新昌县得名于境内新昌乡。
    新昌县治是否在当时新昌乡境内?若否,则触发【规则4挪用小地名】。(我记得是在的……)
上虞县(今上虞县丰惠镇):

金华府屬
金华县(今金华市):長山
      曾用县名金華、吴宁、东阳均是来自郡名。
东阳县(今东阳市):東場
    “東陽”來自郡名。
義烏縣(今義烏市):義烏
汤溪縣(今金华市婺城區汤溪镇):湯溪
兰溪县(今蘭溪市):蘭溪


衢州府屬
西安县(今衢州市):西安
龙游县(今龙游县):龍游?
    【“遊”与“游”?】
江山縣(今江山市):江山
开化縣(今开化县):開化
常山县(今常山县):常山

湖州府屬
乌程县/归安县(今湖州市):烏程
安吉县(今安吉县安城村):安吉
孝丰縣(今安吉县孝丰镇):安吉
    今孝丰县得名于境内孝丰乡,治所不在孝丰乡境内。违反【规则4小地名挪用】。
    孝丰县治为安吉县旧治。定为安吉。
    %不人为限制不能重名
德清縣(今德清县乾元镇):德清
武康县(今德清县):武康
长兴县(今长兴县):長興

[ 此帖被ein在2019-08-07 13:3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7-25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以县名城早就被淘汰了。唐宋之后就是以府名城了。
这种事不是谁可以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妄图开历史的倒车是没用的,你咋不过原始社会的生活呢? (2019-07-25 13:26) 

当艺术品欣赏也是可以的。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7-25
这么搞还会去掉现存城名中的“州”字,然后州就又可以复活做通名了
Sold my soul broke my bones
Tell me what did I get
I kept my promise man
Show me the promised land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7-25
楼主的思考还是有价值的,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7-26
必須縣轄市配套。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9-07-28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以县名城早就被淘汰了。唐宋之后就是以府名城了。
这种事不是谁可以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妄图开历史的倒车是没用的,你咋不过原始社会的生活呢? (2019-07-25 13:26) 

说得对,实际上是以级别最高的一个名称为通用的习惯来名城,比如北京,在明清时代,大多数人既不用大兴宛平县名名城,也不用顺天府名名城,而是直接称为京师或北京,那么对于大多数府城来说,府名就是最高的,所以自然是用府名而不是县名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9-07-28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tigerto2001:说得对,实际上是以级别最高的一个名称为通用的习惯来名城,比如北京,在明清时代,大多数人既不用大兴宛平县名名城,也不用顺天府名名城,而是直接称为京师或北京,那么对于大多数府城来说,府名就是最高的,所以自然是用府名而不是县名 (2019-07-28 13:08) 

直接称京城的,百姓不会叫京师,当时也不用北京。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9-07-28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直接称京城的,百姓不会叫京师,当时也不用北京。 (2019-07-28 15:35) 

明朝永乐以后是叫北京吧?因为还有南京呀……只叫京城如何区分南北两个?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9-08-04
回 tigerto2001 的帖子
tigerto2001:明朝永乐以后是叫北京吧?因为还有南京呀……只叫京城如何区分南北两个? (2019-07-28 22:33) 

明朝永乐后,两京就叫京城、南京啊。很好区分啊。
清朝两京就叫京城、盛京啊。也很好区分啊。对江宁到是还保留了南京的俗称。

北京只是近现代对明清时期的京城的俗称。就像蜀汉是后人对刘备建立的汉朝的俗称一样。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9-08-04
楼主还有更新吗?
ein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9-08-07
山東


齐州府属
历城县(今济南市):歷城?
    【“歷”的字形問題?】
德州(今德州市):長河
    今德州市本為小胡城,唐元和长河县迁入,为其首次成为邑治,后撤销。
    后将陵县、陵州、德州等相继来治。
陵县(今德州市陵城区):
    今陵城县为临齐城。北魏景明,鬲县迁治临齐城,为其首次成为邑治。
    北齐与安德县合并,留驻不留名。后为德州、陵县治所。
邹平县(今邹平市):梁鄒
    汉置梁邹县。治在今邹平韩店乡旧口村北。後廢。
    漢邹平县,本治邹邑。宋景德迁治汉梁邹城,宋宣和末迁今治。
    【邹平市例】:今邹平市治,并未做过邹平县以外的邑治。若其历史未曾治过汉梁邹城,则应定为邹平。但邹平县却是由汉梁邹城迁来。定为梁邹。
齐东县(今邹平市九户村):齊東
章邱县(今濟南市章邱区):章邱

武定府屬
惠民县(今惠民县):惠民
利津縣(今利津縣):利津
    【合称】得名于县治永利镇及县内东津渡口。
蒲台縣(今滨州市南郊蒲台湖):蒲臺?
    宋蒲台縣治北鎮(今濱州市),後撤銷。
    金复置蒲台县于宋治之南(即清末治所/蒲台湖)。
    【判定是否为同一城】若将两者视为同一城,则定为蒲台。
滨州(今滨州市北郊滨城镇):李邱
    县名“渤海县”来自于郡名。
    【启用治所点状聚落名】:李邱村。


登州府屬
蓬莱县(今蓬莱县):蓬萊
黄县(今龙口市):
海陽縣(今海阳市):大嵩
    海阳县治大嵩卫,得名于境内海阳所。
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東牟
    今治本漢東牟縣治,後廢。唐置牟平縣于汉东牟县治。后省入宁海州。
福山县:福山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9-08-09
貌似只有齐州、济南府,没齐州府
存在即合理,不过研讨还是必须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9-08-18
李邱不是历史县名,不能好好的玩耍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ein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9-08-30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以县名城早就被淘汰了。唐宋之后就是以府名城了。
这种事不是谁可以规定的,而是约定俗成的。妄图开历史的倒车是没用的,你咋不过原始社会的生活呢? (2019-07-25 13:26) 

这种事情还真就是人为规定的,毕竟群众的记性很短,改了几十年就定下来了

也没有谁先进谁落后的说法,只是我觉得以县名城在形式上更规整、歧义更少而已

民国初废府存县,就是在开这个所谓的“历史倒车”

只是后来,挖心设市、设市泛滥、市制县域化府域化,环环相扣导致以府名城又占多数而已

哪怕这里面缺了一步,形成日本哪怕台湾朝韩模式,民国初设想的以县名城都会成为既定事实

商丘、聊城、合肥、安阳、临沂、黄冈等等还都是使用县名

更不要说菏泽宣城这些府名与辖县重合的了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9-08-30
回 ein 的帖子
ein:这种事情还真就是人为规定的,毕竟群众的记性很短,改了几十年就定下来了
也没有谁先进谁落后的说法,只是我觉得以县名城在形式上更规整、歧义更少而已
民国初废府存县,就是在开这个所谓的“历史倒车”
只是后来,挖心设市、设市泛滥、市制县域化府域化,环环相扣导致以府名城又占多数而已
哪怕这里面缺了一步,形成日本哪怕台湾朝韩模式,民国初设想的以县名城都会成为既定事实
商丘、聊城、合肥、安阳、临沂、黄冈等等还都是使用县名
更不要说菏泽宣城这些府名与辖县重合的了
....... (2019-08-30 22:35) 

你说的不对。

目前的商丘、聊城、合肥、安阳、临沂、黄冈、菏泽、宣城等都是地级专名,而非县级专名。菏泽、宣城也并非与县同名,这些还是以府名城。
现在只要有地县两级,就是以府名城。
你不能说一个专名最初是县名就永远是县名吧?那么石家庄市是以村名城吗?
日本模式的“县”,规模介于中国地级县级之间,可能更接近地级一些。日本既然不存在地县两级,你就很难说它是以府名城还是以县名城了。日本的“县”,和中国的“县”完全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中日两国很多字同意不同的。
[ 此帖被zhaohz在2019-08-30 23:09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ein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9-08-30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你说的不对。
目前的商丘、聊城、合肥、安阳、临沂、黄冈、菏泽、宣城等都是地级专名,而非县级专名。菏泽、宣城也并非与县同名,这些还是以府名城。
现在只要有地县两级,就是以府名城。
....... (2019-08-30 22:58) 

地级市本来是就是由城市政区演变而来,地改市潮流之后成为兼具城市属性和统县政区属性两面的政区,不能和古代府州郡等同。
只能说“以地级市名城”(或者说地级市名来源于、挂钩于城市名),而不能以此等同于“以州府名城”


如果说设市时“以府名市”,如析清苑县置保定市、析鄞县志宁波市,体现了“以府名城”的传统的话

那么合肥、聊城等,“以县名市”,则说明“以府名城”的传统并非强大顽固到不可打破,北洋废府几十年的惯性就可以使这些地方放弃“以府名城”,转而“以县名城”

如果“以府名城”真的是无法打破的传统,那么合肥、聊城设市时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庐州市”、“东昌市”,但事实上“以府名城”只是一个选项而已,并不比保持原状的“以县名城”有多大优势


宣曹二州城——清代宁国府附郭宣城县,另辖宁国县;曹州府附郭菏泽县,另辖曹县;要是“以府名城”会造成实际的重名混乱。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9-08-31
回 ein 的帖子
ein:地级市本来是就是由城市政区演变而来,地改市潮流之后成为兼具城市属性和统县政区属性两面的政区,不能和古代府州郡等同。
只能说“以地级市名城”(或者说地级市名来源于、挂钩于城市名),而不能以此等同于“以州府名城”
....... (2019-08-30 23:36) 

不是这个说法。
秦朝以来,一般说只有政区名,没有城名(个别例外可以忽视)。比如明朝山东省驻地那座城,兼做省城、府城、县城,山东、济南、历城分别是省府县的专名,都是政区名。并没有规定这座城的名字,也没必要规定。老百姓私下对这座城的称呼,可以从省府县三个政区名里来选,结果是都称之为济南(以府名城),没有称之为历城(以县名城)。这是无法规定的。政府只会规定政区名!

所谓 以府名城和以县名城的争议,前提是这座城既是县城又是府城,老百姓有的选。
对非府城的地方当然不可能以府名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如长清,只能以县名城,哪怕是在以府名城的时代也只能这样。
废除府县中的一级后,就没得选了。所以民国时期废府,这个县无论叫济南县,还是叫历城县,它都是县名,都是以县名城。
你说的可以规定的都是政区名,不是城名!
只要这座城是地县两级政区驻地,老百姓一般会用地级专名称呼这座城。
[ 此帖被zhaohz在2019-08-31 14:29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9-08-31
要点总结
除极个别情况外
1.能规定的基本都是政区名,不是城名。
有政区名就足够了,政府不会在政区名外,再规定一个城名。如明清山东省城,有府县两个专名济南、历城了,没必要再规定个城名。
2.城名都是民间习惯称谓。
3.府(统县政区等同)城兼县城的,老百姓一般会用府的专名称呼这座城。
呼伦贝尔、晋中、吕梁、陇南这些专名太广域,暂时例外,不排除日后成为城名的可能
4.你说的【合肥、聊城等,“以县名市”,则说明“以府名城”的传统并非强大顽固到不可打破……】并非以县名城,而是以原县名做新地级市名。规定的还是政区名!
而老百姓在聊城、东昌府两个专名里,还是选择了级别高的聊城这个专名做城名,而没有用县级专名东昌府。还是以府(地级市)名城!
你可以把原来的县名规定为府名(如聊城),也可以把府名规定为县名(如莱州),但老百姓总是选择级别高的那个名(哪怕原来是县名)来做城名。这个你规定不了
[ 此帖被zhaohz在2019-08-31 14:40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9-08-31
楼主的“以县名城”指用原来原来原来的县专名做县专名。
我的“以县名城”指以现在现在现在的县专名称呼这座城城城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ein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9-08-31
回 zhaohz 的帖子
zhaohz:要点总结
除极个别情况外
1.能规定的基本都是政区名,不是城名。
有政区名就足够了,政府不会在政区名外,再规定一个城名。如明清山东省城,有府县两个专名济南、历城了,没必要再规定个城名。
2.城名都是民间习惯称谓。
....... (2019-08-31 14:18) 

地级市最初的是点状城市政区,命名逻辑就是来源于城市名,尽管83年以后逐渐具有统县政区的性质,但其命名逻辑仍然是来源于中心城市的城市名,最明显如北京、南京,韩国的京城/首尔,命名来源不是任何原有郡县,而仅仅是城市的城名。

恰恰是呼伦、晋中、吕梁,命名逻辑,是基于地级市的“统县政区”属性。

但是你径直把地级市等同于州府这样的统县政区

却要把真正以“统县政区”逻辑命名的,呼伦、晋中看做例外,岂不是矛盾么?

你认为“城市名被惯称为聊城,是因为群众在聊城市和东昌府区中选择了较高的那个”
难道要是当时设立的是“地级鲁西市、单区聊城区”,群众还会选鲁西作城市名吗

民国废府几十年后,已经使城市名被惯称为“聊城”,而设市时命名逻辑是以城市名命名,所以命名“聊城市”。
地级市名来源于城市名,而不是相反。



地级市名大部分来源于当时所惯称的城市名,只有呼伦、吕梁这些少部分来源于统县政区逻辑。

你的帖子也提到了,对照可发现,同样是地级政区地名,越是包含统县政区含义,越不容易被接受为城市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