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5837阅读
  • 58回复

[山东]关于山东省枣庄市的话题(政府迁址、光明大道、与滕州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11-09
论坛里有一些坛友讨论枣庄市政府迁址的话题,我在此把了解的相关资料整理到此处。

关于市政府迁址后的更名拙见,我的文章 http://www.xzqh.org/bbs/read.php?tid=27432

下图截取自枣庄政府网,地址http://www.zaozhuang.gov.cn/Zzdir/xxbb/xxbmdt/bmdtsjsj/104502664.htm
从这段话只能看到,允许进行枣薛一体化的中心城建设,看不到迁址的文字。


下图翻拍自《山东公路营运里程图册》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下图截取自枣庄政府网,地址http://www.zaozhuang.gov.cn/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列区(市)之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1-09
枣庄新城的办公楼和光明大道(转载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11-09
关于京沪高铁在枣庄、滕州设站的图片(都是转载的)

枣庄新城离徐州不远,铁路里程是68公里。枣庄新城,是凭空造城,枣庄的财力有限,新城各单位的办公楼是想尽好坏各种办法盖的。

枣庄五区一市的人口是365万,滕州就占了150万。待到形成枣薛中心城,还不知过几十年呢。
现在新城建设已经放缓,一些弊端随之而来(往返新老城的交通支出、孩子上学、中午不能回家、新城没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市中会不会越来越破)

京沪高铁枣庄站在枣庄新城南面的山的西头,京福高速公路东侧。滕州也争着设高铁站。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7-11-10
枣临铁路和枣临高速公路规划图(都是转载的)

枣临铁路,是山东省“十一五”规划建设项目。雷声大,不下雨。枣临线虽比不上京沪主干线,但对于枣庄很重要。市政府搬迁后只能年年兴叹了!

枣临高速公路也早就酝酿了,争论线路的走向,什么北线和南线各两条等等问题。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7-11-10
支持市政府搬迁的文章,转载自:http://post.baidu.com/f?kz=179833585(转载时间:2007年11月10日)

    60多年前,在抗日救国的危难关头,一群挖煤工人以开办炭厂为掩护,组建了抗战史上威名远扬的铁道游击队。铁道游击队队员扒火车、搞机枪、夜袭日伪洋行,为抗战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60多年后,在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枣庄市,煤矿工人的后代们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战役:煤城突围。在这场没有炮火与硝烟的战役里,人们欣喜地看到,铁道游击队精神在这里传承、延伸…… 
  枣庄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因为煤炭,这里修建了铁道;因为煤炭,日军把这里作为重要的补给据点;也因为煤炭,这里诞生了铁道游击队和他们的传奇;还是因为煤炭——因为煤炭资源逐步走向衰竭,今天的枣庄正经历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阵痛与欣喜。 
  1998年,随着枣庄矿务局5个骨干大矿枯竭后相继破产、鲁化等一批骨干企业接连亏损,枣庄经济跌入低谷。现任枣庄市委书记、时任市长的马金忠回忆说:“我上任第二天,‘欢迎仪式’便是200多名下岗职工涌进市政府大院,高喊着‘要吃饭,要工作,要见新市长’的口号。” 
  煤城在“塌陷”,但思想不能塌陷。 
  6载“炼狱”!通过对企业实施转轨改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之国家持续加大基础建设带动煤炭、建材等行业的全面复苏,枣庄市逐步走出了“塌陷”的困境,并开始图谋由“鲁南煤城”向“煤化工城”的转型。 
  记者在一度陷入困境的薛城焦化厂看到,这家企业在由山东海化集团接管后,采取“倒逼成本”的管理方法,基本盘活了原来20万吨的机焦项目,新建成的80万吨机焦项目也已相继投产,重新成长为当地的支柱企业。 
  在枣庄市煤炭资源较为丰富的滕州,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故事一如铁道游击队的传奇一样引人注目。煤变焦方面,仅盛隆、世纪通泰、瑞达三家公司一年开工建设的机焦项目就达160万吨。煤变电方面,新源电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华电集团还计划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建,达到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此外,借助煤焦优势,宏盛钢铁公司30万吨轧钢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枣庄市建设“煤化工城”的底气,更多是来自鲁南化肥厂的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据中心主任张鸿林介绍,中心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经相继完成了1000吨级甲酸甲酯、用德氏古合成器生产海绵体、代替德氏古加压器等项目的中试工作,部分项目已经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益。不久前,中心在煤变油这一高端项目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煤为依托,煤、电、焦、钢、油等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链已经成型,昔日的“鲁南煤城”正在完成向“煤化工城”的突围转变。 
  煤炭的日趋衰竭不仅改变了枣庄市原有的经济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枣庄市原有的区位优势。据枣庄市市长刘玉祥介绍,原枣庄市中心城区是在中兴煤矿(我国上世纪初期三大煤矿之一,现已枯竭)的周边兴建起来的,然而随着煤炭的枯竭和社会的发展,原中心城区的区位劣势正在显现出来:远离104国道、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公路……原中心城区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枣庄市正在实施的市府搬迁计划给这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记者在位于薛城区的枣庄新城看到,新的市政大楼、会展中心已经“扬帆启航”,一大批配套的商业大楼和居民住宅正在建设之中。新城区两面环山,带给人们“青山绿水”的美好想象。刘玉祥告诉记者,枣庄历来有“山东南大门”之城,境内雨量丰富、河流众多,新城区带给人们“江南水乡”般的感觉,枣庄的整体形象和投资环境也将因此大为改观。在新城与老城之间,是枣庄市正在重点建设的两条经济带之一——枣薛经济带。热心的枣庄人对枣薛经济带寄予厚望,直呼“造血经济带”。实际上,这条“造血经济带”的确有着很强的再生和繁衍能力。位于这条经济带东段的枣庄市经济开发区,三年前几乎还是一片荒芜的田地,目前正以每6天落户一个项目的速度高速发展。刘玉祥说,在资源枯竭前,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培植出具有特色的经济增长点,并力争把枣庄建设成一座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 
  从扒火车的“煤黑”,到自觉自发的抗日行动,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正规军队,铁道游击队划出了一道美丽的抗战弧线,留下了微山湖畔土琵琶的千古弦音。  从鲁南煤城,到煤化工城,再到生态城,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在新世纪的版图上写下了一座城市转型的惊叹号!(完)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7-11-10
关于光明大道的文章,转载自:http://post.baidu.com/f?kz=43151129 (转载时间:2007年11月10日)

中国新闻周刊244期《枣庄“超前“之痛》

文/河中舟〔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从山东枣庄西站下火车,沿四车道的枣(庄)薛(城)一级公路往东,车行不久,道路便突然开阔。白色的斑马线将笔直的水泥路整齐的划为12份,左右对称。
点缀其间的是三条绿化带。正中间的隔离带上参差地散布着高挑的桂兰与柱形的柏树丛;在左右各五条机动车道外,是另外两条绿化隔离带;再往外,就是非机动车道。顶端呈叉形的路灯密集而整齐的排列着,高矮不一的树木和漫卷的草地让人的视线达不到更远处。
这里,就是枣庄市著名的光明大道了。
《法制日报》一名记者在此实地的测量后报道的数据是:10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分别从3.5米至4.1米不等、非机动车道2.9米、中心绿化隔离带5.6米、每条小绿化隔离带2米、每条外侧绿化带24米。整条路最宽处102米,长度为19.5公里!
有媒体由此将此路称为“中国最长最宽的市区马路”、 “中国市区第一道”。而有媒体 则干脆称之为“华夏政绩工程第一路”。
2005年,这条宽阔的大道将枣庄市卷入舆论的漩涡。一些官员闻讯记者要了解光明大道不禁色变,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前不久市建委不是有一个副局长被处理了么?还有什么好报道的!”


一条未办征地手续的大道

有关一位副局长被处理的说法,被市建委一位科长断然否定,“哪里的消息?没有的事。”
但这条道路本身存在的疑点,却未被否认。据记者了解,2004年开始修建的这条大道,实际是枣庄市主干道光明路的西端,也称光明西路。原来就是枣(庄)薛(城)一级公路的一部分。2004年9月建成之后,这一段被正式命名为“光明大道”。
记者拿到了2003年11月7日枣庄市城市规划局对枣庄市新时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关于枣薛复线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用地规划定点的批复》。按照此批复,枣薛复线“东起市驻地西昌路,西至新城区武夷山路,全长19.08公里,两侧各21米绿化带,总用地面积801360平方米。”而批复所指之枣薛复线,即是对原枣薛一级公路的扩建,也就是现在的光明大道。
但这条既长且宽的道路,被证实迄今仍属非法占地。枣庄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土地管理的彭姓主任对记者说,“那是属于非法占地,整个占地过程都没有经过我们国土部门”。枣庄市建委主任张杰和枣庄市主管国土资源的副市长李守义也对记者承认了非法占地这一点。
张杰解释说:“征地每一平方米需要向国家交21元的费用,当时枣庄财政正吃力,所以就没有办。”而李守义则说,“做规划时,当时国家的土地政策还不象现在这样紧,很多人在保护土地、依法申报占地手续上认识还不够。”
按市委宣传部及李守义的说法,光明大道原来所占的地大多是在建设用地规划内,占的地方原来多是些“乱石岗子”。但张杰却承认,“就是在建设用地规划里面,那些地实际多还是良田,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定为耕地。”
谁应当对光明大道非法占地承担责任?张杰和李守义都没有回答。不过市国土资源局的彭主任说,“相关的处理意见已经报到省里,而占地的手续正在积极补办。”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光明大道占地未办手续,但是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杰华告诉记者,“省交通厅为修这条大道特地拨款7800万元。”记者在网上也看到,光明大道曾被山东省市政工程协会评为“二00五年度山东省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政府上班大道?

光明大道在枣庄的另一个称呼是“政府上班大道”。
“什么叫政府上班大道?哪里是只有政府的车可以走?”李守义副市长如此反问。
枣庄市自2001年开始在所辖的薛城区建新城,而新城离老城有近三十公里路程,光明大道就连接着新城和老城。
按照枣庄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说法,光明大道是为了“加快枣庄中心城建设,尽快实现东西城对接”。光明大道建好后,老城至新城原本近一个小时的路途缩短为20多分钟。
但是,尽管市委市政府都已迁至新城,但还有一些部门仍还在老城办公,所有的机关工作人员也都还住在老城,所以他们每天都不得不从三十公里开外的老城乘车到新城,上完班再乘车回老城。同样需要如此折腾的还有那些需要在两地来回办事的人。
这种来回的倒腾,也使得原本车流量就不大的光明大道有些在为政府上下班服务的味道。有几位老城的市民提醒记者,“每天早上七点多你看看,从老市委市政府住宅区出来的一溜小汽车,奔向光明大道的,还不全是政府官员?而平时来回奔波于新老城办事的,也还不多是政府的小车?”
据《法制日报》报道,当地交通部门曾规定:中间的6条车道只能行驶小车,公共汽车、卡车、农用车和非机动车只能走两侧的6条混合车道。不过市委宣传部的官员说,“哪有的事!修条路还不是都能走?”
不过,尽管很多政府官员都对“最长最宽”的说法颇为不忿,“那纯粹是媒体的炒作,全国各地比光明大道还长还宽的多得是。”但是,对规划中到2010年新城才达到10万人口的枣庄市(2000年该市老城区人口才为34万人)来说,这条路还是显得太豪华了。枣庄并不像已成为商品批发市场的邻市临沂,每天有大量的人口出入往来。而目前,政府下属各部门多数尚未迁入,企业和居民也几乎还没有新迁入的。
按《法制日报》对光明大道的现场统计,下午4时30分至5时的中间时段,半个小时双向6条小车道有261辆车通过;双向6条混合车道有105辆车通过。
这一测算遭到当地政府官员的一致否定。一个说法是,该记者测算时正处于山东省一位领导要来枣庄视察的前夕,这条路对来往车辆有所管制。

一条被寄予厚望的大道

 之所以这条路建得这么宽,是因为“它肩负着连接东西两城,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建得超前。”市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王迩滨说。
在枣庄的发展过程中,煤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如此。2004年,在全市400多亿元的GDP中,围绕着煤做文章的能源、建材、煤化工三大产业所占比重达到一半以上。
但是,枣庄目前已无新的井田接续开发,而在未来3-5年内还将有30多处小煤矿关井报废。按枣庄市委书记马金忠的说法,20年后,枣庄将彻底告别挖煤时代。 
“老城已经没有腾挪的空间了,而且地底下都已经空了,老在老城的范围内打转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李玉峰说。枣庄是以寄望于新城。
按照新城建设规划,市委市政府搬迁新城,实际上是希望以新的行政中心的位置为中心,依靠光明路的连接,带动枣庄老城与薛城形成一个经济带,从而将整个城市的发展带动起来。李守义副市长即表示,“每个城市要发展都必须有符合自己特点的路子,但有一条是共同的,那就是要么临江临海,要么临湖临路。枣庄搬新城后靠近京沪高速公路,发展就有了好的机遇。而整个城市要发展起来,靠的就是新城的带动与光明大道的连接。
同时,光明大道也是枣庄的一个形象。“建新城,修了光明大道,枣庄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提升,来往方便了,外资也才能够大量的进来。”同时主管招商引资的李守义副市长向记者介绍说,这两年枣庄招商引资的数额要超过前六年,“光明大道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实际上,搬新城的规划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1980年枣庄市的政府工作计划里就明确地有枣庄搬迁至薛城的内容。不过20年过去了,搬迁依然未曾实现。2000年,随着京沪高速公路的通车和高速铁路的规划,再加上这时低迷的煤炭价格开始走涨、财政压力缓解,枣庄市委市政府最终决定搬迁。
从2001年6月19日开工,到2004年7月份市委市政府开始搬迁时,位于薛城的枣庄市新城区行政中心已经很具规模了。建筑面积55400平方米,总投资2.7亿元,由42000平方米的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8000平方米的人大、政协办公大楼、5400平方米的军分区办公大楼工程组成。
记者看到,在光明大道路北,一溜儿的是已经建好和正在建的大楼。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正在中间,人大政协办公楼与军分区办公大楼分列左右,因为地处位置较高的原因,老远就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大楼与大道之间,是一个夹杂着台阶、喷水池与绿地的大广场。其面积达到10公顷,它同样被一些媒体称为“中国最大的地方政府广场”。
到8月底记者前往采访时,整个新城建设,包括住宅小区、会展中心、各部门的办公大楼建设,累计投资已经达到19个亿。按照规划,到2010年,枣庄市级机关将全部移至新城区,新城建设面积将达到10平方公里,实现居住人口10万人。

又一个政绩工程?

平地起新楼,国外有媒体直接称尚在建的新城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新建行政办公区”。
新城的建设手续问题也受到普遍的质疑。按照国务院1988年颁行的《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 ,进行楼堂馆所建设,必须报批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开工报告。建设总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项目,需报国务院审批。而仅行政中心耗资即达2.7亿元。对此,李守义一再表态,“整个新城建设手续是完全齐备的,没有哪个官员愿意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记者希望向枣庄市相关部门查询项目开工报告及国务院的批复,尽管相关领导表示有,但最后并没有提供。
同样尚待落实的疑点还存在于新城的占地问题。按照国土资源局那位彭姓主任的说法,新城建设用地是完全合法的,从1998年开始就分块陆续审批。“那都很长时间了,分了好多块,你要的话那要翻档案一一清理”。在随后市建委给记者的材料里,记者看到2000年4月1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枣庄新城建设用地的批复,同意批地用于建设枣庄市新城区行政中心及中心广场,“其中行政中心用地48800平方米,广场及绿化用地261101平方米。”但是,同样,尽管记者明确提出希望看到征地完整的合法手续,有关领导也明确的表态有,但最后仍然没有提供。而当地一位人士说,如果审批采用的是化整为零、分批审批的方式,本身也是违法的。
新城这么庞大的建设资金又是从何而来呢?按照官方公布的数据,整个新城建设,其中市政府投入目前是1.2亿元。而据记者了解,老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原为分开的两个地方)的拍卖总共才4000多万。
据市建委主任张杰介绍,行政办公大楼一块,由枣庄与北京城建集团共同投资建设,北京城建集团占60%,枣庄占40%。北京城建集团垫资建设,建成之后,枣庄再分期分批的偿还。张杰说,是在建成后的五年里,每年还2000——3000万,总计一个多亿给北京城建集团。
而新城区道路管网建设、会展中心等,是以土地置换方式招国内公司投资建设,给承建的公司在别的地方补以相应的土地开发盈利以补偿建设费用。而各部门、局办的办公楼,则由各部门、局办自己出钱建设。
在枣庄市委市政府往新城搬迁一年之后,各种影响逐渐凸现。
首先是相应的各部门、局办,都要在新城建设大楼,并从老城往新城搬迁,整个经费自筹。据枣庄市质量监督管理局李副局长称,按市里统一规划,建筑面积低于15000平米的不批给地 。建筑面积的限制尚可以各部门合作一起建楼解决,但一栋大楼建设得上千万,一个市级的部门哪里来的那么多钱建楼呢?
8月26日,记者尚在枣庄时,市建委就在其网站上给下属的市房管局、规划局等部门发布通知,“仲秋将至,为应急解决建委办公大楼工程外欠债务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目前欠款总额及各单位实际情况,现将节前还款任务予以分解。请各有关单位接此通知后,务于8月31日前交委财务科。”
无疑,一向资金实力雄厚的市建委也碰到了资金难题,市建委大楼的还款任务分解总共372万,其属下房管局就被分摊了100万。而分摊下来的这些钱又将从何而来?市建委并未就此事答复记者。
而搬迁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老城。与崭新的新城比起来,三十公里开外的老城颇显失落。当地市民介绍,市委市政府一搬迁,老城就仿佛失掉了主心骨。一直是主干道的解放路、光明路繁华都不如以前了。8月28日正是周日,记者在中天步行街看到,路边新建的门面房差不多都关着,开着的几个门面房也多写着转让。宽阔干净的街上,来往人群真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整个街道都空荡荡的,几无人声,只有横在半空的彩标在风中寂寞的飘扬。记者假装想租房开店进了几家,一问才知道原来出租的所有门面房第一年使用的话都是免费的,只需自己负担水电费即可。第二年才象征性的交些房租。就是免费,刚开业才两个多月的一个服装店老板,就急着想把店里的东西转手,“在这里是白等,没有人来。”而以前在枣庄极为繁盛的君安大厦,也已经人去楼空,在阳光下落满灰尘。
吕先生靠老城的几间门面房出租生活,可是他告诉记者,“我早就想把这些房子给卖了,可是卖不出去。新城那边要建,这边确实没什么指望了。”不光旧房子,新房子也一样,在兴安街,已开发些时日的住宅房,3000元/平米,大半还空在那里。吕先生说:“别说三千每平米,就一千多你看有多少人要?反正没人要就要价高点赚个脸面。”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7-11-10
关于枣庄新城的文章,转载自:http://post.baidu.com/f?kz=179833585  (转载时间:2007年11月10日)

亚洲时报撰文/摄影梦中人 

  周六(美国国际之声) 

  政绩工程是中国官场一大毛病,在中国似乎已成为共识;山东枣庄的政绩工程,实在是一个很突出的典型。山东枣庄是一个相对很穷的中国地级市,2004年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也就4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就是这样的小地方却创造了全国诸多第一的政绩工程:中国最宽(12车道)最长(23公)的市区马路;中国最大的政府广场;中国规模最大的新建行政办公区;中国住房条件最好的公务员群体;中国离老百姓最远的政府办公区。是什麽原因让这麽一个地级市处於风头浪尖,这些工程的资金又是从何而来?亚洲时报在线特约记者日前在枣庄进行的采访中发现了不少内情。 

  枣庄市位於山东省南部,属於丘陵地区,辖区内平地和农用地本来就较少。然而,枣庄市在2004年10月建成的“光明大道”,竟是一条12车道的地百公顷超宽大道,当地群众称之为“政府上班”大道。该市政府还在离老城区23公处,花数亿钜款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行政办公区加公务员高档住宅区。 

  枣庄市政府值班人员告诉说,进入21世纪後,枣庄市政府认为老城区的办公条件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决定在老城区与薛城区之间建立一个枣庄新城区,把市政府各部门都搬迁过去。同时,政府又将原有4车道一级公路扩建为一条双向12车道的超宽光明大道。 

  据这名值班人员指出,“这些决定现在看来是有点超前,不过几十年後,就可以看出决策者的无比英明:因为“(北)京沪(上海)高速”就在新办公区旁两公处,以後这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但一名持不同意见的枣庄市民则表示,当官的那麽做,完全是严重的侵害了全枣庄人民的利益。据这名不愿具名的市民指出:从小处讲,老百姓们要到政府和各大局办事还要来回奔波近百路程,不但劳民伤财,还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他表示,新行政区开始办公後,来办事的群众花在交通的时间就要大增,极不方便;更严重的是,以前在老市区办公的话,缺个什麽东西还可以回去补办,而现在等补办好赶回去的话,人家早就下班了。 

  枣庄一高校老师也表示,当官的为了搞政绩工程,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式”的奇迹。别的不说,就说老枣庄市区现在30万居民的房子有哪一个不是掉价掉得人胆颤?原来1500元一平方米的二手房现在有的已经不到1000元一平方米。 

  不但枣庄百姓有意见,那些低层公务员同样是怨声载道:“我们的级别只能坐公车上班,而现在市政府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几十公里,不但上班劳累而且老市区的家的事件,一点都帮不上忙。因为新区没有学校等设施,我们家送孩子早上去上学就成难题。” 

  还有公务员认为,现在早上6点多就要起来等车,中午下班又不能赶回去,於是在办公室玩牌的就多了起来,後来有人提出进了新大楼,不能再把过去的陋习带进来。於是大家就心照不宣地在网上开始了扑克游戏,彩头当然还是老样子。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以前下班十分钟就可以到家,而现在一个小时才能到。於是过去的作息时间全乱了套而且许多人还得上了胃病。 

  至於马上就要竣工的公务员高档住宅区,很多公务员都在望楼兴。前年刚毕业并且进入政府的小张为此就很苦恼。以前他在老市区上班时就住在租来的房子。而现在新区只有高档房出售。 

  在市直机关上班的大李,今年40岁左右,前两年刚刚在枣庄市区供了一套楼房,贷款还差十几万,他现在真的不知道到哪去搞钱。 

  另据解,原来拍板做这决定的市委书记张建国已经在2005年初被调到了淄博去做书记了,原来的枣庄市长马金忠因为建设新区有功而升了枣庄市委书记。 

  日前,记者来到枣庄看到了全国闻名的“中国市区第一道”光明大道。只见该道10条机动车道、2条非机动车道、1条中心绿化隔离带、2条小绿化隔离带、2条外侧绿化带。大道上虽然经常是看不到一辆汽车通行,不过当地交通部门规定:中间的6条车道只能行驶小车,公共汽车、卡车、农用车和非机动车只能走两侧的6条混合车道。 

今年6月,《法制早报》曾经对这条大道进行了报道,但是不知道什麽原因,该报对枣庄行政新区没有片言字的报导。有消息人士透露,其实枣庄的行政新区搬迁是山东省乃至中央都点头同意的。而那条光明大道则是完全违规操作。到目前为止,这些近百公顷的基本农田被占用一直没有办理审批手续。而当地政府还玩起了从农民手上租用土地来造大道的花样。但据中国国务院规定,徵用15公顷以上的基本农田,就要上报国务院批。 

  据亚洲时报在线特约记者实地测量,枣庄光明大道10条机动车道的宽度分别从3.5米至4.3米不等、非机动车道2.9米、中心绿化隔离带5.8米、每条小绿化隔离带2米、每条外侧绿化带24米,最宽处竟有102米!长度为19.5公。而有资料显示,北京长安街的最宽处还不到120米。 

  “看来老百姓将它称为“中国市区第一道”和“华夏政绩工程第一路”一点都不为过。”枣庄市民张海民(化名)如是说。 

  这条大道的通车率似乎并不高。《法制早报》记者早前在实地进行了统计,为了取得平均数字,该报避开了中午车辆最少和上下班车辆最多的时间,选择了下午4:30至5:00的中间时段。半个小时的统计结果是:双向6条小车道有261辆车通过;双向6条混合车道有105辆车通过,102米宽的12车道,相对於这样的车流量来说是太“奢侈”了。 

  其实,枣庄市老城区与薛城区之间除了光明大道外,还有一条铁路枣薛支线和另一条大道枣庄北路相连,交通极为方便。所以有无必要修这麽宽的大道,一直是所有市民和很多官员之间公开或私下争论的话题。 

  据该市官方网站,枣庄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人均住房面积21.05平方米。农民人均收入2680元,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 

  山东枣庄---在山东枣庄,行政区政府和各大局办委的办公大楼,公务员住宅的超豪华建设同样让枣庄百姓愤愤不平。枣庄还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但是这些当官的却把自己的宫殿修得比广州、深圳甚至上海等政府的大楼还要漂亮。而且副市长以上的官员全部有了自己的豪华别墅,这些造价上百万的独立别墅究竟谁买单?如果是官员自己出钱,那麽他们从哪搞来了这麽多的钱?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千元,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 

  亚洲时报在线特约记者果然在枣庄新区发现,那政府高达十几层的大楼不但豪华漂亮而且主楼和旁边的两栋副楼(一是人大办公楼,一是政协办公大楼),以及它左边的会议中心全是高档的大理石贴面。大楼前的广场地面积更是大得吓人。有去过北京的枣庄市民感觉,那广场不比北京天安门广场小不了多少。 

  从光明大道下车先要走上几十层用大理石砌成的阶,再登上几个缓步台才可以看到那巨大无比的广场。计程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说,晚上来看那才漂亮,不但整个大楼和阶被各种颜色的灯光笼罩着,而且在会议中心大楼的旁边还有几个带颜色的大型喷泉。可惜的就是离老百姓们太遥远了,否则夏天到这纳凉还挺写意。 

  在枣庄政府大楼的东西两边则是枣庄几十个下属机关局委办的办公大楼,那同样超豪华建设的大楼已经有不少封了顶。在这些大楼的旁边还有许多高档住宅区,知情人透露,那就是给公务员们准备的。 

  在政府大楼的西边100米处,有一个小区显得是更加的气派,单是小区的大门就高达十多米。原来在这个小区边还有着一个园中园。园中有着十几栋西方风格的高档别墅。别墅已经快要竣工,工人正在内部装修。一个工人模样的年轻人介绍说,中间一排是市委书记和市长家的,他估计装修费每栋不下於100万元。馀下的十几栋就是副市长和副书记们家的。 

  如果按照副市长以上职务的官员可以分到别墅的话,那麽枣庄将有近二十名官员有这个资格。他们的名单如下:枣庄市委书记马金忠,枣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玉祥,枣庄市委副书记牛启忠,枣庄市委常委、秘书长宪廷,枣庄军分区司令员徐守福,副市长李峰、王光荣、王亚、李守义、吴承鉴、纪洪波、崔朵、张宝民、陈爱莉等人。以及调整班子后新调来的枣庄领导人! 

  光明路不光明!现实的当官成了实现他们自己政治理想的平台,成了实现自己敛财和生活豪华舒适的阶梯,何谈百姓,那都是一家人的舆论的愚昧说辞而已!生活中的痛苦也只能在老百姓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7-11-10
中央人民政府网的一篇文章,关于光明大道的。转载自:http://www.gov.cn/zwhd/2005-08/01/content_18652.htm  (转载时间:2007年11月10日)

关于建“政府上班”光明大道的若干猜想(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01日 来源:工人日报)

 为了“解决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之需”,竟然不惜占用千亩农田将道路拓至百米之宽,这在当前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背景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些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呢? ??

  这是一条令人吃惊的报道。

  据6月28日的《法制日报》披露,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属于丘陵地区,辖区内平地和农用地较少。然而,枣庄市却在2004年10月建成了一条12车道的超宽大道,主要用于解决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之需,当地群众称之为“政府上班”光明大道。

  之所以说令人吃惊,原因很简单:为了“解决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之需”,竟然不惜占用千亩农田将道路拓至百米之宽,这在当前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背景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一些人为什么还要这么干呢?解读上述报道,我们注意到,由于相关部门拒绝接受采访,对于当地官员在修路这件事上的真实“思路”和“决策依据”我们尚不得而知,所以目前就只能作一些猜想了。

  猜想之一,出于解决政府工作人员上下班“行路难”的考虑。该路既然被群众称之为“政府上班”光明大道,解决“出行难”、“行路难”自然是首先的猜想。不能小瞧政府工作人员的“出行难”问题,因为这一问题在相当一些大中城市中已经具有了普遍性。车多、人多、车辆拥堵的现状使得一些政府部门上班的效率大打折扣,道理很简单,政府工作人员每天花在马路上的时间过长,真正的办公时间就会相应减少,身体、精神也容易疲劳烦躁。天长日久下去,这当然影响到政府机关的效率和质量。这样看来,在设计修建城市的一些主要路段时,多一点超前意识,将马路修得宽一些,将车道做得多一些,就可以避免发生“出行难”问题。

  可当地的情况是这样的吗?报道说,虽然记者事前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光明大道的壮观情景所震惊:道路“最宽处竟有102米!长度为19.5公里”,而“北京长安街的最宽处也仅有120米”。至于通车率,“大道上经常是看不到一辆汽车通行”,“102米宽的12车道相对于这样的车流量来说是太‘奢侈’了”。与此同时,“枣庄市老城区与薛城区之间除了光明大道外,还有一条铁路……交通极为方便。”如此看来,12车道的超宽马路对于解决这样一个城市的“出行难”问题来说,的确是太过于超前了。

  猜想之二,出于打造地方城市建设良好形象的考虑。城市建设特别是道路交通建设常常具有一个城市的“名片”效应,无论是上级部门领导视察工作还是外地客商前来洽谈投资事宜,首先要看这个地方的交通是否便利,道路是否通畅。“经济发展,道路先行”,“要想富,先修路”,类似这样的观念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所以,在某些地方,路越修越宽,楼越盖越高,广场越建越大,市容越搞越豪华,这似乎成为一种风气。不但如此,在某些人眼里,市政建设还代表着自己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自己的政绩形象,关系着自己的升迁荣辱。可问题是,修建这样一条光明大道就能体现地方城市形象?就能反映政绩?就能招来商、引来资?答案显然并非是肯定的。报道还说,是否有必要扩建一条12车道的路,当地群众对此很有疑问。

  猜想之三,或许是当地一些部门对于有关严格保护土地的相关政策并不十分清楚,就匆匆上马了;或者当时对政策法规不清楚,等到后来清楚时扩建工程已经搞完了。这种事情,不是也经常发生吗?但问题是,中央关于严格保护耕地的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于去年年初,而这条光明大道建成在2004年10月;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修路所用千亩耕地,“大部分是租用,否则上面不批征地,12车道的路如何建得起来”。

  猜想归猜想,真实情况究竟如何还有待有关方面明察。可不管是怎样的理由和情况,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确:不能使禁令成为“白纸一张”! (郭振清)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7-11-10
本论坛中关于枣庄、枣庄新城的帖子

vv 枣庄市政府迁入薛城区境内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8514

mouclo 枣庄市政府搬迁怎么没有政府公告?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5674&keyword=%D4%E6%D7%AF

wangkan2001 荒唐的枣庄市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706&keyword=%D4%E6%D7%AF

pilot  枣庄实在乱搞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23703&keyword=%D4%E6%D7%AF

关于枣庄与滕州关系的帖子

sinol 【转贴】滕州抗争拷问市管县体制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5933&keyword=%EB%F8%D6%DD

【转贴】山东滕州人大代表为争行政权起诉省政府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5932&keyword=%EB%F8%D6%DD

jinshi  县域失血 滕州谋求省辖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24931&keyword=%EB%F8%D6%DD

hand 一个“市刮县”的典型——看看枣庄与滕州[转帖]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14220&keyword=%D4%E6%D7%AF

关于枣庄和滕州关系的帖子
假平凹 今天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滕州万人签名要求省直辖事件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6391&page=e&#a

excel2005  直辖还是代管:一个县级市追求“省直辖”的民间诉求[转帖]
http://xzqh.info/bbs/read.php?tid=36379

与上述两个帖子重复的就不转了。

枣庄的争论点是:枣庄新城搬迁、市中的市区南北铁路、东沙河改造、枣临铁路

和滕州的焦点:代管?省辖?、京沪高铁设站
[ 此贴被haw在2008-05-16 17:1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7-11-10
图解鲁南地区之行政变迁,转载自:http://post.baidu.com/f?kz=240003292 ( 转载时间2007年11月10日)

1949年的鲁南地区,大部属台枣专区,小部属尼山专区


50年代初的鲁南地区,基本属滕县地区


1961年的鲁南地区,枣庄建市之初,辖4区


1979年的鲁南地区,滕县划归枣庄,枣庄市辖4区1县


1983年的鲁南地区,成立山亭区,辖原齐村区和滕县各一部


1988年的鲁南地区,滕县改为滕州市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11-10
早该搬迁了,守着京沪大干线,中心城区确远离大干线极不合理。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11-10
鹤壁市政府搬了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涯何人不识君!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11-10
鹤壁也搬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11-10
我祈祷:希望枣庄老城别像玉门一样。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11-10
Re:
支持枣庄市政府迁址。人往高处走。
什么事都听上面的,什么事都干不成。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11-14


为山东枣庄新城道路改名(本人原创)

道路名称就像景点一样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标志,城市的道路名称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命名,木秀于林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枣庄新城的道路名称是按照薛城的命名方式起的名,即东西路用江河的名字南北路用山岭的名字,翻看了山东省其他16个城市市区的道路名字严格按照这种标准命名的没有,但发现青岛市黄岛区却是这样命名的。

用这些山水命名客观上给这些已经出名的山水再次长期的做起了义务宣传员,难道枣庄市的山水就已经非常有名不需要进行宣传了吗?

每个城市都渴望自己的知名度越高越好,借助路名宣传枣庄市宣传枣庄市历史文化自然景点比搞什么会办什么节和声嘶力竭地推广效果要好,并且这种宣传方式是长期的、节省的、广泛的。让每位市民和在枣来枣人士成为枣庄的宣传员,何乐而不为?

按照“构筑枣薛一体的中心城市”的构想,当城市扩大了中国的山水名用完了是不是该用外国的了?即使不用外国的山水名,我国有些山水名很长,例如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是不是叫喜马拉雅山路、雅鲁藏布江路?称呼和书写多麻烦!即使不用这些长名字,是不是开始编号,长江123456路。或者用湖泊的名字命名,鄱阳湖路、洞庭湖路……

此外,对照薛城、新城和开发区的道路名称可以看出,重名的道路不少。我国有的山名本身就同音或者近似,例如恒山和衡山

总之,1.具有自己特点2.通过路名宣传枣庄3.避免重名或同音

枣庄新城是枣庄市的市驻地代表的是枣庄市即五区一市,道路名称应该体现枣庄市的特点,这是历史的积淀,是自己独有的文化符号。

现新城的道路名称尚未广泛使用,更改不会产生很高的成本,仅以《枣庄导向》地图2004年9月第1版为标准,试为枣庄新城的道路改名。


一、用五区一市的地名命名路名,宣传五区一市

长江路→台儿庄路,金沙江路→峄城路,黄河路(西段)→薛城路、黄河路(东段)→枣庄路,海河路(西段)→滕州路、海河路(东段)→山亭路

二、以历史名人文化命名

庐山路→墨子路,黄山路→匡衡路,六盘山路→毛遂路,太行山路→奚仲路,

淮河路→ 孟尝君路,峨眉山路(南段)→贾三近路

备用:北辛文化、冯谖、叔孙通、滕文公、疏广、疏受、李宗仁、贺敬之……

三、用含有寓意的词语命名

祁连山路→迎宾路,附近有高速出入口、高铁站、客运站

岷江路→团结路,在台儿庄路北,取“团结抗战”之意

嫩江路→阳光路,在市政大厦两侧,寓意阳光政府

井冈山路→正义路,附近有公检法机关

黑龙江路→平安路,附近有枣矿中心医院

四、按地理方位命名

凤鸣湖东西两侧的路→凤鸣东/西路,峨眉山路(北段)→龙潭路,广场东西两侧的路→按照广场的名称命名

五、以我市的山水名字命名

恒山路→石榴园路(或者中轴南路)

武夷山路→抱犊崮路,此路未在地图上显示

备用:熊耳山、莲青山……

六、其他方式命名

崂山路→新城路(或者中轴北路),新城的最初开建处

昆仑山路→高铁路,临近高速铁路,昆仑山路和京福高速路西侧的昆仑路近似

图门江路→红荷路,图门江在东北到了新城怎么跑到西北了?

贺兰山路→昭阳路,南边斜对着的跨河的无名路→微山路

长江路南边的路→运河路
[ 此贴被haw在2008-05-16 17:2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11-15
不可能!全国近200个地市不是说没就没的。。。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11-16
设立淮海省,希望枣滕各自发展
枣 in 淮海省
滕 stay in shandong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11-16
赞成楼上的观点~~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7-11-16
光明大道被人们称为市政府的上班大道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08-01-19
建议:将微山县划入枣庄市  (转载的帖子,作者:农民工)

将微山县划归枣庄是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好山东南大门迫切需要。枣庄市新城区建设经过多年的酝酿,终于成为现实。目前已完成投资14?6亿元,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投资2?37亿元拓宽改造的光明大道建成通车,沿路绿化、亮化等工程如期完工,对提升城市品位、增强中心城区的带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城区雏形初步形成。按照枣庄市的城建规划,枣庄将建成哑铃型组团式框架,推动新城区、薛城区、市高新区“三区合一”,努力实现东城区(市中区驻地)和西城区(新城区、市高新区、薛城区驻地)协调发展。近期将规划、启动新城区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医疗保健中心、接待中心、机关居住区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新城凤鸣园和龙潭风景区建设,形成新城景观风貌。建设新城污水处理设施和凤凰山变电站,实施新城区道路和管网工程配套。按照规划,2010年,市级机关全部迁至新城区。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将崛起于微山湖畔,成为鲁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一座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有自己的经济腹地,发挥城市的幅射、带动及聚合效应。可惜的是,枣庄中心城市的幅射半径太小。往北,四十多公里就是苏北中心城市徐州,往东是苏鲁物流中心城市临沂,往北是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济曲兖邹都市圈,往西仅五公里就是微山。毫无发展空间可言。山东省几届领导都谆谆叮嘱,枣庄是山东的南大门,要建设好它。可是枣庄如此狭小的发展空间,如何建设好发展好,如何与900多万人口的徐州抗衡?从城市整体规模上来看,济宁目前802万人口,枣庄市360万人口。将微山70万人口划归枣庄,济宁还有730万人,枣庄将430万人,济宁还是山东省较大的市,枣庄依然是山东省较小的市。为了发展好建设好山东南大门,充分发挥枣庄中心城市的带动幅射作用,必须将微山划归枣庄。这不仅是为了枣庄的发展,不仅是为了微山的发展,更是从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整体考虑。

将微山划归枣庄,是加快微山县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在过去论证将微山划归枣庄时,很多只考虑枣庄的发展,而没有更多的提及对微山的意义。事实上,将微山划归枣庄,对微山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处可能更为明显。微山县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68万人,耕地40.5万亩。境内南四湖面积1200平方公里,约占山东省淡水面积的45%,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属富营养型湖泊,素有“日出斗金”的称誉。湖区特产远驰名中外,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鸟类87种。湖区煤炭储量127亿吨。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微山湖自然风光秀丽,历史名胜、文物古迹众多,为山东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微山岛上殷微子墓、春秋目夷墓、汉张良墓及汉画像石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另有伏羲陵、伏羲庙、仲子庙、圣母泉、六合泉等名胜古迹。每年七、八月份,湖内十万亩荷花连片盛开,蔚为壮观。微山县水陆交通便捷。京沪铁路、104国道穿境而过,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千吨级货轮可北抵济宁,南达苏杭,成为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黄金通道”。如此良好的发展条件,却没有为微山带来大的发展。目前微山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远远低于济宁市平均水平。其重要原因是微山社会经济发展与济宁市社会经济发展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微山县城夏镇离济宁120公里,而且是一块“飞地”,并不与济宁接壤。微县人到济宁要经过薛城、滕州。而且济宁城市经济发展的延展方向是东北方向。在济宁市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中,微山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微山与枣庄新城仅有短短的十公里。如果微山划归枣庄,枣庄市光明大道就可以直接延伸至微山县城,南面的郯微路加宽为城市主干道,形成老城区(包括峄城区)——新城区(包括薛城区、高新区)——微山县城“一线三簇群”,再南北联通滕薛一线,膨胀南沙河—官桥—柴胡店三镇,整个枣庄成为“丁”字型特大城市。南与徐州相抗,北与济宁—曲阜—兖州—邹城都市圈相辉映。在枣庄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微山的各项发展优势与潜能必将彻底迸发出来,枣庄、微山实现“1+1大于2”的聚合效应。这个格局的形成,对微山县社会发展的带动无疑是巨大的。

微山县与枣庄山水相连,密不可分。千百年来,微山一直属于枣庄(滕州、薛城、峄城)辖区。只是1953年区划,才将当时薛城县的夏镇(今微山县城)、滕州的部分辖区等划出来,成立微山县。由于空间距离近、文化认同深、历史渊源长,微山与枣庄的社会经济交往远远多于济宁。微山人民与枣庄(滕州、薛城)人民通婚者很多,来往频繁。微山县城离枣庄新城区仅十公里,微山人坐火车、走高速路,必须到枣庄。甚至微山人购物、就医、孩子上学,大都到枣庄。目前微山县辖区内的好企业,好多都到枣庄新城区购置房地产,比如微山县内的几家监狱,都在薛城盖了宿舍区。

将微山划归枣庄是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迫切要求。1938年春,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促成的抗击日本侵略者台儿庄大战震惊中外,使台儿庄连同枣庄被誉为“中华民族威武不屈之地”。39年9月,抱犊崮山区成了115师的驻地,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相继建立了苏鲁支队、运河支队、鲁南支队,成立了鲁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峄县抗日民主政府。40年至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铁道游击队,劫火车,打洋行,扒铁路,炸桥梁,打得鬼子魂飞胆丧。42年,刘少奇同志来到了枣庄,高度赞扬了抗日武装,称峄县政府是全国的模范政权,刘少奇同志离开枣庄去延安时,铁道游击队沿途护送,途经抱犊崮、滕州市滨湖镇进入微山湖……枣庄,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历经革命战争的洗礼,而成为铁道游击队故乡,台儿庄大战旧地,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去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枣庄市被规划在“鲁苏皖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中,枣庄市被规划在“济南——济宁——枣庄——临沂——连云港”线上。100个红色经典景区,枣庄市铁道游击队和台儿庄大战遗址名列其中。最近,国家旅游局又把枣庄市列为全国20个红色旅游景区重点调度观察报告城市,是山东省惟一一个红色旅游报告城市。《山东省红色旅游规划》的“一个核心,三个区域,一条主线,六条精品线”中,枣庄市和微山湖为中心的铁道游击队活动区为一个区,6条精品线路中枣庄市有2条。可以说,无论从纵向的历史还是从横向的空间范围看,枣庄与微山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铁道游击队,没有薛城的铁道或者没有微山的湖岛,都是残缺的。但是由于分属于不同城市管理,两者不是统一规划建设,而争正宗、争资源,互不往来,甚至相互破坏,造成建设无规划、服务质量差,好的资源没有好的效益,好的机遇不能很好把握。

将微山划归枣庄是一项多赢的选择。微山划归枣庄,并不会影响济宁的利益。济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城市延展路径是向东北方向。山东省为提高全省城市整体竞争力,提出了“三圈一群”城市发展战略布局,即大力培育以济南为中心的鲁中都市圈、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都市圈、以济兖邹曲为中心的鲁南都市圈。济宁为此确立了营造“济宁—曲阜都市区”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范围由现在的济宁市中区、任城区、兖州、邹城和曲阜市的行政管辖范围组成。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考量,济宁—曲阜都市区的延展方向都是向东北方向:济南、青岛。从济宁市来说,失去微山对经济、政/治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去年微山县几项主要经济指标与济宁全市平均的比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济宁1。37万元,微山1。2万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济宁675元,微山48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济宁9502元、3648元,微山为7500元、3600元,微山县的各项经济指标均远远低于济宁市的平均数,尤其财政收入,差距更大。微山县算不上济宁市的财富,在一定程度说是包袱。作为一百多公里外的“飞地”微山县,根本不在济宁市的规划和考虑范围之内。事实上这些年来,济宁也没有把微山县的发展作为重点来讨论过。微山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济宁也没有很好规划和扶持建设。因为微山的景点根本不在济宁的旅游圈内,济宁来了客人只会去曲阜甚至泰山,很少到100多公里外的微山来。而微山一旦划归枣庄,因为经济、文化、旅游的不可分割性,枣庄都会把微山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考量,枣庄新城区与微山县城的对接、枣庄与微山各项经济社会资源的整合,对微山无疑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对微山的老百姓来说,也无疑是一种福音。其实对于微山的广大干部来说,从自私的角度考虑,也是一种好事——在枣庄这样的小市,要比在济宁这样的大市,提拔的机率要高一些。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考虑,微山划归枣庄更是一件大好事。因此,微山归到枣庄,对全省、对枣庄都是好事,对微山干部群众更是大好事,对济宁也没有什么损失。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08-01-19
市政府搬迁根子在于广域市。在目前体制下,枣庄市政府搬迁似乎也无可厚非。搬一次大楼盖的好点,路修的超前点也不算太出格。我觉得不能将光明大道仅仅理解为上班路,应该是两个城区的大通道。至于通勤、孩子上学等等问题随着新区建设会得到解决。要说去市直机关办事不方便,那也是不好说的问题,有不方便的,也有比原来方便的,比如薛城区,甚至滕州市区的。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08-01-21
引用第17楼ag_zhao于2007-11-16 07:12发表的  :
设立淮海省,希望枣滕各自发展
枣 in 淮海省
滕 stay in shandong


赞同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08-01-22
引用第24楼hl926815于2008-01-21 01:00发表的  :
仅仅是”盖的好点”?“超前”点?这么糟蹋百姓的钱,如此轻描淡写就完了?你真大方!

你的观点有失偏颇。作为连接东西两个主城的交通干道,应该超前规划,问题出在用地手续上。至于大楼,完全不必生气,在目前体制下,哪个城市不都在做类似的事情。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08-01-22
所谓的市,就是市场的市,不是政府,政府官员有严重的官位思想和计划经济习惯,认为搬市政府搞个规划,就会有工厂、有商业就会成为"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