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中央埋单 海南农垦开启变革大幕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在向国务院递交体制改革方案半年多之后,全国三大中央直属垦区之一的海南农垦,即将开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变革大幕。
《财经》杂志报道,国务院6月18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深化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
创建已有20年的海南省农垦总局是此次体制改革的主体。此前,这家总资产逾124亿元的庞杂机构亦政亦企,投资人为国家农业部,行政管理则归海南省政府,实行省部双重管理。而历史上形成的政企、社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积弊已久。
近年来,海南农垦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下滑。2005年,海南农垦对全省GDP贡献为15%,2006年下滑至不足8%,年产值仅70.62亿元。海南农垦的负债总额,则从1990年的21亿元增至2006年的77.05亿元。长年低效运转,也令海南农垦系统广大职工陷入生活困境,收入远低于地方平均水准,加上农垦与地方的土地确权不清,近年来,海南垦区发生了数十起农民抢占国有土地的群体性事件。因农场与地方的争议,至2006年末,海南省有1350宗、42万亩土地尚未确权,隐患重重。
而按《意见》要求,海南农垦总局改制之后将交由海南省全面管理,“使海南农垦的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这意味着,全海南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八分之一的人口,将被纳入改制的整盘棋局。
上任近一年的海南农垦总局局长王一新将海南农垦的改革思路归纳为“四场战役”。
第一是解决民生问题,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第二步是全面推行橡胶园家庭长期承包责任制;第三步是争取将海南天然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运作上市,为海南农垦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第四步则是将农垦各板块公司一步步做成海南的龙头企业,“到那时,农垦的经营归农垦公司,其它的社会性事务归农垦总局,政、企完全分开的基础也就打得差不多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分析称,海南农垦乃至全国农垦系统的改革,早在30年前就已提出,但进展并不顺利。以海南为例,前后六任省委书记到任伊始,便将农垦改革作为头项工作,均未取得明显成效。究其原因,在于农垦改革根本不同于农村改革。农村改革起步时,并未面临农垦系统这般政企合一的困局,村民小组、村委会这一级基层组织并不由财政供养,仅公社一级行政单位需由财政支付,所以只要一纸档便可将土地承包责任制推广开来,这中间成本并不高,反弹并不强烈。
相比之下,农垦系统是典型的政企合一机构,其所有行政单位及肩负社会职能的机构,全靠农场生产收益来支持,所以一旦推行政企分开,行政机构的反弹尤为强烈。此外,由于农垦职工也担心政企分开会导致自己的身份变成农民,也对改革有所抵触。
崔晓黎表示,海南农垦在中国农垦系统中并非规模最大者。与之相比,新疆农垦及东北农垦的改革更为艰巨,毕竟他们的经营实体业绩不错,改革动力不强。海南农垦改革若能成功,将为全国农垦系统改革找到突破点。
“此次中央愿意为海南农垦改制埋单,表明了中央对农垦改革的决心,也说明中央希望通过海南农垦改革,为全国农垦改革找到出路。”崔晓黎说。
www.stn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