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头号通缉犯坤沙一生评价两极,外界称他是魔头,他的属下和
人民却称他为英雄。(图:光明日报)
坤沙的大本营保留了他当年的事物,让人回顾和了解坤沙的一生。(图:光明日报)
坤沙的大本营目前已公开给旅客游览,他生前的一切事物都完整保留供参观。(图:光明日报)
坤沙特设的秘道,一有风吹草动就可逃往避难的防空洞。在被政府接管后,秘道被炸毁,只留下丛生杂草。(图:光明日报)
会客议室。(图:光明日报)
坤沙卧室。(图:光明日报)
纵横金三角
40年、全球头号毒王坤沙(也译昆沙)在2007年逝世后,留下一身谜的晚年及世人对他两极化的看法。 坤沙逝世
5年后,《光明日报》直击他一手发展起来的满星叠,这个小乡镇目前住有2000户家庭,大部份居民都是坤沙投靠缅甸政府,解散后的残兵及家眷。坤沙当年的基地、营房、学校及碉堡在被泰国政府接管后,也逐步开放成为景点,让世人对坤沙这个闻之丧胆的名字,成为旅游魅力。 坤沙在满星叠的大本营,当年也是行刑场,埋了一具具许多违反军令者冰冷的尸体。前往坤沙基地旧址,需从满星叠市场一带颠簸上山,上山后大约
5分钟车程即可抵达营区中心,继续往前大约10分钟,则可见到驴马大队营区旧址,再上山前行约20分钟,可见到当时坤沙得知泰国军队即将发动攻击时预先逃往避难的秘道。 这个通往森林秘道,后来在泰国政府接管后已被炸燬,目前留下的尽是杂草的凄凉。
泰国政府在接管坤沙的大本营后,可以看出并没有很落力的将之打造成为旅游景点。面积
6200平方公里的满星叠少有游客到访,只有在暑假时,见到来自台湾学校的志工到访,长住满星叠与唯一的大同华文中小学学生进行交流。 一切从简,只能用这句话来形容,不管是坤沙部队的各种设施、指挥所、坤沙个人宿舍、卧房、厨房、会议室、军队宿舍、学生宿舍、驴马大队营区及遭军队炸燬的营区残瓦等等,都只是用砖石和泥土草草铺成。 从大本营中,除了可看到当年坤沙得知泰国军队即将发动攻击时预先逃往避难的防空洞,以及后来遭到炸燬的情形,最吸睛的莫过于那
“人坑"。 目前已被锁禁的
“人坑"地点在营区中心,直径只有50公分,深区4.5公尺,内里没任何设施,就只有一片泥土地,专门囚禁吸毒士兵。 众所皆知,坤沙治军严厉,严禁部下吸毒,一旦被发现碰毒,就会被推入人坑,直至戒了毒。
至于坤沙的卧房内,还保留他多年日常用品,包括坤沙平日穿戴的衣物、鞋子等,卧房也简陋,地上也只是一片泥土地。
目前坤沙基地已由泰国政府接管,虽然人去楼空,但坤沙位于清莱满星叠的大本营,营区基地遍布整个山头,依然被完整保留并开放给旅客参观,并展示许多坤沙生前的照片及资料
地图和照片回故。
结盟了摆夷军队的坤沙,势力便立刻扩张到了泰北,因此才会在满星叠地区留下一些营房、学校及碉堡的遗迹。 外界都说坤沙得势后过着奢侈放荡、荒淫无耻的豪华生活,但从完整保留着的大本营中可看到,事实并非如此。
坤沙的大本营虽有完好保留下来,可惜的是,没能好好包装及规划,显得相当荒凉。
全球头号通缉犯 贩毒为民族解放 坤沙的人生是用毒品炼成。他一生评价两极,美国把他列为全球头号通缉犯,追随者则形容他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斗士。据知,一手掌控毒海风云的他对于吸毒的部下一律鎗决。他曾说他是掸邦的领袖,贩毒是为了他的民族解放。
美国禁毒部门估计金三角流出的海洛英中,就有一半是来自坤沙。坤沙的项上人头,曾是全世界最值钱的人头,西方国家曾悬赏
200万美元(约621万令吉)捉拿,并称他为“死亡王子",而前美国驻泰国大使威廉‧布朗称他为“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 坤沙在
2007年10月26日挥别风云,终年74岁。这一代毒枭的殒落,生前风光,死前却潦倒,留下了神秘、传奇的一生。 究竟现实中的坤沙是否如外界所说,是制造灾难的恐怖分子?为回顾和了解这一代毒枭传奇的一生,《光明日报》重返
历史现场,走访了坤沙老巢满星叠、坤沙的大本营、军营、他创办的大同中小学和生前和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细说当年。
目前的满星叠不见一丁点毒品的影子,有的只是一片平静的山坡。人们在忙着种菜、修公路、建学校,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孩子们从学校中传出来的开朗悦耳的弟子规朗诵声。在满星叠老百姓的眼里,坤沙是个英雄,心胸宽阔,懂得惜才。他一生热爱中文,努力开创华校,守护人民,主张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掸邦共和国。在他的地盘上,甚至家家户户都得接受
“抽壮丁"的征兵制度,但大家都视追随坤沙是一辈子的荣耀。 从老战友口述,坤沙原来爱穿着便衣,遇到插秧季节,他更常常挽起裤管,下
水田帮助老百姓插秧;今天,坤沙已经不在了,但被坤沙彻底注入全新生命力的他们,仍然抱着坤沙强烈的信念而努力地活着每一天。他们甚至很努力地在实践着坤沙生前的意愿:好好学中文、好好受教育;教育,是希望的开始!
坤沙的一生:出生缅甸闯荡泰国 有
“鸦片大王"之称的坤沙,原名张启福,又名张奇夫,坤沙这个名字是他在年轻时到泰国闯荡所取的假名。父亲是国民党军官,母亲是缅甸少数民族掸族人,1933年2月17日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 坤沙年仅
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一个叫昆爱的掸族头人。但是2年后,母亲病故,此后他的继父又结了3次婚,坤沙交由他的祖父张纯武及二叔张秉禹抚养。他只在小时候在庙里当小和尚时受过一点教育。 在祖父的庄园里,坤沙学习了中文。由于张纯武有一个庞大的马帮,所以从小坤沙就在驴马群里长大,驾驭牲口的能力,很小的时候就已轻驾熟路,游刃有余。长在乱世年代,坤沙没念多少书,但他天资聪慧、过目不忘,加上勤奋好学,精通中、缅、掸及英等多种语言。他最崇拜的人就是毛泽东,生为一介平民而为自己的民族不惜付出一切,奋斗一生。
坤沙小时候,萨尔温江
流域正是罂粟花开得最为艷丽的时期,大家无不以此为生。少年时,坤沙就知道,鸦片是外国人喜爱的玩意,可赚钱的东西。 坤沙几乎未受教育,但从国民党迁台后留在缅甸的孤军那边学会作战技巧与种鸦片。 他宣称自己毕生都在为争取掸族人的自治而战,形容自己是掸族人的解放战士,在缅甸
东北部的掸邦领导掸族联合军,后称掸邦军。
坤沙在军队扩展至
800人时,取得缅甸佤邦及掸邦大片土地控制权,并将它们发展成鸦片生产地。他在1960年代初期已成为金三角最大毒贩,但在1967年与国民党老挝残军为鸦片厮杀,近乎一败涂地。1969年,他被仰光政府逮捕入狱。5年后,手下绑架两名俄罗斯医生,透过交换让他获释。 1976
年,坤沙继续贩毒事业,并在泰北设立基地。值其贩毒事业高峰期间,他主宰一个如假包换的毒品王国,虽然坐落于丛林峡谷间,但卫星电视、学校与地对空飞弹一应俱全。 1996
年坤沙向缅甸军政府投降,此后在仰光深居简出。多年来菸不离手的他,经常以台湾流行歌曲招待访客。他也会种植兰花与草莓,并且亲自指挥将海洛英输往全球。有一段时间,华府估计全美高达六成的海洛英,都是从他地盘的鸦片提炼而来。
坤沙坚称,只有让贫穷的掸邦
经济有所发展,才能阻止掸邦继续种鸦片并走私到
“嗜毒如命的西方"。他在1983年向采访他的记者说过:“我的人民、掸邦的人和我,都是为了争取独立而斗争,我们得不到任何外援,种植鸦片就理所当然成了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坤沙曾是国际缉毒人员要通缉的头号人物,但对满星叠的人民来说,他是英雄,是穷苦的他们唯一的救世主,是掸邦各族人民的大救星,非常信赖的衣食父母。老百姓尊称坤沙为
“昭坤沙",也称他为国父,昭,就是王者,至高无上的意思,相当于古代帝王。 坤沙在满星叠一住就是十几年,把这座深山野谷变成了掸邦反政府武装大本营和世界著名的毒品王国的心脏。
他控制大部份金三角地区,队伍多达
3万余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各种现代化武器,甚至还有先进的美制防空导弹,足以与任何政府军对抗,成为继国民党残军之后金三角最大一支地方武装。 缅甸政府曾经声称一旦逮捕坤沙就将对他实施绞刑,但是
1996年,缅甸政府对他提出了特赦。坤沙随即率领他的武装投降,并与4个老婆移居首都仰光。2007年10月26日,坤沙在仰光逝世,死因成谜,但晚年的他一直患有多种疾病,并且半瘫痪。 据知,他死时场面冷清,他的亲人也并没让他长眠故乡,而是将他的骨灰撒在孟加拉湾。坤沙育有两男三女。子女现皆居于泰国。
接触过坤沙的人认为,坤沙本人颇具个人魅力,智慧过人,他长相斯文,很讲义气,并且很随和,尤其尊重
“读书人"。但是世界各地的反毒品人员则称坤沙为“死亡王子",他们指责说,坤沙及其组织从事贩毒、暴力、谋杀、暗杀及贿赂等活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估计,美国本土的海洛英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区进行提炼,美国曾悬赏200万美元捉他。 (光明日报
‧报导:谢丽清、陈柬郡、林春莲) [ 此帖被大长今在2012-12-03 19:2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