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317阅读
  • 32回复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与县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8-07-16
豫北地区有大量的黄河故道,也有大量的黄河故道遗迹。
古代黄河长期从今天的武陟县向着东北方向流去,经过滑县、浚县间,流到今天的濮阳县西部和内黄县南部交界一带。东汉以前再向着北流,经过清丰、南乐西部入河北大名。东汉以来向东流,基本上就是今天金堤河走向。金代黄河南迁,逐渐形成今天河道。
古代也是基本上以为黄河为界,划定县界。这些县界也基本上沿袭到今天。

从武陟到浚县,古河道千年稳定,县界也是千年基本未变。
古黄河北岸,有武陟、获嘉、新乡、汲县(卫辉)、黎阳(浚县)。古黄河南岸,有原武(原阳)、胙城(延津)、白马(滑县)。各县隔河相望。金代黄河南迁,县界却基本未变。
比如,今天的滑县、浚县县城距离很近,而且版图有些奇怪。浚县西南的小河、新镇离滑县很近,却要归浚县管理。这是历史遗留的。古代滑县、浚县隔河相望,县城也基本隔河相望。小河、新镇虽然离滑县很近,但是小河、新镇、浚县在黄河北岸,而滑县在黄河南岸,当然小河、新镇归浚县管了。滑县县城太偏,也是因为这原因。滑县范围都在黄河南岸,县城就在黄河边。

东汉以来黄河从濮阳向东流,基本上就是今天金堤河走向。黄河北岸有清丰、观城、阳谷,黄河南岸有濮阳、鄄城(濮县)、范县、寿张。各县隔河相望。金代黄河南迁,县界却基本未变。
比如,濮阳县城太偏,也是因为这原因。(和滑县类似)濮阳县范围都在黄河南岸,县城就在黄河边。
1条评分奖励+2
keating 奖励 +2 - 2018-07-16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8-07-16
原来如此,怪不得滑县浚县离得那么近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8-07-16
道口清朝之前好像归浚县吧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07-16
道口在1949年前就归浚县,虽说离滑县老县城(城关)很近。
黄河故道好象就在道口和滑县城关中间,现在那里还有故道沙区遗迹。黄河向北流到浚县城南的大伾山,东折去濮阳。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8-07-16
能否大概配个示意图?
禁止【【【【【轨道部】】】】】回复我的帖子。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8-07-17
黄河能否再次改道 走 苏北入东海呢???

这涉及到国家战略问题。。。。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8-07-17
回 悠长假日 的帖子
悠长假日:黄河能否再次改道 走 苏北入东海呢???
这涉及到国家战略问题。。。。 (2018-07-17 10:09) 

不能。理由就不一一说了。
国家战略,更不可能。因为最近的雄安新区建设,要从黄河引水,就是所谓“引黄补淀”,引水处就在濮阳。苏北入东海是不可能的。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8-08-09
缺少一幅详图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8-08-09
黄委会之前编制了一本4开的《黄河流域地图集》,对黄河在历史上的入海路径展示还算全面。
楼主也可能这里讲述的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8-08-09
回 黄土红客 的帖子
黄土红客:黄委会之前编制了一本4开的《黄河流域地图集》,对黄河在历史上的入海路径展示还算全面。
楼主也可能这里讲述的是个案,不具备普遍性。 (2018-08-09 19:13) 

我这里说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到北宋,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130年,跨度1500多年。
中国有严格考据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到清代,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855年,跨度2200多年。
我说的大约占百分之七十,还是有普遍性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8-08-09
不是我不想上图,是技术原因,图片上不上去。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8-08-10
回 休闲居士 的帖子
休闲居士:我这里说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到北宋,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130年,跨度1500多年。
中国有严格考据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到清代,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1855年,跨度2200多年。
我说的大约占百分之七十,还是有普遍性的。 (2018-08-09 22:16) 

愿闻其详[抱拳]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8-08-10
回 休闲居士 的帖子
休闲居士:不是我不想上图,是技术原因,图片上不上去。 (2018-08-09 23:10) 

可放网盘,让后放个共享地址云云。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8-08-10
回 黄土红客 的帖子
黄土红客:愿闻其详[抱拳] (2018-08-10 09:10) 

黄河下游河道很复杂,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只能简单说一下。

中国有严格考据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开始。战国以前,由于文献不全,无法准确论述。
战国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可以大致分为 治——乱——治——乱——治 五个阶段。

一、治。战国到西汉中期。
战国到西汉中期,河道稳定,大约400年。武陟到濮阳段基本就是我在本帖子说的武陟到濮阳段。濮阳以下段,基本就是沿着清丰、南乐、大名往北。

二、乱。西汉中期到王莽时期。
西汉中期到王莽时期,由于河床抬高,黄河经常决口改道。但是时间不长。

三、治。东汉初期到北宋中期。
东汉初期,王景治河成功,河道稳定到北宋中期,大约1000千年不变。是黄河河道最稳定的时期。
武陟到濮阳段不变。濮阳以下段就是我在本帖子说的,黄河北岸清丰、观城、阳谷,南岸濮阳、鄄城、范县、寿张。

四、乱。北宋中期到明万历。
北宋中期到明万历,由于河床抬高和其它原因,黄河经常决口改道。长度达到400年。
其中,北宋时期,黄河“北流”,就是从濮阳下游往北流,入渤海。金代到明代,黄河“南流”,就是从濮阳上游就往南流,甚至从原阳就往南流了,入黄海。

五、治。明万历到清咸丰(1855年)。
明万历,潘季驯治河成功,河道稳定到清咸丰,大约300年。黄河向东,入黄海。

清咸丰(1855年),由于河床抬高,黄河在兰阳(兰考)改道北流,兰考以下河道形成。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8-08-13
请详细介绍黄河夺漳入海的历史,
经济区--都市圈----都市区(城镇群)---区(县)--街道----社区----居委会
道--------府-------州(郡)-----区(县)---街---社----居
经国设道------割省成府------调市县为州郡----改乡村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8-08-13
漳河,漳河原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禹贡》中所指的衡漳和降水就是漳河。后来黄河南徙,漳河脱离黄河,加入海河水系,为海河中一大支流。历史上其变迁比较复杂,它的变动最南可达到安阳河,最北可达到滏阳河及其前身衡水,长芦或葫芦河所能迁徙之道,其变动顶点是在出山后邺镇(古邺都)之西,即三台口。古代漳河下游有两支。自曹操开凿利漕渠后,又出现了为支援运河的南支,漳河就分为3支。自隋、唐以后,漳水渐趋不稳定。明、清两代,为了支援漕运除南支外,运河下游也有引漳河水的,多则3支,少则1支,这样漳河的变迁就更加频繁和复杂。至清朝康熙以后,漳河全由今馆陶归运河,才形成了今天漳河的面貌。
岳城水库以上的漳河穿行于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河道纵坡平均为1/260,水性湍而悍,急流以高屋建瓴之势,穿峡谷、越断崖,奔腾而下,“ 漳水洪涛声闻数里”( 《畿辅安澜志》 )。洪流挟带大量泥沙,据对 1923~1965年资料统计分析,漳河观台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2580 万吨。“漳水之浊虽减于黄而易淤于黄 ”,故漳河素有“小黄河 ”之称。在海河流域,漳河的输沙量仅次于永定河,居第二位。
古代的漳河因受黄河的影响而多次变迁。历史上黄河曾两次改道由天津入海。第一次在周定王5 年 ( 公元前 602 年 ) 至新莽始建国3年 ( 公元 11 年 );第二次在宋庆历8年 ( 公元 1048 年 ) 至金章宗明昌 5 年 ( 公元 1194 年 )。两次共计 759 年。黄河具有洪峰高,含沙量大,善淤善徙等特点,遇河必夺,不仅卫河、漳河难以穿越,就是本来单独入海的滹沱河,亦不得不改变方向,沿黄河的边缘,东北流由天津入海。黄河是促使海河水系形成的主要原因。
金代,黄河夺淮入海以后,在华北平原留下了高出地面的黄河故道,加之漳河含沙量大,将淀泊淤成平陆,河水盛涨,泄水受阻,至使漳河经常泛滥成灾而不可制约。清顺治9 年 ( 公元 1652 年 ) 至光绪20 年 ( 公元 1894 年 )242 年间,漳河泛滥成灾40次,平均约6年1次。人们称之为“桀骜不训的漳河。”据《临漳县志》记载:“ 明嘉靖43 年 ( 公元 1564 年 )7 月,( 漳河)渍曲周城西门;天启 6 年 ( 公元 1626 年 ),水抵城下深丈余;崇祯 3 年 ( 公元 1630 年 ) 夏决南堤,后几岁以为常。” 据《元城 ( 大名 ) 县志》 记载:“ 嘉靖 36 年 ( 公元 1557 年 ),漳卫横流,泛滥于大名、南乐、魏、清、内黄等县境,人有构巢而栖者。”
漳河历史上的改道路径大致有三。其一是漳河北源与滏阳河合流,史称北道,大体自临漳、经广平、至邱县、出威县西北、过新河县一线。其二是漳河南行与卫河合流,史称南道,故道大体自临漳、魏县、经大名、至馆陶一线,并在馆陶县以上入卫。其三是介于北道、南道之间的中道,大 体自临漳、经肥乡、广平东北流,至冀县与滹沱河合流,再北流河间等地直达天津入海。从时间上看,走南道时间最长,从公元 1368~1942 年的 575 年间,有347年走南道。
南道入卫河也几经变化。明正统13 年于肥乡入卫,明正德初年,在大名县闫家渡入卫;明嘉靖年间又在回龙镇入卫;不久又在内黄县石村入卫。清康熙47年,全漳入卫走南道;嗣后,漳河虽变迁不定,但一直在南道。1942年,漳河在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入卫至今,形成了现在漳、卫河合流的态势。
经济区--都市圈----都市区(城镇群)---区(县)--街道----社区----居委会
道--------府-------州(郡)-----区(县)---街---社----居
经国设道------割省成府------调市县为州郡----改乡村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8-08-13
黄龙北顾800里——记清咸丰年间黄河大改道

(2017-02-19 00:38:10)
转载▼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有据可查的历史上,人类是否经历过由于明显的地质变动而导致的迁徙?
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过呢?
这是我的答案: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问“ 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过呢?
可以对应这种描述并且在历史中有据可查的地质变动,我认为比较切题的就是1855年咸丰年间的铜瓦厢黄河大改道。

这是一张1820年(清道光元年)的黄河下游地图,诸位如果仔细看,就会看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那就是这张地图中,黄河的出海口位置和今天不同。(图做的糙了点,抱歉)
从1194年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到1855年清咸丰年间,黄河下游河道一直是走南路(地图中的绿线)经淮河通黄海,而今天的中国地图中,这个曾经的出海口已经消失了(该地点位于江苏盐城阜宁县东北,google地图坐标: 34°15'20.2"N 120°16'51.0"E)
今天的黄河走北路(地图中黄线),经大清河通向渤海。中国第二大河的出海口竟然从江苏省挪到了山东省,在直线距离上向偏移出400多公里,这次剧烈的地质变动使得黄河下游地区真切地如题主在问题描述中说的那样——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一次沧海桑田,同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故事需要从公元1855年(清咸丰五年)的夏天开始说起。
1855年入夏以来,黄河流域多地区迎来了骇人的大暴雨,有的地区平地积水竟然能深达1米8,换句话说,当时暴雨造成的积水已经到了可以平地淹死人的地步。在这股暴雨的推助下,黄河水位怒嚎着暴涨,多处河道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这日渐恐怖的水情吓坏了在任的河道总督:“臣在河北道任数年,......从未见水势如此涨异,亦未见下泻如此之速,目睹万分危机情形,心胆俱裂。” 这位官员一边组织人力全力抢险,一边向北京急奏求援,可意外的是,“心胆俱裂”的急奏得到的却是北京方面异常冷淡的回应。
按照常理来说,如果黄河决溢的话,对于清廷应该是个动摇国本的大事,因为清帝国的岁征漕粮需要经大运河自南向北输入京畿,而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与横贯东西的黄河会在中途交汇于一处(淮安府)。黄河的崩溃决溢会直接阻断南方的钱粮输入北京,这无异于在帝国的动脉里形成了一坨巨大的血栓,此等危机若不予化解,不加时日,帝国核心的国库粮仓就会难以为继,咸丰很可能会因此重蹈崇祯的覆辙。这等局面对于当时的清廷来说,用火烧屁股形容毫不为过,而清廷之所以顾不上这等火烧屁股的大事,是因为当时的清廷已经火烧眉毛了。
1855年,正值太平天国如日中天之际,太平军不仅在南方横扫数省势如破竹,还在南京建立起与满清分庭抗礼的政权,其北伐军先锋已经进逼北京,紫禁城内一片震恐。除此之外,太平军在南方还完全摧毁了清廷的漕运系统,大运河对于清廷来说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瘫痪状态,因此就算疏浚治理黄河,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漕运问题。在太平军的疯狂攻杀下,当时那个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帝国根本就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可以分配出来应付黄河险情。
正是由于中央政府一再的推诿和漠视,黄河终于发生了导致山川异景的恐怖决堤。
1855年8月1日,一阵猛烈的南风吹起,黄河借势扯碎了河南兰阳县北岸的铜瓦厢堤岸,犹如破茧狂龙,呼啸北去。洪水顺势将决口撕开两百多米,怒吼着横扫豫鲁大地。中国第二大河突然改变流向,从原来人口稠密的地区生生冲出一条新路入海,灾区民众亲眼目睹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浩劫。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山东省的普通农民,有一天你正要扛着锄头下地,突然看见天空中无数的惊鸟组成一片黑云,自西向东凄鸣而去。你奇怪地摘下草帽,站定观望,没多久,远处的树林里又奔出几匹惊马,紧随其后的是狼,鹿,野猪,狐狸,松鼠等大小动物,它们无一例外地无视你的存在,疯了一样地向东逃去,它们跑过你身侧时,你能听见狼和野猪颤抖的喘息声。村子里被拴住的狗狂吠起来,拉得脖子上的链子咔咔直响,而村里各家各户的老鼠也突然不怕人了,窜到大街上四散奔逃。紧接着,西边传来雷鸣般的隆隆声和成片树木被巨力折断的脆响,石子也在地面上跳动起来。就在你不由自主地后退的时候,一个几乎站在奔马上的官兵大喊着向你冲来,可是背景声太大了,你听不清他喊些什么。直到你们擦身而过时,你听到他喊的是:“跑!跑!!!黄河来了!!!” 你回头望去,黑色的地平线腾空而起,一抱粗的大树像牙签一样被整排整排地折断,村头的大石头碾子木块般地向你飘来。在最后一刻,你看见那黑色的巨浪里翻腾着大树、轿子、棺材,死牛、还有无数面目狰狞的尸体...
铜瓦厢决堤后,黄河之水奔涌而出肆意漫流,一股朝东北方奔腾,夺大清河入渤海(入海口位于今天山东东营市黄河口镇),而在更多的地方,洪水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河身,以至于一些灾区的水面竟宽达数百里,大半个山东都被卷入浩劫之中。据官方对受灾程度的统计,灾情达到十分(田地尽没,颗粒无收)的村庄达1820个,受灾达六分以上的村庄有7000多个,受灾人口保守地估计足有700万人。地方官员一再地向中央告急,而中央对此的回应却是“ 暂行缓堵 ”,翻译过来就是“没空理你”,这使得一线抢险人员失去了让黄河回归故道最宝贵的时机。
这场灾难中,有的细节让人看了以后不胜唏嘘:
一些重灾区,田地和屋舍全部被淹没,幸存的百姓只能抱在树枝上苟延残喘,介于清廷对这场灾难的冷漠态度,非常多的幸存百姓最终丢掉了自己好不容易捡回来的命,他们在绝望中被困死枝头,平静的水面上悬挂着一具具爬满蝇蛆的腐尸。
当时有人描述灾情时写道:
黄水源源不绝,前涨未消,续涨骤至,村落被冲,瞬成泽国,极目所至浩淼无涯;灾民皆散处山麓高原,搭盖窝棚,暂为栖止;济南、武定两府如历城、章丘等州县多陷巨浸之中,人口死者不可胜计。

这次决口给黄河下游带来的地质改变是清晰而直观的,同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铜瓦厢决口之后,黄河用了二十年才在下游形成了新的河道。自新河道形成后,大量的泥沙在河口三角区沉淀,填出了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清廷为了鼓励百姓开垦这些荒地,施行了不少优惠的垦荒政策,使得原来的无人区迁入了大量人口,最后人口涌入过多,竟然为了争夺土地而爆发冲突。

据统计,从1855年到1938年的83年间,黄河的造陆效应使得海岸线向前推进了13.3公里,共造陆2400平方公里,今天北京市区(五环内)的面积是667平方公里,这意思就是说,即使仅仅统计到民国26年,黄河就已经在渤海里生造出3.6个北京城区了。
明朝时,山东滨州沾化县距渤海只有60里,而到20世纪初期,沾化已距黄河入海口超过200余里。到了今天,黄河河口附近已经生活着数十万黎民百姓,要知道仅仅在200年前,他们脚下的土地还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清光绪年间,有个诗人站在黄河河口附近,看着滔滔黄河20多年间冲填出的大片沃野,不禁在诗中感慨道:
年来海若欲东迁,东去潮声向日边。葭浦芦湾三万顷,果然沧海变桑田

我想这首诗,就是题主想要的答案。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8-08-13
如果黄河还是走苏北入海。。。恐怖也就没有什么 苏岩礁之争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8-10-12
可惜沒有豫北歷史地圖。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8-10-12
我从来没有见过单独的豫北历史地图。其它各种历史地图,如谭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包括豫北部分,可以凑合着看。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8-10-13
涨知识了,感谢分享!
省—大县小市(200万人)—乡镇街区
华国历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
宋齐梁陈隋唐宋,蒙元大明满清华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8-10-14
回 休闲居士 的帖子
休闲居士:我从来没有见过单独的豫北历史地图。其它各种历史地图,如谭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包括豫北部分,可以凑合着看。
 (2018-10-12 18:49) 

譚圖沒縣界。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9-12-23
黄河改道的历史很值得研究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9-12-23
黄河历史上改道真是频繁,国内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9-12-2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