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红客:愿闻其详[抱拳]
(2018-08-10 09:10)
黄河下游河道很复杂,岂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只能简单说一下。
中国有严格考据的黄河故道从战国开始。战国以前,由于文献不全,无法准确论述。
战国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可以大致分为 治——乱——治——乱——治 五个阶段。
一、治。战国到西汉中期。
战国到西汉中期,河道稳定,大约400年。武陟到濮阳段基本就是我在本帖子说的武陟到濮阳段。濮阳以下段,基本就是沿着清丰、南乐、大名往北。
二、乱。西汉中期到王莽时期。
西汉中期到王莽时期,由于河床抬高,黄河经常决口改道。但是时间不长。
三、治。东汉初期到北宋中期。
东汉初期,王景治河成功,河道稳定到北宋中期,大约1000千年不变。是黄河河道最稳定的时期。
武陟到濮阳段不变。濮阳以下段就是我在本帖子说的,黄河北岸清丰、观城、阳谷,南岸濮阳、鄄城、范县、寿张。
四、乱。北宋中期到明万历。
北宋中期到明万历,由于河床抬高和其它原因,黄河经常决口改道。长度达到400年。
其中,北宋时期,黄河“北流”,就是从濮阳下游往北流,入渤海。金代到明代,黄河“南流”,就是从濮阳上游就往南流,甚至从原阳就往南流了,入黄海。
五、治。明万历到清咸丰(1855年)。
明万历,潘季驯治河成功,河道稳定到清咸丰,大约300年。黄河向东,入黄海。
清咸丰(1855年),由于河床抬高,黄河在兰阳(兰考)改道北流,兰考以下河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