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401阅读
  • 51回复

[城镇化]小城镇化或退出历史舞台(转载凤凰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12-17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6-12-20) —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解读:
1、中央对经济企稳信心增强,2016年取得三大进展。会议认为2016年取得了三大进展:一是经济形势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质量和效益提高。2016年经济L型探底软着陆,效果超出年初预期,GDP增速6.7%,1-10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10.6个百分点,PPI从1月的-5.3%大幅回升至11月的3.3%;二是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基本出台,改革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随着十九大召开,政治经济学条件逐步具备;三是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均是2016年经济工作重点并带来重大投资机会。
2、中央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出路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部分地区困难增多等。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3、稳增长在2017年经济工作中地位有所下降,财政扩张力度或不及2016年。2016年经济增速和企业效益超预期,为2017年经济工作重点从稳增长转向促改革和防风险提供了宏观背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变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调整了改革和扩大需求的顺序,也调整了重要性地位。2015年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2016年则变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表明2017年财政扩张力度或不及2016年。
4、货币政策告别宽松时代,转向中性稳健,中国流动性拐点出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2016年则变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表明2017年货币信贷政策不如2016年宽松。未来货币宽松的制约因素开始增多,房地产调控、通胀预期升温、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2017年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至三次等。
5、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加杠杆步入去杠杆周期。会议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始终处于高压姿态,对于环比价格上涨的热点城市将不断加码限购限贷政策,否则地方政府将被问责;2014-2015年人民币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积累了高估压力,未来汇率将继续修正高估,回归均衡合理水平;由于特朗普“基建+减税+反移民”等政策推动再通胀、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美元走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6%、中美利差收窄等,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增加资本流出压力,未来资本账户管制将不断加强,发改委等四部门关注异常FDI;面对过去非银机构通过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方式套利,央行通过“锁短放长”投放流动性,以实现拉长久期、抬升成本来实现债市去杠杆;前期新兴保险通过万能险举牌甚至并购上市公司,监管层开始出台“保险姓保、保监姓监”的新规。
6三去一降一补”深入推进,企业效益继续改善,重大投资机会凸显。会议强调,“去产能方面,要继续推动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创造条件推动企业兼并重组,要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用市场、法治的办法做好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去产能工作。”表明市场化和行政去产能将继续深入推进,并有望从钢铁煤炭向化工、有色、稀土等其他产能过剩行业领域扩展,供给约束仍将是主导未来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逻辑。去杠杆方面,“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
7、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流转。会议强调,“要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治理力度,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力度。要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表明2017年农产品种植结构、收储制度、土地轮休、土地制度等改革有望推进,成本上涨和供给侧去库存将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8、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避免房地产金融过度繁荣。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发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0-2013年影子银行过度发展,2014-2016年在货币超发下房地产金融过度繁荣,与之相对应的是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剧。面对特朗普减税、吸引制造业等政策,以及印度在莫迪改革带领下的起飞,2017年将通过减税、放松管制等政策鼓励资金回归实体经济。

9、从刺激房地产到建立长效机制,限制投机性需求,增加土地供给,发展大都市圈。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表明中央明确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消费属性,否定了投资投机属性。会议强调,“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表明中央决心解决人地分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不匹配的问题,大都市圈战略日渐清晰,小城镇化战略或退出历史舞台。随着大都市圈和区域核心城市土地供应增加,未来房地产投资回调幅度可能不深。2014-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比较充分,2017-2018年面临补库需求。10、国企改革强调混改是突破口,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有望突破,产权保护将稳定企业家信心,股票市场将更强调服务实体经济而不是改革创新,“一带一路”迎来历史性机遇。国企改革方面,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2016年则变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表明中央把混改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类似联通的混改方案有望在其他行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金融监管方面,会议强调,要深入研究并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预计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金融监管框架可能将作出调整,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转变。股票市场方面,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论述为“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2016年则简化为“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表明未来股票市场的主要任务不是改革创新而是服务实体经济,比如IPO提速、助力国企混改、传统行业兼并重组、债转股等。会议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随着美国推出TPP,中国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改善,为“一带一路”和双边自贸区谈判迎来历史性机遇。
展望2017年,我们正处在一系列具有历史转折性的变化之中,经济从快速下滑期步入L型探底期,物价摆脱长期通缩步入温和通胀,企业业绩从长期恶化步入温和改善,政策从稳增长转向促改革和防风险,改革从方案准备期步入深化攻坚期,大类资产轮动从债市房市转向股市商品,市场从炒故事转向更重视业绩。坚定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成功的信心,坚定股票市场走向业绩牛的信心。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12-17
之所以小城镇吸引不了人口,是因为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资源......

所以挤在大城市里也就别埋怨雾霾、堵车、房价了,因为都是自找的嘛,那能只享受好处而不付出代价呢!!!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12-17
大城市也不一定就要雾霾、堵车,这是不作为的结果。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12-17
城镇化刚刚代替城市化才没几年,就要自我否定吗?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12-17
小县城照样堵车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12-17
吸引更多劳动力的其实并不是几个大都市,而是向东莞这样的小城镇群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12-17
因为这么多县改区了,所以所谓的小城镇本身也在大城市内部了:)
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县下设市,市镇平等
地域平等,市镇平等,设市平等(见头像)
省—县—适域市(5万起)、小广域镇,B、C。。。市
省—县域市(城市几乎充满县域,100万起)A市
欢迎关注微博http://weibo.com/qqmexh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12-17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吸引更多劳动力的其实并不是几个大都市,而是向东莞这样的小城镇群 (2016-12-17 18:23) 

东莞可不是小城镇群,东莞随便一个镇的规模都可以算小城市或者中等城市了,没有什么小镇。。。
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12-17
回 威海的风 的帖子
威海的风:之所以小城镇吸引不了人口,是因为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资源......
所以挤在大城市里也就别埋怨雾霾、堵车、房价了,因为都是自找的嘛,那能只享受好处而不付出代价呢!!! (2016-12-17 13:50) 

说得好像小城镇就不堵车似的,明明是规划赶不上变化,公共服务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
你是xxx又如何?然而我赵日天并不服!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12-17
回 未央小色狼 的帖子
未央小色狼:东莞可不是小城镇群,东莞随便一个镇的规模都可以算小城市或者中等城市了,没有什么小镇。。。 (2016-12-17 18:53) 

东莞每一个镇基本上也是集群形态,没有突出的城市中心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6-12-17
都市圈是地级市或地级以上城市玩的。看这意思,省管县,县改市,基本要歇菜。县改区要加速啊。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6-12-17
回 野马头 的帖子
野马头:城镇化刚刚代替城市化才没几年,就要自我否定吗? (2016-12-17 17:46) 

小城镇根本行不通,现在改弦易辙很及时。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6-12-17
回 威海的风 的帖子
威海的风:之所以小城镇吸引不了人口,是因为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资源......
所以挤在大城市里也就别埋怨雾霾、堵车、房价了,因为都是自找的嘛,那能只享受好处而不付出代价呢!!! (2016-12-17 13:50) 

大城市聚集资源是因为规模,小城镇搞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就是极大的浪费。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12-17
東莞虽然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但其区划应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方向。像那些大量改区,两城相距几十上百公里的注水猪肉,劝大伙还是少吃为好!
只有破除官本位,建立市场经济引导为主,行政调控(规划)为辅,才能形成城镇化的良性发展。
城市管理应执行三权分立,即人大拥有决策权,政府拥有行政权,政协拥有监督权,方能更好发展和管理城市。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6-12-18
中国的小城市病无药可救了!
中央行政区划委员会是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主要职责:1.编制规划地方管理体制。2.审核批准各级政区的设立标准和规模,地名和边界标准化。3.组织建立指导各个政区的官员级别套改工作。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6-12-18
其实中小城市蛮宜居的,只是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一味投向大城市,从而带动人群流向大城市,拥堵就必然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6-12-18
回 野马头 的帖子
野马头:其实中小城市蛮宜居的,只是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一味投向大城市,从而带动人群流向大城市,拥堵就必然了 (2016-12-18 10:32) 

吸引更多劳动力的其实并不是几个大都市,而是向东莞这样的城镇群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6-12-18
就是推倒前任政府的战略。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6-12-18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吸引更多劳动力的其实并不是几个大都市,而是向东莞这样的城镇群  (2016-12-18 11:33) 

朱镕基老总理曾经说过,“东莞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其实整个东莞就是一座大工厂、大车间。在广深两巨头之间,东莞只能按照产业分工专心做好第二产业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6-12-18
东莞中山这种怪胎迟早要并镇设区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6-12-18
小城市指的是多小的城镇呢?
我的观点是现阶段,除京、沪、深外,中国各个地方的城市还处于聚集时期,各种资源和人才都会向中心聚集,再过一定的时期后,资源会向中心城市的周边外溢,从而在中心城市的周边形成大量的小城镇。
其中,东莞、昆山及河北燕郊都是各个中心城市外溢的受益者。
而远离各个中心城市的小城镇,除少数会形成区域性的中心城镇外,多数会逐渐衰落。尤其是乡镇一些的城镇,县城现阶段还处于聚集阶段。
默认的情况下,我讨论地行政区划都是指胡焕庸线以东的地区,即使是谈中西部或山区一般也不包括湖焕庸线以西的地区,需要讨论胡焕庸线以西的地区时,必定会明确指出。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6-12-19
回 shingwood 的帖子
shingwood:小城市指的是多小的城镇呢?
我的观点是现阶段,除京、沪、深外,中国各个地方的城市还处于聚集时期,各种资源和人才都会向中心聚集,再过一定的时期后,资源会向中心城市的周边外溢,从而在中心城市的周边形成大量的小城镇。
其中,东莞、昆山及河北燕郊都是各个中心城市外溢的受 .. (2016-12-18 21:57) 

嗯,团结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周边不会错的。

乡镇撤并就是末位淘汰,大鱼吃小鱼,赢者全得。被撤销的将逐渐凋零。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6-12-19
回 torius 的帖子
torius:就是推倒前任政府的战略。 (2016-12-18 12:01) 

这只是顺应事物发展规律,高度集约是最节省的发展模式。越分散越浪费。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6-12-19
朝秦暮楚……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6-12-19
回 燕山雪 的帖子
燕山雪:吸引更多劳动力的其实并不是几个大都市,而是向东莞这样的小城镇群 (2016-12-17 18:23) 

东莞不是大珠三角城市群之一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