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smud:日本的标准是工商人口,我们也可以效仿。世界上狭域的城市也越来越少,除了大城市周边,其他都有广域化的趋势
我理解和“大城市铁岭”从客观描述变成段子表达是一个道理——物以稀为贵。
早期建成的地方寥寥无几,无论哪国都有实质的城乡二元制,是倒图钉结构”⊥“,统治集团及其后备军生活在一起,做得到和占多数的底层在物理上隔离开,所以搞狭域市。随着社会发展,全球各国的建成区都在扩大,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就像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也从统治集团后备军转变为劳动者的一部分,再搞狭域市就没什么意义了。
西欧、北美等地,因为先发优势,可以通过压榨殖民地和制造业转移延缓底层形成,形成了中间阶层为主“纺锤”结构。受辉格史观和船货崇拜影响,适域市这种形态一度很流行,也被很多人追捧和认可。但随着英法资本出海改造全球、美苏拆解英法殖民体系和冷战后全球化的洗礼,市场优化了资源配置,先发国家的中间阶层逐渐崩塌,适域市转变为广域市。
至于后发地区,它们的中间阶层“工人贵族”一开始就规模不大,只撑得起狭域市甚至寥寥数个“大院”、“系统”,冷战结束后,因为美苏对峙才有的统战价值也随之归零。在先发国家施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后,上层被迫抛弃中层,农民们大量进城,迅速转变为金字塔结构,这种情况下,顶层不需要也不可能搞狭域市这么大而化之的区分,就直接变成广域市了。
看再下一步,就是“金字塔”塔基没了,前现代的乡村区划几乎完全消失,“广域市”管辖范围从“主城区+建成镇+乡村+无法生存的不可开发区域”,变成“中心城区+孤悬域外的农林渔牧矿场+没人愿意呆的荒野空地”。这时候,可能只剩下广域市一种区划。
另一种可能是,广域市收缩成适域市,外围的农林渔牧矿场则和荒野无人区整合成另一种更大的超级广域市镇。
[ 此帖被烽火狼烟在2024-10-08 21: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