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与交通地理简史
交通线路与地名的关系是最为密切,自古以来任何一种交通制度都在地名留下印记。在秦汉时期完善起来的驿传制度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实施,变化不大。直到近代由于交通工具的进步驿传制度才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有意思的是直到清末交通大臣的正式名称仍为邮传大臣。
在古代驿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要设置邮、亭、驿、置、传舍等,以供往来人员休息、马匹更换之用。秦汉时代是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至少每个县一个传舍。到了唐代亭、置、传舍之名已取消,但是驿的名称仍大量使用。除陆驿外在水路也设有水驿。大量的古代驿名因驿路的废并其中煞尾的“驿”字往往已省去。
宋代的驿传制度又采用邮铺以传递文书,到元代发展成为系统的急递铺制度,称为“站赤”,站赤是蒙古语的音译,十里为一铺。明清以后称为站。现在的车站之“站”即源于此。清朝分得更细,各省腹地称为驿,专为军报而设称站,嘉峪关外叫塘,西北地区称台(最著名当属新疆塔尔巴哈台今塔,清代外蒙乌里雅苏台)传递货物者称所,传递公文者称铺。
今天在黑龙江省境内以“站”为通明最为典型,有迄今为止所知最长一条地名串。曾有头站、二站....三十三站(今属内蒙古)
抗击沙俄
一六八五年(康熙二十四年)春,当瑷珲官兵准备进剿雅克萨时,为了奏报军机迅捷及由陆路供应前线,康熙命里藩院侍郎明爱自墨尔根至雅克萨设立驿站。驿道每站之间距离约五十至七十里不等,共一千四百余华里。在第一次雅克萨之战的前夕,初步开通了这条人烟稀罕的山路。这条驿道在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对传递军情捷报供应前线粮饷和军用物资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驿站的的开通使雅克萨到京师路程缩短了四百余华里。第一次雅克萨战争的胜利捷报,就是从这条驿道传递的。
黄金之路
随着雅克萨战争的结束和清军撤防,这条驿站逐渐荒芜起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光绪初年),具漠河六十华里的老金沟发现金矿,遭俄国人越境非法开采。一八八四年清政府派人多次交涉,俄人不予理睬。一八八八年吉林候补道李金镛带领员司、兵弁几十人,由墨尔根沿此旧驿道,披荆斩棘,伐木以进,途经36天,历尽艰辛,始达漠河开辟黄金之路。后在漠河西边额尔古纳河下游右岸的西口子亦产黄金并在前往老驿道的基础上,所以以后又从老金沟向西延设两站,即三十二站和三十三站。一八八九年,清朝宫廷从这里获黄金3万两,一八九五年获金5万两,一锭锭黄金都是从这运往京城的,为当时风雨飘摇的晚清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驿路崎岖不平,荒芜了草,主要为往来漠河、西口子的淘金工人和向京师运黄金开设的,故后人称之为“黄金之路”。
造福今人
一九八六年修建的嫩江——漠河公路,除了二站至八站(驿道二站至八站是循嫩江东岸而行,公路则偏东十数里至百里不等)。二十八站至三十三站(驿道靠近黑龙江江边,公路则偏南)不一致外,其它线段基本是沿着古驿道的走向修建的。
各站古今
嫩江县境内
头站,又名墨尔根站,现为嫩江镇(嫩江县城),镇内现有墨尔根大街。
二站,现名哈什太
三站,现消失
四战,又名固巴河站,现消失。
五站,又名雅鲁萨台河站,现消失。
六站,又名库凌河站,现消失。
七站,又名古龙河站,现消失
八站,又名三松河站,现消失
九站,又名鄂多河站,现消失
十站,又名阿鲁河站,现名十站
呼玛县境内
十一站,又名嘎鲁河站,现名十一站(多数地图上标注),但报道团说此地叫“江源”。
十二站,又名庆兰站,现名十二站(中图标为十二站林场)
十三站,又名二根河站,现名十三站。
十四站,又名兴安岭站,现名十四站
十五站,又名北安黑站,现名北西里。(哈图标为十五站)
十六站,又名会宝沟站,现名十六站
十七站,又名达拉罕站,现名十七站
塔河县境内
十八站,又名谭宝山站,现名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十八站林业局。塔河县第二经济强镇,林业局所在地。大兴安岭地区旅游商务交通图中除三县四区外唯一林业局街区地图,塔韩线经过,有火车站名十八站。街道有古驿路,公园有驿园。
十九站,又名依沙溪站,现名十九站林场
二十站,又名依西肯站,现名二十站道班(1、2、4标为二十站,资料显示此地有道班,故名)
二十一站,又名卜拉格站、正路站,现名二十一站道班
二十二站,又名斡路站,现名二十二站
二十三站,又名盘古河站,现名沿江林场。
二十四站,又名安盖站,现名二十四站。
现十八站、二十二站、二十三(沿江)站形成村落,其余已荒废。
漠河县境内
二十五站,又名额木尔(河口)站,现名二十五站(1、4标为兴安渡口)
二十六站,又名卧龙河站,现名二十六站
二十七站,又名吉/祥龙河站,现名二十七站
二十八站,又名吉/祥牛河站,现名二十八站、二十八林场
二十九站,又名永和站,现名二十九站
三十站,又名漠河站,现名漠河乡
三十一站,又名老(金)沟站,现名金沟林场
三十二站,又名洛古河站,现名三十二站,北极村河和S207交交界处附近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境内
三十三站,现名不存在,八道卡附近。
不存在或消失是指:当地已经荒芜。当然,那块地还是存在的。
在《大兴安岭地区地名录》中有详细记录,为村、废村、废站等标注,但是资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了,和现在多数地图标注有不少冲突,不同出版社出的地图之间也有冲突,只能去多数情况或者觉得更合理的。
当然,此内容也会有所疏漏错误,如发现会及时更改的。
在《黑龙江省行政区划2005》上“遗留”下的地名:
塔河县 十八站鄂伦春族乡 十八站村 十八站鄂族村
漠河县 兴安镇 二十五站村
漠河县漠河乡更名为北极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05年9月30日批准)
09年11月10日
在大兴安岭信息港上看完“重走黄金之路报道”后,深刻觉得有些真得无法考证,上面许多地名只是存在“地图上”在当地许多人都不了解,名字还是以前的.......
和以前遗址比起来位置变了,这边还有很多历史抗击沙俄、李金镛开办漠河金矿、抗联英雄战士们抵抗日伪等。林业现在国家管理的很严了,边贸、旅游、木材加工等产业,洛古河大桥的修成,中俄输油管道的建设等工程建设成为了助推器上,现在那里正在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向古往今来往返此地的仁人志士致敬!
09年11月14日
今天去南岗学府书城、黑龙江省测绘局看看,在学府书城看书时意外看到《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里面有何此相关的内容,于是乎拿笔摘录相关内容,前面简史为所摘录内容编辑后的,甚喜........
10年1月30日
寒假,在家没什么事。去年为帮坛友购买《08年黑龙江省行政区划简册》自己也想要一本,于12月10日去了趟民政厅,得知区划地名处已搬迁到金融大厦,又费一番周折去了金融大厦22楼,遗憾的是已经下发完毕,共印制1000本,还需留一本。自己只是错略浏览一遍。临走时,送我一本05年的.....
[ 此帖被彭城独行侠在2010-01-30 14:3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