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
【行政区划】全县辖13个乡、4个镇,145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296个村民小组,46931户,258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33000人,占总人口的90.31%。
【地理地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国列省扶贫困县,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小积石山东麓,处于东经120°41′ 至103°05′、北纬35°34′至35°52′之间,海拔1787~4308米,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省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南北宽约33公里,东西长约37公里,总面积909.97平方公里。
【气候概况】全县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地区,中部为二阴山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山区。年均降水量为660.2毫米,平均年蒸发量约88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2323小时,无霜期133至168天之间。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县境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既含山地、高山综合气候特征,受地势影响,全县气候差异很大,又具有小区域性气候特征。
【民族人口】积石山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十个民族。2011年底,全县总人口为25.8万人,其中,汉族11.89万人,占46.1%,回族8.18万人,占31.7%,东乡族2.19万人,占8.49%,保安族1.76万人,占6.82%,撒拉族1万人,占3.88%,其它少数民族0.78万人,占3.01%。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积石山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中原地区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农业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结合部,是一个多元文化荟萃之地,是天然的地质民俗博物馆。积石山横亘在自治县西南部,全长50余公里,有雷帝山、五台山、黑大山、葱花岭、拉锯山、尕尖山、拉扎山、青石山、桦林山、石榴山等山峰,山势连绵起伏,巍峨挺拔,极富阳刚之美。大山峻岭之间有幽邃曲折、小溪潺潺、鸟语花香的崔家峡、樊家峡、五台峡、大峡、吊水峡等美丽的峡谷,山麓有天高云淡、碧草如茵、牛羊成群的宽阔的黄草坪、香水坪等天然牧场。特别是被古人以“积石奔流”、“积石神功”列入河州八景之第一景观的积石关,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积石民俗村,极具科考价值的古冰川遗迹石海,更是旅游名胜。县东北与著名的炳林寺石窟隔黄河相望,西与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三坪遗址汇集了马家窑、马厂、齐家、辛家四种类型的古文化层,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彩陶王”出土于我县安集乡三坪村。
【水力资源】全县水资源总量达228.5亿立方米,黄河贯穿我县流程达40多公里,对发展电站、提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矿产资源】县内有石英石、花岗岩储量大、品位高。花岗岩储量达12亿立方米,石英石储量达300万吨。
【动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有野生动物20多种,主要有狍、獾、香獐、岩羊、苏门羚、兰马鸡、雪鸡、猞猁等,其中苏门羚、兰马鸡、雪鸡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它以精湛的民族工艺,特有的文化内涵,独特完美的造型,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等特点享誉中外,与新疆的英吉莎小刀、云南阿昌族的户撒刀齐名天下。保安腰刀既是日常生活实用品,又为别致的装饰品和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具有很高的鉴赏性和收藏价值。2006年,保安腰刀锻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系列产品有什样锦、雅吾其、波日季等,新开发的景泰蓝手杖剑、将军剑已获得国家专利,远销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野生和种植的药材达40余种,当地的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被誉为“五大宝”,驰名全国,远销海外。黄河沿岸干旱山区栽植的花椒,产量高、品质好、香味浓,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累计栽植量达25万亩,我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沿积石山麓的蕨菜资源丰富,质地脆嫩、色味俱佳、是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年出口量达60吨以上。大河家生产的“鸡蛋皮核桃”最为有名,这种核桃壳光滑而薄,似“鸡蛋皮”,用手轻轻一捏即可破壳,脱仁容易,仁醇肥香甜,品质优良且出仁率高,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