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681阅读
  • 45回复

[历史地名]“安东”更名“丹东”的历史始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3-23
http://dd.nen.com.cn   2010-03-12 16:53:19  鸭绿江晚报-丹东新闻网


  同治末年,现在的丹东地区发生了以宋三好为首的农民起义,此后起义军被清政府镇压,为了恢复此地的统治,清政府被迫实行添设厅县等政策,至此,安东县正式设立,这就是“安东”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
  但“安东”后来什么时候和为什么改名呢?近日,市区划地名委员会工作人员在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比较地名学原理,将“安东”更名的一系列疑问一一揭开,同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
1914年前,
中国地名重复现象严重
  地名的产生是为了区别地方或地物。如果重名,就违背了初衷,失去了生命力,更名是早晚的事。
  1914年前的中国,地名,特别是县名重复现象严重。据文献记载,一个县同名的地方有74处之多,两个县同名的地方有12个,四个县同名的地方有4个,五个县同名的地方有3个,六个县同名的地方有1个。两县同名,如安东县,奉天(今辽宁)、江苏都有;三县同名,如长乐县,福建、湖北、广东都有;四县同名,如安化县,湖南、甘肃、广西、贵州都有;五县同名,如太平县,安徽、山西、浙江、四川、江苏都有;六县同名,如新城县,直隶(今河北)、吉林、山东、江西、浙江、贵州都有。这样造成的不便自不待言。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拟改各省重复县名。
  1914年1月30日,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和内务总长朱启钤联名上报袁世凯的《内务总长朱启钤呈大总统拟改各省重复县名撮举理由分别说明请鉴核》一文被袁世凯批准。该文件中拟定的县名保留标准是,两县同名者,在先的保留名称;新开商埠和新拓边地,时间长的亦保留名称。按照这个标准,奉天省安东县和江苏的安东县都应保留,江苏安东县属于“先置”;而辽宁安东县则为“通商之大埠”。按照“存其先置”原则,应当保留江苏的安东县,而按照“通商之大埠”原则,则应当保留辽宁的安东县。于是北洋政府经过权衡,执行了后面的标准,辽宁安东县最终得以保留,江苏的安东县则改为涟水县。
“安东”更名“丹东”始末
  辽宁安东市和安东县的更名,则是广西睦南关更名友谊关的扩展产品。
  根据2008年外交部开放的第三批解密档案,将睦南关更名友谊关,是越南胡志明主席1964年7月前提出来的,中国政府表示同意。当时仅限于改此地名,后来范围扩大。1964年10月25日,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关于将睦南关改为友谊关的请示报告》中批示:“外交部并告周荣鑫同志(国务院秘书长),将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时,要将东北的安东、盖平、辑安等地名一起改掉并由国务院内务部通知东北三省、云南、广东两省和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12日,经周总理提议,国务院批准,将“僮族”改为“壮族”),将各地类似地名全部审查,凡有这类刺激朝、越两国的大国沙文主义地名统统改掉,与前述地方一并发表”。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睦南关与安东等地改名事宜,由内务部(相当于现在的民政部)副部长王一夫负责。11月2日,国务院向广西、辽宁、吉林等地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审查对越南、朝鲜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地名的通知》。说:“国务院决定把‘睦南关’改为‘友谊关’,由陈毅副总理题字,题字不久即可寄去。在睦南关改名的同时,准备把我国过去沿用下来的对越南、朝鲜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地名也一起改掉。请你们立即把所辖地区全部地名加以审查,对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地名提出更名意见,于11月20日前报内务部,经国务院审查批准后,同睦南关的改名统一公布,各地不得自行公布”。
  不久,更名范围又扩大了,不仅仅局限于涉外,凡是来历、含义、读音、书写有问题的都在其中。12月27日,内务部下发了《关于请对县市以上地名等审查提出更名意见的函》,要求对县市以上地名和对外有关系的重要山名、河名进行审查并提出更名意见。审查更改的地名范围是:
  “一、对邻邦含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二、带有大汉族主义歧视兄弟民族性质的;三、以敌伪人员名字命名的;四、用字生僻难认难写的;五、用外国文字或外国人名命名的”。
  根据以上两函,辽宁省的安东市和安东县作为 “对邻邦含有大国沙文主义不友好的”地名,列入更名范围。按照这个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在1965年3月底前提出更名意见,但实际操作很快,1965年1月2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安东市、睦边县等市县更名问题给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复》,批准了以下市县名称更改:
  “国务院同意辽宁省将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改名为东沟县,盖平县改名为盖县;吉林省将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广西僮族自治区将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
1965年,
安东县、镇兴区均更名
  1965年2月13日,新华社公布了这一消息。3月11日下午,辽宁省人民委员会在丹东市文化宫隆重举行安东市改名丹东市大会。副省长王堃骋、丹东市委书记及市长等出席。朝鲜平安北道新义州市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根河及朝鲜驻华使馆参赞等应邀与会。
  “丹东”的含义为“红色东方”。据市老领导回忆,这是一位后来调到锦州工作的中学教师起的。“丹东”与“安东”相比,所反映的地域不变,含义符合时尚,并且在第二字相同的基础上,首字韵母相同,承接自然,无突兀难记之感。
  东沟县的来历,则比较有趣。据东沟县老领导回忆,在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命名方案时,有人说,大孤山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将安东县改称“孤山县”好;有人说,安东县东靠鸭绿江口,南临黄海,将安东县改称“江海县”合适;还有人说,大东沟地处我国海岸线的最北端,还是应将安东县改为“大东县”。最后,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向上呈报改安东县为“大东县”。方案上报到国务院后,周总理认为改“大东县”不如改“东沟县”好一些:大东沟在世界很有名,著名的甲午黄海大海战就发生在大东沟;鸭绿江的入海口也在大东沟,还是改成东沟县好。这样,最后批准的是东沟县。
  根据以上更名文件和精神,丹东市内其后也有以下地名更改:
  镇安桥改名沙河桥;镇江山改名锦江山;镇江桥改名锦江桥;镇兴区改名振兴区;镇江公社改名临江公社;镇一至镇八街改名振一至振八街,等等。 (袁 辉)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3-23
可尽向小兄弟门摇橄榄枝,到底落了神马好?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3-23
共产党也搞唯物主义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3-23
悔不当初~~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3-24
东北的“安东”貌似唐代的安东都护府更早吧?貌似安东都护府曾驻平壤。
盖平、辑安的名字又怎么了?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3-24
盖平、辑安的名字又怎么了?
同问
既要反对五毛,更要反对美分。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3-24
贴一篇我的文章

    老一辈的丹东人提起“安东”,都会打心眼儿里觉得亲切。近代以来,自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到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安东改名为丹东,“安东”这个名字在丹东这块土地上整整叫了九十年。但“安东”一名由何而来?能说得清楚的丹东人想必不多。笔者认为追溯安东的历史源头,则应该从安东都护府说起。
    丹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据史料记载,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后,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这是“安东”之名首次出现。
    安东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机构,其在地方行政体制上接受唐中央政府双重体制管辖。一方面,安东都护府作为河北道辖区的一级政府受治于河北道采访使。另一方面,安东都护府是唐朝在征服高句丽民族基础上在其土地上设置的带有羁縻性质的行政机构。羁縻制度是唐朝政府管理和安抚境内诸少数民族的一种统治方式,曾先后设立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来有效管理周边异族。安东都护府便是其中之一,应取其“安定东方”之意。
    安东都护府属上都护府,其长官为安东都护,正三品,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按唐朝的规定,羁縻府州可由本民族代表人物出任都督、刺史之职参与管理本民族事务,并可以世袭。中央政府派员参与管理,或设置相应机构协调、监督管理。有唐一代,薛仁贵、高侃、唐休景、薛仁贵子薛纳、王玄志、薛泰、许钦凑、裴云挂、玄宗第十三子颖王李磁等,都先后担任过安东都护之职。
    但是随着新罗、吐蕃、契丹、渤海国的先后崛起,严重削弱了唐朝在东北的统治。由于自身实力的削弱,唐朝安东都护府的治所不断内迁,先后迁治辽东(今辽阳)、新城(今抚顺)、平州(今河北卢龙)等地。安史之乱起,安东都护府于公元761年被废止,前后存在94年。由此可见,唐安东都护府治所的历史变迁正是受唐朝边疆形势的深刻影响的外在表现。
    安东都护府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之一瞬,但清末安东县的设治却好似时光倒转。这意味着一千一百年后,安东这名又叫了回来。在构词形式上,“安”仍是安定的意思,“东”指盛京的东边。因此“安东”的完整含义应为“安定盛京的东边”。此举结束了丹东地区长达二百多年的封禁,安东的开埠又使丹东地区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东北沦陷至建国初期,安东作为辽东地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20余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之意,安东县同时更名为东沟县。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3-24
盖平改名也许跟盖苏文有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3-24
“辑安”是用来表示收拢民心,使地面安宁之意。改成集安看不出有神马意义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3-24
回 pp_1250 的帖子
pp_1250:盖平改名也许跟盖苏文有关 (2014-03-24 10:58) 

我怎么记得那人好像是叫泉盖苏文。是一个人么?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3-24
丹东和集安的地名更改应该还算是成功的,音韵差别不大。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3-26
恢复“安东”。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3-26
我们宁波有个庵东镇,算是给辽宁人留个念想。
宁波人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3-28
安东有“安定东部”的意思(《中国行政区划沿革》记载),那安定和东方岂不是都要改名??郁闷极点
[ 此帖被水蜜桃在2014-03-28 09:32重新编辑 ]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3-28
山东半岛都习惯 安东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3-29
回 坤舆任我行 的帖子
坤舆任我行:
东北的“安东”貌似唐代的安东都护府更早吧?貌似安东都护府曾驻平壤。
盖平、辑安的名字又怎么了?

盖指古代辽东、朝鲜一带传说中的盖部落(现在朝、韩称作盖国),汉代作盖马

与渊盖苏文无关,渊盖苏文姓渊,唐代避高祖讳写作泉盖苏文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4-03-30
支持恢复安东。PS:镇南关还叫做“睦南关”?为什么又要改?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3-31
盖平 没觉得有啥子不对的,为什么要改?

安东改丹东 还可以。。蛮好听的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4-04-02
迪化,归绥-

还有霸气的镇西府改成了巴里坤,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4-04-02
镇南关改为睦南关,睦南关改为友谊关,这友谊真应了那句话小人之交甘乳酪。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4-04-03
有些事情没道理的。

如你写了一个别字,就是错别字。文豪写了一个别字,就叫通假字。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4-04-03
历史上避讳改地名的多了去了。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20-07-18
周恩来某些方面的水平堪忧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20-07-18
时代的烙印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20-08-11
人渣小国纷纷插手新中国大国内政外交
所以现在,后患无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