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1210阅读
  • 381回复

[综合]毛大庆:人口忧思(上)——40年红利期将尽,中国老了19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20-11-29
回 bon 的帖子
bon:我也就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一二线目前存在社会现实问题。
过去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乡村。未来我国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或者县城地区...
这个趋势是不可逆的了.......
就未来城市生活来说,一个家庭的人口数量,是会受到各方面的局限的,这个我们如果想要提高城市居民 .. (2020-11-26 12:53) 

你觉得我坐公交车1小时,有时候还坐通勤火车,在890年代就有200万人口的城市是中小城市?而且我同学里面只有1、2个因为家里孩子残疾才有2胎,剩下全是独生子女。补习班、奥赛这种东西,80年代就有了,我除了头次去跟着家长,之后从来就没接送过。我说的情况,就是890年代一二线城市的普遍现象

我话的核心是:别把孩子当块糖,放手让他们自己奋斗,比你整天接送生怕亏待强

现在这些进城农村人遇到的问题,3、40年前的城市人早就经历了解决了。如果那时候放开生育,那时候的城市人绝对家家不止2个孩子,就跟70年代中期一样。那时候家长也都是双职工,而且还是一周上6天班。我印象中是90年代的某年,才开始礼拜六也休息。

去问问老上海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一家三代挤不到10平米的小房子家常便饭。过去人能过的,现在人逼急了也行。

现在和过去最大不同在于,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了,进而社会地位上升,话语权大了。因为过去的家庭,女人即使工作,也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的家务。所以现在她们话语权大了,必然争取更多平等,摆脱家务的束缚。所以家庭中,不愿意生孩子的一般都是女人。不结婚的女人也一般是女人的原因,而非找不着男人。只有压制女人,才能让她们从她们低能的工作转为她们更擅长的兼顾家庭工作

你想让国家养着惯着,问题是国家没那么多钱。所以必须恩威兼施,赏罚并用。进城就撒娇卖乖,叫唤我们是新一代。可这些进城农村人遇着的问题,3、40年前的城市人早就经历了解决了。你没那么独一无二,别矫情。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20-11-29
回 shipsticy 的帖子
shipsticy:你觉得我坐公交车1小时,有时候还坐通勤火车,在890年代就有200万人口的城市是中小城市?而且我同学里面只有1、2个因为家里孩子残疾才有2胎,剩下全是独生子女。补习班、奥赛这种东西,80年代就有了,我除了头次去跟着家长,之后从来就没接送过。我说的情况,就是890年代一二线城 .. (2020-11-29 03:00) 

你的思想很独特,幸亏不是领导,否则得出大乱子。
女性地位提高,对国内中下层男性是有利的,没有人想过苦日子,大家都见识过世面之后,你强行要求大家生活质量倒退,恐怕老百姓不答应。
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中有我的传说。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20-11-30
回 淮南道观察使 的帖子
淮南道观察使:你的思想很独特,幸亏不是领导,否则得出大乱子。
女性地位提高,对国内中下层男性是有利的,没有人想过苦日子,大家都见识过世面之后,你强行要求大家生活质量倒退,恐怕老百姓不答应。 (2020-11-29 17:46) 

头一次听说“女性地位提高,对国内中下层男性有利”的言论,去问问普通“上海男人”,是不是“对国内中下层男性有利”。

“上海男人”在全国大部分地方是句脏话

国家想治不想生育的人太容易了。让这些人在“花钱养别人孩子”和“花钱养自己孩子”之间权衡,他们很快就会找着正确答案。不想生就征税,让这些人花钱养别人孩子,看他乐意不乐意。

生活质量倒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贫富分化严重。就算生活提高了,只要比别人相比下降了,就一定有人不高兴。只要国家解决公平,哪怕生活水平缓慢下降,也不会出问题。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20-12-02
回 cheehg 的帖子
cheehg:不愿多生小孩不是中国的专有问题。而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可以做的事情多了。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了。生小孩不是一件必需的事情。自然就会减少。日本也没有崩溃。所以不用过分担心。中国养老所需要的成本大大低于欧美国家。东亚国家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对老人的敬养模 .. (2020-07-30 22:04) 

七八十岁的农村老人,让他们继续在地里刨食?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20-12-04
中国人口减少不是因为生的少,而是死的多。三十年人口高峰时期的自然谢幕。死亡率由现在每年的0.7%翻翻,甚至接近2%。
减少死亡率,靠增加预期寿命。
过去30年人口峰值生了大概7亿人,如果从现在到2070年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0岁,那么峰值平均死亡人口就不是每年2300万,而是7/40=1700万人。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20-12-11
中国近二十年时间人口规模变化:

2000年:12.63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比例20.65%
2005年:13.04亿人 20.02%
2010年:13.38亿人 19.33%
2015年:13.71亿人 18.68%
2018年:13.83亿人 18.34%
2019年:13.98亿人 18.21%

在近2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总量约增加了1.35亿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从20.65%下降到了18.21%,约降低了2.44%、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的人口增速已经逐渐放缓,按这个趋势发展,中国人口恐怕很难达到15亿规模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口增速突然下降了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    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离婚的人越来越多
2013年,中国约有1346.9万对新人登记结婚,而当年的离婚对数约为350万对。到了2019年,结婚对数下降到了947.1万对,离婚对数上升到了415.4万对,离婚人数都快赶上结婚人数的一半了。照这个趋势发展,未来结婚率会继续下滑,而离婚率则会上升。比起组建家庭,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单身,人口自然就上不去了。

2、    全面二胎后,婴儿潮并未到来
2011年,一孩出生规模约为1065万人,二孩为470万人。
2016年,一孩出生规模下降到813万人,二孩首次超过一孩,达到973万。

而现在,一孩出生数量已经跌到了593万,二孩也下降到了872万,未来这两个数字还将继续下降。人口生育了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自然会减缓。

3、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200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7%,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11.4%,未来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增加,这也是人口增速变缓的一大原因。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20-12-11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20-12-15


全面二孩五年|专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十四五”期间应实现自主生育


原创界面新闻2020-12-15 14:37:27

记者 | 赵孟
编辑 | 刘海川

全面二孩政策出台5年后,中国人口政策何去何从依然备受各界关注。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宣告全面二孩政策出台,终结了在中国持续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
5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生育观念和人口形势也在发生变化,持续走低的总和生育率和不断逼近的老龄化问题,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引到人口政策上来。
不久前,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指出,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接着,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建议放开生育三孩,以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众议沸然。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5年的效果如何?当前中国人口的形势是否依然严峻?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的破解良方在哪里?下一步,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又该迈出多大步伐?
值此契机,界面新闻专访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教授翟振武,请他分享这5年来中国人口走势的观察与思考。作为中国人口学界权威,翟振武曾到中央政治局讲解人口形势,他一贯主张用一种更稳妥方式对待人口问题,其观点常与国家卫健委相呼应,曾被认为是人口政策“官方路线图”,但有时也被认为偏向保守。
翟振武很少在公共舆论场上对人口问题发声,但他对中国人口形势的和人口危机应对,有自己的研究和判断。他认为,应该历史地评价人口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中国人口形势和人们的生育观念已发生很大变化,已不能寄希望于通过调整人口政策来解决所有人口老龄化问题。
以下是采访全文:


二孩政策预期不是要完成的目标



界面新闻:如果从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子女的政策”算起,全面二孩政策出台距今已有五年,总体上来看,觉得政策效果是否符合预期?
翟振武:我觉得有些人可能有个误解,放开二孩之前我们做过一些预测,但这不是目标,而是一个预期性的指标,也就是对未来有这样一个估计,有些人把这理解成了任务目标,甚至有些人还说是中国制定的“十三五”的人口目标没有实现,实际上没有人说这是一个需要达到和完成的目标。预测指标和任务目标还是不一样的,一个叫预期性的指标,一个叫约束性的指标。
界面新闻:国家卫健委2014年编制的《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别为1767万、2023万、2082万、1982万。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年出生人口就达到高峰1786万人,接着持续走低。预期性的指标与实际也存在较大差距,作为这份报告的署名专家,你认为原因在哪里?
翟振武:我觉得这跟当时我们调查时群众反应的情况和大家生孩子的时间分布的有关,在调查当中,大家生育的愿望比较高,回答的比较热情,但是从后面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房价也涨来了,大学生也多了,实际生孩子的时候,没有生那么多。我记得当时预测,全面放开二孩后,未来几年每年最高出生人口(中方案)可能达到略多于2000万,后来根据卫健委的住院分娩统计,实际最多大约生到1840万,统计局公布的是1770万。当时预测的中方案出生人数,比实际可能高了一些。实际出生人数落在了中方案和低方案之间。但你不能说没有达到估计值,就是没有完成任务目标,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界面新闻:当时调研了多少妇女,大家的反应如何?
翟振武:调研的大概有20多万妇女吧,有60%的人表示要生第二个孩子,很热切的。显然大家回答的和实际生的还有差距,调查说这么多,我们就按照这个来做预测。这本来就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预计。
界面新闻:那么你觉得,近些年来,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翟振武:一般情况下,教育水平越高,人们的生育数量越低,你可以看到中国的生育水平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几年前,一年出生1600多万人,现在每年招生的大学生达到800多万,也就说,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包括农村的都加在一起,有一半都是大学生了,生育的主体都已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了,生育意愿能不低吗? 还有,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均GDP在2000年达到1000美元,现在我们人均GDP是1万美元,是20年前的十倍,你说人们的生育水平能不下降吗?
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生孩子,其中第一条就是生活压力大,生活压力大第一条就是房价高。房价的问题,5年前还不明显,这5年翻了几个滚。中国经济眼花缭乱的变化,对生育行为肯定有影响。5年前房价多少,现在房价又是多少,他的思想观念能不发生变化吗?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生育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


生育水平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界面新闻:去年您接受采访时谈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的10年间,全国平均总和生育率(即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人口学衡量生育强度的重要指标)应该在1.65左右。但近期民政部部长李纪恒撰文指出,中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1.5的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翟振武:卫健委也做个一个调查,前十年总和生育率平均在1.65左右,二孩放开后,大概到达1.77这样一个水平。然后就逐步回落,现在总和生育率是很低了,最近经济发展比较快,房价又这么高,我们现在的总和生育率大概是1.5左右,我觉得民政部讲的也没错,最近总和生育率在下降,按照现在住院分娩测算的结果,大概在1.5上下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总和生育率还会继续降低。赶上有些年份,比如今年和去年都比较低,虽然今年有疫情的影响,但整体上社会越现代化,总和生育率越往低走,这是个不可抗力的规律。但是要说总和生育率往低走,能走到多低是可以来讨论的。
界面新闻:国际上有学者提出了“低生育率陷阱”理论,认为总和生育率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生育水平一旦降到1.5以下将很难回升,并且认为中国真实的总和生育率比官方公布的要低,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你对此怎么看?
翟振武:奥地利有个人口学家,根据欧洲的经验,提出“低生育率陷阱”一说,他认为,欧洲生育率不断下降,到了1.5以下就很难回升上来,这是一个经验的总结,符合欧洲情况。但是后来,有很多国家的生育率,反而又回升上来了。后来大家对这个“陷阱说”的讨论,就没有太多了。但是中国还有很多人讨论,这个名词说起来耸人听闻。事实上,进入低生育水平,这就是一个客观规律,除非中国的现代化不搞了。越搞现代化,越发展,生育率就越低,只不过说“低生育率陷阱”,是生育率走低的另一种表达。说“低生育率陷阱”本质上也没有说错,但也不是一个什么专门的黄金定律。
界面新闻:有总和生育率跌倒1.5以下,有回升起来的例子吗?
翟振武:相反的例子也有,但也在争论。日本最低掉到1.2多吧,现在已经回到1.47了,俄罗斯最低的时候也大概到1.3、1.4左右,现在回到了1.7以上。日本是回升了,但是支持“低生育率陷阱”的人会说,也没有回到1.5啊。其实日本的生育率,也是一在波动的。中国也一样,因为经济发展比较快,比如房价,这种涨势对年轻人压力确实很大,欧洲、美国也是,经济危机的时候,生育率就低,经济繁荣的时候,生育率就高,就能多生一点,我觉得这是一个波浪起伏的过程。
总和生育率最低的大概是韩国,在1.2左右,韩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非常高的地方,还有新加坡,也在1.1、1.2左右,香港也是这样。它们跟中国不一样,这些国家几乎都没有农村了。如果有农村,像欧洲一些国家,总和生育率还在1.6左右。所以总和生育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会越来越低,没必要把1.5当成一个标准来谈论。所以高起来也别兴奋,低的话也别觉得如临大敌,这不是什么新发现。
界面新闻: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呼吁全面放开生育,以应对低生育率和老龄化等问题,你觉得放开生育限制有多大效果?
翟振武:客观地说,应对低生育率、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如果说想通过放开生育政策去扭转老龄化,提振生育率,就考虑偏了。现在就是放开生育政策,生育率也回不去了,这是一个规律。现代化到一定程度,城市化到一定程度,社会保障到一定程度,生育率自然会降下来,有人说放开生育政策是一个法宝,这个宝压得不对,如果放开了还达不到逆转老龄化的预期水平那怎么办呢?所以应对措施应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口素质等方面。生育政策的进一步的完善,应该做,但对它的效果,应该有客观估计,要是作为主要措施,那就会失望。因为从一开始,谁也没有把放开生育政策作为应对老龄化的一个法宝,它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它改变不了老龄化的大趋势。但是有些人对政策效果的期望比较高。
界面新闻:你的意思是,现在的生育水平与政策关系已经不大了,所以政策要不要继续调整都没有关系?
翟振武:政策效果有用没用,至少在数量上的约束,对生育水平变化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现在大多数人就没感觉到什么生育限制,生两个都足够了,甚至只生一个,更有人甚至一个都不生,这个是很清楚的。对少部分愿意生3个、4个的人来说,可能有些约束,但从大的宏观面看,限制性的生育政策,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较小,目前维持在这样一个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的发展状态。
界面新闻:但从个体权利来的角度说,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和全面二孩政策毕竟是不一样的,这能作为调整政策的理由吗?
翟振武:你说得对,这就涉及到我们说的政策目标,如果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尊重人们的生育意愿,那么现在人口形势没有那么紧张了,就没必要限制生育数量了,不要大家再做出牺牲了。但从来没有人说,放开生育就能逆转老龄化,没有这样一个政策目标。


应对老龄化要靠提高劳动生产率



界面新闻:既然人口政策对人口形势的影响已经很小,那么人口学领域现在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对于政策的下一步走向,人口学界有共识吗?
翟振武:人口学不光研究人口政策,经济学也不光研究经济政策,它研究整个现象的变化规律,把这种规律揭示出来。我们现在研究有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老龄化、人口迁徙、比如跟生育率有关的,影响生育的因素,比如托育如何做好,也就是生育支持政策,生育友好型制度的设计等,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中央不久前发文,要求加快托儿所的建设,现在0-3岁的托育机构几乎是空白。对人口政策调整的认识,我觉得是早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学界早就研究透了。
界面新闻: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有学者预测认为,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总人口21%,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如果放开生育不能应对老龄化,你觉得最紧迫的工作是什么?
翟振武:老龄化是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这里得要澄清一个认识,我们从来没有认为多生孩子可以解决老龄化问题。我觉得,更多应该从经济社会的制度设计角度提出应对措施,比如养老保障制度如何设计。这也是人口学研究的范畴。
还有,我们说生育率低危机,为什么说是个危机呢?因为劳动力也会减少,但可以提高人口的素质,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我们说经济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调整,归根结底,蕴含的道理都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才7.5亿人,中国同样年龄的劳动力有9.1亿人,比人家多了1.6亿,发达国家创造50万亿美元产值,我们才创造11万美元的产值,你说该怎么解决劳动力短缺?我们说中国要充分发挥“人口素质红利”,就是这个意思。现在要让多生孩子,不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也生不出来。让大家靠扩大发展做劳动密集型产业,维持中国经济腾飞,思路不对。这种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生育政策初期对社会经济的认识上。
界面新闻: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生活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在人口学界有共识吗?
翟振武:前几年,美国科学院集中的一批院士和专家,出了一个报告,叫做《老龄化与经济增长》,这个结论可能让我们都很吃惊:美国的老龄化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不会产生负面作用;对美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也没有负面作用;对美国的养老金支付会造成一定困难,但通过调整是可以克服的。这份报告对老龄化与创新的关系,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也提供了很多证据分析。但是媒体没有报道,反而大家都喜欢说老龄化危机。虽然这不是最有利的证据,也是我们思考老龄化问题的参考之一。
界面新闻:但有研究认为,老龄化和与之相伴的年轻人不足,将影响到一个社会至关重要的创新力,你对此怎么看?这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否有影响?
翟振武:这里有很多概念需要厘清,一个国家的创新力,这是有指标衡量的,比如发明专利数量,发表论文多少等等。在现代社会里,这些方面的创新力,与研究人员规模,研究基金的投入有关系。这与古代社会不同。古代新发明的出现,是依靠人多完成的。大家都种地,一个人轮锄头和一万个人轮锄头,一万个人中总有几个人发现问题,对锄头的形状有所改良,轮锄头的人越多越好,那种创新靠的是劳动经验的积累。但现代社会,人们的技术创新,不是主要发生在劳动场所,而主要是在实验室,所以我们有专门的科研人员,实验场所,所以创新能力取决于你的研究人员数量,研究设备先进与否。现在的创新,已经不是靠简单的经验的积累了,而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研究。
工业革命以后,创新力的大小与参加劳动的人口的多少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弱化。比如印度,十几亿人在劳动,还不如日本吧。为什么?因为日本的大学多,实验室,科研人员多。
界面新闻:为了应对老龄化,延迟退休一直备受关注,早在2008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至今过去了十多年,为什么延迟退休政策仍旧没有出来?
翟振武:我觉得不是迟迟没有出来,原来就说要逐步实现,当时也没说当时就实行,要逐步的、渐进的实现这个方案。我个人认为在“十四五规划”里要逐步落地了。你看现发达国家,有几个是60岁就退休了?我们这里女干部55岁退休,男的60岁,女工人是52岁,是早了点。


下一步政策调整应是自主生育



界面新闻:现阶段人们对下一步人口政策的走向依然很关注,不久前中央公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对人口政策的部分首次提到“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你如何理解这里的“包容性”?
翟振武:我个人理解,还是指生育政策的多层次、多样性,包括和其他政策的配套联接。“包容性”应该是一个更广阔、全面、综合的政策导向,而不是单一的对数量限制的,当然也不排除包含完善政策的理念。
界面新闻:最近在进行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你也是专家组成员,这次普查对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有哪些意义?
翟振武:现在我们对于人口的基本形势还是掌握的,对做各种决策,很多信息提供是比较充分的,当然有更详细的信息更好。这次普查与以往不同,这次要参考行政记录,不仅仅是入户调查,还要核实身份登记记录等,现在流动人口比较多,所以这次统计遗漏可能会少一些。在统计成年人的人头上,质量应该比前几次高。
界面新闻:人口学界有没做过调查,现阶段愿意生三孩或多孩的有多少?如果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每年新增多少人口?
翟振武:我们现在也在做预测,如果全面放开生育限制,大概每年新增加出生人口30万左右。你想,每年增加30万和现在每年出生一千四五百万人相比,微乎其微,都不够波动。
界面新闻:近期有经济学者提出应该放开生育三孩,你赞同吗?你觉得下一步人口政策应该如何调整?
翟振武:现在一些人建议放开三孩,我觉得是对人口形势和政策不够了解。本来全面放开生育,都对人口形势没什么作用,中间还要加一个环节有什么意义呢?从2013年的单独两孩政策,到2015年出台全面两孩政策,现在生育率回落下来了,严格说就是最后一步了,中间就没有必要再加一个环节了。下一步,我觉得应该就是自主生育。
界面新闻:你觉得什么时候会实现自主生育?
翟振武:我个人觉得,“十四五”期间应该没问题,但是“十四五”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决策者会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做决定。放开也就每年增加这么点人,对整个人口形势没有什么影响。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20-12-16
回 鹤鸣九皋 的帖子
鹤鸣九皋:中国近二十年时间人口规模变化:
2000年:12.63亿人 占世界总人口比例20.65%
2005年:13.04亿人 20.02%
2010年:13.38亿人 19.33%
....... (2020-12-11 18:58) 

一胎生育量减少,不能怪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1995年以后婴儿潮已经退潮,没有那么多的父母,怎么有那么多的小孩。
二胎政策成效是明显的,出现了二胎出生数量比一胎还多的反常情况。放开二胎之前,每年二胎不过500万,如果延续至今,一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就不是一千四五百万,而是只有一千万左右了。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20-12-16
亡羊补牢尤未晚!?
只看该作者 60 发表于: 2020-12-20


人口泡沫,即将破裂

原创吴胜彪专栏2020-12-19 12:55:43

房价泡沫,对应的是人口泡沫。
只要房价坚挺,就能挤破人口泡沫。
只要0.95万亿的MLF,不断涌现,房价就坚挺。
这是一个选择题。
当然,我们都是棋盘上的棋子。
下棋的人,应该就是这么做选择题的。
韭菜,一定要思考一下,镰刀是咋想的。
死,要死得明明白白。
穷,要穷得清清楚楚。


上世纪60-70年代,东亚地区人口爆炸性增长,它这背后是医疗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提高。它是突发的黑天鹅,1950s年代之前,东亚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很高,人均寿命很低。


这一轮人口大爆炸,引发了80-90年代的人口生育控制。
所以,坚挺的高房价,是有意识地消灭人口,最终挤破人口泡沫,让东亚地区的人口规模回到1960s年代。


穷人的韭菜,被多次收割,这也是注定的。反抗是没用的,正确的做法是:自家的韭菜,自家炒蛋下酒吃了。有钱花光,身体健康。


所以,生育率跌破警戒线,是个伪命题。


我们按照人口泡沫破裂之后,6-8亿的新的规模,假设预期人均寿命是80岁,则每年需要出生超750-1000万婴儿。


德国人的退休年龄,预期到2029年,将被延迟到67岁。
东亚地区,按照67岁退休,80岁病死,则将领13年的退休金。
如果是从25岁开始缴金,假如是按照恒定欧元购买力计算,工资算它800欧元每月,30%缴金,则是缴纳了240*12*42=12万欧元,每年可领取9300欧元,折合每月780欧元,与当年工资水平相当。


欧元地区的负利率,它说明:正常的老龄化社会,其实付不出利息,半点利息也付不出来。
以前,利息高的时候,会有债务危机。因为,企业和个人借债后,利滚利,最后赚不出这个利息钱,只能宣布:破产。
现在,欧元区搞负利率,就没有债务危机了。
都负利率了,债主黄世仁,每年给老赖杨白劳倒贴利息。这种模式,如何能有债务危机?


欧元和日元的负利率,它说明一点:人口泡沫,一定要破裂。
欧洲和日本,也经历了战后的繁华,人口寿命增加。
欧日当年人口暴涨,也是黑天鹅。


人活着,要消耗资源。
资源有限,地球能承载的人口规模有限。
所以,人口泡沫,要么通过战争(叙利亚)戳破,要么通过高房价负利率(日本)戳破。




预期,2020-2030年,非洲地区肯定会爆发战乱。2018年,非洲12.9亿人;2022年,非洲将是14亿人。这么多人吃不饱,肯定会打仗。


逼近14亿人口的印度人,若是要学我国,通过出口创汇赚钱养家糊口。那么,印度人现在1800元人民币/每月的薪水,折合280美元。如果一个月干活25天,每天12小时,则相当于1美元的时薪。如果是一个月22天,每天8小时,则是1.5美元的时薪。



桑德斯要给美国人争取15美元的最低时薪。
很显然,对于美国的资本家来说,印度人的时薪是1-1.5美元,美国人是15美元,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要剥削印度工人。


印度人将来,接美国订单,给美国人干死干活,赚个1美元时薪,这点血汗钱,最终都将是吃饭吃掉,不会结余多少资本。
这样,将来14亿印度人,在血汗工厂干活赚美元。印度进口商,进口美国的农产品,能源,波音客机,高通芯片等,把印度工人的血汗钱全部还给美国人,印度有钱人,印度码农,又移民美国,带着印度的血汗钱移民美国。
这将是,印度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外循环。


咱们的外贸工厂,要想在这个外循环中竞争,就要与1美元的印度时薪竞争。
所以,将来的主基调将是内循环。
2000块月薪,干死干活,给沃尔玛供货。各位读者,有谁愿意举手?


上世纪60年代的内循环,养不活那么多人。
二十一世纪的内循环,要想养活14亿人,人人顿顿敞开肚皮吃红烧肉,恐怕也不现实。
限电,是缺电。
肉涨价,是缺肉。
粮食如果价格闯关,那就是缺粮了。


美帝航母,因为是核动力的。
美帝F-35战机,因为是隐形的。
美帝的美元镰刀,因为是收割全世界的。
美帝的美企资本,因为是剥削全世界打工人的。
你在富士康组装iPhone,其实就是苹果这个资本家在剥削你。
所以,美国人能敞开肚皮吃肉,吃得如上图,血糖血脂统统超标。




从有限的物质角度,人口泡沫只能破裂。
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就是因为人口膨胀,岛上的树被砍光,最后养不活这么多人,整个文明崩溃。
大家网上搜索一下复活节岛,那是典型的内循环。岛上的石像,依然耸立。


1)生态灭绝理论,他们最初是从现在的玻里尼西亚(Polynesia)划独木舟过来,公元1200年左右定居岛上。十八世纪初,欧洲人首次遇到复活节岛居的时,大量的森林砍伐已经在进行。
2)这些树主要用来建造独木舟,以便于捕鱼。由于没有足够的树木生长,他们在用完独木舟后,就无法再靠海洋吃饭,于是他们转而更加依赖陆地食物来源,但失控的耕作导致严重的土壤侵蚀,造成农业崩溃。农业收成暴跌,人相食的悲剧来了。
3)食物的短缺导致了怨恨和战斗。仅仅繁荣几代人的复活节岛居民开始陷入内战并同类相食。复活节岛食人口经历了整个文明的崩溃,这将他们重新拉回到黑暗时代。
4)1722年抵达该岛的欧洲人是这样形容岛上仅存的岛民:“他们瘦骨伶仃,极其可怜。”
5)13世纪只有几百人,但到17世纪就增长到1.5万多人。然后,盛极而衰,生态崩溃,食物缺乏,在不到100年时间里,岛上就只剩下约2500人。


将来,人没了,房子还在。
年年放水,年年涨,就不便宜卖给你..
你,是多余的穷人。



只看该作者 61 发表于: 2020-12-20
说低生育率是高房价造成的?
然而,鹤岗的生育率也很低了。
实际上,其他情况想当时候,房价一般与生育率成正比。
只看该作者 62 发表于: 2020-12-20
光远看经济
学者

关注
再次强烈呼吁放开生育,并对生二孩给予鼓励,在生育配套政策上完善。中国没有中等收入陷阱,中国未来最可怕的陷阱是低生育陷阱和老龄化陷阱,这是影响中国能否进入发达国家目标的最大因素。不能再拖了,当年在二胎政策上的犹豫直接牺牲了最有生二胎愿望并且有能力生二胎的70后,现在如果还在放开生育上犹豫,又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不能再犹豫了!

2020-12-20 10:55:54
只看该作者 63 发表于: 2021-02-01

关注
#出生人口数连年下降# 放开生育权利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而不是规定一胎,二胎还是三胎,在社会有足够资源承担人口的情况下,让生育权回归个人。
我们的人口基数大,和日韩的情况还是不一样。日韩确实是到了必须大力挽救人口出生率的时候了。我们放开生育权利,有能力的或者喜欢多孩子的多生,没能力或者喜欢少孩子的少生,而不是又回到以前,限制或者鼓励。
只看该作者 64 发表于: 2021-02-01
只看该作者 65 发表于: 2021-02-01


出生率大跌!日本“国难”警告后,韩国更严重?给钱生娃也不积极


原创益企财经课堂2021-01-31 18:23:00
在国家的“催婚”和“催生”之下,很多人都不懂:“中国已经有着超14亿人口了,为什么还要求国人‘多生一点’呢?”。我国人口总数虽多,但是看人口结构的话,我国正在向日本、韩国等多个发达国家靠近。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儿出生率和劳动人口的减少等,都已经让中国社会不再那么“年轻化”了。
这会带来什么危害呢?可想而知,当年轻群体减少,老人数量增多的时候,社会没了活力,直接导致经济发展变得缓慢。这一点,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街头上仍在工作的老人非常多,并且遍布各个岗位,在被前日本首相称作是“国难”的“新生儿出生率递减”的背景下,日本的养老压力也非常大。为此,日本推出“延迟退休”的政策,就是为了来缓解这种社会压力。


为此,国家“催生”的目的显而易见。前段时间,有专家还提出“建议放开三胎”,一度引起了热议。不过,我们也的确该重视了。
去年12月份,据有关机构的相关人士透露,因为受到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偏低,这使得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破了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了关键转折期。


其实,在早些时候,相关报道就指出,目前我国有不少城市正迈入“低生育率”的时代。例如,在2019年中,我国有4个城市的人口出生率都不足10%,这四个城市分别是天津、沈阳、南京以及苏州。
天津的人口出生率最低,为6.73%。但是,如果再看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话,沈阳仅为0.04%。这就意味着,再照这样发展下去,沈阳的死亡率都要赶上出生率了!到那时,就将彻底进入“人口负增长”的旋涡了。


人口的发展直接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而《人民周刊》曾报道过,经济学家殷剑锋曾说,无论是日本、希腊等发达国家,还是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与“人口负增长”同时出现的,就是经济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而日本,已经保持了连续第11年“人口负增长”了,甚至还有专家警告日本或将面临“绝种风险”。为此,我们能发现,日本虽说依旧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其经济发展始终没有出现太大的进步。


我国自然不希望“人口负增长”,不然“问题”可就多了!但是,现在有一个国家正快速步入日本的后尘,这就是韩国。前几日的消息,2020年中,韩国只有不到28万新生儿出生,比上一年减少了10%。与此同时,韩国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数,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一年只出生不到28万的新生儿,这是什么概念?而在韩国银行发布的《报告》中预测,大约20年后,韩国或许会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说起来,在这些年中,韩国为了鼓励生育,各地都在用现金补贴的方式来“催生”。甚至,韩国还将原来的生育支援金涨了3-5倍,并且还为国人偿还部分的住房贷款......可算是“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也依旧没能阻止韩国人口大幅下滑的趋势。
要说,这还不是韩国社会存在的唯一问题,据统计,韩国社会存在“高自杀率”问题,仅在2020年上半年,韩国自杀自残的人数就同比增长了36%左右。其中,老人数量居多,平均每两小时就有一名老人自杀......甚至,为了生计,韩国还有不少六七十岁的妇女出卖身体。


上面说到的韩国人口现状,其实和日本非常相似。而在鼓励生育上,这两个国家花费的金钱和精力也不分上下。但是,很明显的是,无论怎样的措施,貌似都不能提起这些国家国人的生育欲望。
但愿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不会在我国上演,所以说,国内专家提出“放开三胎”,看来也是“急了”。那么,看了日本和韩国因为“人口”问题而导致的社会现状,你是否会愿意多生?
只看该作者 66 发表于: 2021-02-01
中国马上就是这个状态,90后现在已经是这样,00后只会加剧不生娃的比例,用不了30年中国人口必然重回6亿!
只看该作者 67 发表于: 2021-02-01
中国马上就是这个状态,90后现在已经是这样,00后只会加剧不生娃的比例,用不了30年中国人口必然重回6亿!
只看该作者 68 发表于: 2021-02-04
#任泽平:全面二孩后反现生育断崖#
【买不起500万的房子?没关系,直接上1000万的】
大家觉得投帅这个逻辑荒诞么?那么,专家们在全面二孩生育反而下降的情况下,呼吁全面开放三胎,不是基于同样的逻辑么?
放开二孩没人愿意多生?没关系,直接全面放开三胎。

500万的房子买不起,1000万的不是更没指望么?二孩放开都没人愿意生,放开三胎,于事何补?

类似的问题,投帅已经说过很多次了。坦率得讲,任泽平先生在文中对生育率低的原因分析得也很详尽。

这次咱们不妨抛开情感因素,单从经济方面,从投资的角度出发,看看生育率低的根源在哪。

投资,看的无非就是支出和收益,利润和风险。
以前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多生?甚至很多地方在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偷着生,抢着生也要多生孩子?
因为多一个孩子,家庭总支出的增加有限。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学看病,都不用额外太操心。
而孩子越多,相当于投资风险越分散。
如果是独生子,万一没有培养好或是成了败家子,不但前期投入全部打了水漂,后期还要给孩子贴更多资金,宛如无底洞。
相反,如果有多个孩子,只要其中有一个有出息,实现了阶级跃层,就能回过头反哺父母,提拉帮带兄弟姐妹,让全家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之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越穷越生”,因为只要孩子抚养费用的边际增幅足够低,越穷越生恰恰是合乎自身经济利益的最优选择。

那么现在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多生了?
就是因为一方面,多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
从孩子出生前的孕检,到求人排队托关系找黄牛才能搞到的医院床位。从出生后的高昂月嫂费用,到婴幼儿营养品的持续支出。
等孩子稍微大一点,学区房三个字,是让多少中年男子崩溃的梦魇。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抢儿科医院的号,能让多少父母产生恨不得砸电脑的冲动。更别提各种英语、奥数、钢琴、网球等等的花式才艺辅导班,每月的收入就如水蒸气一般还没来及多看两眼消失了。
就算孩子争气,寒窗苦读二十年,终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又轮到给他掏空六个钱包买房了。
现在北京五环外的两居室也都在500万左右了,一个孩子500万,两个孩子1000万,这还是在假定房价真的完全得到控制,二十年不涨的前提下。

另一方面,收益呢?
现代发达的金融体系,早已让养老的方式多元化了。退休金、养老保险、养老基金,都可以未雨绸缪,在年轻时就预留出未来养老的用度,实现财富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价值交换。
既然养儿防老,不再是唯一选择。那么从投资角度来说,多生孩子,这项支出金额过大,锁仓时间多长,风险波动不可控,收益回报又不理想的投资方式,自然也就被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们放弃了。

综上
提高生育率,光凭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经济的角度出发,降低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收益补偿。
让年轻人后顾无忧,才能想生孩子,多生孩子。
现在房价高企,医疗难享,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衡,生育率能高才是出鬼了。

2021-02-03 23:40:53
只看该作者 69 发表于: 2021-02-04
seven86t10小时前
我们失去生育自由权也不过几十年,并且在全世界属于另类,往往被批判,此一时彼一时,特殊时期没办法,放开生育权是大势所趋。
只看该作者 70 发表于: 2021-02-04


2020年婴儿潮来了吗?各地公布出生人口数据


原创聚富财经2021-02-02 20:12:00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生孩子”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年初疫情隔离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都觉得在家生孩子的人会变多。
因此,2020年一直被期盼着会迎来一场“婴儿潮”,那么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场“婴儿潮”到底有没有如期而至?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各地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


首先是广州,据统计,广州分娩量2020年回落至19.55万,较2017年下降了近10万,降到了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其次是温州,这里不看出生人口,看分娩活产数,在这个数据上,温州的最高峰是在2012年,分娩活产数是144988,相比之下,2020年的分娩活产数下降了近50%,短短八年少了将近一半。
同样是在浙江,宁波的数据也是一样。根据宁波市卫健委去年9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宁波全市户籍人口出生数同比下降了19.24%,二孩率下降了2.50%。


很显然,这些城市去年的人口出生率非但没有上涨,反倒是在下降的,说好的“婴儿潮”同样也没有出现。即便是在疫情隔离期间,愿意生孩子的人依旧没有增加,而且这并不只是这几个地方现状,而且绝大多数城市的常态。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可以看一份数据。
根据拼多多新消费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24日至2月14日期间,网络上综合销售量、搜索次数、分享次数分析,同比增长最快的十件商品依次是理发器、口红、瑜伽垫、打蛋器、睡衣、手机支架、吃鸡神器、教辅教材、家用乒乓球训练器、避孕套。


其中,避孕套的销量在疫情隔离期间大涨,这也就说明,很多人即便是被隔离在家也不愿意生孩子,甚至会专门采取措施防止有孩子。这也就意味着,隔离并没有让愿意生孩子的人变多,中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现代人没时间生,而是不愿意生。
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生孩子的主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生活压力比较大。本身现代人的生育意愿主要就是受经济收入、养育压力等因素影响。而目前国内的房价收入比较高,育儿成本高昂,无论是买房买车还是买奶粉、供孩子上学,这些都是非常耗钱。


尤其是在买房这件事上,往往一套一百多万的房子就要掏空一个家庭全部的积蓄,房子一买,年轻人手里基本上就没什么钱了,而且接下来还得还贷,如果生孩子的话,生活开销会大大增加。因此,迫于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有的人干脆选择丁克、不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婴儿潮”恐怕是很难降临的。
只看该作者 71 发表于: 2021-02-04
郎咸平


经济学家郎咸平
关注

2020 年各地已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
人口红利不复再
老龄化将越发严重


2021-02-03 08:48:54

只看该作者 72 发表于: 2021-02-04
宅男的开包:
我们浙江省慈溪市,拿养老金的人口占到户籍人口的1/3。
只看该作者 73 发表于: 2021-02-04


宁愿香火断也绝不传宗接代——普通中国人不愿生孩子的四大原因

原创答疑解惑的HR2021-02-03 16:01:45

#任泽平:全面二孩后反现生育断崖#


【引言】
通读了任泽平的《中国生育报告:全面二孩后反而出现生育断崖》。该报告确实非常详尽,数据罗列清晰,结论也非常严密。唯独缺乏一点普通人能够轻松理解的通俗与烟火气。


笔者想通过本文从普通人的角度聊一聊,阻碍普通人生育的原因供高级专家们批评指正。


文章较长,先写提纲:
一、不愿生育原因一:生不起更养不起
二、不愿生育原因二:女性怀孕≈失业
三、不愿生育原因三:性别失衡与择偶歧视叠加
四、不愿生育的根本原因:上升无望

——————————————————————



认知决定层次、选择大于努力,独立思考使我们不盲从亦不屈从。
“不唯上、只唯实”是我等自媒体人的基本价值观。
维护普通人利益是我等自媒体人的良心所在。——————————————————————

只看该作者 74 发表于: 2021-02-04
【不愿生育原因一:生不起更养不起】

国家卫计委曾经做过一项生育意愿调查,不愿意生二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经济负担重占74.5%,
精力不足占61.1%。
实际上精力不足的深层次原因仍然是钱不够否则可以聘请月嫂帮忙照顾。以成都为例月嫂的平均佣金为8000—10000元。
据统计全国各省会城市育儿成本平均需要170万1、怦孕生产 2.5万
2、0—3岁 5.5万
3、3—6岁 12万
4、6—12岁 18.5万
5、12—15岁 10.8万
6、15—18岁 6万
7、18—22岁 7.4万

有趣的是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阶段是花费最高的阶段。限于头条规则不便展开论述,各位可结合实际自行脑补。

二十年时间,光是花在一个小孩身上的费用就需约200万,平均一年需要10万。
在计算刚性生活成本的情况后有多少家庭可以每年节余出10万元来养育孩子?

下图是国内十大城市的育儿成本统计(0—22岁),北京为最高276万,长春为最低122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