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一则新闻,日本60岁以上老人消费支出总额占全社会总额之比已达44%,并快速逼近50%。
回顾下背景吧,首先要提下广场协议,由于当年美国对日贸易收支严重不平衡,财富大量外流,于是与欧洲各出口国及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美元大贬,欧洲货币及日元大升,逼迫德日商品涨价以减少进口重新实现国际贸易收支的平衡。相对的,这就意味着日德等出口大国必须大大缩小对美出口。
德国在那以前即已开始建设欧洲共同市场(现已占德出口市场40%),而日本则未拥有那么成熟的市场,除了在尚不成熟的中国、东南亚继续耕耘以外,更多的只能进行资本输出。趁着日元价格高,日本满世界投资,著名的有索尼对哥伦比亚电影及唱片的收购、松下对环球电影及唱片的收购、还有著名的帝国大厦也是这时发生的。虽然有部分投资失败了比如松下那笔,但总的来说一直延续到今天,时至今日,日本已经握有大量的海外资产,比如台湾顶新。也就是说,虽然日本本土因为出口不振出现失去的二十年,但在海外投资却是获利颇丰的。
在日本已经拥有那么多海外资产这个前提下,来看安倍三支箭——简单的说就是日元贬值救出口,日元贬值岂不是同时也要伤害海外投资的能力?所以俺估计安倍经济学要杯具了。既要不伤害海外投资,又要国内景气,似乎成了矛盾。
其实有办法解决,就是学美国,多生孩子借钱消费。把失去的海外消费从国内市场弥补回来。
这里存在资本主义的一个本质矛盾,工人不掌握生产资料,也不掌握生产工具,只付出生产劳动。劳动创造的价值还要扣掉剩余价值这一块,这意味着工人凭工资,永远不可能买得起自己生产的产品——就总价值而言。
实现工业化以后实际上人类已经突破了生产能力的限制,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最大的限制实际上已经从生产变成消费。但工人永远不可能买得起他们生产的产品,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生产逐渐趋于停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教科书上的,将生产过剩牛奶往河里倒)。
那么怎么办?从世界已有的经验,我总归出两条:
一个是空间,就是对外倾销,向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口出售本国的产品,同时用暴力掠夺原材料(因此是廉价的),从而谋取超额利润,并使生产得以永续,这是英式资本主义的典型特征。
但由于空间是有限的,同时落后国家不可能永远甘心处于被压榨的地位,会起来反抗,会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会参与国际竞争,这条路最后会越走越窄,最典型的例子是德国工业崛起后对英国形成的竞争,较近期的有日本-台韩-中国大陆这个产业转移和替代链条。
二个是时间,由于人一生的财富逐渐累积的,越老消费能力越强,通过借贷消费,将消费能力较强的年长时期的财富向消费能力较弱的年轻时期转移,使财富在人一生内的分配达到平衡。由于时间相对是无穷的,通过不断把以后的钱拿到现在用,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售出,生产因此得以继续,从而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持续运转。这是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形成于20世纪初期。这个模式令美国没有像英国一样在全球进行倾销和殖民,反而成为世界的市场,不仅容纳了本国的工业产品,也容纳了欧洲各国及日本的产品,更成为韩国、台湾、中国等新兴国家开展出口加工贸易累积财富的基础。
可日本毕竟是东亚国家,老百姓相对于消费,更愿意把钱存起来(曾经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更别提借钱消费。国内市场的开发见效缓慢,内外需都不振的结果是长达20年的不景气。
由于传统观念改变艰难,年轻人压力过大(例子是年轻人都租房不买房),形成少子化(高龄化伴随产生)的恶性循环,得不到纠正。
另一种思路则是调整日本的产业结构,以符合日本的人口特征。现在日本60%的金融资产由60岁以上老人持有。照这个情况看,那么社会的产业结构也应该面对老人才对,那些面向年轻人的产业规模要缩小,面向老人的产业规模要扩大。但日本过去出口导向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经济结构却主要是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如电子产品、汽车等等。这个调整的规模和成本就很大了。
回到开始贴的新闻,日本60岁老人消费已经占社会消费总额近50%,这是日本开发内需的成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少子化的结果必然是消费市场持续萎缩,没有孩子,老人也会减少,这终究是没有出路的。
补充更正一下:
在日本经济最兴盛的6、70年代,日本的信贷消费也是非常发达的,以汽车消费为例,信贷比例超70%,快赶上美国了,为当时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然而一旦广场协议开始真正发挥作用后,日本在1987年到1989年间贸易顺差已经下降了50%,外需市场化水,内需市场就格外重要。
但广场协议签订后,由于汇率大幅贬值,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资产发生账面亏损,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日本银行连续五次下调再贴现率,从1986年1月的5.0%降至1987年2月的2.5%,旨在通过增加投资和消费扩大内需,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货币。
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海外市场融资迅速发展,日本大型制造业对资金的需求逐渐转向资本市场,大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下降。日本的银行为了保证业务量和利润将发放贷款的重点转向非制造业,尤其是不动产、零售业、个人住宅、非银行金融行业和个人消费。这些行业的增速远高于制造业,贷款所占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6、70年代以来,日本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日元大幅度升值、股票市场不断上涨。广场协议订立以后,经济向低增长转移,以及日元的升值,日本大型企业主营业务的利润率下降。为了弥补主营业务的下降,日本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高风险高利润的“金融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过多的流动资金,投资高度集中到股票、房地产市场,制造出巨大的泡沫经济和投机潮,当这个泡沫被刺破以后,一方面重创了银行的信贷能力,一方面使许多日本人成为负资产,重创消费意愿及信贷消费,由此衍生企业外需泡汤的情况下内需也完蛋。企业效益不佳,又反过来压抑消费意愿,彻底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再以汽车消费为例,信贷消费比重已经下降到40%以下。这是目前日本消费型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也不能简单归因于东亚文化。
(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美国虽然29年大危机,但信贷消费的习惯依然维持下来,而日本泡沫经济则几乎终结了这一行为。觉得与东亚的文化及受创程度有关。)
日本长期面临的通货紧缩问题,我觉得其实就是内外需双双不振背景下的产能过剩。
因此安倍刺激内需的政策还是不错的,但是能不能改变消费观念,还是未知数。
[ 此帖被magiu在2014-04-03 16:58重新编辑 ]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