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翻翻老地名,看见临淮关,发了一番感叹,大家闲来无事讨论一下。
网上凤阳县临淮关镇的资料
建制沿革
凤阳县临淮镇春秋时为钟离国都,秦朝设钟离县,东晋设钟离郡并为徐州治所,徐州更名北徐州在更名楚州再更名西楚州最后更名为豪州,因为豪河更名为濠河,故又更名为濠州,元初更名临濠府后复名濠州,朱元璋夺取濠州又更名临濠府,再更名中立府,最后更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今凤阳县府城镇),临淮则改为临淮县治,清末淮水淹没临淮城,临淮县并入凤阳县(府县同名),因靠近淮河,始称临淮关。建国初曾设临淮市,后并入凤阳县。
西线的关键问题是从哪里穿过淮河。从徐州到浦口,走直线应该从淮河下游五河县境内过河。但那里地势低洼,常为水乡泽国。于是桥址首选淮河中游的临淮关。临淮关自古就是军事要地,而且是古濠州治所,富甲一方。但几经勘测,这里河床不稳,洪水依然很严重,经常泛滥。于是继续朝上游走,一直走到离临淮关12英里处的蚌埠。经勘测,河床稳固,决定建桥于此。没想到怀远乡绅不同意,上书要求将桥建到怀远。于是英国人又继续向上游走,到怀远勘测一番,认为怀远乃荆涂两山夹峙之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在此建桥,施工艰险必将数倍于蚌埠。最后,还是把桥修在了蚌埠。没想到真正开始建桥了,才发现蚌埠的河床虽然坚固,但坚固过头了。全是坚石山根,起伏不平,而且上面覆盖厚厚的淤泥。最厚处达21m。施工难度非常大。
------------------------------------------------------------------------------------------
如果当时临淮关可以架桥,那津浦线就从临淮关过河,蚌埠的地位就让给临淮关了,加上临淮关本身的优势,估计临淮的建市时间会比蚌埠早,那现在整个凤阳地区甚至这个皖北就彻底的变了,临淮市 和凤阳县的关系也不会那么复杂,基本市域都在凤阳县境内。凤阳府城和临淮都会成为临淮的市区,市区面积也比同时期的蚌埠大很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