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重庆陪都地位是解决
北京问题的最佳途径
话说陪都
“陪都”又叫“两京制度”,是始于西周的一项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举。西周都城在关中的镐京,周武王为了加强对东方诸地的控制和防止商朝残余的复辟,因而在洛阳首建陪都。
综观历代陪都的设置,大体分为四种情况:
1,由于都城偏居边地,不利统治者管辖全境,有必要在位置适中的地方建置陪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如西周的洛阳。
2,由于该政权兴起于边疆地区,建都在边区,后来该政权强大,入主中原,为了便于控制全国而迁都内地,之后将原都改为陪都,如清之盛京,元之开平府。
3,都城别为全国政治军事的
中心,但随着
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在接近经济文化中心且
交通便利的地方营建陪都,如隋唐时的东都洛阳。
4,皇帝或政府因巡幸或躲避战乱临时住过的地方,如唐朝的南京成都,清朝的承德和民国的重庆等。
重庆陪都简史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
中国,直逼南京,形势非常危急。1937年11月17日,国府主席林森率领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
北京问题
近年北京的发展,碰到水资源短缺、
人口膨胀、空气污染等难题,还受到北方荒漠化的威胁。北京地处缺水地区,一座近2000万人口的巨型
城市,水资源已“超负荷”。南水北调、搬迁首钢都难以根本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南方及周边省份带来压力。另外,不断膨胀的人口和产业,对北京的生活品质带来挑战。环境污染、房价居高不下也随之而来。
“迁都”之议
“迁都”是一项重大决策,应该慎之又慎,否则影响国家的政治基础,也影响社会稳定。
有关迁都的主张大致分五种
方案:
一是维持不变,只是
调整北京城市结构和职能,控制人口增长、建设卫星城。
二是建设“副都”,地点可在北京近郊,或河北的涿州、廊坊等地。
三是借鉴荷兰、南非等国的制度,实行“双都”,一个为政治首都,另一个是经济首都,即北京为政治首都,上海为经济首都。
四是在西安、武汉、成都、兰州等城市中选择一到两个作为“陪都”,以解决国家东西和南北的不平衡问题。
五是迁都中南
从国家发展和军事战略看,北京背依大山,前控平原、海洋,符合定都的规律,虽然北京现在遇到一些发展难题,但这些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对于目前北京承载过重的职能,对策应是分散北京的城市功能,而不是简单“迁都”。“迁都”并非当务之急。
恢复重庆陪都地位的可行性
易守难攻
重庆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四周环山,长江和嘉陵江环绕,易守难攻。尤其是长江三峡,是一个天然屏障。这是重庆可以作为战争状态下的指挥中心的重要依据。
辐射华阳地区
随着重庆水陆交通的完善,其区域交通优势日益凸显。重庆辐射华阳地区的能力大大提高。这是其作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要条件。
文化支持
巴文化 火锅文化和建筑文化 抗战文化
环境的可承载能力
重庆具有充足的资源矿产,这为城市发展和人口环境可承载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