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447阅读
  • 22回复

[其它][原创]历史上以年号命名的地名(“超微星史地系列”4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2-09
— 本帖被 超微星 执行合并操作(2017-07-17) —
中国历史上以年号命名的政区
超微星   撰文

       年号是中国古代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始创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注:此前“建元”、“元光”、“元朔”、“元狩”系追改。以年号命名政区是帝王的特权,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政区出现于东汉末期建安年间(196~220年)。
       东汉——
       [以年号命名政区]
       建安元年(196年;一说建安八年,203年;一说建安十二年,207年),江东孙氏集团析侯官县北乡置建安县(治今福建建瓯市南),以“建安”年号命名
       华林甫《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称“孙吴、南齐、北魏等政权都有过(以年号命名)这样的地名”(笔者按:华氏未明言是哪几个,经核查史料,孙吴未置年号政区)。
       三国·吴——
       [以前朝年号命名政区]
       永安三年(260年),析会稽郡南部置建安郡,取境内建安县为郡名(郡治建安县)。建安县始置于东汉,以“建安”年号命名,故建安郡间接得名于东汉“建安”年号。
       笔者按:华林甫《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称“孙吴……等政权都有过(以年号命名)这样的地名”,经检索孙吴郡县表、孙吴政区建置表,发现孙吴新置且与年号同名的政区有建兴县(属临贺郡)、永安县(属吴兴郡),但考察二县设置年代,均早于建兴(252~253年)、永安(258~264年)年号启用年份,故并非以年号命名。
       南朝·宋——
       [以年号命名寺观]
       大明八年(464年),于扬州建大明寺,以“大明”年号命名。
       南朝·南齐——
       [以年号命名政区]
       建元年间(479~482年),置建元县(故址失考,治地不详),以“建元”年号命名,属宣城郡(治今安徽宣城市)。
       建武年间(494~498年),置建武县(故址失考,治地不详),以“建武”年号命名,属南襄郡(治今湖北南漳县西南)。
       南朝·梁——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裁南齐所置宣城郡(治今安徽宣城市)之建元县。
       北魏——
       [以年号命名政区]
       永安年间(528~530年),改新兴郡(治定襄县,今山西定襄县)为永安郡以“永安”年号命名。另于新城县(治今河南光山县西)置永安郡以“永安”年号命名
       北朝·北齐——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裁北魏所置永安郡(治定襄县,今山西定襄县)。
       北朝·西魏——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裁南齐所置南襄郡(治今湖北南漳县西南)之建武县。
       隋代——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开皇初(581年),废北魏所置永安郡(治新城县,今河南光山县西)。
       开皇九年(589年),废孙吴所置建安郡(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南)。〔按:大业三年(607),复改闽州(治闽县,今附近福州市)为建安郡。〕
       唐代,有13个年号曾14次被用于地名(其中,唐肃宗仅有至德、乾元、上元3个年号,每个年号都被用于命名地名)。
       唐代(武周篡国前)——
       [以年号命名政区]
       武德二年(619年),改安昌县(治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为武德县以“武德”年号命名,属北义州(为州治),武德四年(621年)改属怀州。
       武德四年(621年),改桂林县(治今广西象州县西北)为武德县以“武德”年号命名,属象州。天宝元年(742年)废武德县入阳寿县(治今广西象州县)。
       麟德三年(666年),封泰山,改元乾封(当年为乾封元年),改博城县(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为乾封县以“乾封”年号命名,属兖州。
       总章元年(668年;乾封三年),析长安县置乾封县(治怀真坊,今陕西西安市南雁塔区吉祥村一带),以“乾封”年号命名,属雍州〔同时,析万年县置明堂县,取封禅泰山之“明堂”为名〕。同时,将兖州之乾封县复改为博城县。
       垂拱四年(688年),诏以明年(689年)改元永昌。析长安县(治今陕西西安市)置永昌县,析洛阳、河南二县置永昌县(注:长安二年/702年废),以“永昌”年号命名。
       [更改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武德四年(621),改建安郡为州(迁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南)。按:“建州”之“建”源于“建安郡”之“建”,故“建州”一名间接得名于“建安”年号。〔天宝、至德时一度改建州为建安郡,后复为建州。〕
       武周(690~705年)——
       [以年号命名政区]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封嵩山,改嵩阳县(治今河南登封市)为登封县以“万岁登封”年号之“登封”二字命名,属洛州。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长安二年(702年),废雍州乾封县(治今陕西西安市城南)入长安县〔同时,废明堂县入万年县
       唐代(中宗复辟后)——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神龙元年(705年),废永昌县(治今陕西西安市)入长安县。
       [以年号命名政区]
       天宝三载(744年),改番禾县(一作番和县,治今甘肃永昌县焦家庄乡)为天宝县以“天宝”年号命名,属武威郡。一说,因当地天宝山有甘泉涌出,被视为祥瑞,遂取天宝山之名为县名。后陷入吐蕃。长庆中(821~824年)收复,复名番禾县(一作番和县)。
       天宝年间,改高安县辛会市为天宝乡(今江西宜丰县天宝乡),以“天宝”年号命名
       至德二载(757年),析秋浦县置至德县(治今安徽东至县),以“至德”年号命名,属浔阳郡。
       乾元元年(758年),改安业县(治今陕西柞水县)为乾元县以“乾元”年号命名,属商州。
       (后)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县(治今江苏南京市)为上元县以“上元”年号命名,属昇州。
       (后)上元三年(762年),尼姑真如(女)于楚州安宜县(治今江苏宝应县)得宝,献于朝廷,肃宗以为祥瑞,于是改元“宝应”(当年为宝应元年),改得宝之地安宜县为宝应县以“宝应”年号命名,属楚州。
       永泰二年(766年),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以“永泰”年号命名,属福州。
       大历二年(767年),析延唐县置大历县(治今湖南新田县南龙泉镇大历县村),以“大历”年号命名,属道州。
       兴元元年(784年),因德宗于上年(建中四年,783年)曾避难至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市),升梁州为兴元府以“兴元”年号命名。为历史上以年号命名府名之始。
       乾符元年(874年),改鲁城县(治今河北黄骅市西北齐家务乡乾符)为乾符县以“乾符”年号命名,属沧州。
       乾宁年间(894~898年),置乾宁军(治今河北青县),以“乾宁”年号命名,属沧州。
       [恢复以先祖年号命名的政区]
       神龙元年(705年),将兖州博城县(治今山东泰安市东南旧县)再次更名为乾封县,取“乾封”年号为名。
       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称“考古以年号名县者,唐有……光化,……”。笔者按:钱氏此说误。唐代没有以“光化”年号(898~901年)命名政区。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光化军(治乾德县,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光化街道),取“光大王化”之意,与唐代“光化”年号无关。熙宁五年(1072年),改乾德县(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光化街道)为光化县(为光化军治所)。
       [新置含前朝年号的政区]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福经略使”(后改称福建都防御史、福建观察使),由境内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而命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唐中期置福建道〔北宋置福建路,元代置福建行中书省〕按:“福建”之“建”源于“建州”之“建”,而“建州”之“建”又源于“建安郡”之“建”,故“福建”一名部分得名于“建安”年号。
       五代——
       [将前朝所置年号政区改为以本朝年号命名]
       后汉乾祐二年(949年),改唐代所置乾元县(治今陕西柞水县)为乾祐县以“乾祐”年号命名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废唐代所置乾符县(治今河北黄骅市西北齐家务乡乾符),并入清池县,改置乾符寨(注:金代改乾符寨为乾符镇)。
       [更改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吴国改至德县(治今安徽东至县)为建德县。      
       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称“考古以年号名县者,……五代有长兴,……”。笔者按:钱氏此说误。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奉后梁正朔的吴越王钱缪为避梁太祖朱温之父“朱诚“之讳,改长城县(治今浙江长兴县)为长兴县。后唐“长兴”年号(930~933年)问世已晚二十多年,二者无任何关联。
       宋代——
       两宋时期,年号地名的命名达到了高潮,至少17 例。
       [以年号命名政区、寺观]
       开宝三年(970年),改开封封禅寺开宝寺,以“开宝”年号命名,作为皇家寺院。
       乾德二年(964年),升谷城县之阴城镇置乾德县(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光化街道),以“乾德”年号命名。熙宁五年(1072年)更名光化县。元祐初(1086年)复名乾德县。
       开宝五年(972年),升凤州七房银冶为开宝监(治今甘肃两当县东)以“开宝”年号命名,属两当县。元丰六年(1083年)废。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平军(治当涂县,今安徽当涂县)为太平州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江南东路〔按: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明清为太平府。民国裁太平府,保留当涂县〕改永兴军(治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为兴国军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隶江南西道。崇宁元年(1103年),属江西路〔元代为兴国路,明代降为兴国州,1912年改为兴国县〕。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称“以年(号)名州者,则宋之太平与兴国是也。”笔者按:钱氏此说误。宋代置有兴国军,无兴国州。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平监(治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秦州。专司冶银,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太平军(治兴化县,今福建仙游县东北游洋镇)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两浙西南路。次年(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更名兴化军〔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军治迁至莆田县(治今莆田市区)。雍熙二年(985年),属福建路〕。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赣县之潋江镇(今江西兴国县)置兴国县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属赣州。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另太平军,治海门镇(今广西合浦县),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广南西路。咸平元年(998年),改置廉州。      
       淳化四年(993年), 升云阳县之梨园镇(今陕西淳化县)置淳化县以“淳化”年号命名,属邠州。
       淳化五年(994年),于上元县(治今江苏南京市)置淳化镇(即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
       咸平五年(1002年),升扶沟县之通许镇(今河南通许县)置咸平县以“咸平”年号命名,属开封府。
       景德元年(1004年),改浮梁县之新平镇(一说昌南镇;即今江西景德镇市)为景德镇以“景德”年号命名。〔1949年,由浮梁县析置景德镇市,1960年,撤销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1988年,恢复浮梁县)。〕
       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东阿县之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西南张秋镇)为景德镇以“景德”年号命名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改浚仪县(治今开封市西北)为祥符县
       天禧年间(1017~1021年),徙林虑县(治今河南林州市)北齐镇至安阳县西南(今地为河南安阳县善应镇天喜镇村),更名天禧镇以“天禧”年号命名。后废。
       乾兴元年(1022年),赐西北边陲一军寨名乾兴寨(在今宁夏固原市东北)以“乾兴”年号命名。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地入金,降为堡。
       治平年间(1064~1067年),赐西北边陲一军寨名治平寨(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治平镇)以“治平”年号命名
       熙宁元年(1068年),赐西北边陲一军寨名熙宁寨(在今宁夏固原市北陆家古城堡)以“熙宁”年号命名。〔注: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地入金。〕
       熙宁五年(1072年),改镇洮军(治临州,治狄道县,今甘肃临洮县)为州,以“熙宁”年号之“熙”字命名。金代改置临洮府。
       熙宁五年(1072年),改永康军(治今四川都江堰市)为熙宁军以“熙宁”年号命名。元祐初(1086年),复名永康军。
       熙宁年间(1068~1077年),于衡阳县(治今湖南衡阳)置熙宁监以“熙宁”年号命名。专铸铜钱。
       元丰年间(1078~1085年),于梧州(治今广西梧州)置元丰监以“元丰”年号命名。专铸铜钱。
       崇宁元年(1102年),改永昌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为崇宁县以“崇宁”年号命名
       政和五年(1115年),因关隶县(治今福建政和县)选送的贡茶“银针”白毫深受徽宗赞赏,诏改关隶县为政和县以“政和”年号命名
       南宋时期,年号大多被命名府级政区(除嘉定县、庆元县之外),而特别引人注目。
       绍兴元年(1131年), 以高宗上年(建炎四年,1230年)驻跸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升越州为绍兴府以“绍兴”年号命名。〔“绍兴”地名保留至今〕
       隆兴元年(1163年),以孝宗即位前曾领镇南军(治洪州,今江西南昌)节度使,升镇南军所在之洪州(治今江西南昌)为隆兴府以“隆兴”年号命名
       庆元元年(1195年),以宁宗即位前曾领明州(治今浙江宁波)观察使,升明州(治今浙江宁波)为庆元府,以“庆元”年号命名。
       庆元三年(1197年),龙泉县松源乡(今浙江庆元县)籍大臣胡紘(hóng,弘),以其故里松源乡距县治太远,请置新县获准,析龙泉县置庆元县以“庆元”年号命名属处州。
       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县东乡置嘉定县以“嘉定”年号命名,属平江府。〔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嘉定县为嘉定州,属平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嘉定州为嘉定县。〕笔者按:此前,庆元二年(1196 年),升嘉州(治今四川乐山市)为嘉定府,取“嘉州宁定”之意,与此后问世的“嘉定”年号无关。
       宝庆元年(1225年),以理宗即位前曾领邵州(治邵阳县,今湖南邵阳市)防御使,升邵州为宝庆府,以“宝庆”年号命名。〔元代为宝庆路,明清为宝庆府〕
       绍定六年(1233年),以光宗即位前曾领荣州(治今四川荣县西)刺史,升荣州为绍熙府,以“绍熙”年号命名。端平三年(1236年),徙治鸿鹤镇(今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鸿鹤坝)。宝祐六年(1258年),府废。
       咸淳元年(1265年),以度宗即位前曾封忠王(封地忠州),升忠州(治今重庆忠县)为咸淳府,以“咸淳”年号命名。
       祥兴元年(1278年),升广州(治今广东广州)为祥兴府,以“祥兴”年号命名,旋改为翔龙府。
       笔者按:北宋在今广西置有一“羁縻县”建隆县(治今广西南丹县南大厂镇一带),建置年份不详,疑以太祖“建隆”年号(使用时间当960~963年)命名,属地州。大观元年(1107年),改建隆县为归仁县,属孚州。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乾德三年(965年),废大历县、延熹县,合置宁远县(治今湖南宁远县)。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县(宋初迁治岱岳镇,今泰安市区)为奉符县。
       熙宁六年(1073年),废唐代所置武德县(治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为武德镇,并入河内县。
       崇宁元年(1102年),为避哲宗“永泰陵”之陵号,改永泰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为永福县。
       [恢复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复改永安县(治今河北青县)为乾宁县,并置乾宁军(治乾宁县),属河北东路。熙宁六年(1073年),废乾宁县,改置乾宁镇。元符二年(1099年),复置乾宁县。崇宁三年(1104年),再废乾宁县,改置乾宁镇。大观二年(1108年),升乾宁军为清州。政和五年(1115年),复置乾宁县,属清州。
       辽代(契丹)——
       没有以本朝年号命名地名。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契丹改乾宁军(治今河北青县)为宁州。后地入后周,改为永安县,属沧州。
       金代——
       没有以本朝年号命名地名。
       [裁撤或更改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废后汉所置乾祐县(治今陕西柞水县),降为乾祐镇,隶咸宁县(治今西安市)
       贞元元年(1153年),改乾宁县(治今河北青县)为会川县。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咸平县与咸平府(治今辽宁开原市)同名,更名通许县。
       [以前朝年号命名政区]
       升治平寨(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治平镇)为治平县,属德顺州。
       元代——
       没有以本朝年号命名地名。
       [裁撤或更改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元初,废治平县(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治平镇)。
       改北宋所置东阿县之景德镇(今山东阳谷县西南张秋镇)为张秋镇。改南宋所置咸淳府(治今重庆忠县)为忠州。
       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北宋所置乾德县(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光化街道为光化县。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隆兴路(元初,改南宋所置隆兴府为隆兴路)为龙兴路。〔明初,改龙兴路为南昌府。〕
       [以前朝年号命名政区]
       元初,置永平千户(治今云南永平县),为纪念东汉时于此始置博南县,取建县(博南县)时之“永平”年号命名〔按: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置博南县,取境内博南山为名,属永昌郡〕,并寓“永世太平”之意。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置永平县。故永平县亦以年号而得名,但非当朝(东汉)所置。
       [一度恢复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置乾祐县(治今陕西柞水县),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废。
       明清时期,每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年号也被赋予某种皇权威严,不能随意使用:不但禁止用年号命名地名,而且,既有地名如与年号同名,反而还得避年号之讳而改名。
       明代——
       [更改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吴元年(1367年,当时朱元璋称吴王,尚未建立“明”朝),改庆元路(由南宋庆元府更名;治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为明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以“明州”含国号“明”字犯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
       [拆分年号命名新政区]
       景泰三年(1452年),镇压了浙闽边境邓茂七、叶宗留为首的农民起义后,浙江巡抚孙原贞以瑞安县、平阳县、青田县西部“山谷险远,矿徒啸聚”为由,奏请析置新县获准,由代宗赐名。析青田县西部置宁县(取“景泰辑宁”之意),析瑞安县、平阳县西部置顺县(取“景泰顺治”之意,一说“国泰民安,人心效顺”)。景宁、泰顺,合起来寓“景泰宁顺”之意。〔1960年,撤销景宁县,并入云和县。1984年,由云和县析置景宁畲族自治县。〕
       [避年号之讳更改同名地名]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为避“隆庆”年号,改隆庆州(元代置龙庆州,明初废,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隆庆州;治今北京市延庆县)为延庆州〔笔者按:1912年改设延庆县〕。
       清代——
       [避年号之讳更改同名地名]
       康熙元年(1662年),为避太宗“崇德”年号,改崇德县(五代十国吴越置;治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为石门县,隶嘉兴府。〔笔者按:1914年,石门县复改为崇德县。1958年,撤销崇德县,并入桐乡县。〕
       [以前朝年号命名政区]
       雍正二年(1724年),分长洲县南境置元和县,与吴县、长洲县同治苏州城(今苏州市老城),隶苏州府。元和县因境内元和塘而得名。元和塘,唐元和三年(808年),疏浚常熟塘,竣工后改常熟塘为元和塘,以“元和”年号命名。故元和县间接得名于“元和”年号。
       民国——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或更名]
       1912年,裁上元县(治今江苏南京市),并入江宁县。裁元和县(治今江苏苏州市)及长洲县,并入吴县。1913年,撤销建安、瓯宁2县,合并设立瓯县(各取首字命名)。按:“建瓯”之“建”源于“建安”年号,“建瓯”一名部分得名于“建安”年号。改祥符县(治今河南开封市)为开封县。1914年,因湖北兴国县(治今湖北阳新县)与江西兴国县重名,改名阳新县;因安徽建德县(治今安徽东至县)与浙江建德县重名,改名秋浦县。1928年,改宝庆县(1913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治今湖南邵阳市)为邵阳县。
       [恢复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1914 年,因福建永福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与广西省永福县重名,恢复旧名永泰县(以唐“永泰”年号得名)。1932年,将秋浦县恢复旧名至德县(以唐“至德”年号得名)。
       [以前朝年号命名岛屿]
       1947年,为纪念郑和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下西洋,在南海命名永乐群岛、宣德群岛,以“永乐”、“宣德”年号命名
       共和国——
       [裁撤前朝所置年号政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治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撤销庆元县,并入龙泉县(注:1973年,复置庆元县)。
       1959年,撤销东流县(治今安徽东至县东流镇)、至德县,合并设立东县。按:“东至”之“至”源于“至德”年号,“东至”一名部分得名于“至德”年号。
       1983年,撤销光化县,并入老河口市。
       [新置以历史上年号命名的政区]
       1998年,河南孟州市设立会昌街道,以唐代“会昌”年号命名,以纪念会昌三年(843年)于河阳县(治今孟州市南)置孟州一事;设立大定街道,以金代“大定”年号命名,以纪念大定年间(1161—1189年)孟州、河阳县移治今址一事。
       2014年,河南省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以北宋“大中祥符”年号命名。
       2016年,河南省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以东汉“建安”年号命名。


       综上可见,历史上因年号而命名的政区共40多个,保留至今(含新设立)的仅上海市嘉定区嘉定十年(1217年),析昆山县东乡置嘉定县,以“嘉定”年号命名,属平江府。〕、江苏省宝应县〔唐(后)上元三年(762年),尼姑真如(女)于楚州安宜县(治今江苏宝应县)得宝,献于朝廷,肃宗以为祥瑞,于是改元“宝应”(当年为宝应元年),改得宝之地安宜县为宝应县,以“宝应”年号命名,属楚州。〕、浙江省绍兴市〔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 以高宗上年(建炎四年,1230年)驻跸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市),升越州为绍兴府,以“绍兴”年号命名。〕与庆元县〔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龙泉县松源乡(今浙江庆元县)籍大臣胡紘(hóng,弘),以其故里松源乡距县治太远,请置新县获准,析龙泉县置庆元县,以“庆元”年号命名,属处州。〕、福建省永泰县〔唐永泰二年(766年),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治今福建永泰县),以“永泰”年号命名,属福州。〕与政和县政和五年(1115年),因关隶县(治今福建政和县)选送的贡茶“银针”白毫深受徽宗赞赏,诏改关隶县为政和县,以“政和”年号命名。〕、江西省兴国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赣县之潋江镇(今江西兴国县)置兴国县,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属赣州。〕与景德镇市〔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改浮梁县之新平镇(一说昌南镇;即今江西景德镇市)为景德镇,以“景德”年号命名。〕、河南省登封市〔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封嵩山,改嵩阳县(治今河南登封市)为登封县,以“万岁登封”年号之“登封”二字命名,属洛州。〕、开封市祥符区2014年,河南省撤销开封县,设立开封市祥符区,以北宋“大中祥符”年号命名。〕和许昌市建安区2016年,河南省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以东汉“建安”年号命名。〕、陕西省淳化县〔北宋淳化四年(993年), 升云阳县之梨园镇(今陕西淳化县)置淳化县,以“淳化”年号命名,属邠州。等10多个。另外,福建省、福建建瓯市、安徽东至县含古代年号“基因”。
       另外,有一些地名与年号同名,但其命名与年号没有任何关系,纯属巧合。事实上,由于年号多采用吉祥词,地名亦惯用吉祥词,故“撞衫”在所难免、不足为奇。如,湖北咸丰县始置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该县设立一百多年后,文宗即位,建元“咸丰”。此“咸丰(年号)”与彼“咸丰(县)”毫无关联。同样,浙江永嘉县、安徽广德县、甘肃景泰县、永昌县等等,都和与其同名的年号没有任何关系。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魏嵩山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各分卷),周振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史为乐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
《中国历史地名避讳考》,李德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史讳举例》,陈垣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地名与年号同称辑论》,李煜,原载《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华文明史话·地名史话》,林頫(fǔ,府)(即华林甫)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华林甫著,齐鲁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方诗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十驾斋养新录》(影印本),清·钱大昕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胡阿祥著,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陈健梅著,岳麓书社2008年6月第1版
《安徽建置沿革》,徐学林编,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1983年
《广西建置沿革考录》,雷坚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本坛此前相关帖子:
阿山:[灌水]征求以年号命名的地名(县及县以上):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2775
春山狂少:以年号命名的地名: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11318
圣宋网民:以年号为地名的,说说看: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17475
lac8636:地名中的年号: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31059
幻象岭:我国有多少古代皇帝的年号(谥号)成为县级以上地名?: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88759














[ 此帖被超微星在2021-12-30 16:43重新编辑 ]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2-10
可惜大部分都不存在了,否则无疑是历史脉络的见证。
行者无疆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2-10
好資料,有些地名真的是好聽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2-10
嘉定也是的
本人与@未央小色狼 真的没有关系!求求你们相信我!!!!!!
hqq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2-10
湖北省咸豐縣始建于公元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

我還以為跟咸豐有關呢
=============================
Boundary represent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authoriative.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2-13
回 超巨星 的帖子
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治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为政州,疑取“政和”年号之“政”为名。南宋绍兴元年(1135年),复改政州为龙州。
龙州改政州,其原因好像是皇帝还是地方官讳龙字作为州级地名改的,具体出处不太记得了。

笔者按:北宋在今山西(一说河北)置有建隆军;在今广西置有一“羁縻县”建隆县(治今广西南丹县南大厂镇一带),建置年份不详,疑以太祖“建隆”年号(使用时间当960~963年)命名,属地州。大观元年(1107年),改建隆县为归仁县,属孚州。北宋在今广西置有太平州(治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太平),建置年份不详,疑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邕州羁縻〔元代属太平路,明代属太平府,1912年废〕。
那个山西(或者河北)的建隆军,是不是指晋州的军号?如果是,应该是建雄军之误(源于《隆平集》的错误)
还有地州的建隆县,应该是撞衫。按宜州边外的抚水州蛮是大中祥符六年降宋,宋朝对其进行了拆分,大中祥符九年将抚水州指挥使蒙氏家族的主要地盘分成安化上、中、下三州,其他各州洞也任命了世袭头领。其中那、地、文三州是罗氏,兰州是韦氏,都仍奉蒙氏为主。元丰五年,宜州知州刁难土司,造成罗氏造反,六年降宋,罗氏子孙多有册封。大观元年罗氏和韦氏纳土内附,加入宋朝版籍,编立正式的州县,宋设黔南路统之。
建隆县属地州,不知道是唐五代设的,还是大中祥符年间设的,或者是元丰年间设的。但是综其历史,与建隆年号却没半分关系。
广西太平寨(太平州)的源头应该不是太平兴国,北宋皇佑年间平定侬智高叛乱后,在左右江地区设立五寨掌管羁縻州县,俱属邕州。分别是太平、古万、迁隆、永平、横山。恐怕附会不到太平兴国头上,而是撞衫了。史书上记载的宋平岭南置五寨,是指平定侬智高,而不是平定南汉。

说起清朝讳崇德年号,还讳景陵陵号,把景陵改名天门了。
[ 此帖被超巨星在2014-02-14 00:19重新编辑 ]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2-14
长知识了,谢谢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2-14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
政和五年(1115年),改龙州(治江油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为政州,疑取“政和”年号之“政”为名。南宋绍兴元年(1135年),复改政州为龙州。
龙州改政州,其原因好像是皇帝还是地方官讳龙字作为州级地名改的,具体出处不太记得了。
笔者按:北宋在今山西(一说河北)置有建隆军;在今广西置有一“羁縻县”建隆县(治今广西南丹县南大厂镇一带),建置年份不详,疑以太祖“建隆”年号(使用时间当960~963年)命名,属地州。大观元年(1107年),改建隆县为归仁县,属孚州。北宋在今广西置有太平州(治今广西大新县西南太平),建置年份不详,疑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邕州羁縻〔元代属太平路,明代属太平府,1912年废〕。
那个山西(或者河北)的建隆军,是不是指晋州的军号?如果是,应该是建雄军之误(源于《隆平集》的错误)
.......

@夕阳西下
感谢指正!
经核查资料,
1、晋州建隆军,的确是《隆平集》的误写。
2、龙州改政州,的确是朝廷禁用“龙”字作地名。
3、广西建隆县,即使置于“建隆”年号之后,尚不能排除采取先祖年号命名。
4、广西太平州,应该与“太平兴国”年号无关,因“太平”为历代统治者所梦求,经常用作地名。
正文已修改。



本帖提到的人: @夕阳西下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2-16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封嵩山,改嵩阳县(治今河南登封市)为登封县,以“万岁登封”年号之“登封”二字命名,属洛州。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治当涂县,今安徽当涂县)为太平州,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江南东路〔按: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明清为太平府。民国裁太平府,保留当涂县〕。改永兴军(治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为兴国军,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隶江南西道。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赣县之潋江镇(今江西兴国县)置兴国县,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属赣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后改称福建都防御史、福建观察使),由境内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而命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唐中期置福建道〔北宋置福建路,元代置福建行中书省〕。按:“福建”之“建”源于“建州”之“建”,而“建州”之“建”又源于“建安郡”之“建”,故“福建”一名部分得名于“建安”年号。

这些应该只是来源吧,不是直接以年号命名
本人lnrdy(马甲lnrzk),老婆lnrer,儿子lnrrh,老弟lnr(小号lnrby)

我的区划理念总贴:http://bbs.xzqh.info/read.php?tid=104920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4-02-16
江西省会昌县,就是用唐代会昌年号命名的。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2-16
涨知识了,多谢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2-16
回 lnrdy 的帖子
lnrdy:
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封嵩山,改嵩阳县(治今河南登封市)为登封县,以“万岁登封”年号之“登封”二字命名,属洛州。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南平军(治当涂县,今安徽当涂县)为太平州,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太平”二字命名,属江南东路〔按:元改太平州为太平路,明清为太平府。民国裁太平府,保留当涂县〕。改永兴军(治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为兴国军,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隶江南西道。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升赣县之潋江镇(今江西兴国县)置兴国县,以“太平兴国”年号之“兴国”二字命名,属赣州。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福建经略使”(后改称福建都防御史、福建观察使),由境内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而命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唐中期置福建道〔北宋置福建路,元代置福建行中书省〕。按:“福建”之“建”源于“建州”之“建”,而“建州”之“建”又源于“建安郡”之“建”,故“福建”一名部分得名于“建安”年号。
.......

1、登封县、太平州之类,应该说仍然是“以年号命名”,因“万岁登封”、“太平兴国”这样的四字年号太长,将其进行拆分来命名地名很正常(因汉族地区不习惯命名四字及以上地名,否则,就会命名为万岁登封县、太平兴国州)。
2、“福建”一名部分(其中的“建”字)得名于“建安”年号,或者说来源于“建安”年号。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2-16
回 天地君亲师 的帖子
天地君亲师:
江西省会昌县,就是用唐代会昌年号命名的。

会昌县,北宋置县,因当时凿井而出土的瓴甋(líng dì,玲滴)上有“会昌”二字篆文,故命名为会昌县(据《舆地纪胜》)。没有证据表明此“会昌”篆文刻写于唐代“会昌”年间。
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左图右史,兼收并蓄
欢迎浏览“超微星史地系列”帖子:http://xzqh.info/bbs/searcher.php(输入“超微星”)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2-18
很好的资料!
ein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7-05-23
有买有能查到详细解释命名逻辑的。。。?

比如有的地区因为潜邸驻跸之类得以年号命名 这就是比较明显的理由

比如当年为什么要把南京那个改成上元。。。?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7-05-23
回 ein 的帖子
ein:有买有能查到详细解释命名逻辑的。。。?
比如有的地区因为潜邸驻跸之类得以年号命名 这就是比较明显的理由
比如当年为什么要把南京那个改成上元。。。? (2017-05-23 04:41) 

有些本身就没有逻辑可言,一时兴起就改了。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7-05-25
唐代以前的例子
若没有确切直接的记载
很难断定为年号命名的地名
如建安,本身就是个吉祥话
除非当时的史书明确说以汉献帝年号命名
否则无法判断其因果关系
武德也有些牵强
真正第一个能坐实的年号地名,我看还是乾封

宋真宗搞封禅,改元大中祥符
还顺便把乾封县改名奉符县
虽不是因年号改名,也再次跟着折腾了一遍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7-06-05
牛,收藏了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7-06-10
大足县,一名来历,一说是以大足川得名,一说是借武则天年号得名,但没有确实证据。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7-07-17
以年号命名的行政区命名/县级以上
只知道(大中)祥符区  建安区 还有几个县想不起来了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7-07-17
有同名年号的政区:绍兴、嘉定、咸丰……

内容来自[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7-07-17
江西景德镇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7-07-17
西汉:黄龙,阳朔
东汉:永宁、永和、建康、永嘉、和平、永兴、永寿、永康、建宁、兴平、建安
三国 :太和、青龙、黄龙、嘉禾、太平、永安

晋朝:咸宁、太康、永康、永宁、永安、永兴、永嘉、永昌、永和、兴宁、太和、咸安、隆安

南北朝:
〔齐〕隆昌、永泰
〔梁〕大通、大同、太平
〔陈〕永定
〔北魏〕永兴、兴安、和平、太和、永平、孝昌、永安、永兴
〔东魏〕武定
〔北周〕建德
〔北齐〕隆化

隋朝:仁寿

唐朝:
(周)永昌、长寿、大足、长安
〔唐〕宝应、广德、永泰、太和、会昌

五代:
〔后梁〕开平
〔后唐〕长兴

宋朝:
(北宋)淳化、景德、康定、政和
(南宋)绍兴、嘉定、《宝庆》
辽:会同、大同、《保宁》、太康

金:泰和、《崇庆》

西夏:大庆、《宝庆 》

明朝:景泰
清朝:咸丰
[ 此帖被zhaohz在2017-07-17 12:42重新编辑 ]
多数人一生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林语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