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559阅读
  • 27回复

[其它]解读“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中的“陇右”是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3-26
□陆军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216卷中说,“是时(唐天宝十二年,癸巳,公元753年)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这一句很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西人引以自豪,内心涌荡起一种扬眉吐气之感。因为,人们认为句中所说陇右即今定西市,也就是说在汉唐时期定西人民生活富裕,天下其他地方都比不上。当然这话有些夸张,其时关中平原,河南、江浙一带等地物产远比陇右丰富得多。细究起来,司马先生之句的意思所指另有他意。
  首先,从地域来说,司马先生句中的“陇右”一词,其时指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其实际辖域却稍向东南延伸到天水。两汉时期凉州刺史所辖陇西、天水、金城、安定、武威、酒泉、张掖与敦煌八郡,即属陇右范围。基本包括了今定西市,甚至是甘肃全省,新疆、青海部分地区,也就是唐朝的河(河西、河东)陇地区。由此可见定西市即属“陇右”。
  据史载,河陇地区物产丰富,汉唐各代封建王朝建立后,为了开发西北边境,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曾不惜一切地开发河陇地区农牧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使这里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是全国十分富庶的地方。但与关中、三河(河北河南、河东)地区相比较,地旷人稀。西汉武帝以来,北击匈奴,西设河西四郡,进而经营西域,军旅所至,高山大河、荒漠戈壁,动辄数千里之遥,飞刍挽运,盘费远高于所运粮草的价值,不仅大大增加了内地劳动人民的负担,而且即使如此,仍然不能保证军需供应,因而影响到中原王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及其谋略家,看到西北有广袤的荒地、充裕的水利条件和数十万应征的戍卒--他们原都是内地各郡县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农民,于是,很自然地想起了利用军队就地生产自给的问题。戍边屯田、广开水田。使经济效益成倍地增长。直到唐前期,河陇地区的水利建设一直延绵不断。仅据敦煌发现的《沙州图经》记载,唐代敦煌地区的水利灌溉以甘泉水(今党河)为源头,分流灌溉,干渠有东河渠、神农渠、阳开渠、宜秋渠、都乡渠、阴安渠和北府渠共7条,每条干渠,又分许多支渠和斗渠,共计117条,每年灌溉沙州城周围6000多亩粟、麦、麻、豆、菜等农作物及闲地3至6遍。此外,敦煌地区还有许多泉水和大泽,用于作物和农田的灌溉,这些水利灌溉设置,是汉唐屯田和整个农牧业经济繁荣的一个基本条件。这足以说明司马先生笔下“桑麻翳野”也即农业大丰收,实指地势平坦一望无垠的河西地区。关于这一点,从神秘的楼兰古国、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物古迹中都能得到证实。
  而此时河陇地区中的陇右地区却山大沟深,地势险峻,只是森林茂密,即使畜牧业也与河东、河西地区没法比。汉设牧师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头”,散布在河西六郡,即天水、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一带,大多数在河陇各郡县。唐代时才在泾(今甘肃泾川县)、宁(今甘肃宁县)、岐(今陕西凤翔县)、邠(今陕西彬县)诸州的千里牧场上,分置了8个坊,48个牧马监。金城(治今甘肃兰州市)、陇西、天水、平凉一带“善水草腴田皆隶之”。可见定西市当时的畜牧业也一般,远在平凉、庆阳之下。作为国家级牧场的地方并不多,是附带性的。人民的生活也只是农牧区的较为稳定的生活,并不富裕。
  司马先生说“翰每遣使入奏,常乘白橐驼,日驰五百里”。是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每派遣使者入朝,经常乘坐白骆驼,一日能行五百里。可见以骆驼为坐骑者,可谓是河西的了。由以上理由,司马先生《资治通鉴》中所说“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句,其意指今天的河西地区,而非定西市。
  北宋时,西北、东北的少数民族经常犯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作为谏议大夫的司马先生,一直在朝廷工作,没有史料证明他来过定西,但他能掌握来自边境的各种报章奏折,这句话可能是他坐在办公室里,根据奏章或人们的传言想象出的,他用这句话来说明汉唐时边境地区人们生活安定,以求当时北宋王朝能师承旧法,平定边境,并以此来反对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政变法。
一粒沙寂寞成一整个撒哈拉,
一滴泪蓝调了一整面地中海!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3-26
陇是陇山即六盘山 右即坐北朝南的皇帝的右手即西 陇右即陇西即兰州天水地区和旁边的那几个市
無限空虛心內追 含淚告別了無聲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3-26
今天变成了“天下称赤贫者无如陇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3-26
讽刺的是,陇右地区就是靠着王安石新法的成果收复的
007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3-26
不是关中平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3-26
巩昌府那块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3-26
回 Good 的帖子
Good:今天变成了“天下称赤贫者无如陇右” (2015-03-26 12:25) 

这反差也打了些!
不过定西是非常非常的穷啊!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5-03-26
还真别说,这里的“陇右”就是指今天陇山以西的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当然包括定西在内。而且司马光也绝不是信口乱说。
唐代以前,中国的旱作农业远比稻作农业发达,黄土高原又是最适合旱作农业的地方。当时的陇原地区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发达程度都在河西之上,不然的话,也不会一再的有河西地区的割据势力向陇右地区的割据势力俯首称臣的故事重演,如东汉初年的窦融和隗嚣,唐初的李轨和薛举薛仁果。
不幸的是,这一地区此前一直是氐羌等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光是东汉时期,波及至此的羌乱就几乎一直没有平息过,再经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动乱,直到盛唐时期,这一地区才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一方乐土,才有了较高程度的经济开发,而且,明显的,当时的生态环境远没有现在恶劣,你说,能不富庶吗?
另外,此文的作者引经据典,看似考证缜密,却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当时的哥舒翰以陇右节度使身份兼河西节度使,河西在其辖下,并以判西平太守的身份驻节西平(青海西宁一带)。从此出发去长安无需经过河西地区。而且,其身兼河西节度使的记载恰好在《资治通鉴》里“是时中国盛强……”的前段:杨国忠欲厚结翰与共排安禄山,奏以翰兼河西节度使。秋,八月,戊戌,赐翰爵西平郡王,翰表侍御史裴冕为河西行军司马。
想质疑古人,尤其是司马光这样的大学者,考证总得缜密一点才是。
[ 此帖被荒州邈县在2015-03-26 21:42重新编辑 ]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5-03-26
慘絕…………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3-26
陇右的范围有大有小
山川形便,撤省地置百郡,郡分大县,县管大乡村,驻市,不问一般市政
城乡分离,适域市分级有限自治,划街坊,城市圈内连片处合并改区
另设监察域,选举域,审计域,统计域,军事域,教化域,医疗域
反对特区,民族自治,联邦制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5-03-26
再来逐字逐句通读并理解一下司马光的原文。
是时,中国盛强“,这当然是特指”行者万里不持寸兵“的开元盛世。”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当然也是此时。
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这里应该说的是从唐长安城到西域的交通联络通道,既然是交通联络通道,当然是尽可能的选择走地势相对平缓的河谷川道地区,毫无疑问,这也是人口相对稠密和经济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于是行人看到的景象就是”闾阎相望,桑麻翳野“,也就是说,相邻的村落都在极目可见的范围内,漫山遍野都是人工栽培的桑麻(请注意,桑麻比起粮食作物来说更适合黄土丘陵山区种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桑麻是古代中国人衣服穿着的主要来源,也是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明清时代太湖地区的富庶和商品经济的发达主要就是依靠桑蚕丝绸业,与明清时期相比,唐代可没有棉花种植,桑麻的经济地位和价值理应更高。”桑麻翳野“的陇右地区家庭副业和商品经济发达,能不富庶甲天下吗(司马光可没有说陇右地区的富庶是靠粮食种植或畜牧业神马的)?虽然,当时的其他地区如关中中原等地开发程度在陇右之上,然而,这些地区人口也是相当稠密,物产总量虽高人均一下就不见得高了。
况且,陇右如果指与唐长安城相隔数千里的河西地区,司马光的这段极有可能参考摘抄自于其他原始档案资料的”闾阎相望“记载就明显说不通了(不要忘了,司马光不但是历史学家,还是大文学家)。
况且”祖上曾经阔过“的经济兴衰历史实例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文中提到的楼兰即是。
大家还觉得有必要去解读一下”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中的”陇右“是指哪里吗?当然不可能特指定西,而是指包括定西之内的陇中黄土高原。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5-03-26
陇右李,陇右赵~
  肃风吹飞絮,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秋水载落叶,漂泊垂天止。北冥无常势,乌衣何靡靡。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5-03-30
地球气候变化,原本如江南水乡的关中平原也成了旱地,黄土高原的陇左陇右(陇东陇西,六盘山为界),自然成了十年九旱的地方,原本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成为最穷困之地。明末李闯之能成军,与北方大旱密切相关,流民遍地饿殍遍野,民以食为天,焉有不反之理。

以六盘山为界的陇左陇右,陇东陇西,在史书上无歧义,至今也没歧义。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5-03-30
还有,此文的作者明显的是以现代人的思维观点看过去,如果现在先去长三角或珠三角转一圈再去陇右考察对比的话,当然是贫穷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
而且,即便司马光当时有条件去陇右实地踏勘,他也根本不会去,因为考察不出个所以然来,明显的,已经过两三百年战乱浩劫的陇右,早已经物是人非,不复往日之盛。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5-03-30
回 大蝈蝈 的帖子
大蝈蝈:地球气候变化,原本如江南水乡的关中平原也成了旱地,黄土高原的陇左陇右(陇东陇西,六盘山为界),自然成了十年九旱的地方,原本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成为最穷困之地。明末李闯之能成军,与北方大旱密切相关,流民遍地饿殍遍野,民以食为天,焉有不反之理。
以六盘山为界的陇左 .. (2015-03-30 11:25) 

司马光其实是胡扯。
说“天下称富庶无出陇右”,其实是故土情结。就好像现在人很爱说“台湾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一样。
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

赵匡胤其实很精明,打下大渡河就不打了,为什么?不合算。
北方,也只提燕云十六州而不提汉唐故地辽西。也是不合算。

黄土高原,其实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因为开发过度而贫瘠。
唐代有“扬一益二”的说法,足以证实关陇已经没那么辉煌。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5-03-30
武则天开始搬洛阳,至唐亡之后,首都再也没有回到关中。
其实,就是关陇过度开发,导致没有足够的腹地养活“首善之区”(当然主要是汉代开始的毛病,尽收天下富贵之家于京师。)

当然,也许司马光是在说汉代光景。收尽天下富贵之家于京师,这些人比如就近置业。关中、河东、陇右这些地方是必选题。陇右是商路上,富庶也不奇怪。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5-03-30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武则天开始搬洛阳,至唐亡之后,首都再也没有回到关中。
其实,就是关陇过度开发,导致没有足够的腹地养活“首善之区”(当然主要是汉代开始的毛病,尽收天下富贵之家于京师。)
当然,也许司马光是在说汉代光景。收尽天下富贵之家于京师,这些人比如就近置业。关中、河东、陇右 .. (2015-03-30 12:30) 

啊。真的没有搬回长安?难道唐玄宗在安禄山起兵后,是从洛阳逃到成都的?哥舒翰守备是潼关是给唐玄宗逃跑时开门的?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5-03-30
称得上富庶的也就几个通商要道上的城市罢了,六盘山东西历来很穷。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3-31
回 夕阳西下 的帖子
夕阳西下:啊。真的没有搬回长安?难道唐玄宗在安禄山起兵后,是从洛阳逃到成都的?哥舒翰守备是潼关是给唐玄宗逃跑时开门的?
 (2015-03-30 12:56) 

唐亡之后,搬回过长安?

秦汉是关中的天下。
隋唐是过渡期
唐亡之后,彻底放弃长安。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5-03-31
回 東七區 的帖子
東七區:唐亡之后,搬回过长安?
秦汉是关中的天下。
隋唐是过渡期
....... (2015-03-31 10:57) 

人家说唐玄宗时期,你说什么唐亡。。。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5-03-31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人家说唐玄宗时期,你说什么唐亡。。。 (2015-03-31 11:25) 

我说的就是唐亡之后没再回迁。
他理解错了。

武则天是第一次主动迁都。这是个信号,当局已经意识到关中已经不宜为都了。
果然,唐亡之后,就再也没人选长安。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5-04-01
回 yudewvi 的帖子
yudewvi:讽刺的是,陇右地区就是靠着王安石新法的成果收复的
(2015-03-26 12:35)

讽刺的是,就是因为收复河湟,把宋朝在西北的盟友吐蕃彻底击垮了,造成西夏政权尾大不掉,一家独大

最终造成大宋在西北的统治彻底崩盘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5-04-02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复辟,二月即复国号为唐,并改神都为东都,回迁长安。此时离“是时,中国盛强……”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离朱全忠逼唐昭宗东迁洛阳差不多有两百年历史。
如果不是后来先是黄巢、后有李茂贞韩建等人打砸抢造成的破坏,尤其是朱全忠因挟天子而令诸侯的需要,定都长安依然是后世中原王朝的首选。宋太祖就一直念念不忘过,直到北宋末年金兵毁盟入侵时,种师道也建议过迁都长安、等待四方兵马勤王,设如种师道所言,北宋可能就不至于覆亡,也就没了后来的屈辱的宋金和议。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5-04-03
回 荒州邈县 的帖子
荒州邈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复辟,二月即复国号为唐,并改神都为东都,回迁长安。此时离“是时,中国盛强……”已经过去了四五十年,离朱全忠逼唐昭宗东迁洛阳差不多有两百年历史。
如果不是后来先是黄巢、后有李茂贞韩建等人打砸抢造成的破坏,尤其是朱全忠因挟天子而令诸侯的需 .. (2015-04-02 12:42) 

徽欽二宗不被俘的話能保住淮北、關中?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5-04-16
回 tudou002 的帖子
tudou002:讽刺的是,就是因为收复河湟,把宋朝在西北的盟友吐蕃彻底击垮了,造成西夏政权尾大不掉,一家独大
最终造成大宋在西北的统治彻底崩盘 (2015-04-01 09:30) 

宋朝失去西北是因为鞑金入侵,与收复河湟没有多大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