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364阅读
  • 52回复

[先秦]葛剑雄:中国从未实行过“九州”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7-06

  东汉十三州: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后,州逐渐变成行政区。

  人们一般都认为,从大禹治水开始就有了九州这样的政区,以后又演变为十二州。直到现在,一些人在叙述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历史时,往往还要从九州讲起,似乎这是历史事实。

  由于全国分为九州,所以九州又一直被当作全国、“天下”的代名词。如南宋诗人陆游《示儿》诗中的名句“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就是取这样的用意;晚清诗人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一句也是如此。

  五四运动以后,学者们向儒家经典提出了挑战。经过反复的争论和研究,历史学界已经把这传统的“九州说”推翻了。原来,《禹贡》中记载的并不是历史事实,九州也不是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

  《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具体的证据很多,最主要的理由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有的地名和水名甚至要到战国后期才出现,如果真是大禹所作,他岂能未卜先知?而且在《尚书》各篇中,《禹贡》的语言照理应比出现在它以后的《盘庚》(记录商朝中期的君主盘庚迁都事)等篇难懂,事实恰恰相反。这也只能说明《禹贡》问世的时间较晚。

  《禹贡》所讲的内容不符合历史事实,至多只有传说的价值。到目前为止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还只能证实商朝的历史。近年来在河南等地发现的一些文化遗址,一些学者认为就是属于夏朝。如果这一观点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和普遍的承认,那么夏朝的主要统治区应该在今河南一带,与文献记载传说中的夏都不超出今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的范围是一致的。而《禹贡》所叙述的九州的范围,北至燕山山脉和渤海湾,南至南岭一带,西至陇东高原;至于具体涉及的地理内容更广,当然不可能是夏朝的事实。

  现有的研究成果足以证明,不仅传说中的大禹时代还不可能有什么行政区划,就是商朝和更后的西周时代也还没有出现行政区划。既然《禹贡》是战国后期的产物,那么九州制是不是当时的制度呢?也不是。大家知道,到战国后期,周天子的权力早已荡然无存,而秦始皇还没有统一六国,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各自为政,又有谁有这样的权威能制定并且实行包括各国的疆域在内的行政区划呢?

  可见,九州制只是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政治理想。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却没有在郡以上设立州。到了公元前2世纪末,也就是在《禹贡》问世的一二百年以后的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除首都附近的七个郡级单位以外的政区划分为十三部,即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扬州、交趾、朔方,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巡察境内的地方官和豪强地主,称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但那时的州还是一种监察区,而且这十一个以州命名的单位中没有《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和雍州,增加了凉州、益州、并州和幽州。在公元1世纪后的东汉,州才成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域。朔方并入了并州,加上管辖首都一带的司隶校尉部,总数仍为十三。由于交趾改称交州,以州命名的单位就有了十二个,也不是九个。东汉末年曹操曾想按九州来重划政区,却没有成功,从此再也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尝试。从这一角度来讲,九州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的现实。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21-11-24
跟三代一样,古史层累,最后被需要精神壮阳的人拿来重新发明历史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21-08-05
回 两醉清风 的帖子
两醉清风:我们学过数学都知道
平面坐标系分为 四个个象限,为什么叫象限,
跟易经也是有关系的,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在坐标系里 道就是炁  ,也就是复数单位i
....... (2021-07-01 03:07) 

呀,两笔交叉就能分出四个片区,两岁小孩都会画。这就是Quadrant,居然能扯上易经,也是醉了。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21-07-01
我们学过数学都知道
平面坐标系分为 四个个象限,为什么叫象限,
跟易经也是有关系的,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在坐标系里 道就是炁  ,也就是复数单位i
正负i是1的组成,1就是万物本源,

一生2,分阴阳, 就是正负
二生3就是三维,
三生万物,就是三维世界。

平面里的分为四个象限,分别对应 易经四象 老阴老阳 少阴少阳
三维立体里分为八个卦限,代表先天易经,
这个独立个体,
扩展到另一个个体,就是说2个个体产生联系, 那么8*8就是64种关系,所以
周易就是一个个体8卦和另一个个体8卦的关系。

所以先天易经是对个体的认知,周易是对事物的关系认知。

只看该作者 49 发表于: 2021-07-01
那么又有人说了,周易一卦只有6个符号,怎么会有9

那就需要补课了
周易 每个卦 六爻,
从下到上对应的数为12345 9
没有6
的原因是 ,9是6的极数, 所以最上面的那个是9 。整个六爻就是一个循环,物极必反。6即是9 9即是6

只看该作者 48 发表于: 2021-07-01
很多东西 都是指代意义,
又比如说三长两短  代表生命危险,

其实是指代棺材没有扣盖,  没有扣盖的棺材板就是3长 2短。
如果死定了,就扣盖了
所有又有了
盖棺定论
只看该作者 47 发表于: 2021-07-01
易经作为百书之首, 而数又是易经四个重要核心之一。
所以
不要浅显的认为 没有九州,而是正确对待九州的意思

比如有个歇后语叫不管三七二十一。
为啥不说不管四七二十八呢

这就是 涉及到阴阳五行和周易的关系
七 者  阴阳+五行也,
七七四十九为一循环。
其中四象 与7之相乘 为28   对应28星宿之分。
49-28为21,也就是37之数,
周易中 37没有含义,
所以不管37而是一
只看该作者 46 发表于: 2021-07-01
首先可以确定 文王确定的是周易
周易是64卦
周易之前的是先天易经,
是8卦
与先天易经对应的是河图洛书,
而九五之说 是周易里边的说法, 也就是说周易 里的九就是全
九州之说在周朝是应该的。
所谓禹贡九州 应该是后代描述的 大禹时代的范围,
换句话说是周朝按照周代的思路分出的地理分区。
代指天下。
不见得是九个州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21-07-01
回 东海风 的帖子
东海风:“九”在古代很多时候表示一个概数,表示数量多,如“九天”“九牛二虎”“九死一生”,九州也许真的只是这么一种表达方式。 (2015-07-07 05:20) 

正解
九是易经里的全 数  五是易经里的中数
所以天子 皇上 被称为九五至尊,

意思就是 全部的中心 ,

所以九州 就是天下
只看该作者 44 发表于: 2021-06-12
回 beamlake 的帖子
beamlake: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了解下
三坟:上古时期记录三皇的书籍
五典:上古时期记录五帝的书籍
八索:记录上古八卦的书籍
九丘:记录九州方物的书籍,九丘即九州,
....... (2021-06-09 22:22) 

后面那一大段话,都是猜谜的。

像一个秦朝的江胡郡,现代先秦、秦汉研究人员就能猜出十来个区域。相隔天南地北。
至今洞庭郡都没有一个能令大部分人信服的解释,一个泥封简牍就能打穿两千年古人的脸。
反正都是猜嘛。我当年要是进了研究所,我也能猜出几个地方来。随便猜猜就能弄到几百万经费,我只怕还弄得到更多。
移动:小心😆电信🤣诈骗
电信:小心😳移动🙄支付陷阱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21-06-10
回 beamlake 的帖子
beamlake: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了解下
三坟:上古时期记录三皇的书籍
五典:上古时期记录五帝的书籍
八索:记录上古八卦的书籍
九丘:记录九州方物的书籍,九丘即九州,
....... (2021-06-09 22:22) 

超出认知范围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21-06-09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了解下
三坟:上古时期记录三皇的书籍
五典:上古时期记录五帝的书籍
八索:记录上古八卦的书籍
九丘:记录九州方物的书籍,九丘即九州,
上古称九丘;大禹治水功成重划九丘称九州;


《海内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摘录《海内经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图》一文对于九丘分布情况未作细辨,现补充如下。


1、陶唐之丘,即《尧典》十八族之皋陶一族,黄帝时期其族封地在太行山、吕梁山一带。九丘之陶唐之丘,广义而言可以包括太行山、吕梁山、燕山一带。


2、叔得之丘,淑德之丘。《大荒西经》:“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通菽君,《尧典》十八族之后稷一族。狭义而言的叔得之丘指陕北山地,其族主体在关中、陕北一带。广义而言的叔得之上包括关中、陕北、河套、阴山、贺兰山一带。《海外南经》结匈国即结胸国即河套地区,汉字直心为德,所以叔得之丘可以泛指河套周边群丘。


3、孟盈之丘,孟夷之丘,孟羿之丘。孟,长子。盈,音近夷、羿。孟盈,东夷长子。《尧典》十八族夷族,在山东半岛,地形若巨鸟之头。


4、昆吾之丘。昆,弟。吾,五,吴。昆吾,东夷次子。昆吾之丘,今苏北、皖北一带山丘。


5、黑白之丘,黑柏之丘,即《海内经》三天子都山,即《海内东经》三天子鄣山。平面地形若樟树或柏树,树冠顶部在杭州湾南侧,左沿到南阳盆地,右沿到粤东一带。遗存关联地名有徽州一带的黑白二山、南北大鄣山。


6、赤望之丘。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皆圆形盆地,合属重阳地区。重阳山为炎帝、赤帝核心支系的主要聚居地。赤望之丘,则指两盆地东侧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一带,平面地形又若汉字“望”字。该地形也是三天子鄣的一部份。


7、叁卫之丘。叁星,在西部。卫,围,巴蛇若围。巴蛇山系围绕四川盆地,长江南北各一支,加上秦岭,合称叁卫之丘。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早期部族属长江上游巴蜀一系。


8、武夫之丘,即远古衡山大系。今之罗霄山、衡山若立柱,五岭若秤杆。此地形又若一个挥动拳脚的武夫,故名武夫之丘。后世湘西武陵山,即武夫之右臂。后世闽西武夷山,在武夫之左臂一带。武夫之丘地形与黑柏之丘的地形有重叠。


9、神民之丘,即远古苍梧之山。由梧州苍梧县往北到神农架一带,若大树。此地形又若一个面朝东方的神民,故名神民之丘。神民之丘,北侧与叁卫之丘地形有重叠,东侧与武夫之丘地形有重叠。后世仍存神农架之名,是远古神民之丘的一部份。




[ 此帖被beamlake在2021-06-09 22:4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41 发表于: 2021-06-09
九,数之极也
只看该作者 40 发表于: 2021-06-02
回 asch2012 的帖子
asch2012:周天子的九鼎是不是真的? (2021-02-06 15:04) 

秦武王举鼎绝膑而亡有历史记载。
《史记·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惟天有汉 鉴亦有光
实司群望 表我华阳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21-06-01
说古人更近史实是不确切的,比如洞庭郡在传世文献中就没有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21-04-04
古之人与古更近,更近史实
某些与现代发现不一样,不能就断定当时不存在

不要定性,只可参考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21-03-21
九州本来就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夏朝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一个“国家”,只能说是部落联盟吧,当时九州只是地理概念,相当于现在的“东北、西北、华东、华南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21-02-06
周天子的九鼎是不是真的?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21-02-06
回 晦象先生 的帖子
晦象先生:有可能实行过
可能就是村镇范围 不足一个县境,称九州、十二州,也未必不可能 (2021-01-10 11:04) 

好像春秋戰國時, 西邊秦地的州很大, 往往超過一般郡縣, 但東邊齊魯宋鄭一帶的州很小, 只有村鎮等級
所以州會變成郡縣之上應該是因為關中人感覺州很大吧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21-01-10
有可能实行过

可能就是村镇范围 不足一个县境,称九州、十二州,也未必不可能
太師、天策上將、大相國、領尚書事、中書監、侍中、大將軍、大司馬、假节钺都督中外諸軍事、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左右神策十軍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清宮太微宮使、首輔學士、監修國史、軍機大臣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21-01-10
九州在古代更多的意思是地理方位指代,而不是行政区划,那时称得上行政区划的是“国”,而不是“州”。
地图看世界,网络游天下,闲云野鹤,不吃萝卜,不操空心......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21-01-09
回 炎黄剑 的帖子
炎黄剑:好像是先有十二州再有九州的说法,当然无法证实。
还有就是据说夏禹铸九州鼎,传夏商周三代(传国玉玺之前的传承之器),周末或秦末消失。 (2015-07-06 22:31) 

十二州是堯封十二州, 但有的說是虞舜才設立的, 所以有稱堯封舜壤
十二州一般稱是 豫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梁州、雍州、冀州、兗州、并州、幽州、營州, 其實就是各個不同版本的九州名單的合併

东南军政长官,兼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主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浙江省大陈区行政督察专员、福建省金门军管区行政公署行政长、福建省马祖守备区战地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台湾省梨山建设管理局局长、台北市阳明山管理局局长。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21-01-08

1、扶州:黑龙江、吉林;
2、营州:辽宁等;
3、冀州:河北、北京、天津等;
4、并州:山西;
5、青州+兖州:山东;
6、雍州:陕西;
7、凉州:甘肃、宁夏;
8、湟州:青海;
9、柱州:新疆;
10、蕃州:西藏;
11、徐州+扬州:江苏;
12、淮州:安徽;
13、荆州:湖北;
14、湘州:湖南;
15、洪州:江西;
16、越州:浙江;
17、闽州:福建;
18、益州:四川;
19、渝州:重庆;
20、黔州:贵阳;
21、宁州:云南;
22、象州:广西;
23、广州:广东;
24、朔州:内蒙古中西部;
25、兴州:内蒙古东部;
renming111@163.com
依山川流域形便,语言(民系,民族,风俗)兼顾现代交通分道。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21-01-08
这个今天大概已经不需要澄清了,人们拿着古代史书才可能问出这种问题。夏朝的范围如果有也就覆盖中原周边,肯定不会有所谓九州作为行政区划
只看该作者 29 发表于: 2015-07-12
呵呵,科普一下对我们这些工科历史盲还是蛮有用的。。。。。。谢谢赵老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