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179阅读
  • 25回复

[湖北]沙市为何陨落(叫鄂州与黄冈合并的筒子们可以停止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2-11-11
— 本帖被 keating 从 经济地理 移动到本区(2015-08-09) —
          沙市为何陨落
   虽然改革开放后的20余年是湖北经济、社会、思想观念沧海桑田的年代,但让不少人感叹不已的是沙市的变化:一个80年代享誉全国的明星城市到了21世纪变得默默无闻、几乎无人知晓。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沙市市作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全国的明星城市。在那个短缺经济的年代,一批沙市市明星企业生产的名优产品使小小的沙市在全国家喻户晓:一段“活力28,沙市日化”的广告,全中国人人耳熟能详;鸳鸯牌床单是新婚夫妇的必备产品;荆江牌热水瓶更是每个中国家庭希望拥有的国家金奖产品……但是今天,你找遍整个原沙市市的旧辖区,也找不到这些往日明星的一丝踪影;询问路人,“你知道 沙市市吗”,他都会露出迷茫的表情:“还有这样一个城市吗?”你不禁要问,沙市到底怎么了?
  
   ■决策
  
   这一切变化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初中期。我们先看看当时的决策者作了什么特有决策,导致了如此沧海桑田的变化。
   决策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自费修建荆门至沙市的铁路,修建沙市机场等。
   决策二:沙市市与荆州地区合并并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当然,当时的决策者还进行过很多决策,但大都与全国的决策同步进行和实施。这些决策在其他地方并无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判断,这些决策不是导致沙市市巨变的原因。而上面的两大决策则是沙市市特有的重大决策。我们分析一下它们和沙市巨变的关系。
  
   ■分析
  
   决策一的影响分析
  
   当时的沙市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长江航运。与周边城市如武汉、宜昌、荆门、岳阳相比,交通上确实处于劣势。
因此,当时的决策者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决策从战略上说并没有错,而是错在战术上。沙市市是一个轻工城市,轻工产品的运输最重要的是小批量和快捷,而铁路更适合运输大批量、低时效物品。因此,荆沙铁路没有给沙市带来多少交通上的便利,相反由于运量不足,加之又是断头铁路,荆沙铁路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成了地方财政的沉重包袱。而沙市机场更是由于离武汉机场过近,人流过小,无航空公司原意营运,早已被人遗忘,成了一笔躺在银行账户上的不良资产。
  
但这项决策并不是导致沙市坠落的决定性因素。这两项投资虽然都成了沙市市的包袱,但全国做出这类低效投资决策的绝不仅仅是沙市市一家,特别是在当时的金融体制下,这类投资的后果一般会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虽然会影响到后来的地方金融环境,但不会成为当时的决定性因素。而且,随着沙市至岳阳铁路、武汉-荆州-宜昌铁路的即将修建,荆沙铁路并入全国铁路骨干网,其发挥应有的效益也指日可待。
  
   决策二的影响分析
  
   当时的沙市市本是源自荆州地区、又被荆州地区环绕的一小块地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市带县式行政区划体制在国内出现,沙市市就开始谋划将荆州地区所辖各县或几个县划入沙市市的版图内,以解决其地域过于狭小制约发展的问题。几经周折后,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梦成真。但美梦醒来,看到的却是不如人意的现实。
  
        其一,沙市市从原来的省辖独立行政区变为了一个市辖的行政区。原沙市市和江陵县的一部分合并后,构成了新的沙市区,与新设的荆州区一起,构成了当时被称为荆沙市的两个市辖区。由于荆州和沙市都变成了区,一批原来冠名荆州或沙市的企业、机构、居民被迫换名号、换招牌、换公章、换地址……很快,这一行政区划体制的弊端表露无疑。“活力28,沙市日化”这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也成了笑话,因为沙市日化总厂被迫更名为荆沙市日化总厂,沙市日化都不存在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于是一批企业数十年培育的无形资产、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文明史的沙市、有几千年历史、华夏古文明最早的行政区划九州之一的荆州、有千余年历史的江陵等都随着这次行政区划的调整而消失于无形。
  
   笔者听到行政区划主管部门的同志说过,行政区划调整影响的主要是党政机关干部,对社会和老百姓的影响不大。但是,原沙市市的行政区划调整则说明,行政区划调整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了社会和老百姓。原沙市市的行政机构、企业和居民发现,与原来只接受市一级政府领导不同,现在得接受市、区两级政府领导,行政效率陡然降低。
       其二,沙市市与荆州地区的合并重组几经变化。随着荆沙市体制弊端的显露,这块曾经是全盛时期古楚王国都城的地域又面临一次动荡:荆沙市再次更名为荆州市,再从沙市区和荆州区中划出一部分,恢复江陵县。于是又是企业、机构、居民被迫换名号、换招牌、换公章、换地址……当时荆州市最火红的行业正是标牌制作业。
  
   其三,
行政体制在改革关键时期的剧烈变动严重影响了改革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从短缺、有限度竞争转向买方市场、高度竞争的前夜。这一关键时期的行政体制反复调整使荆州市及其辖区沙市区政府错失了国企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机遇,而原沙市市又恰恰是一个国有经济比重很高的地区。于是,在买方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原沙市市的企业活力不足,纷纷败下阵来,那些曾让沙市人和湖北人引以为自豪的企业也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其四,
新的荆州市与原沙市市在治市理念上有重大区别。由于原沙市市人口过少、地域过小、经济实力也没有大到可以领导是它几十倍的大荆州的程度,所以荆州和沙市合并顺理成章的不是原沙市市希望的“市领导县”,而是沙市重回荆州的怀抱。由于荆州是传统的农业区,经济发展的思路自然不同于弹丸之地而又高度工业化了的原沙市市。原沙市市正是因为只有弹丸之地,所以擅长于做精做细,这与它轻工城市的定位本是天作之合。笔者并不是环境决定论着,但也相信环境确实影响到人的思维和习性,就像地大物博的东北三省虽然工业化程度高,但却总做不出好的、需要精雕细刻但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的轻工产品,而工业化是后起之秀但国土面积狭小的浙江做出的轻工产品总能胜人一筹。国际上也有弹丸小国瑞士和日本造出的轻工产品令人佩服,但国土辽阔、技术雄厚的美国和俄罗斯的轻工产品反倒令人难以恭维的例子。荆州市和原沙市市治市理念上的差异也造成了合并后的磨合困难,进而加速了沙市市这个往日明星的坠落(
是导致沙市坠落的决定性因素)。
  
  ■结论
  
   从对原沙市市历史变迁的决策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原合并方案不科学、不周全,没有经历必要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没有广泛征询专家、民众等利益相关各方的意见。这符合当时的执政思路和环境,但导致了合并方案实施后必然反复调整,加剧、延长了新的荆州市和沙市区走上正轨的阵痛
  按照现在的执政理念,凡是对人民群众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决策,都必须经过公众听证这一民主化程序,而沙市的变迁证明行政区划调整恰恰是一个对社会各界都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因此,行政区划调整应当是一个公开决策过程,必须经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这也与世界主要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做法一致。在多数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必须经过议会公开辩论通过,甚至通过公民表决。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当初的沙市、荆州合并方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广集民智,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案?即使基本保持原方案,能不能避免回来的反复?笔者相信,如果很好地经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两点中至少可以做到一点。而这一点,也许就会给沙市市一个更好的现状和未来!
http://jlrbbs.blog.163.com/blog/static/1355556692010624114548874/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11-11
沙市以前有过火车客运吗
目前涉足
京,津,冀,晋,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港,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2-11-11
回 风雪祁连 的帖子
风雪祁连:沙市以前有过火车客运吗(2012-11-11 19:35)嬀/color]

木有,荆沙铁路直到现在还是货运专线。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11-11
陨落跟合并关系不大,关键是区位优势不再。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11-11
笑而不语
哎,为嘛要不停的灌水呢?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11-11
回 fenghua25 的帖子
fenghua25:笑而不语 (2012-11-11 20:08) 

此話怎講?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11-11
鄂州还是和武汉合并了吧
我的区划理念:全国分31省、3自治区、6直辖市、2特别行政区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2-11-11
回 水蜜桃 的帖子
水蜜桃:鄂州还是和武汉合并了吧 (2012-11-11 21:24) 

同意。
分省分縣直轄市、GDP有參考價值、市管縣縣改區、曲學阿世指鹿爲馬顚倒黑白挑戰常識,四大謬。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2-11-11
理由不充分!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2-11-12
充分不必要条件!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2-11-12
我不支持合并

鄂州三区 黄州区+团风县

两者都省直管单列就行。。。 其他县市各找各妈

中北海-主动承担部分中南海职能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2-11-12
合并不是落后的理由。
交通和体制是关键。
荆沙叫的蛋疼。
江陵改区晚搞不如早搞。
The people don't know their true power.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2-11-12
沙市跟荆州建成区连绵,合并是对的,关键是合并的一些具体行为方式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地名浩瀚如洋海,图籍丛立似森林。乾堪广阔随君去,坤舆辽远任我行。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kyrwx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yrwx(@坤舆任我行_阿森)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微信号:kyrwx23
坤舆任我行_阿森的腾讯QQ号:332171949、499348541
“阿森”(UID=171323)是“坤舆任我行”(UID=7138)的马甲。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2-11-12
这算哪门子理由?就算不合并,沙市一样没落,这是体制决定的。南宁改开之后,地位一样没变,那么多的企业不是一样死翘翘?还有多少个省的企业不死翘翘的?沙市,不过是体改宿影,不过是行政区划改革的试验品。不过当初取名荆沙是不是因为有武汉、襄樊为例?
郡县制:中央---(省)---郡---县\市
虚省实郡强县
反对直辖,取消特权,县市平行,机会均等!
~~~~~~~~~~~~~~~~~~
小号?查无此人!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2-11-12
沙市的没落,是体制的原因。和行政区划的关系不大(顶多也就是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还有几个民族品牌活下去了(恐怕就剩烟酒了)?

本来引进外资是好事,但地方上为了政绩不惜让外资鲸吞民族品牌。沙市日化,实际上是外资浪潮下的牺牲品。
一年成落,三年成市,五年成镇,十年成城,百年成会,千年成都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2-11-12
沙市与荆州城本来就是同位一体的,即使不在行政上合并,在市政上也会趋于一体。
此篇文章通篇讲到的沙市没落的原因根本就不在点子上。
首先,如果把短时期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定义为没落太片面。而如果从政治地位上看,沙市的实际地位一点没有下降,合并后沙市依然是地级行政中心,在所有正式出版的地图上,荆州市的行政中心标注为沙市。
而且,当时即便没有荆沙合并,沙市在后来也必然难逃经济萧条的命运。其一,九零年代全国范围的国有工业企业破产改制潮中,传统的纺织工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无论是国营还是集体,基本上是全军覆没,而沙市的工业经济中,轻纺工业所占的比例超过六成,比例之高在全国的大中城市中数一数二,就好比“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面对这样近乎灭顶之灾的打击,沙市不但没有享受到诸于黄石那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相关政策优惠和扶持待遇,反而由于九八洪水,包括沙市在内的整个荆州被国家在政策上列人限制开发区,至今未能彻底松绑。
即使这样,沙市在湖北的地位也远非鄂州所能比拟,湖北可以没有鄂州,甚至可以没有宜昌、襄阳,即便缺少了武汉,湖北也只不过不完整而已,而如果缺少了荆沙,湖北将不成其为湖北。
可以预见,随着荆沙地区交通设施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家在政策方面的松绑,沙市将重新找回自己的定位。这已经有所体现,仅仅一个新通车、单向的汉宜铁路,同样作为中间站,荆州站的客流量几乎超过其他几个中间站的总和,甚至完爆已经建成好几年、同时拥有两个二级客运站、号称湖北第三大铁路枢纽的麻城。
还有,当年荆沙地市合并,没有象同时期宜昌、十堰以及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城市那样进行单纯的地市合并,而是几年后才盛行的如南宁、柳州那样的异地建市,这反映了湖北在区划调整上不合时宜的折腾,为后来的纠结埋下伏笔。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2-11-12
回 境由心造 的帖子
境由心造:沙市与荆州城本来就是同位一体的,即使不在行政上合并,在市政上也会趋于一体。
此篇文章通篇讲到的沙市没落的原因根本就不在点子上。
首先,如果把短时期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定义为没落太片面。而如果从政治地位上看,沙市的实际地位一点没有下降,合并后沙市依然是地级行政中心, ..(2012-11-12 20:25)嬀/color]

        荆沙市政府就是荆州地区政府翻牌的,后来96年搬到沙市去的。沙市市人民政府反而成了沙市区政府,高层领导升迁走了,原地待命的其实都降级了。所以合并之初的2年,沙市很不满。
        当年如果江汉油田与沙市合并,轻、重工业搭配,说不定如今就是“湖北的洛阳”。可惜是江陵,而且古城墙里面的历史民居也破坏殆尽。
       合并之前的荆州地委书记本来就是仙桃人王生铁,可惜他没抓住机会让荆州地区在仙桃异地设市,否则沙市统领的荆州西部地区可能要比现在发展好一点。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2-11-12
回 幻象岭 的帖子
幻象岭:        荆沙市政府就是荆州地区政府翻牌的,后来96年搬到沙市去的。沙市市人民政府反而成了沙市区政府,高层领导升迁走了,原地待命的其实都降级了。所以合并之初的2年,沙市很不满。
         .. (2012-11-12 22:00) 

当年的荆州地区跟沙市市的政治地位不一样,荆州地区的党委一把手一直由省委常委兼任,前任的书记赵富林甚至是省委副书记,这在全国的地区中都属于仅见。合并后的荆沙市委只能是由政治地位更高的原荆州地区党委主导,而拟议中的江汉市委领导则由政治地位较低的沙市市委主导,这跟宜昌和十堰的地市合并有所不同,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
荆沙的合并没有错,错的是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以及错误的方式。说错误的时间是指恰恰是沙市面临经济上的全面破产转型以及随后九八洪水的打击。
说错误的方式是没有沿用当时通行的地市合并而是异地建新市。而分出的几个县恰恰是经济基础比较好、受洪涝灾害影响比较小的县。所以九八洪水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在农业上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的神话也彻底打破。如果当时在行政上没有拆分,以大荆州的人口和经济体量,在政治上再不济也有江西赣州在江西的地位,当然也拥有更大的受重视程度和话语权。
区划讲科学,地名讲文化,发展讲和谐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2-11-12
回 境由心造 的帖子
境由心造:当年的荆州地区跟沙市市的政治地位不一样,荆州地区的党委一把手一直由省委常委兼任,前任的书记赵富林甚至是省委副书记,这在全国的地区中都属于仅见。合并后的荆沙市委只能是由政治地位更高的原荆州地区党委主导,而拟议中的江汉市委领导则由政治地位较低的沙市市委主导,这跟 ..(2012-11-12 22:40)嬀/color]

异地没有建新市啊!当时的荆州地委一心想吞并沙市,甚至不惜放手天仙潜换沙市的主导权。

如果真有你说的拟议江汉市,我想被省直管的应该还有洪湖市和钟祥市。那时的钟祥市已挂牌而且经济也相当不错,94年的湖北县域第5。
欢迎加入本论坛QQ群:方舆-G1荆湖楚江22033501,方舆-J2欧洲地理218760154、方舆-B8.城乡规划218764489!
007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2-11-13
说得好像天津做回河北省会的话,就会落后,落伍。

这个让国企破产n多的东北地级市情何以堪!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看该作者 20 发表于: 2012-11-13
从文章看来沙市的没落是因为产业结构的问题吧,归结到名称上太牵强了。
O(∩_∩)O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2-11-13
鄂州应该被武汉黄石瓜分。
只看该作者 22 发表于: 2012-11-14
当年沙市也就是统计意义上比较强的城市而已,实际实力很弱
襄阳宜昌十堰黄石都有中央和省部属的大型企业,八十年代受限于统计口径,很难把这些算给自己.
靠轻工业的沙市才显得比较突出罢了

即使在80年代,沙市的大企业也是没法与这些城市相比的,甚至比不上荆门和鄂州,前者有荆门石化,后者有鄂钢

沙市从来没有职工人数过万的企业
只看该作者 23 发表于: 2012-11-14
只能算巧合,不能算原因。
缩省并县,省县直管,县下自治
自治体分四级16等,村镇市各分甲乙丙丁戊5等计15等另加都,按人口1-2-5-10倍增,超2K设镇,超10万设市,超500万为都。
除特别行政区和功能性区域规划外,反对设立民族自治区域、反对设立直辖市、反对设立各种经济特区、试验区、开发区。
只看该作者 24 发表于: 2012-11-16
农业城市合并工业城市的悲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